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节
作者:瑞纱      更新:2023-06-07 11:12      字数:3533
  第81章 第八十一章繁忙的交际过后, 叶君书和余茂林的想法不谋而合,开始了闭门谢客的日子。两人修身养性,悠闲度日。这段时间参加的各种宴会聚会,皆被吹捧得飘飘欲仙, 简直快要虚荣膨胀。幸好叶君书和余茂林不是那种别人恭维一番, 就骄傲自满的性子。如今深居简出, 刚好可以清醒一下头脑。叶君书一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万里长征,才踏出第一步,路途还很遥远。此刻, 他更应该虚心谦虚,沉下心来更加充实自己。叶君书一直在犹豫, 他要不要回丰城县一趟。自己考上了举人,对村里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他觉得自己应该亲自将这个好消息带回去,亲口告慰父姆的在天之灵。可是路途太过遥远, 来回一趟,起码要两个月的时间。届时再从家里赶去上京,时间上有点匆忙,而且不好赶路。思来想去,叶君书最终还是修书一封, 特地加急寄回家乡。叶君书和余茂林正在商量近期启程上京的事。会试于明年三月举行。雍州到上京,走陆路需要近乎一个月的时间,这个时候上京刚好, 气候不冷不热,赶路比较方便。如果再晚点,可能就赶不到气温降低前到达,他拖家带口的,尤其还都是小孩,如果在气候恶劣之时赶路会容易生病。叶君书要赶在入冬前,在上京安定下来。时间有点紧,他们这几天都在开始收拾东西。余茂林想了想,建议道:“要不你让孩子们留在这里,我们去上京即可。”余茂林其实不太理解叶君书走哪都要带上孩子的想法,即使兄弟情深,但在他看来,买几个奴仆伺候着,在雍州这里吃好喝好的,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熟人照看,起码卓家会照顾一二,这样不是很好吗?叶君书自己也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一心赶考。然而自己的提议一出口,就遭到叶君书想也不想的否决,“不行!”余茂林挑眉。叶君书没说原因,只道,“孩子们我是一定要带在身边的,不然我无法放心。”余茂林不清楚内情,以他的角度可能会想不通,但如果孩子不在自己眼皮底子下,他们相隔十万八千里,他会忍不住胡思乱想。孩子们会不会在他不知道的时候生病了?闯祸了?这个时代尊卑界限那么明显,万一孩子们不小心招惹上坏人,受到伤害怎么办?叶君书将孩子们当成自己的命根子,如果有哪个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受伤或是其他,他恐怕会疯狂。虽然叶君书还没有孩子,但也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在孩子们没有独立生存能力之时,他要为孩子打造一个安全温暖的避风港。此次进京,他将孩子们也带走,从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孤注一掷。他一定要在会试殿试考上好名次,在上京这座城都占有一席之地。余茂林虽然还是不理解,但在叶君书的坚持下,最终没再说什么。此次入京,叶君书和余茂林还有温毕华约好了一同启程,路上也有伴。确定了离开的日子,叶君书和余茂林又开始告别之旅。不过他们没有大张旗鼓的,只是告诉了身边亲近之人,小聚一下就散了。叶君书亲自去告知老师自己离开的日子。卓贤之勉励几句,随后给了他一个地址,说道,“虽然你师兄还在外放,不过他在上京有房子,你们可去他那里暂住一段时间。”“呃……”叶君书这两年虽然和这位素未谋面的同门师兄书信往来频繁,自己受他指点颇多,受益匪浅。但是在主人不在家的情况下,他贸贸然的拖家带口过去住别人的房子……叶君书总觉得不太好。卓贤之顿时一瞪眼,“还真把自己当外人了?自己的师兄,不去麻烦他作甚?想那么多干什么?你若和你师兄生分,那才是戳人心伤。”叶君书只好道,“我知道了,老师您放心。”此次入京,余茂林也是带上家仆去的,叶君书还在犹豫要不要继续麻烦他,师兄的房子能让他们暂住,那就太好了,他也有充足的时间去寻找买套房子彻底安定下来。这两年,叶君书也没闲着,专注学业的同时,不忘想方设法赚银子。秦耀良秦师兄的写话本这几年进展不错,打出了点名气,叶君书和他通信时,他会提供很多故事梗概过去,为此师兄很大方的给他分了些钱。叶君书还帮书店抄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的同时,还可以练字,还能赚钱,一举三得。偶尔他会和同窗们写些字画摆摊卖。最重要的,是他这两年收到的礼物,多不胜数,虽然年节往来送出去了一部分,但也让他成为隐形小富豪。叶君书谦虚的想,在上京那个富饶之地,买套小房子,还是买得起的。黎明时分,城门刚刚打开,六七辆有车厢的马车兼装载行李的无车厢马车,快速而有序的低调离开雍州城,往上京方向而去。这一行人正是叶君书他们。一路上风尘仆仆,但幸好路途顺畅,天气也无异常,要么艳阳高照,要么晴空万里。他们赶了二十多天的路,终于到达了上京。当看到巍峨耸立的高大城墙,饶是叶君书都忍不住舒口气。古代的路并不好走,交通工具也落后,他们能如此顺利的到达目的地,一路无病无痛无意外,真是谢天谢地。叶君书等人刚刚进城,就有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人上前道:“打扰一下,请问众位可是从雍州来的?”叶君书正抬眼看四周,就听到有人在和余家的一个家仆搭话,他心中一动,走上前去。家仆点头道:“正是。”中年人眼睛一亮,“那请问叶君书叶举人是否是与你们同行?”叶君书在旁边听了几句,心里确定几分,“请问是田管事吗?”老师曾提过,师兄在京留守宅子的,是一位姓田的管事。老师在他离开前,已先一步传了消息过去。田管事听到叶君书的声音看过来,顿时眼睛一亮,他走到叶君书面前,恭敬地拱手,“可是叶少爷?小的可算将您盼来了。”自收到卓先生的信后,田管事就算着日子,早在前几天的时候,就日日守在城门口,准备亲自迎接。他们没见过老爷的小师弟,但对这位小师弟,如雷贯耳。老爷得知小师弟要入京参加明年会试,需要借住他的府邸,还特地写信嘱咐田管事要将叶家当成主子看待,不得不敬。老爷和卓先生皆十分重视,他自然不敢有所怠慢。“叶少爷,小的已准备好一切,为您接风洗尘。请随小的来。”“麻烦稍等片刻。”叶君书歉意道,随后去找了余茂林,说了师兄的人已经来接,他们就直接过去了。余茂林自知道叶君书来京后不会与他住一起,一直很不高兴,此刻更是连门都不进就直接走,更加不悦了,黑着脸没说话。叶君书知道他别扭的性子,倒没在意他的态度,“等我安顿好了,就带孩子过去找你。”随后,便让人帮忙将行礼分离开来。所幸,他们都行礼都是各自放的,很容易就分好。田管事是带了好几个家仆过来,正好帮忙运东西。于是叶君书辞别余茂林和温毕华,带着自家人,在田管事的陪同下,往另一个方向走。上京作为一国之都,其繁华之盛,不是任何一座城池可以媲比的。京都的最中心是皇城,皇城之外,还有内城和外城。皇城自然是皇帝及其后宫居住之地,内城一般住的皆是皇亲贵族、或是有爵位的人。有些得皇帝亲赐的重臣府邸,也是在内城,比如明相府。外城居住的,就是除那些之外的人了。他们此次去的就是外城的西区,那里是普通官员的聚居地,师兄的房子就在那边。师兄姓方,是朝廷命官,如今被外放磨砺,至今还未有回来的迹象。田管事一边走一边给叶君书介绍上京。他们走过的主干道,两侧种有一排高大整齐的榆树,街道非常宽大,类似于现代马路,两边是供行人行走的,中间容好几辆马车并行。两边的商铺鳞次栉比,整整齐齐的有三层楼高,来来往往的行人,络绎不绝的马车,万分繁华。马车里的小孩,早就偷偷掀开车帘,看得目不转睛,惊叹不已。叶君书同样看得应接不暇,他只觉得自己真像个土包子进城。半个时辰不到,他们就在一座府邸面前停下,门匾上写着“方府”两个大字。田管事让人大开正门,恭敬地笑道,“叶少爷,请进。”方府的主人都没在,师兄是带着家眷去上任的,而他们一到来,好像就成了府邸的主人一般,众多奴仆围着他们团团转。田管事安排得挺讲究,因为考虑到孩子们的意愿,路哥儿和勤哥儿还有径哥儿安排了同一个院子,互相有伴,叶君书单独一个院子,叶君山和叶君为一个院子。他们的行李在南阿麼的协助下,各自放好。孩子们知道自己在做客,都表现得十分聪明懂事有礼貌。叶君书见南阿麼时刻跟在哥儿们身边,便放下了心。只是他独自回到院子后,着实有几分尴尬。田管事派给他伺候的,是两个年轻貌美,看着柔柔弱弱的哥儿小侍,他们一看到叶君书,纷纷红了脸,欲语还休的眼睛不时偷偷瞥向他。叶君书不习惯被娇滴滴的哥儿伺候,万分不自在,直接让他们退下了。田管事得来消息,连忙跑来请罪,随后火速安排了两个机灵的仆从。叶君书的精神很好,不太想休息。他去路哥儿他们院子里瞅一眼,见他们都躺着睡觉了,便没去打扰。他记挂着路上还未看够的景色,没让仆从跟随,自己一个人出了方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