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
作者:妞妞儿      更新:2023-06-06 17:32      字数:1669
  从她嫁进玉家,婆婆一直对她都是和颜悦色,也未拿捏婆婆的范儿。即便只生了两个女儿,依旧疼爱有加,甚至生产两次都是做足了月子。那时候公公和男人外面干活儿,家里就是婆婆伺候自己做月子。村里的媳妇儿们都羡慕自己,说就是亲妈都做不到那样周全。坐完月子后,自己也要下地干活儿挣工分,孩子就是婆婆一个人带着,而且还带的很好。可以说比自己这个做母亲的,带的都优秀。这二十年下来,田翠华早就把婆婆当做了亲生母亲。刚才逛街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要给妈买个拐杖,而不是自己和男人要买点儿啥。现在听自家男人说,婆婆身子有可能会不好,心底突然一下就慌了,感觉主心骨好像一下子没了的感觉。“你说笑的吧?”田翠华坐在玉明的身后,说话的声音都忍不住开始抖。“我也不敢肯定,回头咱们多注意一下老妈这段时间有啥异常没有?如果有什么不对,就像黛儿说的,绑也要绑到医院去。”玉明越说越激动。“是啊,咱们家的日子刚准备有所好转,妈都没享受一天好日子。咱们回去多注意,就是借钱也要送医院。”田翠华说到最后,喉咙都忍不住发硬。一想到刚生孩子那会儿,还没实行责任分田制,大队又穷。一家人吃饱肚子都难,还有一个新生儿,想熬点儿米汤都要到处去借。好不容易盼来希望了,结果老爷子因为抑郁成疾,撒手归去,留下老太太一个人。然后没多久,老二又出生了,老大又要上学,当初还没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每年的学费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家里一度穷得揭不开锅,但老太太一样拍桌子,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咬着牙把老大送去了学校。一送,就是十三年。接着老二又要上学了,家里就是锅底灰都被刮了个干净。要不是自家男人还有几分本事,时不时进山弄点儿东西出来补贴一下家用,估计再怎么能干,两个孩子也坚持不到大学和高中。但家里在最困难的时候,即便是自己做父母的,都有过放弃的念头。唯有老太太,一直坚定的安慰自己和男人,最苦的日子总会过去。她不光只是嘴上说,而是直接用行动表示。为了多赚点儿钱,干脆把村里那些外出打工的田地也雇了过来。平时绣点儿鞋垫什么的,忙的时候甚至也踩小脚下地。再次回想那些日子,田翠华的内心依旧无法平静。因为脚小,踩进泥里就会特别深,然后拔出来也不容易。每天回家洗澡的时候,都能看到老人家拿针挑血泡,但第二天裹层步又颤颤巍巍的下去了。正文 第二十章奶奶生病好几次田翠华偷偷在后面抹眼泪,但没办法。农民本就是跟节气抢收,如果在春播的时候不种下去,来年就没收成。秋收的日子无法把粮食收上来的话,一滴汗水一粒粮的收成就会烂在地里,这也是农民最无法容忍的事情。更是玉家无法承受的损失。这些年,老人家的身体越来越差,田翠华和玉明也坚决不再让婆婆下地。但她哪里是闲得住的老人,又开始在家门口摸索菜园子。所以玉家总是村里最早吃上新鲜的蔬菜瓜果,也永远不会像别家的那样,霜冻以后就会闹菜荒。每逢夏季,玉奶奶就会将辣椒,茄子,豇豆等等一些晒成菜干,等到菜园子没菜吃的时候,这些就是最好的下饭菜。玉黛和玉芸上学的时候,没少吃奶奶做的干菜。这是最易储存,也是玉家唯一能够为孩子们准备的饭菜。玉明偶尔猎的一些小动物,转身就拿去镇上换钱了。家里的抽屉永远是干净的,也是填不满的。因为供给两个小孩读书,开销实在太大,光靠地里刨食远远不够。曾经玉明一度想过要出去打工,但最后都放弃了。倒不是因为吃不得苦,而是父亲临终前的嘱托,在母亲有生之年绝对不能离开她。当时老太太一听完这句话,眼泪就如决堤的黄河水,怎么淌都淌不完。即便当时得知老爷子生病,老太太都没哭的这么伤心。虽然不懂当年老爷子临终时,为啥会有这样的嘱托,但作为玉家唯一的儿子,玉明一定会遵示照办的。相较于玉明和田翠华沉重的心情,玉黛两姐妹在前面叽叽喳喳的聊得可开心了。时不时就会爆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慢慢的,玉氏夫妻也受感染,从忧虑中走了出来。开始加入姐妹俩的话题,一时间,回家的路程变得特别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