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节
作者:瑞纱      更新:2023-06-07 11:12      字数:3746
  厚赏一波接一波。李长川被册封镇国一等侯,爵位世袭罔替。朝廷无人敢有异议。而兵权,依然握在李家人手里。这个时候的大夏将李家奉若神明,如果皇家做出什么卸磨杀驴的动作,恐怕会被千夫所指,民心不稳。李玙回到镇国府,天色已经暗下来。整个府邸静悄悄的,训练有素的侍卫正在巡逻。连来往都仆从侍从,走路都带着军人独特的英姿飒爽。不愧是武将世家。李长川正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本书在看,注意到弟弟回来,抬眼望过去,随即挑挑眉,将书本随手放下,“今天遇到什么好事了?这么高兴?”李玙下意识摸摸嘴角,“有吗?”李长川笑了笑,“你说呢?”虽然弟弟并没什么情绪外露,但他作为时刻关注弟弟的好兄长,自然能分辨出他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或许吧,今天遇到个旧识。”“哦?”李长川顿时感兴趣地问,“爷儿还是哥儿?我认识吗?成亲没?”李屿顿时黑了脸,“那只是个孩子,哥,晚上别看那么久书,对眼睛不好。嗯,没什么事我先回房了。”说完,不管李长川什么反应,李屿转身就离开。李长川愕然,呃,怎么弟弟突然就生气了?他只是稍微关心了点多问了句而已。嗯,都说长兄如父,虽然外人都说他家哥儿年纪大了结契不出去,但才不管外人怎么想,他就觉得他家哥儿还小,对感情一事不懂,怕被骗了才关心的,怎么就被嫌弃呢?他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李玙直接回了自己的房间。虽然自己是个哥儿,但是他不像其他哥儿那样,喜好精致的装扮,他的房间处处彰显冷硬的格调,同样十分简洁,没有多余的修饰。李屿坐在梳妆台上,看着铜镜里模糊的面容,抬手摸了摸冰冷轻薄的面具,淡色的唇角微微勾起,忽然不知想到什么,唇边的弧度又淡去。作者有话要说:大家莫慌,小受所谓的毁容并没想象的那么严重,大概就是观念不同造成的,具体可参考如下:李玙:【佯装平静】我毁容了。叶君书:【真诚地】我不介意,无论你变成什么样,我都爱。鼓足勇气的李玙解下面具。已经做好看到一张凹凸不平狰狞脸准备的叶君书:?????【确定这不是在逗我?】第83章 第八十三章叶君书还没起床, 就被外面的动静闹醒了。他昨儿傻乐了一晚上,精神极其昂奋,差不多到天亮才眯了下眼。叶君书难得的放纵一下自己,没有起来锻炼, 没成想正赖着床呢, 就被朝气蓬勃的孩子们吵醒了。他还趴在床上神情慵懒的, 穿戴整齐的双胞胎就叠声喊着跑进屋来。“大哥大哥大哥……”双胞胎迅速爬上床,叠罗汉一般压在叶君书身上,来回打滚,“大哥大哥起床啦!太阳晒屁屁了!”“大哥是猪猪, 我们都起来啦!”“嗯?”叶君书发出一个鼻音,随即长臂一身, 轻而易举将双胞胎虚压在手下,惹得双胞胎尖叫不已,小脸红扑扑的。“谁是猪猪?嗯?”叶君书伸出手指,挠痒痒。“哈哈……”和双胞胎玩闹了一会儿, 叶君书才起床洗漱,他们不断地在一旁催促,“大哥快点啦!咱们去外面玩!”昨天坐在马车上,看到有好多好玩的地方,还有好多好多人, 他们可眼馋了,所以才一大早就来缠着大哥让他带他们出门。叶君书自然不会不应,他们初来乍到, 去熟悉一下地方也好。外面小山他们也早早准备好,对出门逛上京持以万分期待。田管事见状,亲自带人跟着,一方面是方便带路,一方面是京中人多,叶家这群小公子小少爷刚来,不熟悉地儿,有他们跟着更放心点。孩子们虽然很兴奋,但还是很听话,乖乖牵着手不到处乱跑,只是看到感兴趣的,就拉着人往摊位走。小山和南承和一人牵双胞胎中一个,路哥儿和勤哥儿也紧紧牵着,身边好几个家仆贴身跟随,叶君书倒是挺放心,他和田管事落在后头,一边看孩子,一边慢悠悠的走路。叶君书突然想起一件事,便对田管事道:“田叔,能不能麻烦你帮我留意一下,哪里有房子可买?最好是东边和这边的,价钱不是问题,比较安全的地段都可以。”田管事在京中多年,打交道的人多,小道消息应该会更灵通,叶君书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找田管事帮忙比较好。田管事一听,顿时紧张道:“可是小的哪里有招待不周的地方?抑或是哪个家仆惹少爷您不高兴了?”“田叔,你别紧张,没有的事。只是你也知道,日后我一家人都要在上京长住,在师兄家短住一段时日还好,若长期住下来,我可不好意思了。”叶君书笑着解释道。田管事一听不是他们方家的问题,顿松一口气,随即道:“这个叶少爷放心,我家老爷再三交待过,叶少爷一直在府里住下去都没问题,您就当这是自己家一样。”“我知道师兄对我好,可师兄一家迟早会有回来的一天,到时总不能还厚着脸皮住下去,总归不方便。”叶君书点到为止。田管事细思一番就了解叶君书的意思,不过想着自家老爷的交待,一时犹豫没有点头。叶君书笑着继续道:“田叔你慢慢找即可,不急,我还想多叨扰一番呢!”田管事一听,便知叶少爷一家并不是想马上就搬走,于是爽快答应下来,“既如此,叶少爷放心,小的一定尽心尽力。”“如此,多谢田叔了。”田管事带着几个家仆跟着他们几兄弟在上京玩耍了几天。京城里虽然贵人多,但是还是有素质的子弟居多,并不是大街上随处有蛮不讲理的纨绔子弟。毕竟这是天子脚下,被言官撞见了,直接参一个“家教不严,纵子行凶”,可就让人看笑话了。田管事对上京了若指掌,自然知道带孩子去哪里玩好玩,哪里有什么热闹。所以孩子们都逛得很开心,乐不思蜀。叶君书有意识记住地形后,几天下来,总算对上京有了粗略印象,起码独自一人出门,不会再迷路不知怎么回来了。说起这个,叶君书就想起三公子,可惜这几天他时刻注意四周,来来往往的陌生人里,再也没看到三公子。他心中可惜,隐隐失落。解决完一件事,叶君书还想打听一番,看京中哪个学院比较适合小山他们继续上学。在雍州那边,叶君书见小山他们学得还挺好,不想耽误他们的功课,便想找个学院好让他们继续学业。不过小山他们说自己不急着上学,起码等明年会试考完再说。如今大哥正是在关键时期,小山他们可不想大哥浪费太多精力在其他事情上。他们九月底离开雍州来的上京,如今还没到十一月份,天气还不太冷,但是已经在转冷了。他们还不知道上京入冬是什么样的气候,而且再不久就是过年,他们就算是马上入学,也上不了几天学。小山他们一直觉得,他们明年六七月份再入学是最好的。孩子们说得条条有理,叶君书尊重孩子们的意见,便没急着去找学堂。他的目光看向互相追逐打闹的双胞胎,然后移到叶君为身上。五弟开年就是七岁,也到了入学的年纪,该准备起来了。叶君书也担心孩子们在异地水土不服什么的,便决定让他们先适应适应,所有事情,都等明年再说。在上京的第三天,叶君书就修书几封寄回雍州和丰城县,聊以近况。先生有两子,除了秦耀良外,还有一个大儿子。这个大儿子在上京进学十来年,最后在上一届会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运作一番后,谋了个九品官职,在永州一个县当县令。前两年回丰城县住了一段时日后,就带着夫郎儿子去上任了。先生和师姆在丰城县待了几十年,不想离开,何况还有小儿子小儿夫郎,也不算太失落。他和秦大师兄虽有几封书信往来,但毕竟未曾谋面,字里行间都带着客气疏离,秦大师兄说了几个他在京时关系较好的朋友,让他有困难可以找那些人帮忙。不过叶君书不太想贸贸然就进入大师兄的朋友圈,他初来上京,不想将人际关系弄得太复杂。他现在的重中之重是明年的会试。就算要有交际,他觉得他到时和余茂林一起就好了。说起他,叶君书才想起来,自城门一别,自己好多天没见到余茂林了,他想了想,这么多天,余家应该已经安顿下来了。他该去拜访一下,再不去,余茂林应该要闹脾气了。不过他家是在东边,方家是在西边,一东一西,横穿整个上京,而上京之宏大,他们走路的话得走一个上午。于是方管事让一个家仆赶着马车,送他们过去。因为马车不能疾行,他们坐马车也坐了一整个时辰。孩子们透着窗帘看外面的景物,倒不觉得无聊。余家占着一个富字,虽然家中没有族人做大官,但是据闻余家从前朝开始就存在,其世家之底蕴,外人无法参透几分。余家为乡绅世家,家族体系庞大,但行事极为低调,叶君书和余茂林住了两年,才了解一些。余茂林身为余家主家嫡次子,从小天资聪颖,是余家最善读书也最将有出息的一个。余家虽家产万贯,但是几代子孙,没几个会读书的,能考上秀才举人,已经是极限,所以余家没出过一个大官。而最有资质的余茂林出现,自然让余家惊喜,都快将对方宠上天,基本余茂林在家是有求必应,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前几年他一起考秀才那届,余茂林是太过信任那个所谓的好友,毕竟对方从十来岁就一直跟在他身后的,所以才不小心中招。即使后来余茂林没考成,即使最终那人考上了榜首,但是又有什么用呢?彻底得罪了余家,能有什么好结果?如今,那个人已不知在哪儿了。据说前几年来京城,不小心得罪了某位大官,被剥夺了举人功名,不得再科考。叶君书得知这些事后,行为上更加谨慎。余宅占地广阔,与方宅还是有些区别。余茂林看到叶家几兄弟前来,神情十分不悦,当然,他并不是嫌弃他们,而是,“哦,原来还记得我啊,本少爷还以为你们早就把我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