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节
作者:瑞纱      更新:2023-06-07 11:25      字数:2879
  “大人可有好些?”“真是老了,老了,不成想一场风寒就将我击垮……”叶君书听着两人寒暄,看到不远处桌面有壶有杯子,便走过去,碰了碰外围,还透着些温热,便倒了杯水,然后递给吴即韫,“大人,喝口水。”吴大人刚刚喝了药,肯定嘴里发苦,喝杯水会好受些。吴即韫没拒绝,一杯温水下喉,的确舒服多了,看向叶君书的目光更是赞誉。“子舟真是细心。”“大人过誉了。”叶君书恭敬道,“可还需要再来一杯?”吴即韫摇摇头,叶君书便取了另外一个干净的杯子,倒杯给万兴昌。吴即韫和万兴昌也不聊场面话了。“还未恭喜子舟得了双胞胎儿子。”叶君书笑道,“谢谢。”新生命总是让人欢喜,尤其是对于他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洗三那天吴即韫也在受邀行列,不过他那时已经生病,便只送了礼。叶君书那时以为真只是小病小痛,毕竟年前吴即韫的身体还很健朗,所以也没在意,只是如今看,真是一时半会儿好不了的啊。叶君书和万兴昌没在尚书府逗留很久,就告辞了各自回府。叶君书回到家,天色已经很暗了。李玙奇怪的问:“怎么这么晚?”叶君书便将吴尚书的事说了。随后道:“观这情况,吴尚书很可能会因为这次生病而辞官,届时户部尚书之位会空出来,万侍郎很可能晋升为尚书啊。”在尚书府邸并没有透露出此些信息,叶君书是推测出来的。他看向李玙,“你怎么想?”李玙即使这几个月专注生孩子养孩子,外面的事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一针见血道,“玳王刚刚封王,正是得意之际,户部这边一定会插手,端看这场博弈谁更高一筹。”“你的意思是,玳王会让他的人入户部?”“玳王和明家最插手不上的便是户部和兵部,他们野心勃勃,定会想方设法让这两部的主要职位都安插上自己人。”并不是说他们在这两部就没有自己人,据叶君书所知,右侍郎和金部郎中都是明家的人,只是户部的话语权并不在他们身上,上有户部尚书和万侍郎压着,中还有同职位官员制衡,所以翻不起多大浪。不比礼部、刑部这些部门,差不多到了一手遮天的程度。拥有最大话语权的,明里暗里几乎都是明家的人。其他势力的人在这些部门里,只能勉强牵制。如今玳王等自然不满足现状。无论想做何等大事,无外乎钱和权。户部是泰安帝极为重视的一个部门,其尚书之位只能他的亲信来坐。如果玳王想将户部掌控在手里,势必会起一番争斗。而兵部掌控在李家人手里,在李家的严防死守下,玳王的人根本安插不进去。他们想沾兵权,以前在李长川不良于行的时候都没能吃到这块肥肉,现在更不可能。既如此,玳王和明家,只能把目光放在户部。叶君书想通了这点,对于吴尚书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的事便实起了怀疑。如果不是巧合,那会不会是因为吴尚书挡了别人的路,所以就被重病了?而且到如今,叶君书也猜不透万侍郎到底是属哪一边的。虽然明面上他是泰安帝的心腹。但叶君书却记得,他的儿子万修和,当年可是试探过自己,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对明家的推崇。在官场上混的人,哪个不是戴了面具?叶君书很多都是凭日常相交和直觉判断出来的立场,虽然没出错过,但更多都是将自己隐藏得很好。很多和叶君书面上交好的人,叶君书心底也是有几分防备的。叶君书思来想去,恐怕这次泰安帝会和李家无形中联手,将明家的气焰压下去。李家也不会坐看明家的势力越来越大。“恐怕这次玳王的算盘会落空。”泰安帝可不傻,肯定不会将财政大权交给自己不信任的人。李玙看看叶君书,“你自己小心为上。”这次博弈眼看将会以户部为盘,叶君书身在局中,自然避无可避。虽然有一定危险,但赢了的话,他们也会得好处。叶君书微微一笑,“嗯,我会小心的。”一开年就有如此大戏,叶君书表示,其实他还蛮期待的。叶君书看着李玙,发现还是阿玙冷静自持的分析朝中局势时最耀眼最迷人。他的阿玙,就不该被束缚在后院这一亩三分地中,他是能和自己一起并肩的人。或许可以说,他比自己还厉害。如果阿玙不是哥儿,他的成就会更大。“还有三十四天。”阿玙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一般坐月子需要坐满三十天,但阿玙是生了双胎,需要坐满四十天,不然容易落下病根。而且听大夫说如果养的好了,以前身体的一些病根也会痊愈,李玙自然重视,不会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闹着提前出月子。即使闷在屋子里再难熬,李玙也是准备做足月子才出门。叶君书低头亲亲李玙的额头。“辛苦你了。”李玙抬头看了看叶君书,唇角几不可见的勾起一个弧度。“吾之所愿。”第245章 第二百四十五章吴尚书这一病假, 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个多月,户部上下同僚们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心思浮动,大部分人都活跃许多, 天天都很热闹。老大不在, 左右侍郎中便以左侍郎为主, 右侍郎为辅一同代管户部。两人都是户部二把手,如今一把手不在,他们威望更甚,多的人去讨好, 不过工作反而进行得很不顺利。左右侍郎自然都想上位,如今虽然是左侍郎更胜一筹, 但是一日不确定下来,右侍郎都有反扑的机会。两方主要势力角逐,自然搞得整个户部乌烟瘴气。叶君书自然不能置身事外。不过他还算御下有方,两位主事一副紧跟随他脚步的样子, 不过员外郎吕群英倒活跃,他本来就对叶君书心里不服气,平时碍于叶君书表现得还算可以,但如今有了机会,自然又起心思。不过有叶君书压着, 总算没敢太过分。期间叶君书和其他几位同僚又去探望过几次。吴尚书已经在好转,但终究伤了元气。不过大家打注意力很快就转移,科举在即, 再多的勾心斗角也为之一缓。叶君书虽然没有掺和到这次科举中,但是家里有两位考生,叶君书自然十分关注。以他如今的资历,去做县城府城的考官之一还可以,但是会试的考官还不够格。叶君书和温毕华都经历过一次会试,流程没有变动。待报名之日到来时,早早排队报名拿到号,随后就安心复习功课等待会试到来。李玙的身体已经休养好,亦开始回军营。不过到底孩子还小,李玙放心不下,基本每天都会提前一点时间回来。叶君书则开始打听这次会试考官人选。这次主考官倒没有像上一届那样,久久定不下来。报名刚开始没两天,就定下考官了。这次的主考官,却是叶君书的老熟人,翰林院掌院学士明鹏展。叶君书曾在他手下做过事,对他自然了解几分。而副考官中,一位是户部右侍郎盛文柏,一位是叶君书不认识的。叶君书倒没想到,盛文柏竟然被选上去。这无疑是为他争选户部尚书多添一笔优势。而更让叶君书意外的是,邓鸿远竟然也在同考官的名额中。自去年怀川一事,邓鸿远就沉寂了下去。盖因四殿下的关系,泰安帝并没有对邓鸿远做出惩处,只是冷处理。不过因为明家,这次机会将功赎罪了。叶君书心思转了转,就想到这层。想来也是,邓鸿远本人的才能是有的,而且还是坚定的大皇子党,就这么被放弃就可惜了。借由这次科举起复,到时就更好安排职位了。当务之急,还是需要给家里两个考生做个考前培训。如果他们足够优秀的话,倒不用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