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节
作者:瑞纱      更新:2023-06-07 11:22      字数:3264
  王德财觉得,哪怕只得陛下一句点名夸奖,也是值得的!物资的事情解决,接下来就是另外一件事。究竟让谁来负责运送物资?一般来说,一旦有巨大的天灾,官方赈灾物资,是由户部拨款,军队运送,朝廷额外委派官吏充当监督者的角色。户部这边可出人可不出人,但是这批物资比较特殊,是由民间捐赠上来的,户部这边十分看重,不能辜负大夏臣民的期望。他们可不想辛辛苦苦得来的银粮,最终落入贪官污吏的手中,所以户部这边已经决定他们也要出人监管物资。朝堂上,大臣们也为人选吵得不可开交。其实这事不算是什么大事,只是每次解决问题之前,大臣们都要吵闹一通,好似这样就能表现出自己有多努力多付出一样。这事一提出来,除了部分武将主动请缨,文官们都是互相推诿。他们文官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怀河洪水泛滥,尚未退去,如果发生危险连自救都做不到。他们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了,没有那个拿命拼的冲劲。年轻人的话,还没谁有资格站在朝上。自己家的孩子自己疼,升官的机会多得是,不只这一遭。哪怕没有亲眼见到,但是洪水地区有多危险,他们能想象得到,他们是不想自己家的孩子去冒险,不过还有其他家的孩子啊!自己名下的门生多得是,总有几个想抓住任何机会出人头地的。朝堂上吵吵嚷嚷小半天,依然没吵出个结果。大皇子夏侯宣玳这时站出来,拱手道:“启禀父皇,怀河地区百姓此时正处水深火热之中,家人失散,无家可归……儿臣时刻听闻,夜不能寐。儿臣自请前往运送物资,并为处理洪水帮助百姓重建家庭尽绵薄之力……”夏侯宣玳一番声情并茂的话,让不少官员露出动容的神情。大皇子果然宅心仁厚,心系百姓。堂堂皇子之尊,不顾自身危险,请缨前往洪水泛滥的怀河……泰安帝看着夏侯宣玳半晌,夏侯宣玳的眼神并未闪躲,而是正气凛然,脸上满是对百姓的牵挂,仿佛真是忧心百姓。官员们对大皇子瞬间有了好感。泰安帝欣慰道:“皇儿有心了,只是怀河地区如今危险甚多,皇儿不必亲身涉险……”泰安帝既骄傲儿子为自己分忧,又作为父亲担心自家儿子的安危。夏侯宣玳情真意切道:“儿臣不惧任何艰难险阻,能为父皇分忧,为百姓办事,是儿臣的责任,儿臣愿意前往怀河,求父皇成全。”夏侯宣玳跪地行大礼,一副泰安帝不答应就不起来的架势。泰安帝神情动容,只是到底没应。这时,明相站出来道:“陛下,大皇子有如此决心,实乃大夏之幸……如今洪水未退,百姓仍在流离失所,大皇子代表皇室亲临,表达陛下对百姓的关怀,想必百姓们会更加对陛下感恩戴德。”明相一表态,其他大臣亦纷纷表达意见。“陛下,大皇子宅心仁厚……”“……”大皇子态度坚决,还有朝臣劝解,泰安帝最后还是答应下来,让大皇子负责运送物资。夏侯宣玳得偿所愿,并不罢休,他再次站出来道:“启禀父皇,据闻上次晋江民变中,户部度支叶郎中才智双全,表现极为出彩。有其在身边,儿臣这心里也更有底……儿臣恳请父皇,让叶郎中一同协助运送物资。”夏侯宣玳话刚落,朝中顿时一静,不少人垂下头,掩去眼中异色。就连李家这边的人,一时之间也搞不懂夏侯宣玳的目的。按理来说,虽然运送物资道洪水泛滥的怀河地区,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也是一个立功的机会。危机危机,有危必有机,难不成大皇子是想趁此机会,天高皇帝远的,还是洪水泛滥之地,对叶君书不利不成?但若是叶君书此行有半点不测,李家人肯定会把这账算在大皇子身上。大皇子会这么愚蠢吗?这时一朝臣出列行礼道:“陛下,微臣以为,叶郎中毕竟年岁尚轻,押送物资事大,恐无法胜任……”“非也。”另一朝臣出列反驳,“叶郎中虽年纪轻轻,但其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微臣认为,叶郎中足以担当……”“叶郎中毕竟经验尚浅……”“此言差矣,叶郎中金榜题名不足三年就官居五品,年轻一代中何人能及?”“微臣认为……”“微臣附议。”“……”朝上百官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泰安帝看着夏侯宣玳,目光深邃。而夏侯宣玳面上一派坦然,目光极其真诚,仿佛是对叶君书真心推崇。泰安帝并未正面回答,而是看向户部尚书吴即韫。“吴爱卿以为如何?”第219章 第二百一十九章叶君书是吴即韫的直系部下, 他才有权衡量叶君书适不适合参与物资运送。事实上,户部这边也是要出人协助运送物资,这一大批捐赠物资经由户部之手,肯定需要人从旁协监督, 确保每一笔都落实到百姓身上。吴即韫也在思考户部这边的人选。前面几次议事, 主要是商议如何解决物资问题, 如今得以解决,叶君书的功劳最大。就算叶君书不去运送物资,他的功劳也是不可磨灭,而且有李家做后盾, 不仅泰安帝对他越发看重,他也是为有这么个有前途的下属骄傲, 只要他在自己手下一天,他的任何功劳,自己都能沾一份。即便将来离开户部,只要他们维持好关系, 也有香火情分在,所以叶君书好,对他来说更有利。而叶君书如今,晋升只是早晚的事。这么有前途的光景,吴即韫不清楚叶君书还会不会去涉险, 在他看来,似乎没有这个必要。而叶君书也没主动请缨。所以他一直在犹豫这个人选。他的那些属下,都是弱不禁风的, 而怀河洪水未退,恐怕会有危险,这一时之间,让谁去都是个难题。只是如今,大皇子亲自开口要人,其他大臣亦十分赞同。正为难之际,只听泰安帝询问他的意见。吴即韫犹豫片刻,只得道:“叶郎中确实是个良才。”但是具体要不要他去,最终还是得泰安帝下决定,吴即韫将球踢回给泰安帝,自己做个和稀泥,两边不得罪。泰安帝沉吟片刻,最终下令道:“此次赈灾物资,就由大皇子夏侯宣玳带领军队,户部度支郎中叶君书协同。”末了又道:“威武军卜大勇将军率五百士兵护送,直接听命于大皇子。”“儿臣领命。”“臣领命。”叶君书和同僚们正在做最后的物资整理,将东西装载好,随时可出发。在接到圣旨时,叶君书还有些诧异,怎么无缘无故的,这份差事就砸在他头上了?他可没跟李玙说过自己想去的心思。总不会是阿玙让人帮他争取的吧?虽然惊讶,不过他还是欣然接受。他本来有意去怀河一趟,如果能将协助物资押送的差事揽在身上最好,只是这也是一个升官机会。叶君书这段时间已经足够出风头,再将难得的差事揽过来,吃相未免有些难看,同僚心里也会对他有意见,所以就忍住了毛遂自荐。没想到兜兜转转,这份差事还是落在了他的手上。叶君书是极为高兴的。再一听,他之所以能得这份差事,是大皇子在朝上主动提起的。叶君书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阴谋。在上京这个地方,天子脚下,还有李家人在,大皇子再是记恨他,也只能呕着气,他找不到下手的机会。而在洪灾这么危险的地方,如果发生什么意外,也是很正常的事。叶君书自然是无所畏惧,大皇子肯定不会在明面上对他动手,如果来暗的,他有所防范,自然可以避免。何况还有威武军在,叶君书的安全更有保障。叶君书想,估计泰安帝也知道了他和大皇子的恩怨,从他点了威武军一起护送,就知道泰安帝是看重他,有意保护他。既如此,他又有何惧?自己警惕些,不会有生命危险。李玙在知道叶君书将要和大皇子前往怀河,担忧不已,甚至说出一起去的话来。倒是叶君书阻止了。他宽慰道:“陛下没有让你去,你私自决定的话,难免留下给人攻讦的把柄,陛下也不会高兴。你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己的,何况还有威武军在。”叶君书很是高兴,李玙对他如此上心,他心里涨得满满的,觉得很幸福。李玙一想,的确有威武军在,但是心中担忧不减。自古自有千日做贼,哪有前日防贼之理,他们明知道大皇子极可能会借此对叶君书不利,即使自己再警惕,也是防不胜防。李玙如何放心得下?卜大勇是卜元豹和卜元虎的父亲,是李玙的父亲的亲信部下,人不聪敏,但甚是英勇,属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那种类型,但人胜在一点好,就是听话,性子极为耿直。当初就是李父指哪打哪,从不会去思考那些七弯八绕的事。自己收到李父什么指令,就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