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作者:非南北      更新:2023-06-05 15:17      字数:7658
  白灵逼着田鼠精的肉身回房躺好,抓着田鼠精的元神就回了连家。白灵从棺材中醒来,先从百宝囊中拿出一张符篆,将田鼠精禁锢在上面,再走出棺椁对连城说连玉书已经救回来了,只是他现下身子弱,须得将灯火照得足些,对身子好。这句话是贾赦提前吩咐白灵说的,白灵记在心里,却不明用意。连城听白灵如此吩咐,自然照办,于是将连府的灯都点燃,照得灯火通明。果然忠勇王早朝路过连府,看见连家灯火通明,在朝堂上说了那番连家掌了许多灯,连大人又没来上朝,连玉书只怕出了事的话。贾赦当时只想着将连玉书假死的戏做得足一些,忠勇王因为孟怀的事折了不少势力,对贾赦怀恨在心,在朝堂上借题发挥,借连玉书之死将矛头指向贾赦,却是贾赦始料未及。不过贾赦本就需要在朝堂上拖延时间,忠勇王此举,到是无形中帮了贾赦。至于贾赦为何故意在朝堂上拖延时间,却又要从柳芾那头说起。昨日贾赦入宫,回晋江侯府的是个假的贾侯爷,贾赦留在了护龙卫卫所。那头白灵救了连玉书,禁锢了作怪的田鼠精元神,这头贾赦也在和柳芾部署,待得忠信王一旦出门上朝,就由柳芾带着圣旨和护龙卫,查抄忠信王府。一切安排妥当,已是深夜,贾赦略在卫所里小昧一个时辰,又起身打了半个时辰的坐,便临近上朝时间。按事先约好的时间地点,贾赦等着单勇驾着马车过来,和车中的假侯爷再次掉包,再由单勇将贾赦送到东华门前等候上朝。忠信王信心满满的上朝,他得田法师亲口证实连玉书已死,加之他准备完全,就不信这次弹劾不了贾赦。忠信王自以为螳螂捕蝉,将贾赦打为妖人是手到擒来;却不知景安帝正等着黄雀在后,对抓住背后生事之人也是志在必得。忠信王刚走不久,忠信王府就被柳芾带着圣旨查封。那时候还不到卯时,忠顺王府众人还在睡梦中就成了瓮中之鳖;便是有个别漏网之鱼在外,谁又敢擅闯金銮殿给忠信王报信?因而贾赦在朝堂上和忠信王、何骋望等人据理力争,后景安帝又传连城、连玉书金銮殿对质,这一日朝会开到未时,等散朝时,忠信王府乱党都被一网打尽了。忠信王余党自有三司会审,贾赦倒没参与,也未让白灵施法逼供。白灵在金銮殿上直接迷昏忠信王和何骋望,还可以以二人惊恐过度,吓得晕厥搪塞过去;如果在问审人犯的时候,再叫白灵继续迷昏几个,想不引人起疑都难。忠信王的其他党羽见大势已去,都招供极快。好笑的是忠信王还想负隅顽抗,推翻了自己在金銮殿上的所有供述,咬死了白灵是妖邪,迷惑自己说出那番大逆不道的话,那些话并非出自自己本心。自己孝顺父皇,敬重兄长,绝无不该有的野心,要求贾赦师徒和他请来的法师对质。贾赦和白灵再次被传入宫中,田法师也被五花大绑的捆来。押解田法师的囚车跟在贾赦一行身后,官差只见一只黑猫跳过田法师的囚车,喵了一声。一直沉睡未醒的田法师就醒来了,不过一只黑猫,众官差也没在意。黑猫自然便是踏雪,他跳过田鼠精囚车那一下,便是将禁锢着田鼠精元神的符纸丢在田鼠精身上,喵那一声自然是告诉贾赦办妥了。接着贾赦念咒放出田鼠精的元神,官差便看见田法师睡醒了。田法师醒来之后立刻就想逃,只还没挣脱囚车的束缚,远远的见着白灵走在前面,就腿软了,直到被押进上书房,也没敢逃。进了上书房,田法师见白灵也在,体内的小老鼠就抖啊抖的。只有忠信王像抓住最后一棵救命稻草一般,十分笃信等会儿斗法,田法师一定能让白灵现原形。上书房内,不但有白灵这个天敌,还有景安帝常年在此批阅奏折留下的龙气,田鼠精只觉自己浑身难受,被压迫得险些维持不住幻形。田鼠精十分胆怯虚弱的问忠信王:“王爷,这是哪里?我不想留在这里,快些救我出去。”忠信王被气得倒仰,那田法师素日极有神通,在他面前演示过无数次,为了实施这此计策,前儿害死冯程和娄彦也是田法师让他们几更死就几更死,比阎王爷还准时。忠信王简直将田法师视若天神,压根没想过田法师会输。谁知这会儿父皇没来,田法师已经吓成这等怂样儿了。须臾,景安帝来了上书房,房内众人行礼,田鼠精在上书房维持幻形已经不易,这会儿真龙天子现身,田鼠精的礼只行了半个,就趴在地上起不来,然后变成一只两尺长硕鼠。除了贾赦和白灵,其他人都被这猝不及防的变化吓了一跳。“大胆!”饶是戴权老成持重,也不禁呵斥起来。那硕鼠趴在地上倒是不敢乱动,也不敢暴起伤人,只趴在地上发抖。忠信王一心想证实白灵是妖物,没想到自己身边的法师才是妖物。田鼠精现原形之后,忠信王颓然摔倒在地,从小受教养也全忘了,气度也全丢了,面色紫涨,汗出如浆。田鼠精现原形之后,忠信王犯上一案彻底成了闹剧。忠信王志大才疏,在景安帝看来,就是给他封了亲王,此子也是守不住家业之人。景安帝原想着再过几年,就让这些亲王们就番,景安帝给忠信王挑的番地都十分讲究:既不富庶,也不贫瘠;更加没有临近边疆,不用忠信王守一方疆土;也不是什么军事要塞。只要忠信王去了之后,安安分分过日子,便不会引起兄弟忌惮,也不会遇到什么灾荒兵祸,能为这个平庸的儿子挑出这么一块地,也算是景安帝用心良苦。谁知这个平庸的儿子心却很大,还没去景安帝给他准备好的番地,就做出这样大逆不道的事。忠信王才智平庸,这次弹劾贾赦之计却直指白云观正教和景安帝名声,策划颇为周密,自然是因为忠信王身边有谋士谏言。那谋士能制定这样周详的计划,自然不是蠢人,只怪那谋士和田鼠精走得极近,受了蛊惑;加之忠信王野心本就高出能力百倍,也受田鼠精蛊惑,竟然一拍即合。此刻景安帝还身强体健,忠信王就安奈不住野心,做了出头的椽子。忠信王身边的谋士判了剐刑。其他王府众人也按律入刑。田鼠精因为是精怪,斩首示众并不能消灭其元神,景安帝将田鼠精交给了贾赦。贾赦想起雀灵山的蛇妖内丹不翼而飞,又想到一僧一道自毁肉身遁逃,担心自己就是灭了田鼠精,也不能夺其内丹,将田鼠精交给了公孙霸。公孙霸带着田鼠精直接到了地狱,在阎罗殿用刑,终于灭了其灵智,捉住其灵魂,将其灵魂打入地府服苦役。处理完忠信王一案,景安帝闷闷不乐数日,还问贾赦道:“我忠信皇儿自幼愚钝,几个皇子一起在上书房念书的时候,忠信的功课总不如其他几个哥哥兄弟,如今他忤逆犯上,变成这样,皆是受了妖物蛊惑吧?”贾赦十分笃定的点了一下头,一点没有觉得自己这行为是欺君犯上。其实贾赦知道,所谓妖物蛊惑,不过是激发一个人的内心的真实想法罢了。如果妖物蛊惑的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也许时日久了,农民的野心也会越来越大,但是刚开始,这个农民一定只是想要百亩良田或是成为地主。忠信王一来就要将亲身父亲打成昏君,直指皇位,只能是因为他本心如此。忠信王的事情忙完,贾赦才抽出空来,好好的休息了两日。这次白灵和踏雪都参与了忠信王案,也都积攒了一份功德。难得闲暇,贾赦便取出三粒月华丹,分给踏雪、贾瑚、和郑家树都吃了。踏雪有肉身,自然像白灵一样,将丹药吞入腹中,然后陷入沉睡。贾瑚和郑家树只有灵体,吃东西靠的是闻,两人只闻得三口月华丹,就附在槐木牌上睡着了。贾赦只好将二鬼剩下的月灵丹写上签字,帮二鬼存好,等他们醒来接着吃。也不知道这样分几顿吃一粒丹药,效果会不会受影响。有了白灵帮忙护法,贾赦不用时刻绷着,有时候也会推敲推敲忠信王的案子。原著中没有忠勇王、忠信王这两个人物。只能推测出坏了事的忠义王极有可能就是太子;因为忠勇王是甄贵妃之子,故而此人虽然没有在原著中被提及,但从甄家抄家灭族的下场来看,最后胜出的也不是忠勇王。书上还有一个忠顺王,但是景安帝退位称太上皇后,忠顺王还是忠顺王,故而,忠顺王后来虽然保住了一命,但是也不是新帝。再说,红楼原著没有结局,最终忠顺王甚至新帝能不能善终都难说。难道,想到此处,贾赦只觉灵光一闪,不由自主的捏紧了双手:原著中有个看似闲笔的情节,贾元春封妃归省后不久,贾宝玉和林黛玉在房中闲话,贾宝玉编故事时,说了一个一群耗子精到扬州盐课政林老爷家偷香芋的故事。可是今日,竟真的叫白灵抓住一个耗子精!而且耗子精还在忠信王府上做事。难道,原著里,太子坏事之后,渔人得利的真的是忠信王?耗子精偷香芋,暗示的是林如海最终是被新帝忠信王除掉的?再联想雀灵山出现的蛇妖,龙脉生气被吞;若是最后被扶持上位的是几位皇子中,最不中用的忠信王,只怕忠信王就是称帝,也是别人手上的提线木偶罢了。到时候控制忠信王背后把持朝纲也好,改朝换代也好,将什么圣天道之类的邪教定为国教,有了万物灵长的人类帝王封正,邪教便被扶正了。而到时候真正的正教儒释道三教,只怕会受到空前打压和排挤。虽然将来的华国多了许多无神论者,儒释道依然是被政府承认的正教,证明最终邪不胜正。但是若是让警幻得逞,正教必然元气大伤行,天下也会被搞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后来贾探春不就被迫和亲了吗?至于后来正教收复失地,又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腥风血雨,堆了多少尸骨如山。若是能避免此劫,贾赦就是拼得肝脑涂地,又有何惧!想到此处贾赦身上一股责任感油然而生,顿时豪气纵横。他只是个普通风水师,但是既然让他穿越到红楼世界,还洞察了这么多后事,也许让他穿越,让他发现这些,本来就是天机的一部分。他必然竭尽全力去阻止警幻,防止这可怕的改天换日的状况发生。何况,如今忠信王已经被处死,衔玉而诞的贾宝玉也不会成为荣国府的凤凰蛋,因为自己的到来,原著的许多走向,本来就已经改变了。给踏雪护法这几天,贾赦又胡思乱想了很多,把原著剧情结合现实分析了一遍。等踏雪醒来的时候,贾赦捋清了几件事,却产生了更多的疑问。七七四十九个时辰一过,踏雪从沉睡中醒来,也是修为大涨,会口吐人言了,却还没得到机缘化形。又过了两日,贾瑚和郑家树相继醒来,吃过月华丹之后,二鬼已经可以走出槐木牌了,修为也都恢复得和之前差不多,贾瑚依旧是六七岁的样子。作者有话要说:关于本文的设定,我觉得第四十三章的作话形容得不太准确,所以删掉了。简单的说,我设定天道之下可以有很多个不同的天庭。本文红楼世界和正道天庭联系中断,警幻就想趁虚而入,接管红楼世界,趁机将太虚幻境独立成主宰红楼世界的另一个天庭。像某些三不管地区争取独立一样。(这只是灵感来源之一,本文不涉及、不映射任何现实世界的时局,为避免敏感,请勿讨论此话题。)而平行天庭的灵感来源则是:不同地区有不同传说,在不同地区的传说中,有各自的神话体系。所以作者假设信仰不同的地区,管辖他们的天庭是不同的(都是设定,和现实宗教无关,请勿讨论。)至于圣天道把人的灵魂都炼化了,后面他们管什么,暂不剧透。关于更新时间,作者不敢保证具体时间点,但是可以保证日更。现在已经挪到下午了,那就暂定每天下午3点左右更新吧。如果不能按时更新,作者会在留言区请假。谢谢大家支持,明天见。第47章因为牟尼院和都阳观相继被灭, 忠信王又被问罪, 圣天道教众被全国悬赏打击,最近倒没了邪祟作怪, 贾赦过了几个月消停日子。展眼就到了年关,因为贾赦积是推崇白云观, 景安帝将年底祭天的场所定在白云观。白云观也因此再次成为京城香火最旺盛的道观。这半年里, 贾赦没事就往白云观跑, 除了去免费画符,给白云观涨人气外, 就是去拜神。可惜无论贾赦烧什么香,拜得多虔诚, 都没有收到一丝感应,还是联系不到天庭的各位上仙。倒是贾赦如今名满京城,惹得贾琏也想跟着贾赦学玄法。贾赦为此还犹豫了很久。在普通人看来,一个厉害的玄学大师呼风唤雨, 神通广大,似乎是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只有贾赦自己知道,作为一个常年和灵异事件打交道的风水师,其实就是游走在生死边缘,随时有可能以各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死于非命。况且原身三个子女, 已经有个贾瑚遭遇不测了,贾赦只希望贾琏和贾玹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平安顺遂一辈子。贾玹是贾迎春的新名字。贾赦根据贾玹的生辰八字特地改的,在贾玹三岁的时候, 上了族谱。贾元春现在不过是六品小官的嫡女,而贾玹的父亲是一等侯爵,当朝少傅,让贾玹的名字还随在贾元春后面,那就是笑话。况且贾迎春这个名字和她的生辰八字十分相冲,简直是父母离散、兄弟无靠,要多惨有多惨的格局。贾赦一时兴起替大闺女算上一卦之后就决定:改,必须改!贾玹三周岁之后,贾赦就找了两个宫里的教养嬷嬷放到贾玹房里,又给贾玹寻了一位女先生。其实贾赦自己倒不是很愿意给贾玹加那么重的负担,让她学那么多的规矩,但是既然贾玹生活在这个年代,就要遵守这个年代的规则,让她多了解些规则和手段,不是为了禁锢她的自由,而是让她必须面对这些规则的时候,也能过得好。即便如此,贾赦还是嘱咐了女先生和教养嬷嬷,别太累着贾玹了。贾琏的先生是张珣荐的,人品学识都靠得住,可是先生再好,都架不住贾琏心思不在这上面,一心缠着贾赦要学道。后来贾赦觉得,学道术,怎么说都是修身养性,总比书里的贾琏那样一事无成强,于是也趁空耐着性子教贾琏些入门术法,只是贾琏资质实在是很一般,几个月下来,可以说毫无进展。不过贾琏倒是记住了贾赦教他的第一句话:“学道之人,人品为先”。记住这句话之后,贾赦就看见贾琏的面相变了,以前那些略带轻浮的神色不见,眼神也变得坚定澄澈了很多。开春之后,景安帝对朝中官员任命做了调整,林如海依旧任兰台寺大夫,却被调往江南任应天府知府,只等运河解冻就启程上任。吏部颜尚书正式致仕,吏部左侍郎张珣升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孟怀去岁案发被判凌迟处死,后工部尚书位一直悬而未决,如今也定下来由工部左侍郎许升升任。因为张珣是贾琏的外祖父,许升又跟贾赦有交情,贾赦自己还加官进爵,现在是一等侯爷兼三孤之一的少傅,这下贾琏的身份水涨船高了。贾琏还有几个月才十三岁,就有不少人来向邢夫人打听贾琏定亲没有,弄得贾赦哭笑不得。无论怎么说,生活总算安定下来了,除了和天庭联系的事情毫无进展,其他事在贾赦看来,也算步入正轨,不用像刚穿越过来那样不是在打架,就是在去打架的路上。就跟人健康了很久,无意间想起自己很久没生病了,往往会莫名其妙的生病一样,贾赦突然想起自己很久没打架了,这架就找上门来了。到了四月二十六,便是饯花节,按习俗,闺阁女孩们要送花神。现在贾赦不但身份高,还是景安帝的心腹之一,宫里后妃们当然也是有眼力的,这年宫中举办饯花节花会,特地给邢夫人下了帖子,让邢夫人带着贾玹进宫玩。其实贾玹刚满三岁,还什么都不懂,说是邀请邢夫人母女入宫同乐,其实也就是个人情历练罢了。贾家分府之后,上面没有婆婆压着,贾赦身份越来越高给邢夫人长了底气,邢夫人这半年成长特别快,出门应酬什么的,气度魄力也有了。再说,贾玹身边还有两个宫里出来的嬷嬷,贾赦想了下不至于出什么问题,就让母女二人去了。京城已经安生了好几个月,皇宫又戒备森严,贾赦压根没想到贾玹母女会出事。谁知到了酉时不见邢夫人一行回来,贾赦就觉得不妙,进大书房拿了百宝囊,提着却邪剑,叫上白灵一起朝马厩走去,准备到西华门外打听打听。师徒二人还没上马,外头门房就来回禀说戴权来了。贾赦听到戴权来了,心中一揪,那种不安感越发强烈。贾赦也不跟戴权客套见礼了,飞身上马,白灵跟贾赦共骑一乘,戴权也没下马,手上一抱拳,三人就向皇宫方向飞奔而去。原本闹市不可纵马,戴权还特地在背上背着黄旗,京城百姓都有见识,见到之后纷纷让出一条道来。今日饯花节,花神退位,内宫也摆了各色祭品给花神践行。皇后年纪大了,此事由太子妃主持,除了邀请各公主郡主外,也给京中有些出身不俗的名门贵女下了帖子。公主、郡主们按照习俗,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每一棵树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飘摇,花枝招展,名门贵女们也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竟是难以述诸笔墨。原本御花园内一片祥和,不知怎滴,北静王府的郡主水清突然昏倒,紧接着名门贵女并许多宫人相继倒下,人事不知。今日御花园中女孩子们,身份高贵,多数已经过了七岁,到了要避嫌的年纪,侍卫们又不敢靠近查看,现下闹得不可开交。戴权前来请贾赦的时候,御花园内已是大乱,现在又隔了一阵,也不知道御花园内怎样了。贾赦跟着戴权一路骑马直奔西华门,有戴权开路,也无人阻拦,直接扬鞭入宫,一路就到了御花园门口。贾赦终究是外男,不知道里头嫔妃、王妃们有无回避,不敢擅闯,因此和白灵下马候在外面。贾赦抬眼往御花园内一看,吓得心中一绷,饶是贾赦身经百战,也险些失了方寸:只见御花园内黄雾弥漫,人影幢幢,竟是一群琼闺秀玉跟在一个样貌十分娇媚的女子后面,正腾空而起,向一个方向飘去。再定睛一看前面带路那女子,本体却是一大株繁花似锦的曼陀罗,最顶上那夺曼陀罗花开得尤其鲜艳妖冶,正不住的往外撒着花粉,但凡闻着一点的名门贵女们,无不一脸陶醉。曼陀罗花妖带着一群贵女之魂不知道去向何处,贾赦一看这情形,不禁头皮发麻。同时,入了御花园的戴权也被眼前的景象吓得魂飞魄散,险些站立不稳。只见公主、郡主,名门贵女晕倒了一地,在旁伺候的宫人们也有大半昏倒,小半痴痴傻笑,只有太子妃、邢夫人、贾玹和少数几个宫人清醒着。太子妃吓得花容失色,见到戴权回来,忙上前问:“戴公公,贾侯爷来了吗?”戴权自进了御花园,便觉脑中一股眩晕之感,腹中烦闷,几欲呕吐。戴权强忍不适,回到:“启禀太子妃殿下,贾侯爷已到,只是眼前这情形,贾侯爷总不好进来。”太子妃一脸焦急,看了这遍地的夫人小姐,也知道戴权说的是实情,越发六神无主,只喃喃道:“这可如何是好?若不,便先不讲究那些繁文缛节,让贾侯爷进来将人救醒再说?”戴权十分为难,虽说是事急从权,但世人多重规矩,此刻贾赦倒是可以先入内救人要紧,但将人救醒之后,若是事后有人追究贾侯爷坏人名节,岂非不胜烦扰。戴权顿一下道:“太子妃殿下稍等,奴才这就去将这里情形告知侯爷,看贾侯爷有何良方。”太子妃摆手催促戴权快去办,戴权不敢耽搁,又急急出来。贾赦只隔着垂花门望了一眼院内情形,就吓得瞠目结舌。还好贾赦身经百战,只略一慌神,就镇定下来,一面命白灵元神出窍和贾瑚、郑家树一起去追曼陀罗花妖,务必要将众人的生魂拦截下来;一面扬起两道雷符就扔入园内,因怕伤着人,只在御花园上空一丈处,雷符就霹开了。饶是如此,也震得御花园内黄雾一淡,消弭了不少。戴权正急忙出来,听到凌空两个惊雷,吓得一抖,园内的太子妃等人本就是惊弓之鸟,听到晴日惊雷,顿时吓得惊声尖叫起来。戴权就是心中再慌,也知道今日绝不能出大事。今日这次饯花节聚会是太子妃主持的,若是一个不好,便要连累太子名声。因而强打着精神,复又出来向贾赦求助。谁知刚到门口,就见贾赦扶着白灵的肉身,又吓得戴权一慌:难道贾侯爷的徒弟都抵挡不住邪气,竟然也昏倒了?贾赦见了戴权,不等戴权开口,便掏出一把符纸道:“戴公公拿着这个去找宫人,将这些符篆分发给他们,再让这些宫人将昏倒的贵人们抬入向阳通风处安置,安置妥当了,我再入园查看,便不会冲撞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