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抢
作者:初林      更新:2022-03-30 23:01      字数:4248
  诚如凤娟姐所说,一亩水田换一亩旱地这是多少人都抢着要的事,虽然要帮忙干几年活,但是就那几亩地对于壮劳力多的人家来说根本不是事。

  白荷刚刚午睡起来,四堂婶就带着人上门了。

  来人是四堂叔的亲弟弟,族里行五,白荷称呼一声五堂叔,之前住的远,加上他家并没有年龄合适的小孩,白荷并没有怎么接触过。

  “荷花,这是你五堂叔,你也认识,是你四堂叔的亲弟弟,你说的换田的事他家是愿意的,你看要怎么办?”

  四堂婶本来是吃过午饭去的弟弟家,原本的意思是叫他考虑考虑,没想到他一听马上就答应了,还生怕被人抢了先,愣是放下碗就过来了。

  荷花在午睡,他就在自家坐了半晌,听到开门声,立马就拉着她过来了,四堂婶看着白荷还有些睡眼朦胧的样子有些无奈。

  “哦,好,先进来说吧。”白荷打着哈欠侧过身子把人让了进来。

  刘五柱是个老实的庄稼汉子,到了大厅也没有多话,让坐就坐,给水就喝,也没有到处乱打量,白荷很满意。

  “事情四堂婶应该已经同五堂叔说了,五堂叔还有什么要求还是要说的吗?”既然是四堂婶带来的,应该是信得过的,白荷也就不多问了。

  “没,我家旱地的地契我都带来了,你看你要哪一亩?”说着,刘五柱就掏出了一沓泛黄的地契递给白荷,他家旱地都差不多,只要能换到水田,他随便白荷挑。

  倒不是说所有旱地的产出就一定比不上水田,离山远一点的,要是伺候好一些,种些玉米红薯那产量怎么也是水稻比不上的,但是产量多没用那东西不值钱啊,一亩地产出的红薯还没有半亩地的稻子值钱。

  说起来他家原本也是这村里数的上号的好人家,他爹原来是大夫,家里日子过得不错,可是后来他哥继承了她爹的医术,他又死活不开窍,只好种地了。

  他爹死了分家的时候怕他没有门手艺,以后日子过不好,大多数的家产都给了他,对此他还是很感激他爹还有哥哥的,遇上刘三宝爷爷卖地的时候,他拿了钱一口气买了20亩,加上自家的,一共也有30亩地了,当时也是人人羡慕。

  刘五柱回想起当初的日子,再看看现在自家吃个鸡蛋都得想半天,平时还得靠自家哥哥帮衬一把,深深叹了口气:儿女都是债啊。

  他家六个儿子,各个都是只有力气的憨小子,只会在地里刨食,原本宽裕的家庭随着儿子们一个个的结婚生子越过越拮据,去年,最小的儿子也结婚了,总算是能松口气,但是孙子们眼看着又要长起来了,不能不提早打算。

  刘五柱也不是不想买地,哪怕借钱买呢,可惜这些年多得是想买的,根本没有愿意卖的。

  等到以后分了家,就算不算他们老两口,每个儿子也就能分五亩地,再除以每家的人数,刘五柱想想就觉得难。

  刘五柱叹完气,这边四堂婶也把他家的大致情况跟白荷说了,白荷忍不住为五堂叔掬了一把同情泪。

  “五堂叔,你家的地具体在哪里我也不知道,你就给我挑一块近一点的就行。”白荷可不想大老远跑到山脚下,还没干活就已经累个半死了。

  “我先去把地契拿过来。”地契放在空间里,但是总不能直接拿出来,不然还以为她把这地契随身携带的,多奇怪啊。

  白荷回房磨蹭了一下,又梳了个头,给足了外面商量的时间才出来。

  刘五柱看到白荷过来,把挑出来的那张地契递给她,“这块地不太远,旁边就挨着我哥家的地,你就要这块吧,以后干活还能照应一下。”

  白荷自然没有异议,接过地契后也把自家的拿出来随她挑,她的地都是连成一片的,怎么挑都差不多。

  刘五柱也知道这个情况,拿了一张最靠外的,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了。

  “还有牛,听说你也打算把牛借出来,就直接借给我家吧,你那四亩地犁地和插秧我家都包了,你把牛借给我到我家插完秧就行。”

  除了换地,刘五柱还看上了白荷家的牛,牛在农家可是重要的财产,轻易没人借,一般都要收钱的。

  刘五柱自家也有牛,但是只有一头,每年犁完他家的地都要脱一层皮,刘五柱心疼的紧,有时舍不得,都得叫儿子们犁几亩,让牛歇一歇,就怕累坏了牛回头没钱买。

  但是儿子也是自己的,同样也心疼啊,要是有两头牛,那就好过多了,至于多出四亩地的活,这有什么,插秧总比犁地轻松的多。

  “好啊,只要你们把牛照料好,以后你们都可以借。”白荷真是喜出望外,原本只想叫人把地犁了,现在秧都不用插了,她只要育好苗就行,一下就轻松了。

  各取所需,双方都不是难缠的人,因此两人都很满意,接着又讨论了一些细节,定下了时间,才算是最终定下了。

  四堂婶从头到尾也没插什么话,都是她亲近的人,偏向哪边都不好,干脆就只当个见证了。

  这时候的人还是很朴实,加上不认识字,说定了这事就成了,字据什么的是不存在的,顶多就有个见证人,白荷也不怕人赖账,都在一个村里过日子,除非是不想过了,一般都是没人会这么做的。

  随着蝉叫的愈发燥热,双抢开始了,白荷家是第一波开镰的。

  早晨五点,天刚蒙蒙亮,白荷就已经爬起来了,农家人的秋收是从清晨开始的,收完一波到8点左右,回家吃早饭,休息一会儿,然后再去,中午吃过午饭,午睡一会儿,躲过正午最烈的太阳才出门,一直到天黑才回来。

  白荷被留在家准备伙食,一是大伙凤娟姐偏着她,再一个毕竟她家只有一人,只有她能拿主意。

  &nb

  sp; 为了这一天的伙食她是特意去买了菜的,早饭喝粥不顶事,但是做饭时间又太赶,白荷打算烙饼。

  活好面就开始准备油酥,葱油饼的做法关键就在这油酥上,锅里热油,放入葱花和大料炸香,然后取一点面粉放到碗里,把炸过的大料和葱花去掉,剩下的油倒入面粉里,一边倒一边搅拌均匀,这就是油酥了。

  把揉好的面团分成等份,一个个地擀开,抹上油酥在均匀地撒上一点盐和葱花,然后像折扇子那样把饼折起来,折好之后,把面盘起来,看起来有点像花卷,,然后再把盘好的面团擀开,面饼就做好了。

  下锅煎到两面金黄酥脆,葱油饼就做好了,还可以在饼上打个鸡蛋,更香,白荷不缺这几个鸡蛋,每个饼上面都打了一个鸡蛋。

  油坊7个人加上风娟姐和三牛哥,还有兰花家6个,加上她和兰花,还有四个小孩子,一共21个人,就算只做简单的早饭,白荷也是累的够呛

  清早起来,等到做好饭喂完牲口也已经是天光大亮了,干活的人也开始回来了。

  15个人收5亩地,原本说是干一天,但等上午回来的时候已经做得差不多了,还剩一点收完,剩下的主要就是脱粒,然后送到晒场上去晒

  吃饭的时候凤娟姐和白荷说起进度,又叫她不用准备晚饭,白荷一一应下。

  吃完早饭歇了一会儿,干活的人就再次出门了。白荷收拾好碗筷就要开始准备午饭了,20多个人的饭,压力有点大,好在兰花早上已经忙完了自家的事情,可以过来帮忙。

  既然不吃晚饭,那午饭就要更加丰盛才行,白荷想了想准备的食材,转眼就有了方案。

  先煮了一大锅酸梅汤,用井水湃着,预备半上午的时候去送。

  刘三宝家原本人不少,家里又舍得,厨房就建的比一般人家大一倍,除了农家常见的品字型灶眼以外,还有两个炉子,这次也是火力齐开。

  先杀了一只不下蛋的老母鸡炖汤,两只鸭子做醋血鸭,这都是自家养的,圩日的时候白荷还特意去买了两只兔子,准备用黄豆爆炒,这就3道硬菜了。

  就这3道菜,任谁来也跳不出礼来,就是自家做也没有这么舍得的。

  除了这3到大菜,她还准备了凉拌海带丝,之前的泡菜也可以吃了,这是两道凉菜,酸豆角炒鸡鸭杂,辣椒炒五花肉、泡菜炒五花肉、醋溜土豆丝、茄子豆角、西红柿炒鸡蛋,肉末豆腐,总共十二道菜。

  青菜是四堂婶家菜园子贡献的,肉是四堂婶娘家马家买的,豆腐也是四堂婶的女儿梅花姐拿来的,另外还卤了一锅茶叶蛋,本想着下午送一餐点心的,既然不用了,白荷就单算做好给送过去,反正他家什么不多就是鸡蛋多。

  除了半上午使唤几个孩子去送了酸梅汤以外,白荷跟兰花两人脚不沾地忙了一上午,总算是在大家回来前把饭给做好了。

  所有菜都一分为二,男人一桌,分量足一些,女人这桌人少,分量就少一些。

  “荷花,你这可是下了血本呀!”四堂婶进屋就被这两大桌子菜给镇住了。

  白荷买了肉她知道,在自家娘家买的,请人干活招呼顿好的也是应该的,但她以为白荷顶多也就再杀只自家养的鸡或者鸭,这也可以了,谁知道竟然是鸡鸭兔猪都齐了,年夜饭也没这么丰盛的。

  这个败家的,四堂婶恨铁不成钢,前头还觉得她有成算会过日子,结果一没留意就成这样!

  偏偏有好多外人在,她也不好说什么,都是来帮忙的,怕寒了人家心,叫人在外头说嘴,只能狠狠瞪了一眼自家闺女,这死丫头也不知道拦着些。

  兰花:确认过眼神,她确实不是亲生的。

  桌上的情况秦凤娟也看在眼里,虽然也觉得奢侈了一些,但是兄弟们都是她叫来的,白荷做的越好就是越给她做脸,她自然是不好开口。

  虽然她的初衷是帮助白荷,本就是在报恩,没想着能有什么回报,但是白荷这么给面子秦凤娟也是高兴的,只想着回头从哪里给白荷补回来也就行了。

  “可不是,荷花够大气,手艺也好,今儿咱们就有口福了。”想清楚了的秦凤娟也不扭捏,开口把气氛调动起来。

  “可不,荷花,这么好的伙食下次有事记得还叫哥啊,哥绝对没二话!”说话的是三牛哥的堂弟,村长三弟的小儿子刘大海,今年也不过18岁,性子比较活泼。

  “是啊是啊,荷花别忘了你三民哥。”刘三民是村长二弟刘二堂家的小儿子,都是老儿子,又住隔壁,刘大海和刘三民两人臭味相投,从小混到大。

  “美得你,这餐没吃想下次,荷花,别搭理他们!”秦凤娟笑骂。

  大人们还忙着寒暄几句,小孩子可没有那么多顾忌,看着满桌的好菜,早就找好位置坐好了。

  “奶,吃”拴住最小,口水已经流出来了,检大人们还站着说话,忍不住开口催,旁边几个小的没说话,但是那期盼的小眼神怎么也藏不住

  白荷看的好笑,“好了,累了一上午了,还是赶紧吃吧,再不开饭一会喝的就不是鸡汤,而是拴住的口水了”

  大家顺着白荷的眼神看过去,顿时也都笑开了。

  “奶?”拴住不明所以,见到大家笑也跟着笑起来,口水流的更快了。

  “个小馋猫!”四堂婶无法,笑着点点拴住的额头,招呼一串萝卜头出去洗手吃饭。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傍晚的时候一群人又自觉地把白荷晒得稻谷给收回来入了仓,日头好,这些谷子也就是还需要翻晒一两天就行了,这次的双抢,白荷基本上可以说没什么事了。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 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