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节
作者:瑞纱      更新:2023-06-07 11:17      字数:3587
  “这里是被老天爷放弃的地方,土地留不住水。”樊大爷的回答看似很荒诞,但是凡在晋江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即使每年都有降水降雪,但他们脚下的土地也留不住水。万物生长离不开水的滋润,没有水,无论是什么作物,都没法有好收成。幸好老天爷开恩,留有一线生机,他们勤勤恳恳的话,也饿不死。不然,这个地方,早就成为一座空城了。只可惜,天灾不常有,人祸却是人为的。晋江州之所以叫晋江,是因为其有一条贯彻城里城外的大河流,就叫晋江。以前这里也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不过百年前一场巨变,仿佛一夜之间,这么大的一条河流突然干涸了,当时闹得人心惶惶,差点引发巨乱。那时人人都说是天谴,是天子不仁,降下的惩罚,不过那时还是前朝末年,皇帝的确残暴,不然最后不会被推翻建新朝大夏。那是百年前的旧事了,此时去深究没甚意义。只说这里,自河流干涸之后,再也没出现河流,长年下来,就造成土地贫瘠,如果不是偶尔还会降雨,勉强能种些耐旱的作物,这里可能会变成一片荒地,百姓都会搬迁走。但就因为还有这一线生机,所以本地人大都故土难离,不愿远走他乡。这也造成,这里基本年年都是朝廷救济的地方,每年无法完成税收指标不说,还得救济。以叶君书的理解来看,应当是地壳运动才引起河流一夜之间“消失”的。既然偶尔还会降雨,没有彻底干旱,那就说明这里其实还是有水的。应当是有暗河之类的存在。叶君书没深入研究过地理,对这些不了解,也不知自己推测得对不对。大自然的运动是最神奇也不可思议的,产生这样的情况一定有原因。土地留不住水,可能也有这里植被不多的关系。因为粮食不够,老百姓都到处去挖去找可食用的根草,以能填饱肚子。长久以往,只会导致情况越来越恶劣。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樊大爷道:“以往不是没有大人想要发展起这边的经济,改善百姓的生活,但是这里三边不沾不靠,就连商队也不怎么来,一直带动不起来。我们也不奢求其他,能填饱肚子就谢天谢地咯!”他们只要能活下去,再穷苦也没什么,但若是他们的父母官是个贪官,那他们是真的活不下去了。叶君书坚定道:“一定会有办法的。”晋江州城比他老家还大,但是比他家那边还贫困,叶君书还以为他们那穷乡僻野已经够穷苦了,没想到还有更超乎他想象的。樊大爷也看出来了,面前这两位大人,和崔亮道那贪官不同,是真心为百姓的。前段时间吕家将朝廷的人迎进城,还让他们惶恐不安一阵。结果他们不但被发放了口粮,家里有老幼的,还发放了一床厚厚的棉被,还有几斤碳。如果不是这样,说不定他们这些老家伙挨不过这冷冻天。外面早晚还有官兵巡逻,他们不用担心人身安全,也不怕口粮被抢。樊大爷对日子才有点盼头。他还怕今年之后再也看不到他家乖崽长大了。幸好他这把老骨头还能看着乖崽,否则,他泉下无颜面对儿子儿夫郎了。乖崽安静地待在樊大爷身边,一双黑黑的大眼看着桌上的饼子,叶君书忍不住拿了块给他,哄了挺久,乖崽才在樊大爷的点头下,接过饼子。“爷爷吃。”“嗳!”樊大爷象征性的沾沾口,然后和蔼地说道,“爷爷吃了,剩下的乖崽吃啊!”然后乖崽就藏在樊大爷身后小心翼翼地小口咬着了。懂事乖巧的小孩总是让人心疼。叶君书问道:“乖崽几岁了?有没有启蒙?”“九岁了,我们做长辈的对不起孩子,没能力让他读书识字。”看着比双胞胎还小,没想到已经九岁了。叶君书看着乖崽的目光更是柔和怜惜。“将来会有机会的。”叶君书和樊大爷聊了大半个上午,眼看临近中午了,未免樊大爷还煮粮食招待他们,叶君书便和樊大爷告别,同李玙离开。李玙一个上午基本上没怎么说话。叶君书深觉自己冷落了李玙,忙侧头问:“阿玙,你肚子饿了吗?”李玙道:“没有。”而后又问道,“你很喜欢孩子?”“当然。”叶君书弯弯眉眼,“你不觉得孩子很可爱吗?”虽然有的时候很磨人,但更多时候,很治愈啊!一想到家里的几个孩子,心都是软的。想到家里的孩子,叶君书发觉他已经离开他们那么久了,突然好想他们啊!不知道孩子们有没有想他想到偷偷哭鼻子。叶君书不让自己沉浸在思念里,连忙转移注意力,“阿玙,你能留下来,我真的很高兴。”“嗯。”李玙镇定地应一声,而后移开视线,耳根子微微发红。叶君书更加高兴了,阿玙没反驳,说明他留下来,是为了他!李玙完成了任务,却没有马上离开回去复命,而是让廖将军父子回去一趟,他留在这里。叶君书很想问他是不是有明确答案了,但是这附近不时有巡逻队经过,不是谈私事的好地方,便按捺住蠢蠢欲动的心思。即便李玙说他不饿,叶君书还是带着李玙回去一趟,简单吃了几口,还顺道带上干粮,“阿玙,我们去晋江河道看看吧?”李玙没意见,严肃应了。反正他没什么事做,陪叶君书干点正事也好。晋江河道并不难找,叶君书照着地形图,直接在城外找到大致范围,只是到处是积雪覆盖,如果不是李玙指了指不远处有点凹陷的地方,说那就是晋江河道的一段,叶君书还真认不出来。当年的地壳运动,经过上百年的时间沉淀,曾经深不可测的巨大河流,已经慢慢变成和河岸差不多高度的地势,就是本地人,也很难认出整个河道的位置。叶君书观察了片刻,到底被积雪阻碍了视线,看不出什么。他望着仿佛一望无际的大地,深深叹口气。李玙见不得叶君书沮丧的样子,便安慰道,“不急,我们还有时间。”“阿玙,我觉得我好没用。”他自认为有几分聪明,还有一世现代的记忆,但是,真到实践,他发现自己还是什么都不会。叶君书没那么大胸怀,不算是心怀天下,但是看到那么多受难的百姓,还是想为他们做点什么。事到如今,他真的沮丧,哪怕他的记忆里再好,曾经学过的知识还记得,但是他没往民生地理这些方面深入研究过啊,基本上什么都是只知道个基础理论,有这么一个概念而已。如果他知道自己会有这样的奇遇,他早就将农桑等等在古代运用得上的知识牢牢记住。哪怕背几个菜谱或是在这里不会突兀的小发明也好啊!不然他早就发家致富了。而且,哪怕现在已经当上了官,他的命运还是掌握在别人手里,他太过自负了,似乎自己把自己套进去了。明家人曾经差点毁了他们家,如果路哥儿他们知道将来他有一天即使不是自愿也做了不好的事,到时会兄弟离心吧……叶君书心情沉郁,他突然道,“阿玙,我错了……”他陡然意识到,哪怕自己的初衷是将明家带进死路去,哪怕自己确信自己不会做坏事,但只要他站在那一方,自己就无法保持清白,所有的一切,都与他有关,他无法逃脱责任。叶君书按住额头,苦笑不已。他自持有几分聪明觉得自己能脱身而出,却忘了很多时候,变数是存在的,他怕他哪天会身不由己。吕家的下场,就是他将来的下场吗?不,或许他的下场更惨,兄弟离心,挚爱求而不得……“阿玙,对不起,我错了……”叶君书蓦然发现,自己正走在离李玙越来越远的路上。如果他没因晋江这边的事情醒悟过来,那他和阿玙,迟早有一天会被推到对立的场面。叶君书是急躁了,他没有后台,如果没机遇的话,只能一步步慢慢地出人头地,但是他私心里,想要早点升官。阿玙的年纪不小了,他怕哪天皇帝就强硬给阿玙赐婚给别人。哪怕阿玙一再说过自己并无意结契,叶君书心里还是有几分不安的。在明家明显拉拢他的时候,叶君书第一时间没有拒绝,一方面叶君书并无背景,如果他拒绝了,那在明鹏展名下的他,肯定会打压得难以出头,而另一方面叶君书知道如果明家想要拉拢他,一定会给他点甜头,叶君书只要抓住机会,一定能脱颖而出。这世上,有才能的不少,但能出头的,屈指可数。只是没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他想深入明家将他们带进坑里,差点也将自己搭进去。很多事,自己袖手旁观,也和他脱不了干系。叶君书不想最后变成自己最厌恶的那种人。叶君书想到那后果,心里就一阵后怕。还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手上就被覆上一层温热。叶君书低头一看,李玙的手正搭在他手背,似是在给他安慰。可能是李玙常年摸武器,他的手并不柔软,手上还有一层薄茧。李玙道:“我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可是我的确是做错了。”差一点,只差一点他就助纣为虐了。“没关系,一切还来得及,你已醒悟过来,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叶君书才反应过来,李玙虽然没有明说他做得不对,但是很多时候,李玙就已经若有若无的在提点他了,只是他当时没理解李玙话里的深意。他差点就辜负了李玙。看李玙虽然面上淡淡,但眼神十分欣慰的样子,叶君书心里一阵酸涩和欢喜,他忍不住笑道:“没错,一切还来得及。”他醒悟得早,还可以抽身离开。他没有错过阿玙,没有和他渐行渐远。李玙见自己的手还搭在叶君书手上,一时不自在,正想收回来,就被叶君书眼疾手快的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