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节
作者:瑞纱      更新:2023-06-07 11:12      字数:3227
  叶君书便说道,“你们还小,选哪个院子都不会马上住进去,得跟我一块儿住。”以后可能会有贴身仆从什么的,就单他的主院,都有十几间到时专门给下人住的厢房。当然,双胞胎是住他的隔壁,他特意让做成主卧的。叶君为转转眼珠子,“那隔壁院子让四哥住!”径哥儿没意见,赞同地点头,“四哥住。”然后看向勤哥儿。勤哥儿就捏着小手道,“那等你们搬出大哥的院子了,再让你们住。”叶君书揉揉勤哥儿的小脑袋,“你和路哥儿一起。”路哥儿和勤哥儿就一起住他隔壁院子。说是隔壁,其实还有一段距离,不过南阿麼是和他们一个院子住,倒不用担心什么。地方这么大,他们人那么少,叶君书觉得还是先住密集点,等以后他们年纪大点,或者有下人照顾了,再可以各自分开睡。小山和承和两个半大小子,就另外独立院子住。他们对此都没意见。于是就这么分配了,至于以后,等他们自己再慢慢协商。叶君书相信他们这么懂事,一定可以完美解决的。宴席由南阿麼主厨,路哥儿和勤哥儿以及田管事带过来的两个阿麼打下手,很快就整出一桌盛宴。这顿饭吃得宾客很满意,大家聊到傍晚才离开。新家住的第一晚,叶君书睡得很踏实。起床时先去看了眼阿玙送的砚台,才心满意足地出去洗漱锻炼。一家人热热闹闹用了早膳,路哥儿带着一堆人去店铺忙活去了。徒留叶君书对着偌大的房子摸着下巴沉思,他是不是该买些下人回来?主人一离开,就显得房子好冷清。而且,这么大的房子,应该有人时不时打扫一下才好,不然不用多久,就该落尘了。不过叶君书没纠结多久,叶君昊和商队弟兄们已经呼啦啦过来了。这是之前就商量好的,等他们搬进新房后,叶君昊他们也过来一起住,也好有个伴。他们商队留到年后,于情于理,叶君书都不愿让他们就这么住在客栈。更何况很大可能,他们未来将是合作伙伴。叶君昊笑嘻嘻地说了,给他们划一个院子就好,吃住自己解决,不用叶君书多费心。另外,叶君昊还给了叶君书一百两银子作为房租,钱放到叶君书手里时,他脸色都变了。“昊子哥,你把我当什么了?”“这可是我为你争取来的,你收着便是。亲兄弟还明算账呢!我们一大帮人住的又不是一天两天,起码一个月。”“你们还当我是朋友吗?谁借住朋友家还要出房租的?”叶君书还是不肯收。“这跟我们帮忙修缮房子你给人工费一个理儿。你这段时间开销那么大,存款没多少了吧?你那间小铺子能维持日常生活花销挺好,但是你还要读书啊!这是你应得的,就该收下。我们住客栈也差不多这个数,还没有这里舒服。”“你不收的话,他们可没脸住下。”叶君昊好说歹说,叶君书才勉强收下,不过他道,“这个就当是你们的伙食费了,以后早中晚都备上你们的份。”他们家人口少,做上那么大的分量有点难,叶君书决定向田叔借两个厨子过来。叶君书姿态强硬,叶君昊便应了,大家各退一步,事情就解决了。等将他们安顿好,叶君书回到自己的院子,正看到茂林家的几个家丁搬着东西往他隔壁房间放,便好奇地问道, “你们在做什么?”余茂林正背着手看着家丁们搬运,听到叶君书的问话,理所当然道:“既然已经决定住过来,那我用顺手的东西自然也要搬来,你隔壁的房间不错,刚好距离你也近,咱们可以随时探讨功课互相交流。”原来昨天他漏听的消息是这个吗?!叶君书顿时眼前一黑,已经预见每天天不亮被喊起做功课半夜突然想到一个理论时就被从床上挖起来的悲惨未来。他可以提出异议吗?他还想隔三差五的约阿玙交流交流感情啊!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有一天,李家大哥突然心血来潮想练字,结果左翻右找找不到东西。李玙:大哥你在找什么?李长川:我在找咱们从皇上那坑来的那方端砚,奇怪,放哪里去了呢?(喃喃自语)难道被我扔在哪个角落塞坑洞去了?李玙:……【心虚地移开眼】第92章 第九十二章不管叶君书的内心有多么纠结, 他们的家一直热热闹闹的,余茂林住到了年二十八,才在自家管家的再三请求下,回了余家。这注定是一个欢欢喜喜的热闹年。有叶君昊的到来, 无疑更添加了欢乐的气氛。这是他们在上京的第一个年, 叶君书无比慎重。不仅整个宅第挂上喜庆的灯笼, 还亲手写了很多对联,准备贴门上。路哥儿和南阿麼他们裁剪各种各样的窗花,贴在门窗上,烛影照映, 更添一抹喜庆。年前他们还大肆采购一番,京里过年流行的玩意儿都搜罗回来, 只为过一个丰富的新年。孩子们早就拿着烟花在院子里头玩,旁边有几个大人陪同,倒不必担心安全。叶君昊还很童趣的和孩子们一起玩,甚至玩得比孩子还欢乐。今年是他们离开家乡过的第三个年头。虽然无法亲自去祠堂祭祀, 但是叶君书还是和往年一样,准备好祭祀用品,朝着家乡的方向祭拜。叶君书觉得自己已经无愧于阿父阿姆,他已经有了举人的功名,待三个月后的会试, 说不定还能更近一大步。孩子们健康成长,活泼可爱。他们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年夜饭弄得很丰盛, 满满两大桌子的珍馐美味。上好的白酒搬上桌,叶君书和董叔几人觥筹交错,喝酒和喝水一样。叶君书在他老师时不时都要一起喝几口的锻炼下来,不夸张地说,他的酒量早就达成千杯不醉的成就。董叔倒是觉得意外,没想到看似斯斯文文的叶君书,酒量如此之好,于是喝得更欢了。虽然叶君书还没结契成家,但是每年他都会作为家长给孩子们发红包。不过这次多了个大龄宝宝,叶君昊。叶君书见他伸出手讨要红包,无语的给了一个。守岁的时候加上商队弟兄,二十来个人一起,热热闹闹的,可玩的东西多了,除了最小几个孩子,其他人连同叶君书一起,都守到天明。新年第一句话,见面就是新年好,吉祥的话谁都能说上一大段不重复的。繁盛的大都城,最热闹的不是家里,而是外面。火树银花不夜天,形容上京的盛世繁华,十分贴切。炮竹声自第一声响起,就绵延不绝,好似整座上京陷入狂欢。叶君书他们说话都不自觉大声很多。他们第一次在上京过年,不得不说,每个人都很好奇,外面是怎么的热闹。因着过年,上京的宵禁基本解除,会延续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大年初一,刚用完晚膳,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呼朋引伴出去外头,叶君书也带着孩子们出去走动。他们在上京没什么亲戚,只有三两个朋友,叶君书只要抽个时间过去拜个年就好,其他时间都比较自由。孩子们看什么都觉得稀奇,玩得乐不思蜀。人一多就容易走散,叶君书自然不放心孩子们甩着两条腿到处跑。不得不说,小孩子的精力旺盛得连大人都自叹弗如。一个没注意,就不知跑哪儿去了。出门之前叶君书已经再三嘱咐过不能到处乱跑,但是小孩子玩心一起来,哪还记得什么叮嘱,满脑子只有他感兴趣的小玩意儿。叶君书和叶君昊负责看顾双胞胎。这两个最坐不住,再加上个子小,一跑进人群里,人就看不见了。最后,叶君书两人一人抱一个,将他们按坐在肩膀上,视野一下子变开阔了,简直是一览众山小。本想自己跑的双胞胎顿时不动了。一双眼睛左看右看,简直忙不过来。看到好奇的东西,就指着一个方向喊:“大哥大哥,那边!”叶君昊走到叶君书身边,两人顺着人流并立前行。叶君昊突然感叹道,“子舟啊,哥哥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你既长得好又有功名在身,却到现在还没结契对象了。”叶君书:“?”“估计是因为以为你已经成家孩子都这么大了吧!”叶君书:“……”“没有的事,别乱说。”叶君昊给予有力佐证,“哥哥我自认相貌不错,当初在外域时,可有不少哥儿朝我抛媚眼,结果现在娃儿在肩,都没有小哥儿看我了。”他们朝代相对来说比较开放,一般小哥儿在亲友的陪同下都可以在外面走动,尤其在重要节日的时候,不少未结契哥儿都会趁此时机寻找两人,或者是双方有意或有亲事的未结契少爷哥儿趁机见面联络感情。思及此,叶君书不由四处看了看,不知道阿玙有没有出来。不过仔细想想,看到阿玙的希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