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作者:我是大逗比      更新:2023-06-05 10:39      字数:3885
  不知怎么的,倪溪突然联想到了那张俊秀温和的脸庞,听说这秀才与晁保正关系挺好的,该不会是……很快,倪溪又打消了念头,这么阴损的主意,怎么可能会是那秀才?正想着,阎婆就回来了。今天馒头卖的不错,她就早早收摊回来了。见到王婆,阎婆有些惊讶,王婆也表现得特别热络,很快两人就聊起天来。倪溪没有去打扰,把阎婆带回来的东西收拾好后就自觉得去了厨灶做饭。将胡萝卜切成丝,与昨日还未吃完的猪肉一起搭着炒了一盘菜,接着锅内倒热油,放入大蒜爆香,清炒了一把菘菜,香气扑鼻。想着家里还有一条鱼,不如做个鱼汤吧。厨灶里,倪溪一个人在忙活着。再说阎婆与王婆这边,两人做在一起说了一会儿话后,王婆终于说出了今日来这的正事。“老身观阎小娘子贤淑得体,又生的美貌温婉,不知可许了人家?”提起倪溪,阎婆眉眼里满满的都是笑意,说道:“我这女儿确实是好的,以往在东京时,哪个人不爱她,和她阿爹去行院人家串时,有几个上行首还要问我过房几次,我都没有答应下来,只因我两口子,身体年迈,怕没人养老,又实在是舍不得她,才没有过房与别人。”只是说着说着,阎婆又叹了口气,惋惜道:“时运不济,没想到如今我倒是害了婆惜,让她大好年华却要跟着我和老头子两人吃苦……”王婆一听,心想这不是正好嘛,可让她寻着机会了。她连忙拍着手掌笑道:“老嫂子,你家女儿有福,好事就要来了!”阎婆一愣,问道:“有甚好事?”王婆笑的意味深长,“当然是那姻缘上的好事了!”只听她说道:“离这不远的宋家村有个宋太公,他的庄子是远近有名的大户人家,这宋太公膝下有两子,兄弟俩皆是出类拔萃之才,尤其是长子宋江,在县衙任押司一职,前途无量。因醉心公务,迟迟没有娶妻,宋太公便托老身想要替他寻个外室来成家。阎小娘子若是跟了宋押司,还怕不会丰衣足食?”阎婆听了有些意动,又问道:“这宋押司人如何?”王婆一张巧嘴滔滔不绝的说开了:“宋押司为人岂是一个好字了得,他在这县里只是客居,但为人纯善仗义,如常散施棺材药洱,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就好比那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只是除了一点,”“哪一点?”阎婆忙问道。王婆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就是这宋押司年纪大了阎小娘子十几载,面黑了些。”阎婆沉吟了片刻,说道:“面黑年纪大些倒是无妨,只要是个会疼人的便好,好让我女儿不在跟着我们受苦。”王婆听了喜的眉开眼笑,那宋太公对于这事是非常看中的,她在郓城县上下寻了几家均是不满意,突然想到了街坊阎公一家,阎小娘子品性为人都不错,十分适合,于是一大早便过来赶着说媒来了。“那这事便……”王婆刚说了一半,突然倪溪从厨灶间端着饭菜过来了,这事不好当着女儿面说,对面的阎婆连忙示意她噤声。“此事你我改日详谈。”王婆心领神会,不在说话,径直走到桌前,看着那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夸赞道:“小娘子真是好手艺。”倪溪正忙着摆弄碗筷,没注意那边阎婆与王婆说了什么,谦虚道:“大娘过奖了,不过是些家常吃食而已。”王婆与阎婆两人相视一笑……第15章 有女名婆惜这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也许是倪溪所做的饭菜确实合王婆心意,就连那鱼汤也喝了一大碗,临走前还一个劲的对阎婆夸赞她有个好女儿,阎婆笑的嘴都快合不拢了。送走王婆后,阎婆将倪溪拉到屋内,表情郑重。“阿娘可有事要说?”倪溪心里在奇怪着,刚才饭桌上就看到阎婆与王婆两人挤眉弄眼的,偏偏瞒着她不肯说出来,她又不好问的。“我儿,”只见阎婆拉着倪溪的手坐到床边,看着她秀美的脸庞,露出欣慰的笑容:“一转眼你都这么大了,老婆子我总想着你还小还小,舍不得把你给人,可这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我儿也到了该嫁人得年龄了。”阎婆又接着说道:“今日王婆来与你说媒,说的是那宋家庄宋太公的长子,我看还不错,打算就这么定下来了。”倪溪一听阎婆竟然连问她都没有就直接定下她的婚事,大惊失色。她急声说道:“阿娘,此等大事你怎么可以连问都不问我就决定了?”阎婆的表情却很惊讶,不理解倪溪为什么要问这个。“自古以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儿莫非还怕阿娘我会害了你不成?”这话倒是严重了。“女儿不是这个意思,”倪溪心知刚才是她太急躁了,软和了语气说道:“只是我连那人是好是坏都不知道,若是所嫁非人呢?况且女儿还小,还想多陪陪阿娘几年呢!”阎婆只以为倪溪是害羞了,笑道:“我已经问清楚了,王婆说的那人名叫宋江,在县衙里任押司,虽然年纪比你大了些,可人品家财样样都好,我儿过去不会吃苦的,就放宽心吧!”她怎么可能放心?倪溪苦笑,正待开口突然愣住了。宋江……宋押司……她记得水浒传里梁山之首宋江,就是在郓城县任押司,天啊,不会这么巧吧,居然是那个宋江?原本以为她代替原主老老实实做人,就不会再重蹈覆辙,没想到老天又来和她开这种玩笑。对于宋江这个大杀器,一想到他以后会杀了阎婆惜,倪溪躲着走都来不及,怎么可能还嫁给他?这下不管阎婆会多生气,倪溪是绝对不愿意了。“阿娘,那宋押司家财颇丰,女儿只是寻常人家,如何高攀的起,想必就算女儿过去了,也不过是个外室,以后就只能这样有名无分的过一辈子,所生的孩子也一辈子抬不起头来,莫非阿娘愿意看到我这样?”倪溪的表情十分坚定,定定的看着阎婆,等待阎婆的回答。阎婆一愣,苦口婆心的劝道:“我儿怎么如此想法,你且听阿娘说,阿娘是为你着想。你想想,以咱们得身份,嫁出去你也只会过苦日子,就和阿娘一样一辈子就这么苦下去了。反正女子迟早都是要嫁人的,你的姿色甚好,若是成了大户人家的外室,你去了那边日日有人伺候,吃的穿的全部不用操心……”“可女儿不愿……”倪溪急急打断她的话,含泪硬声说道:“难道姿色好就要讨好别人仰仗他人鼻息生活的外室吗?比起这个,我宁愿吃糠咽菜,过着清贫的苦日子,一生一世一双人!”倪溪决绝的态度让阎婆心里一颤,觉得不对劲。原本以为说了这事女儿会开开心心的同意,谁知引起这么大反应。在阎婆心里,这个女儿孝顺听话,无论怎样从不会忤逆双亲,以往在行院里时也没听她说过什么不愿意做外室得话之类的,甚至还隐隐期待。怎的今天却是不同了?除非……女儿这是心里有人了!只有心里有人,才会不愿意嫁给他人,才会为了那人违背爹娘的意愿。也难怪……罢了罢了!她看着面前如花似玉的女儿,叹了口气,“我儿,你老实告诉阿娘,你是不是心里有中意的人了?”这下轮到倪溪愣住了,“阿娘你怎么突然提这个?”阎婆的目光沧桑,带着几分追忆说道:“我记得你当初在东京时还说过,宁做富贵人家的外室,也不愿去过那苦日子,我把那几家想要过房你的人拒了,你还和我生了好几日的气,难道你都不记得了?”倪溪一滞,她在脑海里翻出原主的记忆,似乎真的有这件事,她轻声道:“女儿自然记得。”阎婆点头,语重心长说道:“阿娘理解,你有了中意的人,自然是不愿意做那外室了,既然如此,我还能逼你不成,明日就去找王婆拒了这事。”这真是意外之喜了!倪溪看到阎婆脸色难看原本以为还要劝很久,没想到阎婆就这么简单的同意了。至于阎婆误会了,那么就让她继续误会下去吧,也正好解决了自己的燃眉之急。她有些不可置信,连忙欣喜的笑道:“多谢阿娘。”谁想阎婆下一句话就让她哑口无言。兴许对那意中人比较好奇,阎婆一连串的问道:“我儿,你那意中人姓甚名谁?做甚的?家境如何?”倪溪这下欲哭无泪了,她哪知道啊,连意中人的影子都没见到呢。偏偏阎婆一副满脸好奇,誓要问到底的模样,不想说也得说了。她犹豫了一下,轻声开口:“那人……”……第二天清晨,倪溪就去吴用那里继续干活了,她的脚伤已经好的差不多,这个月她又告了太多假,心里实在是过意不下去。到了那儿,只见篱笆轻轻掩着,竹屋的门也锁着,倪溪心猜这秀才一定是去了村学。幸好吴用给过她一把备用钥匙,很快就打开了门。只是进了屋后她看见青纱帐床边的那一堆换下还没洗的衣物,还有厨灶上薄薄的一层灰尘时,以及残羹冷饭时,倪溪忍不住有些想笑,看来她不在的时候,这秀才过得真不算好。最起码自己在的时候,可是把他一日三餐饮食起居都照料得无微不至呢。这样一想,心里还突然有点小骄傲。倪溪将衣裳拿去洗了,房屋打扫了一遍,估摸着时候,就进去厨灶做饭。今天她打算包饺子,用菘菜和鸡蛋剁成馅,放好各样调味品,再把早就揉好了的面擀成一个个均匀的饺子皮,可以准备开包了。铁锅里还烧着热水,饺子先包好,等吴用回来直接下锅就行了。只不过包饺子是个细致活,包的不好,放进锅里一煮饺子馅就漏了,不好吃。所以还得把四周全部捏好,捏的严严实实的的才行。对于倪溪这个会做好多饭菜的人来说,简直不要太容易。她一边哼着歌儿,一边全神贯注的包饺子。“啦啦啦~”再说那边的吴用,下了村学回来如往常一样一个人走回去。心里盘算着回去后就把昨日剩下的面条再煮一下囫囵吃了算了,说实话昨天那面条实在是谈不上好吃,都快煮烂了,寡淡无味。他自问头脑聪敏这天下间没有什么事能够难倒他,可偏偏做饭这件事上栽了个跟头,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这也是他当初为什么执意要找仆妇的原因了。遇见倪溪以后,天天好吃好喝的,哪怕再是不重口腹之欲的人,嘴巴也会被养叼了。倪溪不在的这段时日,自己下厨灶做的那些饭菜吃食与之前一对比简直是难以下咽。还有种种,说起她的好来,竟好似说不完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