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节
作者:瑞纱      更新:2023-06-07 11:21      字数:3339
  李玙点头。天色已经这么晚,叶君书便没急着去找荣伯给看图纸,而是美美的休息一晚,第二天荣伯就亲自上门了。新建学院这么大的事,秦耀良作为学堂先生,也是要参与的,所以图纸也是看了又看。他啧啧称奇,真是佩服叶君书的头脑,如果是他他真画不出这么详尽的设计。即使叶君书说他是参考了其他书院的构造,也不妨碍秦耀良对他的佩服。只要想到将来他要去这么好的学院教书,秦耀良就更有动力了。但他也是激动了一会儿,更让他激动的是,叶君书这次回来带了好多书!学院还没那么快建出来,这些书是要先放到学堂里啊!所以他亲自带学生收拾了还几间屋子,特地用来放书。而且他还决定,有时间多去书肆,争取多买些新鲜书,充实书库。大家都对叶君书的设计图没意见,村里长辈拍板就按这么建造了。这样一来,整个村子就要动起来了,需要的人力物力太多,几个人还真搞不定。今年村里的青壮劳动力就不出去了,都留在村里帮忙。本来村里长辈是提议免费提供劳力的,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他们哪敢要钱。不过最后是叶君书说服了他们,怎能让乡亲们吃亏呢?不过一个人一天的工钱比外面低上两个铜板。这是乡亲们能接受的最高价了。三处地方最先建起来的是游乐场。这个没有那么复杂,找到木材,他们这边有建造经验的下人去指点一番,不用两天就弄好了。他的宅子和学院要麻烦点,这会儿乡亲们正在平那两处的地,那里原本是荒地,杂草丛生,自然要先清干净了。这些有村里长辈盯着,叶君书倒不用关注太多,这会儿他已经进了县城,因为他答应先生的授课时间已经到了。叶君书赶在大清早天气没那么热的时候进县城,然后直接去了私塾。时辰刚刚好。叶君书找到秦康泰,刚打声招呼,他就道,“学生都来齐了,可以进去讲课了。”虽然还差一点才到上课时间,但是学生们为了给叶君书留下印象,早早就来了。叶君书便没多做寒暄,直接和秦康泰进了课堂。里面安安静静的,人数比课桌还多,坐得密密麻麻,而且为了坐下更多人,基本课桌间不留缝隙,从其他课室搬来了桌子拼起来。叶君书扫一圈,从十来岁到二三十岁的学生都有,且基本都是生面孔,叶君书只看到一两个面善的人,估计是当年和他们一起去考秀才的师兄了。不过,他最有印象的那两位师兄,不在这里面,叶君书想,或许是这么多年都没考上,已经放弃科举了?而且他看着,很多都不是私塾里的学生,不过这个没什么,秦康泰不介意,叶君书也不介意。叶君书站在讲台前,先是自我介绍,然后开始授课。第209章 第二百零九章两天的授课时间一晃而过, 叶君书讲课的内容丰富多彩,起码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终生。叶君书特地留了最后半天时间,为学生们的疑难问题解惑。对于还没开始参加院试或者已经参加过却几次没考上的人来说,叶君书的经验弥足珍贵。不过叶君书并没有揠苗助长, 这里的学生基本是在考童生考秀才的水平, 叶君书讲的侧重点自然是这方面的。叶君书最后在学生们尊敬不舍的目光中宣布授课结束。虽说是傍晚时分, 不过日光还很亮。秦耀良父子亦在听课,叶君书已经站在比他们还更高的高度,所以没什么丢脸不丢脸的。叶君书和秦耀良父子回到后院,秦康泰问道:“你师姆准备了一桌好菜, 过去聚聚吗?”叶君书想了想,笑着婉拒:“下次有机会再去叨扰, 得早点回去。”村里一大堆事,还有大舅兄还在,叶君书抽出两天时间来,已经很不容易。秦康泰知道他村里的情况, 便没多做挽留。叶君书收拾好东西,问秦耀良,“你回村吗?”秦耀良摆摆手,“我明天再回去。”他和洛哥儿带着孩子大部分时间住在叶家村,阿姆虽然一个月会过去一两次, 但毕竟要照顾阿父,所以他们都是聚少离多。秦耀良不急着回村,明天也可以。洛哥儿和孩子也趁着这两天来县城陪父姆, 明天他们再一起回村即可。叶君书点点头,随后没多做停留,接过书童牵出的马,告别秦家一家,牵着马往县城外走。没走几步,就看到迎面走来的李玙。他同样牵着自己爱马。叶君书笑着迎上去,喊了声,“阿玙。”真是惊喜,阿玙会来接自己!“估摸着你大概这个时间回来。”叶君书抬头看看天色,盛夏时节,太阳已经落山,绚烂的晚霞将天空渲染成艳丽温暖的色彩。这个时节天色暗得晚,估计还有好一段时间才会天黑。叶君书想了想,“阿玙,陪我去个地方吧。”顿了顿,继续说道,“去看看老朋友。”李玙点头。叶君书便绕了段路,他记得那条街有卖他需要的东西。叶君书让李玙看着马匹,他进了店里,没一会儿,再出来时,手里拿着一堆东西。李玙看了眼,他的记忆里还算不错,转念一想,就猜到叶君书要去看谁了。当年的事,他有让人查过,自然知道那些事。李玙看着叶君书沉静的侧脸,不过没说什么。叶君书忙活了这么多天,总算有时间去看看。已经过去那么多年,叶君书此时想起不会再难过,不过心情依然不怎么好便是。叶君书还打了一壶酒,将东西放好后,和李玙一同骑着马出县城。郊外一般都是没什么人走动,荒郊野岭的,叶君书两人沿着杂草丛生的小道走了一段,差不多到地儿了,将马绳绑在树干上,然后拿好东西,朝目的地走去。被人时常看顾打理的两座坟墓伫立在那里,互相陪伴着,并不显得孤单。叶君书和李玙一同上手将买的祭品摆好,然后才说了句,“雷叔,盼哥儿,我来看你们了。”叶君书扭头看李玙一眼,随后继续念叨道,“这是我的夫郎,叫李玙,说来也是缘分,当年阿玙帮了我们好多忙……”当年的事李玙知道,所以叶君书没什么隐瞒的,不过过去那么多年,叶君书也不会旧事重提了,而是说的都是自己的近况。“……我过得很好,官途也算顺利,家里几个孩子也很不错,村里……”叶君书絮絮叨叨好一会儿,李玙在一旁默默听着,一边烧着纸钱。直到天色有些暗沉了,叶君书沉默了片刻,和李玙一起将纸钱全部烧完,将带来的酒倒在地上,才对李玙道,“我们回去吧。”李玙点点头,起身跟着走了几步,突然停下脚步,扭头看着坟墓,郑重道,“你们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子舟和孩子们的。”叶君书回头,见李玙一本正经的,心里莫名感动,脸上忍不住泛起笑意。两人骑着马,走上大路,不过没急着赶路,而是享受着凉爽的微风消去身上的暑气。山林多就是有这般好处,夜晚降临,就变得凉快,头顶满天繁星,挂在空中,又大又闪,好似触手可及。有星星照耀,大路并不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叶君书和李玙骑着马漫步在星空下,未尝不是一种浪漫。叶君书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一想起陈年旧事就忍不住多愁善感。这个时代,也只有李玙能让他彻底敞开心扉,说说心里话。“其实我很后悔,以前没有多想想,如果那时多关注一下,盼哥儿或许不会出事,如果多关心一下雷叔,或许雷叔不会死……”当年他家路哥儿被恶霸看上,差点被抢走,叶君书满脑子里都是如何打消对方的主意,想的都是保护好孩子。那一顿毒打真是去了他半条命,再有就是小山的误解打击了他,昏昏沉沉躺了那么久,也没去关注县城的事,反而庆幸大雪封山,将那些不怀好意的窥探阻挡在外。如果他当时多些心眼,去县城跑一趟,或许就会不同了……李玙安慰道,“意外之所以叫意外,就是这样让人猝不及防,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起码能在强权之下,护着一家年幼的弟弟。这已经很厉害了。“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们只能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但求无愧于心。”叶君书经李玙一番开解,心里好受多了。他笑道,“这个我该学你,得豁达点。”李玙从小过得比他还不好。即便锦衣玉食,但身边处处是陷阱,小小年纪就过得小心谨慎。而且在边塞三年,熟悉的人今天还站在面前嘻嘻哈哈,转眼就倒下再也睁不开眼,后悔的事比他还多。他会快点成长起来,将来老了,回想起前半辈子,不会是那么多遗憾的事。两人一路说着话,待看到村子的轮廓,这才闭口。村子里还是热热闹闹的,因为要做的事多,村长荣伯还买了好些灯笼蜡烛,挂在村子外面的路上。而且考虑到乡下村庄,房子屋顶有些都是稻草,容易着火,特地让村里的木匠做了很多个架子,将灯笼固定在架子上,不易被风吹倒,要收回去了直接搬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