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节
作者:刀豆      更新:2023-06-05 10:25      字数:5170
  原来他恨她……她心想:他恨我……他是想报复我,他要死了,也想让我歉疚,想让我也痛苦。他故意用这样的话来折磨我……他如此狠毒,他想让我下半辈子活的不得安宁。杨信看她急起来了,连忙赶上前去安抚她:“娘娘别生气……”冯凭怒道:“他想用死来报复我!以为我会在意吗!他怎么死,跟我没有关系!”“太后!”杨信见她这架势,也头发发紧,感觉不妙:“娘娘切莫动怒,您得当心身子啊。”冯凭甩开他,直要往殿外去,杨信冲出去拦阻她:“娘娘这是要去哪?”冯凭道:“去刑部。”杨信最怕的事终于发生了。他保持着冷静,急忙劝道:“娘娘不能去!”他拦在她身前,力争谏言道:“事已至此,娘娘就去了又能如何呢?李大人既然心意已决,娘娘便遵从他的意愿好了。他现在身负谋反之罪,是重犯,娘娘此时去见他,不是要将这火惹到自己身上吗?到时旁人会怎么说?娘娘而今已经不在掌政,朝中有多少小人嫉恨娘娘的?如果有人借机诬害娘娘,娘娘该如何脱身?而今只能自保为上,眼下是非常时期,务必小心谨慎,绝不能跟此事扯上关联。娘娘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当为太子考虑,娘娘辛辛苦苦抚养太子为的是什么?怎么能在这个关头意气用事呢?”她情绪太激动了,杨信压根就拦不住她,外面一群宫婢,宦官,侍卫一齐冲上来拦她,纷纷道:“娘娘三思!”又有持械的守卫劝道:“娘娘,皇上吩咐了,娘娘不能离开永寿宫。”冯凭勃然大怒道:“我只是去刑部看一看,你们在做什么?”那宦官宫女跪了一地,把殿门口严严给堵住了,众人都惊吓的不得了,然而万万不敢把路让出来。冯凭回身怒瞪着杨信:“好的很,你也要变成拓拔泓的狗吗?”杨信忙跪下:“皇上也是为了娘娘好,此事娘娘绝不应该插手,否则只会无谓受牵连。娘娘去了也无计可施,何必再将自己搭进去呢?娘娘硬要干涉此事,必定会失去皇上的信任。如果失去皇上的信任,再卷进着桩麻烦,臣实在忧虑娘娘的处境。”冯凭道:“你说的对,我现在不去刑部,我去见皇上总可以的吧?”杨信道:“此案已盖棺定论,皇上也不会改变主意,就算他想改,天子一言九鼎,发出去的圣旨,难道还能收回去吗?”他语速又急又快:“朝廷的大案怎能如同儿戏,说推翻就推翻。他李益不死,别的人就要死,弹劾李家谋反的要死,给他定罪的人要死,凡参与此案的通通都要受牵连。这是要命的事,他们怎么会容许娘娘将它推翻?这么大的案子,一举一动都是人命,不是这个死就是那个死,不管如何定论,总归会有人要掉脑袋,皇上又怎么可能做这样的更改?”冯凭指着道:“你住嘴!你的话太多了!一直以来就是你在我耳边说种种理由!我警告你不要激怒我!”杨信道:“太后!”她偏是不肯信那个邪,怒火冲天地直接走到殿门去,抬脚寻着缝隙,要从人堆里跨过。那宫女宦官也不敢硬拦着她,她伸脚踢开两个碍事的奴才,终于走出去了。后边宫女宦官忙追上来,她要去刑部,被守在宫门的侍卫拦住,称是皇上有命,太后不得出宫。她只得又折身返回,转去拓拔泓所在太华殿。拓拔泓正在召见大臣。得知冯凭过来了,他很生气。他知道她是出于什么目的,他没想到这个时候了,她还在纠缠这件事。他冷着脸下令道:“送她回寝宫去,朕现在没工夫见她。”话还没传出去,她已经脚步匆匆闯进来了。他有点想发火,撂下手中的笔。他阴沉着脸,还没来得及说出话,她已经冲上来,一把抱住他。她双手捧住他的脸,在他面颊上乱吻了一阵。拓拔泓脸瞬间热了,殿中其余人还没回过神。拓拔泓被她按坐在御案前,脸热难堪的不好意思抬头。他抓住她欲动的手腕,慌乱阻止道:“有人……别这样……”她手已经抓到他腰下去。拓拔泓吓的往后一仰,慌的连忙叫道:“你们都先退下吧,都出去……”大臣和侍从面面相觑,很快一起退下了。拓拔泓和她冷战月余,此时总算见她主动低头,心中五味杂陈,他抱住她回吻,喘息道:“当着那么多人,你要让我丢脸吗?”“还有谁不知道呢?我早就没有脸了。”拓拔泓感觉她声音很悲伤,遂低头注视她的脸,想看清她的表情,正好迎上了她的目光。她容色甚悲,表情是他从未见过的真诚和无助:“皇上,你放了他一命吧,你要是对我真有过一分的感情,就答应我这一次……就算是我欠皇上的。”拓拔泓气了这么多日子,而今听到这话,勉强也心平气和了,他审视着她随时要流泪的眼睛,道:“还是因为你爱他?”冯凭道:“不,我不爱他了,当初我只是错了。”她说着说着,眼泪出来。她手揪着他的袖子,低下头去,好像是羞耻地无法启齿似的:“那时候我还没有皇上,我很难受,很害怕,我以为这辈子都是那样了,以为今生再无依靠。那时只有他对我好,他帮助我,照顾体贴……”她哽咽啜泣不已:“我、我只有一个人……寂寞得很……我错了,你就原谅我吧。只要皇上不抛弃我,以后我不会再做那种事了。”她双膝着地,跪在他身前,啜泣渐渐转成痛哭:“谁能一直不犯错呢,何况那时皇上也并未怜悯我……”拓拔泓有点动容:“那你现在为何要这样呢?”她泪道:“我只是不忍心看他死。换做是皇上,一样的人,皇上能忍心做视不顾吗?”拓拔泓注视她许久,看她样子,是真心忏悔,话说的那样卑微,又哭成这样子,不免也有点心疼了。他将她搀扶起来,搂在怀里,拍抚着她的后背安慰道:“别哭了,你让朕想一想。”冯凭搂着他:“我有一件事一直没告诉皇上。”拓拔泓说:“什么事?”冯凭说:“我好像有了身孕了。”拓拔泓吃惊道:“真的?是什么时候的事?”“就这两月发现的。”拓拔泓按着她肩膀,使她和自己面对面,她泪眼朦胧,脸颊水润,深情地注视着他,绝不能是撒谎的样子。他忽然迎来这桩大喜,有点不可思议,他慌乱的厉害,再度抱住她,揽入怀里:“这是好事儿……好事儿……”他抱紧她:“朕爱你……你真让朕高兴……朕爱你……”冯凭道:“我也爱皇上。”他吻她的脸:“这么好的事儿,你也不早点说,现在才让朕知道。”冯凭道:“皇上刚刚喜得贵子,现在不是杀人的时候,我怕血光会冲撞了腹中的的胎儿,行刑的事不如暂时往后推延推延吧。”拓拔泓道:“应当的,应当的。”他嘴上说着应当,实际却没有任何动静,听说有了身孕,高兴是高兴的样子,却既没有立刻传御医来诊治,也没有对她的请求有表示。冯凭知道他疑心重,不是这么容易卸下防备,遂进一步催促道:“明日就是行刑日了,皇上还是现在就下旨吧,否则来不及了。”拓拔泓脑子一阵阵的,其实是很不愿意下这一道旨的。他总感觉幸福来的太过突然了,她的态度转变成的太过突然了,总像是个圈套,这让他高兴的同时又浑身紧张的厉害。然而一时,他又想不到应对之策,她的说辞,理由和情态,不管怎么看都是无懈可击,似乎也看不到什么阴谋。他在她的催促下,以及这种复杂的心情中,召来了刑部的尚书,吩咐将李益的案子先搁置,往后再放一放。第88章 犯谏这一夜,注定是个不眠之夜。囚室中, 李益没有睡眠, 兄弟相对着饮酒,谈及家人后事。李羡渐渐的有些醉了, 腹中的酒液全化作水,他抱着弟弟的肩膀, 不知何时,忽然痛哭出了声。他只是哭, 也没有话讲,李益只是背靠着墙壁,直挺挺坐着, 伸出一只麻木的手, 动作僵硬拍着他后背安慰。不是他冷情,实在是心凉的很, 他的心已经冷了,被死寂和绝望笼罩, 无力再安慰他人。李羡一直说,对不起他。李益不明白他为什么说这话。在他看来,没有谁对不起谁, 落到这个结局,只是命运不好。但李羡一边哭,一边不止地说话。他像疯了,像傻了,喋喋不休, 喃喃自语地念叨:“我对不起啊……对不起慧娴……对不起你……”他眼睛通红,低垂着头,单手捂着脸,涕泪齐下:“我对不起父亲……对不起,对不起阿芳和端端……我无能,我护不了他们……上对不起祖宗父母,下对不起子孙后代。”他哭的像头失独的孤狼,哭声只能用悲天惨地来形容。听在李益耳朵里,好像天与地都塌陷了。他听了很久,渐渐明白,李羡并非真觉得对不起谁,他不是那种喜欢自责的人。李益想,他大概只是太痛苦,太悲伤了。他给他喂酒,希望酒可以麻痹他的精神,减轻他的痛苦。他打开酒壶的盖子,将那一颗鹤顶红融进了酒中,重新将盖子盖上。李羡醉倒在他怀中,痛哭不已,李益闭着眼睛,摸到他的脸,将他头扳正过来,酒壶口对着他的嘴将酒灌入。他动作因为紧张而有点粗暴,李羡有点抗拒,想推开他的手。李羡好像是意识到了他要做什么,扭动着挣扎反抗,酒和空气从他喉咙涌出来,他呜咽道:“老二,你要做什么……”他捏住他的嘴,不让他将那酒吐出来,逼迫他咽下去。他捂住他的嘴,不让他喊出声音,以免招来了狱卒。死亡的序幕在这暗夜的牢室中终于缓缓拉开了。他已经可以看到黄泉路,以及冥水边鲜艳如血的彼岸花。他在心中一遍一遍的告诉自己,死不可怕,人固有一死。死在床上,和死在刀下,本质都一样,最终都会变成一具朽骨。睡在陵寝和睡在荒野,本质也一样,都是死了,而他不畏痛苦,亦不在意是不是全尸。世人皆庸俗,死了一定要修造高大的陵墓,要富贵体面,要金银玉器陪葬,否则便死不瞑目,他没有那样的执着。不管什么死法,都终归是死了,他看得开,因此痛苦比常人要少一点。死吧。死了,一切都解脱了。不必承受痛苦,忘记所有的烦恼。酒壶最终空了。李羡猛咳了两声,最终叹气,闭上眼不动了,他沉下心来,静静等待死神的降临。那一刻,他终于放松了。他不怕死,也不怕痛,但他知道死可怕,痛也可怕,是人都受不了,他不愿让至亲的人经受这种痛苦。独自一人站在死亡面前,他无所畏惧,但兄弟父母,妻儿子女,到底还是不忍心的。从没有一刻,这样清楚地感受到死亡。李羡躺在他怀中,起初是一动不动的,忽然他感到他浑身抽搐了一下,幅度很小,忽然就剧烈起来了,每一次抽搐都像是挣扎。他腰骤弯了起来,身体猛然蜷缩在一起,像虾一样拱起,手紧紧抓住了他的袍子,口中发出类似婴儿啼哭的声音。他的心剧跳起来,好像冰面要裂开了,火球要爆炸了,巨大的寒水和无边无际的野火从他心上倏忽漫过,将他冷冻,又将他烧成飞灰。他在一片慌乱中抓住了李羡的头发,他突然发现他头发这样长,乱糟糟的,好像一团幽凉的水草缠住了他。鬼魅的冷意一丝丝,从他的手渗透进了肌肤里。又好像带着点热。他感觉有点不对,手臂上好像有水流过。又不像水,粘稠的,流动的非常缓慢,李羡的头偏在他胳膊上。他低着头去,趁着天窗漏下来的月光,他看到乱糟糟的头发下,一张惨白的脸,沿着他手臂蜿蜒的一道黑色的血线。不知是不是他眼花,乍一看是黑色的,再一看,又是五彩斑斓的。他使劲闭了闭眼,再次睁开,的确是黑色的,黑色里隐隐看得出是一种暗红,并不是真的黑,只是牢里太黑,月色显的。李羡停止了挣扎。李益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死了,他不敢叫他,也不敢去试探他的呼吸。他缓缓靠回墙上,心上冷冰冰的,一百盆炭火也暖不回来了。而宫外,有人同样未眠。刑部尚书卢瞻将拓拔泓下令,李家的案子暂停行刑的事告诉了李因,刘仁昌等,几位负责主审此案的大臣顿时都惶恐的坐不住了。原因毫无疑问。本来已经是定了死罪的案子,突然要暂停行刑,有极大的可能,就是要翻案了!如果翻案,原先揭发李家谋反的刘仁昌,就会变成诬陷,诬陷朝廷重臣谋反,同样是抄家灭门的重罪。而原来审理此案,确证李氏谋反的大臣,也会变成栽赃,同样是重罪。事情已经做到了这一步,你没罪,我就有罪,这么多人齐心参与的大案,岂能如此翻盘!李因道:“皇上怎么会突然改变主意的?”卢瞻也很害怕,他虽然没有直接主导此案,但也是参与者:“是太后劝说了皇上。”李因忧心忡忡:“没想到她真能说服皇上。”刘仁昌亦忧道:“李大人……这件事,若真是皇上改变主意了还好说,怕只怕李益背后是太后……她一心要救李家,要翻案,而今已经说服了皇上将此案暂停。接下来,她必定要让皇上重查此案,重新审理,到时李家无罪,咱们可就麻烦了。太后必定不会放过咱们的,这事情严重了,咱们得想办法。”卢瞻说:“你有什么办法?”刘仁昌说:“要不咱们进宫去劝说皇上,让他收回成命。”他对卢瞻说:“先不要顾刚才那道圣旨,明日的行程,暂不更改,咱们要去劝说皇上改变主意。皇上对李家绝无好感,只是一时受了女人的蛊惑,咱们得去和他讲道理。”众人赞同这一看法。他又劝李因说:“这件事情过后,太后也不能再留了,咱们得想办法,借这个机会,将她一道拉下水,否则让她在皇上身边,迟早要生祸患。皇上有点优柔寡断,动不动就要受她的蛊惑。”卢瞻这人胆小,有点怕事:“就咱们几个去劝,皇上能听吗?要不要邀请京兆王还有几位宗王同去?”刘仁昌肯定道:“自然,邀请京兆王等宗王同去,务必要使此事有十分的把握,绝不能让太后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