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 57 章
作者:木木木子头      更新:2022-03-30 00:11      字数:6481
  这道太后懿旨一下, 韩秋儿当时就瘫软在地,大嚷着:“不行, 我要见皇上……我要见皇上, 我是先帝亲封的奉国夫人, 太后……”

  “啪啪啪……”

  随太后懿旨一道来的西嬷嬷见韩氏都到这地步了, 还敢攀咬太后,上去就是几个巴掌,打得韩氏眼冒金星, 斥道:“大胆韩氏, 你是想要违抗太后娘娘的懿旨吗?”

  还未等韩氏开口说话, 赵寅的夫人冯氏就已经开始请罪:“西嬷嬷言重了, 母亲只是一时间受到惊吓魔怔了,她是万万不敢违逆太后娘娘的懿旨的。”说着话, 冯氏就给青芽嬷嬷使了个眼色, 青芽嬷嬷立时就按着韩氏磕头接旨谢恩了。

  西嬷嬷看着韩氏接了旨,才冷哼一声:“太后娘娘仁慈, 看在你年老昏聩的份上, 饶了你这条命, 你不但不感激,还心存怨恨。依我看, 你是这么多年好日子过够了, 忘了自己是个什么出身了。”

  韩氏那张保养得宜的脸, 已经被西嬷嬷刚刚那几巴掌给全毁了, 这会子她连话都不敢再说了, 只敢低垂着头,看着好似唯唯诺诺的样子。

  西嬷嬷是一点都不可怜韩氏,这人做了太多伤天害理的事了,她都恨不能将她千刀万剐,不过现在才刚刚开始,她可不想韩氏就这么早早的死了。

  她指着身后两位板着脸的宫嬷嬷说:“这是石嬷嬷跟严嬷嬷,她们都是宫里积年的老嬷嬷了,要不是太后娘娘下了旨,她们是不可能费工夫来教导你规矩的,你可要好好学,不要辜负了太后娘娘对你的一片良苦用心。”

  韩氏一听宫嬷嬷,身子就不由自主地畏缩了起来,她对这些宫嬷嬷是真的畏惧得很,她永远都忘不掉她十二三岁学规矩时,受了多少板子吃了多少苦。

  西嬷嬷也不管韩氏如何反应,她今天来的最后一件事就是监督行刑:“刚好我在,严妹妹就开始吧。”

  严嬷嬷朝西嬷嬷福了一礼:“那好,有劳西嬷嬷了。”

  韩氏还一脸懵,严嬷嬷就已经取了竹板来到她身边,捏起她的下巴,在她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一竹板下去。韩氏感觉她的耳朵都嗡嗡嗡的:“啊……,你们……”

  “啪啪啪……”严嬷嬷下手快狠准,是一点都没有间歇,很快今日的刑就执完了,她转身朝西嬷嬷福礼:“您觉得这还算过得去吗?”

  西嬷嬷看着地面上韩氏喷溅的血滴,笑说:“严妹妹一向铁面无私,这样刚刚好。既然韩氏今日的刑罚已经执完了,那我就先离开了,”说着她就把目光投向趴伏在地上的韩氏:“太后娘娘还吩咐奴婢去韩国公府替她老人家看看慧明师太,这时候也不早了,我也就不耽搁了。”

  严嬷嬷跟石嬷嬷朝西嬷嬷福礼:“西嬷嬷好走。”

  等西嬷嬷走了之后,冯氏便起身了,她看着趴伏在地上起不来的韩氏,嘴角微微勾了勾,她也有今天:“来人,扶奉国……,瞧我这记性,扶老夫人回了然堂。”

  这个老贱妇终于被人给扒了那层皮,她还以为这贱妇能风光一辈子呢,冯氏接过青檀奉过来的香囊,亲自塞到了两位嬷嬷手中:“那母亲就交给你们了。”

  两位嬷嬷都是在宫里待了几十年的,精灵着呢:“赵夫人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教导老夫人规矩的。”既能完成上头指派给她们的任务,又有银子拿,她们自是高兴的。

  要说这冯夫人跟韩氏有什么仇怨?那就要提到赵昆的生母了,冯夫人刚怀上长子赵谦的时候,韩氏这个当继母的就把她身边的大丫鬟给了赵寅,结果冯夫人有孕四月,那个大丫鬟就跟着有了喜。

  当时,冯夫人就让人端了一碗堕胎药给那丫鬟送过去,毕竟她这肚子里还不知道是男是女,她可不会允许有庶长子的存在。再说这京里有头有脸的人家,谁家不是这样做的?

  可是韩氏却不这么认为,她一句“子嗣为重”就把冯夫人给挡回去了,就连那丫鬟她都一并护着了。自那以后,冯夫人就再也没去了然堂给韩氏晨昏定省过,虽然同府而居,但她们两人却是各过各的,关键赵毅在世的时候,对此也没有多说。

  冯夫人回到孑然居,就大笑了起来:“多少年了,我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当年要不是我这肚子争气,我都不敢想,我这日子会过成什么样儿?”这么多年了,她也就只有赵谦一个孩子,赵寅常年待在南边,而她是不能随着过去的,只能守着这奉国将军府,这日子也算是无趣得很。

  青檀扶着冯氏来到榻边坐下,笑着说:“老夫人还以为她那奉国夫人的名头是铁打的呢,不过她也本事,估计是在咱们府里过得太顺遂了,忘了皇宫可不是咱们府里,而皇后娘娘也不是您。”

  冯夫人端了杯茶抿了一口:“咱们在屋里笑两声就算了,一会该干什么干什么,毕竟那老贱妇失了封号跟诰命,咱们府的脸面也有些过不去。”

  “奴婢知道,”青檀淡笑着给冯氏添茶:“今天奴婢眼瞧着,太后身边的那位西嬷嬷好似跟老夫人有仇一般,她那几巴掌打得可一点都不比严嬷嬷来得轻。”

  冯夫人叹了口气:“这事咱们看着就好,不用管。”可不有仇吗?那韩氏在先帝在世时,隔三岔五的就进宫一趟,说是跟太后娘娘姐妹情深,可哪次回来她不是春风满面?

  都是过来人,她还能瞧不出其中的道道,那她就是真的眼瞎了。先帝去世了,那老贱妇怎么不继续进宫跟太后娘娘姐妹情深呢?太后娘娘要不是为了儿子,只怕也不会忍到今天。只是这事,她家翁都不管,她这个做晚辈的可不会去多这嘴。

  昭亲王夫妻在乐山待了三天就准备回京了。昭亲王看着腿边的小矮人,不禁发笑:“你这是准备跟我们一起回京吗?”

  小算盘听说他父王、母妃要回去那个叫京城的地方,就立马冲进屋里,拿出他事先准备好的小包袱,跨在身上:“盘盘想去京城看看。”

  昭亲王低着头问道:“父王不在,你又走了,那谁来照顾祖母、外祖母还有小秤砣?”

  小算盘一听这话,一双小剑眉就皱得紧紧的,他抓了抓他的虎头帽,有些苦恼:“那我带他们一起去看看京城。”

  “也可以,”昭亲王蹲下身子,揽着小胖子说:“不过得等父王把京里的事情都办完了,才能接你们回京城,你能不能先在乐山待着,帮父王跟母妃照顾祖母、外祖母还有你弟弟?”

  小算盘感觉自己责任有点重,他严肃着张小脸点了点头:“那父王你要快点来接我们。”

  昭亲王点了点头,跟小算盘击掌道:“一定。”

  小算盘拿下自己的小包袱,叹了口气:“我去,跟母妃,把我的银子要过来。”他还记着上次他母妃把他银子都带走这事,他可不能一直用着他祖母的银子。他一手提着自己的小包袱,就颠吧颠吧地跑去找他母妃了。

  昭亲王看着从儿子小包袱里掉出来的拨浪鼓跟九连环,他笑着摇了摇头:“知道带着拨浪鼓,却把弟弟给忘了,这小子。”

  而屋里的五娘看着跟前伸手跟她讨银子的小胖子,憋着笑问道:“你告诉母妃你要银子干什么?”

  “养小秤砣,”小算盘开始掰起肉乎乎的小指头来了:“再过几天,就要给乳母发月例,还要买肉吃,买买……买马料……,”他自小就待在他母妃身边,对银子、月例什么的是门清。

  五娘其实并没有带走小算盘的银子,她把银子就放在他们屋梳妆台的抽屉里。她起身拉着小算盘来到梳妆台前,拉开底面的抽屉,抽屉里有一个檀木盒子,打开:“这里都是你的银子,你会认吗?”

  小算盘看着盒子里满满的都是金花生、金元宝、金猴子等等,他高兴极了,仰头问他母妃:“都是盘盘跟砣砣的?”

  “对,都是你们兄弟两的,”五娘搂着他说:“这些你好好保管,要用的时候就用,但母妃下次来的时候会问你用到哪里去了,你要能回答得出来,知道吗?”

  “好,”小算盘把肚子挺得高高的:“盘盘一定会好好养祖母、外祖母还有砣砣。”

  虽有万般不舍,但昭亲王夫妻还是下了山。他们刚回到王府,小应子就拿着张帖子进了清晖园:“王爷、王妃娘娘,这是前天肃亲王府送来的帖子,邀王爷、王妃娘娘后天过府一叙。”

  五娘接过小应子奉上的帖子,打开看了看,就递给了倚在她身边的昭亲王:“这上面的字遒劲有力,颇有风骨,估计是肃亲王亲手所写。”

  昭亲王接过只扫了一眼,就否定了五娘的话:“这不是老三写的,这应该是肃亲王妃写的。”

  “真的吗?”五娘又抽过那张帖子仔细看了看:“我现在倒是对肃亲王妃有些期待了,人都说‘字如其人’,能写出这样的字,想必咱们那位三嫂也是位不拘小节、洒脱大方的奇女子。”

  对这一点,昭亲王倒是认同:“去见了就知道了。”

  小应子等了半天,终于又等到空隙了:“王爷,皇上还请您去一趟宫里,说是有要事相商。”奉国将军府这两天那么热闹,看来韩老贼妇是吃了不少苦,皇帝这会能坐得住才怪。

  昭亲王嗤笑一声:“他叫我进宫,大概又要跟我提什么先帝颜面了,不过之前他把这事推给母后的时候,我就说了让他不要反悔。现在母后懿旨都已经下了,他找我也没用。”

  话虽是这么说,不过在昭亲王去了前院书房一趟之后,他就直接骑马进了宫。有些人,他只是没收拾他们,他们反而把他当皇帝那个软蛋了,“天狼星”?装神弄鬼的,他倒是见过不少,真仙,他还真没见过。

  乾明殿,景盛帝这会正跟傅天明、赵寅商量着迎太后回宫的事:“昭亲王是不会想要太后回宫的,”景盛帝对这一点很清楚,虽然他也不想让太后回宫:“两位爱卿可有什么建议?”

  傅天明看了一眼赵寅,见其没有想要出言,他就出声了:“现在是十月初,再过两个多月就是太后娘娘六十五岁的大寿,想必皇上此时提出要迎太后回宫,朝臣们一定会歌颂皇上仁孝的。”

  “傅爱卿所言极是,”要不是傅天明点醒他,他都快忘了太后的生辰了:“大景一向是以孝治天下,朕作为天子,更应该以身作则。”

  赵寅看着龙椅上的那位说的跟真的似的,韩氏已经被行刑了两日,脸被打的,一句整话都说不出来。要是再这么下去,不出五日,韩氏这颗棋子就毁了。

  虽说韩氏无用,但好好的一步棋就不能走了,他到底是有些不甘心:“皇上,将军府中老夫人的封号跟诰命都已经被太后收回,老夫人有错在先,臣原也无话可说。只是老夫人年岁已大,实在是经不起那每日的责罚,”说到这他就跪下替韩氏求情了:“臣恳请皇上饶过老夫人这一次,她已经知道错了,求皇上留她一条命吧。”

  景盛帝也无奈,他那天只是被昭亲王妃逼得无路可退,才把那事推给太后的,太后一向不关心这些琐事,他也没想到这次太后会下死手:“这事,朕已经召了昭亲王进宫了,无论如何,先帝的脸面还是要顾的。”他倒不是心疼韩氏,只是韩氏现在还不能有事。

  昭亲王此时也的确进宫了,不过他进宫之后,并没有直接去乾明殿,而是转道去了御花园中心的蓬莱岛。

  说到蓬莱岛,原本也不叫蓬莱岛,而是叫聚荷岛,只因这小岛四面环水,水中种满了清荷。聚荷岛上还有一座邀月殿,现在也改名了,叫蓬莱仙居。

  昭亲王来到河边,就直接上了一只小舟,边上的小太监一看来人,小腿肚子都抖了起来,弯膝跪到地上:“王……王爷,仙人吩咐了,没有他们的指示,是不可以随意踏步蓬莱仙岛的。”

  昭亲王好似听到了什么好笑的笑话一般,他挥挥手:“你退下吧,本王自己过去。”

  看着傻气的小太监,突然捂着肚子:“奴才奴才肚子疼,王爷……王爷,奴才……奴才……”

  “去吧,”昭亲王并不为难这些下人,他今天只想见见那传说中的仙人是长什么样的,有没有千里眼跟顺风耳?

  等他踏上蓬莱岛的时候,他看了看岛上的景况。入了九月,河里的清荷就都已经渐渐枯萎了,岛上种了几棵垂柳,不过十月了,也没什么亮眼的颜色在了,倒是蓬莱仙居门前的那一盆盆各式各样的菊花还算精神。

  还未踏入殿内,昭亲王就听到了里面传来男男女女的笑闹□□之声。他勾了勾嘴角,双手背到了身后,像入了自家后花园一般,闲步走了进去。

  进入殿内,首先入目的就是一尊巨大的炼丹炉,那炼丹炉看着好像是纯金打造,炉身还镶嵌了无数珍贵罕见的宝石,接着就是殿内奢华的摆饰和那些月影纱。

  至于那两个传说中的仙人,这会正一人抱着两个宫女在修炼呢,就不知道他们是双修还是采阴补阳?

  “两位仙人还真是辛苦,”昭亲王自己就是内外兼修,一进入殿内就知那两个被皇帝当祖宗一样供着的仙人,也就是练了几年的内家功夫,不过听他们的气息,应该是还没大成就破戒了:“无时无刻的不在刻苦修炼。”

  那两个白眉仙人在听到声音的时候,并没有停下他们此刻正在进行的乐事,依旧抱着年轻貌美的宫女做着那阴阳调和的美事:“既已知道本真人在修炼,尔等还不速速退下。”

  昭亲王笑着走到那冒着青烟的炼丹炉旁,问道:“本王今天过来只是想要问一问两位仙人关于京郊东南方向出现的‘天狼’一事,还请两位仙师能据实以告,这样本王也好早做打算。”

  那两位所谓的仙人,听来人自称“本王”就知这位身份了,他们不慌不忙地推开身边的宫女,开始整理已经散乱的衣物:“王爷请稍等。”

  昭亲王围着那炼丹炉,转了两圈,后蹲下给丹炉添了一些银丝炭:“不急,两位仙师慢慢来,本王有的是时间。”

  很快那两位仙人就又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了,见了昭亲王依旧是趾高气扬的样子:“让王爷久等了。”

  昭亲王并不在意他们的态度,只是看了看他们手中抱着青玉做的佛尘,淡而一笑:“无事,现在你们可以说一说‘天狼’之事了。”

  其中一位略为圆润的白眉道人,撸着胡须就开始高谈阔论了:“几日前我跟师兄夜观天象,发现在紫微星边上出现了一颗小小的天狼星,王爷应该知道天狼星一出,势必要引起天下大乱,好在这天狼才刚刚降世,现在还不成气候。”

  昭亲王的脸上一直带着笑:“本王希望两位仙人能告诉本王那天狼多大了,也好让本王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行事?”

  另一位略瘦的白眉道人,像模像样的开始掐指算了起来,嘴里也不知道在念叨着什么,不过很快他就放下了手,叹息道:“那天狼才将将六个月,王爷……”

  昭亲王抬手示意他们不必再说了:“本王素闻,仙人拥有长生不死之身,挥手之间可山崩地裂,可排山倒海,随意一粒仙丹便可生死人肉白骨,本王向往至极,没想到今天本王也能有幸见着真仙了。”

  “王爷过奖了,仙人也是人,人身都是……”

  “唉,”昭亲王打断了那个略瘦的白眉道人的话:“仙人不必自谦,依皇帝对两位仙人的推崇,想必两位仙人自是有那常人不可及的本事,今天本王也想见识见识,”说着他右腿一扫,就把炼丹炉边上的那篮子银丝炭连着篮子都扫到了炉火里。

  那两位所谓的仙人,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昭亲王,本真人敬你是皇帝胞弟,才对你礼让三分,没想到你如此胆大妄为,这炉里练的可是为皇上准备的不老仙丹。”

  昭亲王连看都不看他们,就直接飞身踹掉那比人还高的丹炉的炉盖。落地之后,他便看向那两个仙人。饶有兴趣地说:“不死之身,本王也想有,想必拿你们两来炼人/丹,应该不错。”

  那两位仙人这会也绷不住了,赶紧分开逃,而殿里那些被他们欺辱过的宫女,更是四处逃逸,只是有那么一个楞头的,直接抱住了经过她身边的白眉道人,大喊到:“王爷,奴婢帮您逮到了一粒人丹,奴婢恭祝王爷寿与天齐,哈哈……”

  昭亲王依旧是闲步走了过去,见那宫女已经被那白眉道人打的口吐鲜血:“你放开他,”等那宫女一放开,他也不用手,直接一脚就把那仙人踹进了丹炉口。

  瞬间那仙人就惨叫了起来,只是他刚叫了一声,就自己一松手掉进了丹炉里,立时丹炉里就传来霹雳乓啷的声音,更是惨叫连连。昭亲王看向跪在地上的那个宫女说:“你去帮本王把那个炉盖给盖上。”

  那宫女叩首道:“谢王爷。”

  昭亲王也不再管那丹炉了,他朝着另一个白眉道人逃跑的方向走了过去,依旧是跟逛御花园一样,没有丝毫着急的样子。

  等他出了蓬莱仙居,就见那仙人已经撑着他刚乘的那只小舟,都到了湖中心了。昭亲王看了看周边,发现几根断木,他笑着走了过去,右腿又是轻轻一扫,就将那几根断木扫进湖里,一字排开。

  眨眼间的功夫,他就运气踩着那几根断木,踏上了那仙人所撑的小舟。

  小舟一沉,那仙人就急忙慌地放下竹竿准备投河,只是他还是晚了一步。昭亲王擒住那道人笑问:“怎么,仙人想要移山倒海吗?”

  那白眉道人两腿一软,就跪下连连对着昭亲王磕头:“王爷饶命啊……王爷饶命,小人只是玩杂耍的,真不是什么仙人……小人自小都是食污糟东西长大的,真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