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阴阳两界
作者:黑白二鼠      更新:2023-06-06 19:10      字数:1632
  师父的话,让林果儿涨了很多见识。

  她听得两眼发光,心潮澎湃。

  心中对净土充满了向往。

  “要是人人死后都去净土就好了!”

  李元忍不住翻个白眼。

  这丫头,想得美啊。

  “大部分凡人一生平庸,无大善也无大恶,死后老老实实进入地府,在阴间生活,等待轮回为人,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鬼’。”

  “至于大奸大恶之徒,会轮转至畜生,饿鬼,甚至地狱,受无尽折磨,业报重得很。”

  林果儿明白了。

  师父说的这些,和民间流传的差不多。

  没什么新鲜。

  “师父,阴间是什么样的?”

  这是她最好奇的。

  从小到大就听各种神话故事,故事里的地府,阎罗,黄泉,奈何桥等等,太神秘了。

  李元手掌一挥,忽然凭空化出一面镜子。

  “阴间和阳间就像镜子的里面和外面,一体而生,只是‘相’的不同。”

  “阳间温暖光明,绚丽多彩,阴间则阴冷昏暗,一片灰蒙,连花草树木都是枯朽的。”

  “打个比方,阳间新修了一条路,阴间在同样的地方也会出现一条路,河上建了一座桥,阴间亦会出现一座桥。”

  “人在阳间如何生活,鬼在阴间也一样。”

  “因为鬼就是人的另一种生命形态。”

  李元解释的很详细,林果儿一下听懂了。

  对死亡也有了新的认知。

  作为凡人,她天生恐惧死亡。

  尤其知道爷爷寿命不长后,心里难免担惊受怕。

  现在渐渐释然了。

  死亡,是生命形态的转换,而非终结。

  怪不得自古以来,民间有各种风俗祭奠亡人呢。

  “师父,神又是什么呢?”

  “我听的好多神话故事里,都说人死后封神,神和鬼一样么?”

  林果儿问道。

  这小脑袋瓜,想的东西还挺多。

  看来没少听神话故事。

  李元笑了笑,“鬼神鬼神,鬼和神确是一回事。”

  “有功德有福报的人,死后受上头册封,有了官职,便是神。”

  “否则便是鬼。”

  这个很好理解。

  说白了和人间一样,就是当官和不当官的区别。

  当了官,有了神位,继续干差事,挣的也不是工钱俸禄,而是功德。

  修好功德,下次轮回的福报也会更大。

  或者,以鬼身修行,求道成仙,即为“鬼仙”。

  人间一些出马弟子设的堂口,除了精怪,就有各类鬼仙坐镇,叫做“地府仙”,或“清风仙”,他们修正道修功德,与人间无异。

  ……

  黄昏。

  夕阳渐落。

  天色暗了下来。

  一轮明月高高挂起,照耀大地。

  为三陵关更添了一丝凄凉。

  风暴过后,三陵关死伤了不少人。

  有的失去爹娘,有的失去孩子。

  整整一天,哭嚎声未曾断过。

  废墟中充斥着悲痛和绝望。

  入夜后。

  三陵关内亮起片片火光。

  那不是火把,也不是灯烛,而是百姓们在烧纸钱烧元宝,祭奠亡人。

  风儿一吹,纸灰乱舞。

  整个城市充斥着浓浓的烧纸味,有些呛人。

  给亡人烧东西,是流传了几千年的风俗。

  说法是让亡人在下面有钱花,过得好。

  也算一种感情寄托。

  当然,并不只是寄托。

  林果儿发现,百姓们烧纸时,法界中飘荡的鬼魂,确实会聚集在附近,似乎被什么东西吸引。

  烧完后,它们从火堆上飘过,荡起一阵卷风。

  旋即手上就多了几张银票式的纸,或者几个金元宝。

  好是神奇!

  “师父,他们烧的钱,鬼真能用?”

  林果儿惊呆了。

  往年,每逢节日,她都要去给爹娘和祖上烧纸。

  在她看来,这是一种情感寄托。

  怎么可能真有用呢?

  李元在法界俯视三陵关,给了个肯定的答案,“自然可以。”

  “人间流传了几千年的风俗,不是没来由的。”

  “活人烧的纸钱,元宝,在阴间便是通行货币,可以买卖东西。”

  林果儿傻眼了。

  居然真可以。

  “要是没有子孙,或者子孙懒得烧,怎么办?”

  李元呵呵一笑,调侃道:“那就当个穷鬼呗。”

  “人有穷人,鬼有穷鬼,都一样。”

  林果儿吐了吐舌头。

  这么一想,那些光棍汉也太惨了。

  生前穷苦,找不着媳妇。

  死后没人烧纸,继续当穷鬼。

  怎一个“惨”字了得!

  “师父,我们村给死人出殡,还会烧纸扎的房子,马车,家具,他们也能收到么?”

  林果儿又问道。

  李元点点头,“都可以。”

  林果儿更觉得神奇了。

  一个纸糊的房子,烧到阴间,就真成了一座房屋?

  这也太离谱了。

  她正要询问,忽然灵光一闪,想起师父以前的教导。

  对了,念力!

  整个世界,不就是一种化现么!

  “是念力!”

  “师父,对不对?”

  李元面露欣慰,“你这丫头,聪明了一回。”

  “阳间烧的都是‘相’,真正显化的是念力。”

  “所以那些不孝子孙,装模作样给先人烧东西,烧再多也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