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作者:瑞纱      更新:2023-06-07 11:07      字数:4966
  再看看天色,双胞胎已经不适合在院子外头待了,得抱回屋里,免得着凉。小山努力扭头朝叶君书看过去,见大哥那边需要他帮忙,便放下背篓过去,抱起五娃,跟在叶君书后面。叶君致也兴冲冲跑过去,“我也来帮忙!”然后利落的卷起席子,跟在后头进屋。叶君书安置好双胞胎,让小山在旁边看着,拜托叶君致看着勤哥儿,他带着一直离孩子们有些距离的路哥儿出去。路哥儿还在喝着药,病还没完全好,怕靠得太近给兄弟过病气,所以一直注意着距离。叶君书将背篓提进厨房,将里面的东西一一拿出来分门别类放好,还拿出三个大碗将野果子放进去,洗干净了每样拿几个放一碗留在厨房让路哥儿慢慢吃,另外两碗他捧走拿去给小山他们。招呼小山他们几个吃果子后,叶君书还仔细嘱咐几遍不要拿给双胞胎吃,他们还小不能吃果子之类的话,才放心的回到厨房。回到厨房,他就开始做晚饭,明阿姆给的白菜先吊起来明天再煮,今晚准备煮个蛋花野菌汤,炒盘野菜,再烙几个烧饼,一顿晚饭就这么应付过去。叶君书忙得团团转,真是片刻不停歇,还好他起了火后有懂事的路哥儿给他看火。他有点发愁,早上煮了四个鸡蛋,今晚再煮两个,明阿姆给的鸡蛋就不剩几个了,等吃完了孩儿们怎么补充营养?这是他们唯一可以补充营养的来源了。要不他再去山里转转?今天发现野鸡的地方他还没去找那里的窝有没有野鸡蛋呢……算了,到时候再说,最多他厚点脸皮去问问李叔什么时候再上山,把他也带上好了。叶君山刚做好晚饭,叶君致就很有眼色告辞了,他小腿跑得贼快,叶君书连挽留的话都来不及说。一家人吃了晚饭,收拾好碗筷后,就开始洗刷刷的过程。双胞胎玩闹了一下午,吃完糊糊后就呼呼大睡了,叶君书拿好每个人的衣服,带着一串萝卜头往浴房去。家里的浴房就在厨房隔壁,就几步路的距离,他早早就烧好一大锅开水,准备给几个小的洗澡。算起来,他们已经有好几天没洗澡了,平时只是用毛巾擦了下身而已。叶君书去山里一趟回来,流了一下午的汗,他都感觉能闻到身上的味道了。洗一个是洗,洗几个也是洗,干脆全部洗一下了,反正现在的天气还没到冷的程度。浴房有个成年人能坐进去的浴桶,不过太大太深,不适合几个小孩子,所以阿父做了两三个型号不一样的浴盆专门给小孩子用。他将所有热水都提进浴房,冲进一个小澡盆一个大澡盆,剩下的倒进浴桶,又提了满满一桶冷水兑温。小山和勤哥儿已经脱光光站好了,叶君书先给勤哥儿淋一下温度适合的水,抹一点香喷喷的皂胰子,搓出泡泡,再用水冲一冲小身子,然后抱进大的那个澡盆里坐好。期间小山已经自觉搓好身进大澡盆泡着啦!路哥儿……?叶君书扭头一看,路哥儿小脸红润润的似乎有点害羞,磨磨蹭蹭的不好意思脱衣服。叶君书没多想,一把将路哥儿提过来,三两下剥下衣服扔进盆子,光溜溜的小身板温水冲一冲,皂胰子搓得香喷喷洗干净,放锅……咳,放进另一个小澡盆里。“咯咯哈哈……”那头小山和勤哥儿在玩水玩得很开心,这头路哥儿坐在小澡盆里低着头,整个身子红成熟虾子。叶君书有些好笑,他家路哥儿的脸皮真薄,不过他没戳开,免得路哥儿整个人都埋进水里。他一直注意着澡盆的温度,等差不多了,就抱起泡的暖乎乎红通通的小孩,给擦干头发和身子后穿好衣服,然后都赶出浴房了。他随手关好门,将浴房稍微收拾了下,就脱了衣服,自己洗了头发搓洗干净身子后走进浴桶泡在热水里,背靠光滑的木壁,捏捏有些酸痛的肩膀,舒服的叹气,这才是生活啊!叶君书将一家人的衣服泡在盆子里,收拾好浴房出来时,天色还早,看小山几个精神奕奕毫无睡意的样子,他想了想,便去书房拿本启蒙书过来,准备教他们认字。没上学堂后的一段时间里,叶君书在空暇之余偶尔还会翻一下书,但自从阿父去世后到现在,他就一直没碰过书本。虽然记忆里学的知识还在,但为了保险,他还是要温习一下,就算以后不科考,起码自己将来不至于做个睁眼瞎。小山已经八岁,到了启蒙的年纪,这两年给耽误了,可不能再耽误下去。叶君书总算找到重要事情做,他要教孩子们读书!不过他现在连温饱都成问题,根本没能力买笔墨纸砚,自己以前的那些用得差不多了。叶君书琢磨了下,决定明天做点简易的炭笔和学写字的沙盘,这些应该不难……吧?孩子们对学字很感兴趣,个个都兴致勃勃的。叶君书将灯芯拨亮了些,凑着灯光,一个个的教小山认字,路哥儿和勤哥儿也来凑热闹。叶君书开始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小山他们摇头晃脑的一句一句跟着念。叶君书先教他们读完一遍《千字文》,再认一下千字文的前十六字,顺带解释其含义,等都弄懂了,继续往下学。这天晚上,小山他们就学了这十六个字,他随便指一个都知道怎么读了,还能用自己的话来理解其中含义。叶君书很满意,不管别人怎么想,他就觉得自己家的孩子很聪明。第二天一大早,叶君书才刚收拾好自个,院门就被敲响。他打开门一看,明阿姆捧着满满一大盆热气蒸腾的高粱馒头过来了,上面还掺着几个白面馒头!他大吃一惊,怎么这么多?别说吃一顿早膳,就是吃一整天都没问题。明阿姆可不管叶君书什么表情,他直接错身进去将馒头放进厨房,嘴皮子利索道:“我还熬了一大锅粥汤,等下我给你端点过来配着馒头吃。五娃六娃也可以吃一点,你将白面馒头用粥汤泡软了,一点一点喂给他们吃就好。”明阿姆找出叶君书家放得好好的皿盆,“这个是用来装食物的吧?”“是……”叶君书苦着脸道,“可是明阿姆,您这给的也太多了……”他不但一天不用做其他吃的,连同明天早餐的份也有了,他哪好意思要这么多……明阿姆顿时眼一瞪,“怎么,你昨晚的那只鸡还比不上这些馒头的吗?我能接受你给的野鸡,你就不能收明阿姆这点吃的?”……这可不能这么算啊!他昨天的那只鸡,是谢礼,他感激明阿姆为他们家做了那么多……“好了。”明阿姆一摆手,“这也是你华叔的意思,不必多说。”然后抄起他家的皿盆就往外走,显然是准备用这个器具来装粥汤。叶君书正要跟着去,被明阿姆拒绝了,“几个小的快起床了,赶紧候着去!”叶君书只好折身返回。他苦恼的想,这人情欠的,他都不知怎么还了。当然,他不会端着读书人清高不吃嗟来之食的架子,在生存面前,面子算什么?他还没傻到为了所谓的面子,拒绝别人的好意,让自己家人挨饿受苦。他想着,等将来有能力了,不管是他还是小山,或者其他弟弟,都要报答这份恩情。吃完早饭,叶君书没出门,留在家里教小山写字。他在院子里找到一处平坦的地方,往上面铺一层沙子,折了根树枝削得笔直赶紧,充当毛笔。叶君书在一旁看小山蹲着对照着他在厨房找出来做成的炭笔写在木板上的字一笔一划学写字,眉头微皱。果然不行啊,这样很不方便,还得改进一下。叶君致这两天爱往叶君书家跑,都不愿去村里找其他小伙伴玩了,他进来就看到小山和子舟哥蹲在院子一隅,还以为他们在玩什么,兴冲冲的跑过去,却发现小山在学字。“小致,你来啦!”叶君书打招呼。叶君致应声,“子舟哥,你在教小山认字啊!”叶君书点点头,在看到小致眼里的羡慕和隐隐露出的渴望时,心念一动,问道:“小致,你想学吗?”“我可以吗?”叶君致眼睛一亮,随即无措道,“会不会很麻烦,要不我……”心底的渴望盖过理智,他怎么也说不出拒绝的话,眼神不由自主的朝小山瞟过去。小山朝小伙伴道:“不麻烦的,大哥也要教我,咱们一起学呀!”叶君书笑笑道:“你如果想学的话,可以和小山一起学。”他还苦恼怎么报答明阿姆一家的恩情呢,这就送上门来了!明阿姆家和他家关系再好,但如果只是一味地单方面付出,那么再好的交情也禁不起磋磨。叶君书自然不想淡了情分,只是他目前没有能力回报。不过如果是他教小致认字,那就真是举手之劳就能回报点了!这个时代的人上学的成本太高,大多数普通百姓根本养不起一个读书人,就拿他叶家村来说,十几年只有几户人家孩子上过两三年学个启蒙,其他的大字不识几个,说有功名在身的,整个县城就十来个秀才,而他,只是个童生。他当年考上童生时,可真是轰动整个村子连同隔壁几个村!而他之所以能上学,还是因为他阿父那几年出去赚了钱,不过据他所知,他才上了四年的学,家里的存款就花个七七八八了,那时他阿父还琢磨着要不要再出去一趟赚钱回来,只不过后来因为他阿姆才打消了念头。第7章 第七章由此可见,读书的花销有多大。他当年上学堂本来只是想学会几个字后将来不用黄土朝天做个泥腿子,长大后可以去县里做个账房啥的。不想叶君书自小聪慧,在读书一途上颇有天分。先生爱才,着重培养,他阿父阿姆听先生说叶君书有天赋往科举方向发展的话起码能考到举人,一激动,就不计代价的供他上学了。可惜事不从人愿,他恐怕要辜负阿父阿姆的厚望。不说他现在没那个精力和时间读书,就算有,自己也不想十年寒窗苦读考去官场勾心斗角过日子,他觉得平平淡淡挺好。等到把五娃六娃养大至成家立业,他的年纪也差不多了,到时寻一个合眼缘的哥儿结契,相伴着过一生也不错。至于光宗耀祖之事,他可以培养小山,就算小山不行,还有五娃,再不行就培养下一代,总有一个能让叶家更换门第成为耕读之家。话说回来,叶君致在听到叶君书的回答后,整个人都激动得不得了,他兴奋地直搓手,语无伦次道,“那子舟哥,我现在要做什么?”叶君书笑着安抚道:“毋需做什么,小山也是刚开始学的,你们先一块认字。”“好!”幸好地上的沙铺得够大,叶君书让小山和小致一人写一边,还可以互相交流。他先教了小致写小山正在学的内容,还让他不懂就问,而小山则继续练习。心里想到,既然是抱着让他们科举的目的教学的,那么教学就不能这么随便了。叶君书回想自己学习的过程,决定结合现代的教学模式,制定一个教学计划出来。这时,门口传来喊声,叶君书走出去一看,略带惊讶的喊了声:“荣伯?”来人是叶家村的村长,叶于荣。虽同是叶姓人,但他们家和村长家的血缘关系已经在三代之外了,所以关系不是很亲密,这还是叶父办完丧礼后村长第一次登门。叶君书不知道荣伯突然上门是为何,但仍恭敬的将村长迎进屋坐上堂,“家里没什么好招待的,还望荣伯不要介意。”他给村长倒了杯温水,歉意表现得恰如其分。荣伯作为一村之长,自带一股威严的气势,他本身又是个性格严肃之人,一般晚辈在他面前都是战战兢兢的。而叶君书态度不卑不亢大大方方的样子,无疑让村长对他印象更好。看来家里接二连三的噩耗也没击垮舟小子,反而把他的性子打磨得更坚韧,如果给他机会,此子的将来想必不凡。看一个人有没能耐,端看他在遭遇困境时是随波逐流还是迎难而上,村长原先对这个小辈寄予厚望,如今也没失望,心里就存了几分帮扶的心思。于是他开口道——“舟小子,前两天你平伯姆他们跟你说的那事……”“荣伯!”叶君书脸色微变,这是又重提起将五娃六娃送人的事了?!他正想表明决心,村长就好笑道,“我知道你的意思,别急,荣伯这话还没说完。”叶君书不好意思的笑笑,他还以为村长也是来劝说他的呢!长辈们的好意,他心领,可他不能照做。村长呷口温水,不紧不慢道:“既然你已经决定了要抚养五娃六娃,那么将来无论遇到多少困难,日子再难过也要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没有什么事是挨不过去的,等过了最艰难的时候,往后就好过了。村里今年收成不好,每户人家的日子都不太好过,能帮到你的不多,更多的还是要靠你自己。”叶君书诚恳的说道:“荣伯,小子知道怎么做。”村长从怀里掏出一个灰扑扑的钱袋子,递给叶君书,“这是武小子昨天刚拿回来的月薪,我们老胳膊老腿的在家用不到多少,先借给你救急,不用急着还,等你以后有能力了再还不迟。”村长这话说的根本不容他拒绝,如果是单纯给钱,他还能拒收,但以借的名义给他,叶君书还真不想拒绝,他的确缺钱。叶君书只好收下,并保证道:“等我能赚到钱,一定会还给您的。”村长点点头,丝毫不担心将来拿不拿的回借款,心里对能屈能伸的叶君书更满意。他虽说不是读书人,但他对读书人那种即使饿死也不接受别人好意的所谓傲骨嗤之以鼻,人活在世,不就为一口粮?人都要饿没了还谈什么风骨?还好舟小子并没有那么迂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