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
作者:刀豆      更新:2023-06-05 10:25      字数:4633
  拓拔泓道:“这案子现在,应该还在刑部的手里,还在查证审理当中,还没呈上来。朕现在也不知道结果。”拓拔泓这话是敷衍话。当他把弹劾的奏章交给刑部,让其查办此案时,这案子结果就定了。否则他会将弹劾的奏章留中不理,或者干脆认定弹劾者为诬告,直接将其下狱。他既然把案子交给刑部,那意思已经是很明白,就是认定了其有罪,直接让刑部去抓人审问了。都到了这一步,那审问的结果,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吗?他抬头,看她,目光直直道:“你不关心宏儿,怎么关心起朝事了?你问这个做什么?这件事跟你没有关系。”冯凭自然是知道他是在推脱。她没有回答他的提问。“我知道刑部在审理,只是皇上的意思呢?”她知道,李家谋不谋反,刑部是没有决定权的,全凭拓拔泓的态度。他是皇帝,这种事,他甚至不需要交代命令什么,只需要有个态度,下面的人自然会揣度上意。拓拔泓仍是不愿和她多说:“这件事由刑部在审理。若查证了,他真的无罪,自然会还他一个公道。若他真的有罪,当然也只能依法处置。朕必定秉持公道。”冯凭道:“皇上不用和我讲这些场面话,都进了刑部大牢的人了,还有无罪的吗?”拓拔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你既然知道他有罪,还说什么呢?难道你还要替一个有罪的人说话吗?”“我不是要替他说话。”冯凭道:“谋反之罪非同小可,牵涉太多性命,怎能如此草率就定罪。”拓拔泓奇怪道:“现在不是还没定罪吗?何来草率之说?朕说过了,这案子现在还在审理当中,结果如何,朕也不知道。朕正是慎之又慎,太后恐怕多心了吧。”冯凭道:“仅凭某人一言之词,仅凭一封弹劾的奏章就认定臣子谋反,将人抓捕问罪,这还不是草率,那什么是草率?”拓拔泓被她质问,也有点恼怒:“那你觉得朕应该怎么做?视而不见,不闻不问,随便它去?他有嫌疑,朕连让人审问他都审问不得了?”冯凭道:“李家三朝的旧臣,从来忠心不二,不争不党,怎么可能谋反?那刘仁昌不过是借机诬告,想博取皇上的重用,这等不择手段的小人,皇上竟然相信他?皇上就该治他诬陷之罪,让刑部查证他的罪行,并予以惩处,否则他会认为皇上是可以利用的,日后会更加猖狂。”拓拔泓冷笑道:“忠心不二,是对太后忠心不二,还是对朕忠心不二?”冯凭道:“自然是对皇上。”拓拔泓忍着怒:“诬陷他人谋反,是杀头的重罪,刘仁昌和他无冤无仇,为何要冒着杀头的危险诬陷他?究竟是朕在徇私,还是你在徇私?太后已经罢令两年了,为何今日又想起来干政?还是不要再说了吧。”他看了她一眼,冷道:“你若是出于私人来求我对他网开一面,我或许会考虑一下。这般义正言辞,朕实在难以认同你。”冯凭声音几乎有点沙哑了:“那我以私人的名义,求皇上网开一面,皇上会答应吗?”拓拔泓批阅奏章的手顿了一顿。他闭上眼睛思索了半晌,又睁开眼,直截了当告诉她:“不会。”他道:“这件事你不该过问,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吧。”拓拔泓态度坚决,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第82章 漩涡这谈话无法继续。拓拔泓一句“在刑部审理”, 自己不知情, 便打发了她。除此之外不肯再多说什么。而冯凭想和他开诚布公,他则是不愿理会,表示将不徇私情,绝不干涉此案的审理, 并斥责她不该干政。两人的对话越来越充满□□味,各自的怒气都已经达到了最高值。她想低三下四地求他,然而看到拓拔泓那张固执的脸,恳求的话说不出来,而且她知道,说出来也没用。她感觉腹中充斥着一股气。拓拔泓已经亲政两年余了, 大权都在他的手里。政不在手, 权不在手,除了恳求和劝说,她无法对他施加任何影响。面对着铁板一块,不容质疑的拓拔泓,她感觉到了蚍蜉撼大树, 不知从何处着手的无力。拓拔泓希望她能知难而退。他希望她能明白自己的身份。于公她是一国太后,于私, 她现在是自己的人,不管站在哪个角度, 她为李益说话都是不应当的。这件事,他之前没有告诉她,就是希望她能当做不知道, 就此撇清关系,如此,他也能看到她的真心和忠诚。然而她现在的表现让他很是不满意。冯凭知道,和拓拔泓纠缠只是白费时间,她忍着怒回到永寿宫,决定自己亲自去想办法。她先是让人去,召来刑部尚书卢瞻:“李益的案子,现在是你在审理?”太后已经久不问政事了,突然召见大臣,那卢瞻怎会不知她的目的?那李益是太后的旧情人,而今下狱,案子又在刑部手里,太后自然要干涉。她居高临下地发问,那态度,分明是很不善,卢瞻有点惶恐:“李益的案子确实是刑部在审理……”冯凭直问道:“你审理的如何?依你之见,他有没有谋反?”太后虽然眼下已经不再理政,可她毕竟曾经垂帘,在朝中还是有着不小的影响力的。卢瞻入宫便知她意图,可不敢得罪他,忙撇清道:“回太后,此案确实是交给了刑部,可是皇上特命了司隶校尉李因主审,臣只是陪审,究竟案情如何,臣实在不敢下定论,此案臣做不得主。”冯凭惊道:“李因?皇上什么时候让李因主审了?”卢瞻道:“凡是有关拓拔徵谋反的案子,全都是李因在主审。皇上命他全权审理此案,要求刑部配合审理。”他诚恳说:“臣以为,这还是得看皇上的意思,李因他也是听从皇上的吩咐。”冯凭冷眼瞥他:“我倒奇怪,司隶校尉主管监察,什么时候你们刑部的案子也交给司隶校尉代劳了?你这个刑部尚书而今沦落到给他做副了?”这么个事,卢瞻也很憋屈,然而哪能有办法。那李因是皇亲国戚,皇上信任他,谁能跟他去争?表面上还要装作恭维的样子:“李大人做事果敢,深得皇上的重用,臣只是从旁协助他。”一席谈话耗费了半个时辰,然而没有丝毫用处。冯凭打发了卢瞻,感觉仍是无从着手,胸中憋的更厉害了。那时已经是深夜了。她还没有用晚饭,只是坐在冰冷的食案前,右手撑着额头,十分痛苦的样子。杨信在一旁干站着,陪她沉思。杨信其实是想劝她自保为上,不要趟这浑水的。只是不敢说。她这个焦虑样子,明显是很在意那人的,他真敢说那话,八成是要遭她恨的。但这件事她真的不适合插手。杨信默默立了一会,见她仍没想出对策来,还在沉思,便想上前去,劝她吃一点东西。他双手扶住她肩膀,她抬起了头来,背靠在他身前,苍白的脸上是极度疲惫的表情,漆黑的双眼都失了神。杨信劝道:“娘娘吃点东西,先睡一觉吧,明天再想这件事。”她哑声道:“我睡不着啊。”李因,李因是李慧的儿子,恨她恨的入骨,拓拔泓将这案子交给李因,分明是不给他活路了。她此时非常后悔,恨当初没有对李氏家族斩草除根。不,不在李氏,这根源还是在拓拔泓。重用李因的人是拓拔泓,折磨她让她痛苦的也是拓拔泓。这两年来积攒的一点善意和好感此时消失的无影无踪,恨意又重回了血液里。他为什么总是要折磨她,总是要让她痛苦呢?知道她会痛苦,所以他才要这样做。对,他就是故意的,故意伤害她,报复她。他一直都是这样的。她感到头脑有点发昏。她挣扎着站起来,眼前发黑,腿发软,几乎要支撑不住。她脑子疼的厉害,完全没法做清楚的思考,然而眼下无法可想,她打算去见李因,当面商谈。没能起身,奶娘又把宏儿抱了过来。宏儿要睡觉了,没有她陪着,一定要哭,奶娘怎么哄都哄不住。冯凭只得忍着头疼和眩晕,将他抱在怀里安哄,不停地拍着,来回走动摇晃着。宏儿今夜也不知怎么了,特别糟糕,怎么哄都不听,还是哭,两个眼睛都哭肿了,单眼皮都哭成了双眼皮,嘴里说:“不要和奶娘睡。”冯凭走不开,只得一直抱着他。昏天黑地了一阵,腹中又一阵阵地翻涌着恶心。她昏昏沉沉地又在床上坐下了,杨信觑她反应,立刻让人捧了小痰盂来,她将宏儿放在膝盖上,一边拍着,一边扭过身去,伸着脖子干呕。她吐的嘴上全是胃中反上来的酸水,却抱着宏儿,没手擦拭。杨信一边拍她背,一边用手帕替她擦嘴,实在是看不下去她这般受罪:“娘娘还是别操心其他事了,眼下把身子养好才是正经的。”她干呕不止,然而心中感受不到为母的喜悦,她并不想有这个孩子。它不是爱情的结晶,它只是一场欲。望媾。和的产物,它的存在是如此不伦不类,像个怪物,寄生在她身体里,只让她感到沉重的负担。她只是出于人性中基本的良知和善念才不得不接纳它。她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中,而且还在不断往下深陷。第83章 爱他那卢瞻刚离开永寿宫, 就又被召到太华殿。拓跋泓冷着脸, 一边批阅奏章,一边头也不抬地问:“太后方才召你去说了什么?”卢瞻自不敢撒谎,回说:“太后问李益的事,是不是刑部在审理。”拓跋泓说:“然后呢?”卢瞻惶恐说:“臣实话实说, 这件案子是李因在主审,臣只是从旁协助,所以也不清楚案子的走向。”拓跋泓面无表情道:“朕知道了,你下去吧。”卢瞻退下,拓跋泓放下笔,心中实在是不爽。他在殿中踱步了片刻, 思考此事, 很快叫来了李因。他知道太后找卢瞻无果,下一步必定是去找李因施压,遂给他提前吩咐说:“太后这几日若是传你去永寿宫,你不用理她。”李因何等精明,这话一听就懂。他自然是巴不得将太后的党羽一网打尽, 只是担心拓跋泓那里态度暧昧,不好下手。皇帝年轻, 迷恋这狐狸精,万一又被吹了什么枕头风, 那他可就里外不是人了。得到这样的示下,他顿时放了心。“可太后毕竟是太后。”他假装为难,“臣怎么好拒绝太后的传召。”“有什么不好拒绝的, 你就说你重病起不来了。”“臣明白了,皇上放心。”李因见他连理由都想好了,顿时无后顾之忧,“可太后若是亲自来官署呢?”拓跋泓道:“你不用理她就是了。”李因答应道:“是。”次日。冯凭传召李因,果然得到回答,说李因生病了,不能来见太后。而另一边得到的消息是,李因正在官署中料事,根本就没有生病。她在宫中气的血冲头顶,破口大骂李因。她怀疑是拓跋泓从中作梗,让人一打听,果然,李因昨夜被拓跋泓叫去了!他是当真不让她如意。她咽不下这口气,亲自前去了司隶校尉衙门。李因正在案前处理公事,就见她独自一人,拖着暗红色金色滚边的曳地长裙,猛虎下山似的杀进门来:“李大人,你不来见我,我亲自来见你了。”李因本打算的不理她,然而被她这气势汹汹的样子给震住了,忙从案前迎出来,恭敬执礼:“太后。”冯凭并不纠缠他拒绝自己的事。这个女人,她像一头巡视自己领地的母虎,径直走到李因所坐的那张桌案前,往桌面掠了两眼,很快转过身来,面对着站在室中的李因,不知不觉就反客为主了,一脸严峻,直截了当道:“李益谋反的案子,我要全部的卷宗。”这是久居上位者才有的姿态。李因顿时后悔了方才出迎的那一步,使得两人位置颠倒,她站在上首,自己倒像了个禀事的下属。方才他应该不起身的,这样才能保持在主动位。他只得忍着气,一直恭敬下去:“卷宗在刑部那里,娘娘需要应该去刑部调取。”李因估摸着今日怕是对付不过去。这个女人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暗暗吩咐几句,让人去告知拓跋泓,说太后在此,同时上前去敷衍她。冯凭道:“刑部说在你这里,你说在刑部那里,我该找谁去要呢?”她袖横在身前,那高高在上的命令模样就出来了:“不管在哪里,我现在就要,你现在就给我调出来。”她走上座前坐下,是个不打算再起身的姿势:“你把卢瞻也给我找来,我要亲自看看这个案子,有没有皇上说的那么复杂。”李因看她这嘴脸,实在有点上火,恨不得一口老血喷她脸上,奈何既不敢当面顶撞,又不能视而不见。李因强忍着面上的不快,道:“回太后,此案关系甚大,要求保密,恕臣不能将卷宗呈给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