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
作者:成理不说      更新:2023-06-06 03:30      字数:2447
  赵格苦笑:“父皇何苦作弄儿臣?”“那便让钦天监在将六月份的好日子选出来,五月太仓促些,也让镇北侯早些将人送入京城备嫁。”现下已经是三月份, 赵格当然巴不得早些将人娶回府去。此次跟北漠商谈通商之事, 结果确实不错, 不说旁的,张竞在凉州商谈的时候, 许是因为太想促成此事,在黑金石的事情上不敢太过坚持, 赵格去了之后, 以低于木炭一半的价格直接让北漠每年冬日都要至少送三千车黑金石到凉州。“通商的事情最后商谈得不错, 这次想要什么赏赐?”“儿臣哪有那么贪心, 父皇给的两道旨意还不是最大的赏赐?”皇帝抚须笑道:“好好好, 没想到朕的儿子还有有妻万事足的时候。”笑罢之后微微凝神, 问赵格:“这次可要选了侧妃一道入府?”赵格回道:“父皇不必操心这些,儿臣想先好生大婚才是。”“也好,都从长计议罢了。”赵格去凤禧宫,皇后对于他执意求娶丹绯一事心中还是稍稍有些不满,不过生米都等着下锅煮成熟饭了,她也不想再多言,只是这两个月来,娘家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情让她有些焦头烂额,毕竟承恩公府也关系着她的脸面。对于柳时,皇后一向是十分看好的,这孩子相貌英俊,自幼也聪慧有加,不只为何今年春天能办出这么多荒唐事,最后还让人家辅国公府找上门和离。赵格瞧得出皇后有些愁容,便上前问道:“母后可是心下有什么不舒坦?”皇后也不瞒他:“这些日子承恩公府太不安宁,我当然有些忧心。”说罢又似自言自语:“柳时这个孩子一向循规蹈矩,怎么能因为一个小小的歌姬闹得家宅不宁?”赵格对承恩公府世子和离的事情也有耳闻,不甚在意地说道:“母后何必再去为了这些事情劳神,说不准柳时和离也是得偿所愿。”“你以为旁人都跟你一般,满心满意都想和离?他同曹氏不是还有一个女儿。”“儿臣也就这一次,日后便好好的了。”说罢之后想想在御书房说的事情,又道:“父皇说了,婚期定在六月份。”“快些也好,太子在你这个年纪,嫡子都多大了?你看看你,府上连个小孩子都没有,冷清得很。”想了想又道:“不过还是显得有些仓促,镇北侯是新贵,家底不丰,也不能让恭王妃的嫁妆太难看,等他送丹绯入京备嫁的时候,我也赏些东西过去。”说来说去,就算这件婚事她不是顶满意,皇后也是各处都为赵格考虑。“多谢母后,儿臣自会给她贴补一些。”“那就好,这也关乎你恭王府的颜面。”第95章 九十五章五日后, 周行奉旨送丹绯入京备嫁。虽然还没有算出准确的时间, 但大致定在六月份的事情丹绯已经知道了, 赶路便不能磨磨蹭蹭的,毕竟到了京城还有许多事情。赵格天天盼着丹绯入京, 四月还有丹绯的生辰要过, 虽说二人婚前不能经常见面,但一个月见一次在恭王殿下心中频率已经低到不行,好生过一个生辰还是没有问题的。丹绯入京已经是三月下旬,京中镇北侯府,上上下下已经收拾妥当,京中的府邸当然没有凉州城大,却也显得精致,住下之后青梧领了三个丫鬟过来。“姐姐总算回京了, 这是王爷买下的, 做你的陪嫁丫鬟用。”青梧现下跟着长戈, 所以还是住在恭王府,赵格已经销了她的身契, 但还是会帮府上做不少事情,这次这三个丫鬟是她跟流萤一道选的, 又请了之前宫中的教习嬷嬷教过规矩, 才送到镇北侯府来。青梧见到丹绯高兴, 免不了多话:“没想到姐姐最后还是要嫁给王爷, 还封了郡主, 真好!”“那你呢?我瞧着怎么腰身圆润了些?”丹绯笑问。“我的天, 姐姐怎么这么厉害?!”青梧眼睛本就圆大,这会儿也不再滴滴溜溜转着,捂着嘴直直地瞧着丹绯。丹绯抿唇笑着,青梧的腰身一直都细,便最好穿掐腰的裙衫,稍稍凸出一点便瞧得清清楚楚,打趣道:“可算瞧见你腰身圆润的时候了。”青梧哼了一声:“这才三个多月,我去年的春衫穿着便紧了,早知道便不给长戈那个杀千刀的生孩子了!”嘴上这般说着,眼里的笑意却比谁都多。丹绯点了点她的前额:“口是心非的丫头。”“姐姐都跟王爷定亲了,生孩子不也是早晚的事情,我现下嗜睡得很,姐姐到时候便知道了,才三个月我都有些烦了。”青梧这丫头说话惯无遮拦,丹绯现下是听不得要给赵格生孩子这种话,总觉得别扭的紧,支支吾吾敷衍了过去,青梧只当她害羞,也不追着问她,二人一直说话,丹绯瞧着这孕妇止不住地犯困,才让她去里间小睡一会儿。没想到几日之后,皇后也赏了不少东西,还有一个宫中的教习嬷嬷过来。若说宫中的规矩,丹绯当然最为熟悉,她刚到大昭的时候,一想起宫廷剧中因为不懂规矩惨死的宫女便浑身起鸡皮疙瘩,学规矩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自己日后被赐什么一丈红过来。后来待在皇后身边,走路行事都是按照后宫嫔妃的标准来的,有半点儿不妥便是丢了凤禧宫的颜面,不过如何做王妃,丹绯还是没有学过的,若是换在旁的公侯府邸,这都是家中女主人给待嫁的姑娘们安排的事情,周行再好,也是个大男人,思虑不到。这位乌嬷嬷丹绯在宫中的时候便见过,宫中有品级的女官,规矩都要先过了这位乌嬷嬷的眼,连犯了错的低位妃嫔都时常在乌嬷嬷手下学规矩,为人瞧着和气,训起人来可是毫不留情,名声在后宫是响当当头一份。可皇后都将人派过来了,丹绯自然要好生学学。赵格来的时候,便见丹绯直着身子坐在圆凳上,只坐了那圆凳的三分之一,双手交握在膝盖上,额前还有些薄汗。“这是作甚?”乌嬷嬷忙上前:“回王爷,娘娘派老奴前来瞧瞧王妃的规矩。”这般坐着比站着辛苦多了,赵格当然知道,摆了摆手:“郡主规矩如何,母后心下一定清楚,何必再这般从头学过。”说着上前给丹绯倒了盏茶水,喂到嘴边。丹绯就着赵格的手猛喝了两口,深吸了几口气,才觉得有了知觉。只能说这位乌嬷嬷名不虚传,从站到坐,从说话的音量分贝到走路的步伐姿态,让丹绯全方位学习,还好之前在宫中也是练过的主,若是半点儿不会,这会儿见到赵格怕是都已经得流眼泪了。缓过劲儿来同赵格说道:“乌嬷嬷教得很好,宫中的规矩我再明白,也没做过王妃不是?”赵格瞧她鬓角发丝上的汗水,轻哼了一声:“再如何也不必这般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