第307节
作者:瑞纱      更新:2023-06-07 11:26      字数:2946
  路哥儿扑进叶君书怀里,嘶哑着声音道:“我好……怕……”他害怕这个现实是他所臆想出来的梦,害怕一睁眼醒来,他还被困顿在无望的上辈子。他害怕自己依然身在深渊里,百般挣扎,终究徒劳无功。他每天夜里不敢深眠,深怕是庄周梦蝶,或是蝶梦庄周。他不敢将自己经历的奇怪事告诉别人,一个人害怕着,他不知道自己的人生重来一次会不会重蹈覆辙。他又庆幸着,又害怕着。叶君书安抚的拍着路哥儿的后背,“不怕,大哥在呢……”第256章 第二百五十六章月朗星稀, 蝉鸣蛙噪。撕心裂肺的哭声由高转低,最后转至啜泣,慢慢无声。路哥儿从叶君书的怀抱出来,鼻子眼睛红彤彤的, 他看到叶君书的衣襟被他弄得一团糟, 十分不好意思。叶君书一点儿也不介意, 他笑道:“哭出来是不是舒服多了?”是他想得太理所当然了,叶君书自己受过穿越重生等乱七八糟的信息轰炸,所以接受良好。但是路哥儿不一样,他是个纯粹的古人, 遭遇那么多事,还重来一世, 到底会觉得害怕,哪怕再庆幸有重来的机会。曾经给他的记忆无法磨灭,两种记忆交错,偏偏无人敢诉说, 所有的事情积压在心里,还没崩溃,已经算很坚强了。路哥儿破涕为笑。的确舒服很多了,感觉心中的郁气全都哭出来了,整个人都轻快了。“如果你真的想和小世子在一起, 大哥可以想办法。”终究是不忍心,叶君书再不认同小世子,但他还是想路哥儿开心。叶君书还是妥协了。他不知道曾经的小世子和路哥儿经历过什么, 至于让路哥儿念念不忘,但他会选择成全。这里面也有他的一份责任。如果他再厉害些,给路哥儿足够的安全感,让过去真正成为过去,也许就不会有这么个局面。如果路哥儿真的想进侯府,以叶君书和李玙的手段,总有办法让他得偿所愿。只是……“在大哥看来,小世子无法让你托付终身。”路哥儿当即反驳道:“云哥人很好的。”声音还带着浓浓的鼻音。“可并不是人好就行,他的性子比较孩子气,我担心他无法给你依靠。”路哥儿却道,“我宁愿他一辈子都这样,无忧无虑的。”这样就很好。不会遇到挫折,不会尝尽人间苦痛。蜕变的过程太痛苦了。路哥儿不想他再经历一次。云哥从胎儿时期就被千娇万宠的养着长大,如果不是自己害了他,他永远是那个单纯率真无忧无虑的小世子。“那大哥……”路哥儿摇头道:“大哥,不必了。”“我并不是非他不可。”这辈子,能看到哥哥弟弟们平安健康,大哥还成家立业,有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路哥儿已经很感谢上天对他们的眷顾。他不能贪心更多,万一太贪得无厌,老天爷把这些眷顾收回去了怎办?路哥儿忍着泪,“大哥,你帮我寻一门亲事吧,我相信大哥的眼光,就上次你说的那位苗少爷也挺好的。”路哥儿故作轻松。其实这样就很好,对大家都好。他不应该再和小世子牵扯不清。“路哥儿……”叶君书叹息。他怎么舍得让路哥儿委曲求全。叶君书忍不住道:“其实只要你的脸好了,你入侯府就不会有阻碍……”他的路哥儿不比任何人差,而且有他和李家在,和一个侯府结亲,也不算太高攀。路哥儿的大哥即自己是个侍郎,二哥是边关将领,三哥在商场风生水起,弟弟如果不伤仲永,将来成就不凡。而哥么是李家人,整个李家都是他的后台,他们差的只是底蕴,根基。近年来边关不太平,小山大大小小参加了好几次战役,即使他的来信从来是报喜不报忧,但是有李玙在,怎么可能瞒得了他?军营是个讲究战功的地方,小山能短短几年升到小将的军职,一定付出了很多。叶君书再担心,也是任由他闯荡。他们这些做哥哥的,给了路哥儿脸面,即使他结契进高门大户,也得被敬让三分。只是因为容貌有碍瞻仰。而世家大族,十分注重脸面,若只是和不受重视不承爵的少爷结契还好。但偏偏云小世子是广平侯家的独苗苗,将来是要承爵的。怎么可能让一个容貌有碍的哥儿做将来的侯府夫人?但路哥儿并不是真正的毁了容的,如果他能解开心结,这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只是路哥儿一听,就第一时间摇头拒绝。只有这样他才觉得安心。叶君书见他这样,心痛了下,这阴影已经深到,连和喜欢的人结契也消不掉吗?“你好好想想,我们一家人都是站你这边的。”“我知道,谢谢大哥。”路哥儿带着重重的鼻音说道。“夜深了,回去好好睡一觉,不要想太多。”“嗯……”叶君书送路哥儿回房,看他睡下了,才回去院子。屋里李玙并没有睡下,他见叶君书进来,当即放下手中书本,起身迎接,问道:“如何?”叶君书解开衣服,“哭了一场,应该是想通了。”路哥儿这眼泪哭得,他里衣都湿了。叶君书干脆只着一条里裤,将李玙抱上床,整个人趴在李玙身上,紧紧抱住,他闷声道,“阿玙,让我抱抱……”真是糟心,他的心情也不大好了。李玙动了动身子,没拒绝,他拍拍叶君书的臂膀,“万事有我。”“嗯,阿玙你真好……”虽然路哥儿说愿意说亲了,但是叶君书怎能让他在这个时候给他说亲呢?一个闹不好,就是终身遗憾的事。不过如果有喜郎公来说亲,叶家也会相看,只是不会定下来而已。也许就遇到路哥儿更喜欢的呢?只能静观其变了。叶君致已经在着手回乡之事,叶君书甚至还想过要不要让路哥儿一起回去散散心。家里的一切按着叶君书规划的未来慢慢走。村里的孩子都免费上学堂。新学院已正式完工,叶君书建议,村里一致通过的请秦康泰秦先生做学院的院长,父子两一同管理书院。县城里的私塾秦先生已经关了,他和师姆两人搬去叶家村,住在新书院的住宅区,既和儿子儿夫郎一起,含饴弄孙,还能继续教导学生,怎么会不愿意?而且新书院的环境比县城的好多了。书院正式落成后,村长特地千里迢迢给叶君书来信让赐名。叶君书深思熟虑好几天,才定了书院的名字叫中华书院。原本叶君书是想取华夏的,但是夏字和大夏的朝代撞了,叶君书为避免麻烦,决定还是低调点,还没哪个学院有这么大的勇气将名字冠以国姓。不过中华的意思也一样,叶君书就取这个名字了。叶君书没有解释这两字的含义,其他人也就理解成:中者,言居四方之中;华者言具有文化之民族,服章之华美也。也有暗喻将书院的未来发展将成为大夏所有书院的中心,成为天下第一书院的意思。而书院也不负众人所望,欣欣向荣的发展。叶君致完成了在翰林院的三年学习,至今未改变主意,三年一度的官员考核时,在别人四处托关系企图调个好职位之时,叶君致则辞别官职,请求回乡。这事并没有遭到为难,其他人虽然不理解,但是少了个竞争对手,对他们而言是好事。而明家的人更是喜闻乐见。他们可不想叶家人再多一个起来的。叶君书尊重叶君致的意见,也积极为他打点。而过两天,叶君致他们一家就要回乡了。他们家的一应物品都已经打包好,这两天都待在叶君书家里。叶君致两年前喜得一子,只比双胞胎小一岁,两岁的孩子说话还不流利,迈着小短腿摇摇摆摆跟在平平安安身后,看着可喜人。原本想将明阿姆接来京城住,结果因为身体有一段时日不爽利,就没能成行。所幸叶君致一家过不了多久就会回乡,明阿姆就没来了。所以这次回去,除了叶君致一家三口,就是一些奴仆了,人也不多,总共也就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