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节
作者:瑞纱      更新:2023-06-07 11:17      字数:3543
  在雍州时一起过年,那是他们租的是茂林哥的房子,他们是住一块儿的,一同过年无可厚非,现在他们都自己有家了。不过年初一下午的时候还是被余茂林接过去住了几天,年初五才让他们回来。这时叶君书买的礼物也到了,自然让孩子们兴奋了好久。叶君书不在家,但是有些人情还是要往来的,不过不怎么熟的他们家都没让接待。方府是一定要去的,那是大哥的师兄家。叶君山带着一群小孩,代表叶君书去方府走了一趟,然后在家尽情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几天,眨眼就到了正月十五那天。元宵灯会的盛况他们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只是人多容易乱,叶君山不太敢带这么多个弟弟出去玩,万一一个没看住,弟弟被拐子拐走,就追悔莫及了。而茂林哥去参加宴会去了,没法抽出空来带他们。正犹豫着要不要出去,小世子就带了十几个手下过来了,邀请他们去看元宵灯会。小世子来叶家来得勤快,他们都对他挺熟悉的了。叶君山虽觉得不太妥当,但拗不过弟弟们渴望的小眼神,最终答应和小世子一起出去观赏灯会。热热闹闹的灯会之后,孩子们掐指一算,随即兴奋得直蹦跳,大哥要回来了!*叶君书他们在年初五的时候,接到了来自朝廷的圣旨。这边的事情告一段落,虽然有些人心知肚明还有其他幕后之人,但是有了这个结果,哪一方都觉得满意,于是就这么结案了。李玙的消息比叶君书知道得多,他们的感情稳步发展,在这方面,没什么好隐瞒的,等叶君书回到上京,也能知道结果。于是李玙就将朝廷的判决告诉叶君书了。梁知府和崔亮道在定罪的三日后就处斩了,也就是在年前,就已经判决了,其直系亲属有些参与的也跟着处斩了,其他旁系的和家眷判流放。还有一些不太重要的官员,先后被揪出来,陆陆续续的也处理了一批。那段时间,刑场的血洗都洗不干净。受这个影响,官员们这段时间无比的老实,安静得跟鹌鹑似的。朝廷的风云变幻和远在天边的叶君书无关……也不能说无关,只是对他影响不大。等这次回去,估计会被记功,就算不能立即升职,过两年的考绩一定也能评个优,对升迁调动也有好处。叶君书心情极好收拾包袱,他们已经定下年初七就启程回京。晋江这边的政务,就暂由这边的官员接管,万兴昌有这个权利指定,他让三个官吏共同掌管,直至朝廷再委派知州下来。圣旨中的内容除了招他们回去,还对吕家做出了处罚决定。吕家在这场动乱中,有大功也有大过,功过相抵,虽然将民乱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但这事对上位者来说,太过敏感忌讳。因此,虽然吕家没被人处斩,也没罚银子,但是却做出了吕家五代之内不得科举当官的处罚。在这个崇尚文风的朝代,凡读书人皆以金榜题名为目标的朝代,这个处罚不可谓不重。但毕竟是叛乱,没掉脑袋,已经是极为幸运的事了。将来,或许他们吕家会有际遇,结束这个惩罚呢?叶君书的元宵灯会是在路上过的,他们的队伍刚好经过一个州城。万兴昌便让队伍停留一晚,参与一下灯会,乐呵乐呵。现在还是冬天,本来就不好赶路,这么点时间也不耽误回程。叶君书对此表示喜闻乐见。他又有机会和阿玙逛灯会了!一开始他们是一起走的,走着走着,慢慢的就散开了。叶君书趁机和李玙不着痕迹的脱离团队,稍微变装了一下,确保站在熟人面前都认不出来了,然后手牵手光明正大游灯会。本来李玙是不愿这么做的,但拗不过叶君书的各种求,只好陪他一起乔装了。叶君书巴不得全天下都知道他和李玙在一起了呢!但是这里毕竟不是现代,这儿讲究媒妁之言,他和阿玙没名没分的,不能太明目张胆了。阿玙在这边的名声已经够差了,他不愿让他成为别人背后的谈资。叶君书和李玙在人前还是很自制的,没什么暧昧的举动。但是可能偶尔会露出点不一样的眼神。这几天邓鸿远看他的眼神都不怎么对劲了,似乎是发现了什么。邓鸿远知道了肯定会在大皇子那边打小报告的。叶君书已经决定跟他们划开距离,虽然不惧他回去后乱说,但是能不惹麻烦就不惹麻烦吧,以免徒生事故。而且乔装之后,很多事情就方便多啦!没人认识他们,他们可以扮作小夫夫,光明正大手牵手穿梭在人群中。等逛完了灯会,再变装回来,回到落脚地方,歇了片刻。天亮后没多久又开始继续启程。所幸他们一路上没有遇上下大雨,虽然天气还很冷,路面也湿滑,但是他们是轻装回程,只骑马和坐马车,比叶君书他们来的时间还短个几天。等见到巍峨高耸的城墙,叶君书的心顿时安定了。虽然在上京待的时间不是最长的,但是还是给了他熟悉的亲切感,打从心里将上京当成另一个家乡。进了城门,叶君书的心都要飞回去了。不知道孩子们瘦了没,长高了没?有没有哭鼻子?有没有被欺负……他坐立不安的,恨不得马上回家见孩子。可是他们要先去述职,虽然没有他们说话的份,但是还是要跟着进宫一趟。李玙在宫门口就和他们分开了,他是跟在万兴昌这边入宫,然后在殿外等候召见。不过泰安帝召见也只是见万兴昌,他们这些人只是走个过场,并没有进殿面圣的机会。叶君书看万兴昌也陪他们等了好一会儿,心里想到,泰安帝可能是先召见阿玙了。等万兴昌去面圣,他们一行人就带到侧殿去了,有茶水点心伺候。他们回来之时刚过了中午,进宫一趟,在外面站了大半天,此时已经饿得饥肠辘辘了,但是宫里的东西他们不敢多吃,便没动,只是坐在座位上。叶君书陪着众人坐了没多久,就有太监走进来,对叶君书道:“叶大人,陛下传召。”叶君书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迅速起身,露出一抹谦逊的笑容,“有劳公公。”在场的其他官员看向叶君书的眼神顿时变了,他们羡慕嫉妒,他们不是大官,没有上朝的机会,基本没有面圣的机会,叶君书竟然被单独传召了!邓鸿远的表情更是难看,尽管知道这里是皇宫不能情绪太明显,已经努力控制住,但效果不尽人意。叶君书可不管身后人的想法,他保持这谦逊的态度,跟在前来传口谕的太监后面走,没多久就站在御书房门口。太监跟立在门口的另一个太监说了几句,随后就离开了。那个太监让叶君书稍等片刻,随即进去里面。叶君书耐心等候,悄悄深呼吸几口,就要见最高领导人了,紧张!前去传话的太监很快就出来了,他和善地笑笑,“叶大人,请进。”“劳烦公公了。”叶君书谢过太监,正正衣裳,随后迈步进去,而后站在御座下方,跪叩行大礼:“臣翰林院编修叶君书,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通判的职位是临时的,晋江事了后,基本就会被回收,官复原职,除非皇帝有圣喻。泰安帝威严道:“爱卿平身。”“谢陛下。”叶君书随后起身,微微低头,他余光随意一瞥,发现这底下站着的,不止万兴昌一人,就连大皇子也在。这里头的氛围不紧绷,甚至还有些轻松,想来没有不好的事,叶君书仍严肃以待。泰安帝面露笑容,他温和道:“万爱卿向朕禀告了晋江之事,对你甚是赞许,果然没让朕失望,叶卿你做得很好。”叶君书顿时谦虚,“陛下谬赞,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万大人才是,领导有方……”叶君书并不邀功,转而夸赞起万兴昌。“哈哈……”泰安帝的心情很好,他道,“万爱卿有大功,叶卿你也不错,都很不错哈哈……”万兴昌在一旁拱手,“谢陛下赞赏。”泰安帝更乐了,他对着万兴昌笑骂道,“万爱卿你这么一谢,朕还不得不赏你了?”万兴昌一本正经道,“陛下您说了赏,那肯定是要赏的。”“你呀……”泰安帝又是一阵笑。大皇子在一旁凑趣,“父皇,两位大人立了如此大的功劳,确实该赏赐,不然,万大人可是要哭闹的。”泰安帝听了又是一顿笑,“好好好,都赏,都有赏。”叶君书站一旁,也跟着笑。好一个君臣相宜,看来万兴昌真是泰安帝的亲信,不然还不会这么玩笑。泰安帝召见叶君书,也没有特地询问什么,只随意问了几个问题,叶君书都斟酌着如实回答了。随后就充当背景,听泰安帝和万兴昌说话。泰安帝最近的心情的确很好,晋江民乱没怎么流血就已平息,李玙追回了贪污受贿的赃银,他的国库充实了很多,那些可恨的贪官污吏斩杀了一大批,肃清一番。他看着朝堂内外,都觉得顺眼多了。叶君书从宫里出来,已经是傍晚,天将暗未暗。他们在皇宫门口就各自散开,各回各家。叶君书骑着马,如果不是不能驰骋,他早就骑快马回去了。偏偏才只走出皇宫的范围,就有人上前拦截道:“叶大人,主子有请。”叶君书神情不动,他看着来人道:“麻烦回复你主子,我实在想念家里人,迫不及待想回家,不如以后有机会再聚。”那人愣了愣,似是没想到叶君书会这么回答,然后就这么看着叶君书打马离开,等想起再阻拦时,人已经走远了。叶君书回家的心情都被破坏了一点。想想就知道,会在这里拦截他的,除了大皇子的人,也没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