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139 又见K国 sorry,有钱啦……
作者:远上天山      更新:2023-07-26 05:41      字数:3643
  第一百三十九章

  刘主编无疑是行动派,顾熠几人虽不知她筹备奖项的具体细节,但据袁承转述,新奖项的方案已经齐备了。

  “厉害啊。”几人都感慨不已。

  “现在《歌坛》影响力不大,但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基本是人手一本。”袁承笑道,“我属于不太爱听歌的那种,还看过不少期。”

  “那时候的娱乐活动也比较少吧?”

  袁承点了点头:“确实,所以我挺理解刘主编的。”

  刘主编那边有需要帮忙的地方,袁承都尽量给对方便利。

  其实刘主编的本意并不是取代金弦奖,就算金弦奖的口碑跌到了谷底,被新奖项取代的可能性并不高,至少在几年内,新奖项很难达到金弦奖的规模和影响力。

  然而,金弦奖组委会看到了歌手们的动向——在组委会的元老看来,刘主编现在做的事,和他们当年成立金弦奖时一模一样。

  金弦奖刚创办时,也没有人料到它会发展到如今的地位。

  ……

  《创世纪》发行后,参加了青柠音乐盛典,接受了《歌坛》杂志的采访,专辑的销量在宣传期内依然步步提升。

  成团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六位成员中最为观众所熟知的是顾熠,随着一张张专辑积累出认可度,目前是最大众向的男团。

  年末的各项活动,顾熠几人都收到了邀请,其中不仅包括国内的各项活动,也有来自海外的邀约。

  “海外的邀约?”

  “k国和r国的音乐盛典。”袁承道,“对方确实发来了邀请。”

  目前根本没有发展海外市场的打算,巡演计划也仅限于国内。

  目前依然属于江视tv旗下,但从某种程度上说,江视tv连发展国内市场都没有琢磨透彻,更不必说海外市场了。

  袁承一脸复杂:“我原本也以为你们知名度不会太高,结果……”

  袁承倒是记得,之前有两首歌在海外有一定热度,只是公司并没有维护海外热度的打算。

  结果《创世纪》这张专辑发行后,袁承才发现,在海外比他想象中火很多。

  前一张《原创》的主打《愚人》有v,v的播放量直接压过了一众k国男团,而新专《创世纪》才发行不久,却已经有了足够的翻唱和翻跳版本。

  《创世纪》这张专辑甚至催生了代购业务,在海外的粉丝请国内的粉丝帮代的专辑。

  不仅是《创世纪》,《原创》和《yfriend》的实体专也一再被求购,不过这两张专辑实体专本就出得少,海外粉丝能买到的更是寥寥。

  上一回和k国歌手打交道还是在金弦奖上,se团和的粉丝发生了一些冲突,当时se团的粉丝压根没把放在眼里,但短短几年过去,以一己之力切断了k国男团在国内的热度。

  热度有,专辑质量也有,唱功和舞蹈实力也都有,现在已经没有一家k国男团的粉丝把自家偶像和对标了,从某个角度看,全员都是六边形战士。

  “去不去?”

  “人家都发来邀请了,就……去呗。”

  几人应下了邀约,却一本正经地告知袁承:“去可以去,出场费不能降。”

  袁承郑重点头:“当然。”

  k国男团来国内参加活动,哪次不是主办方高价请?从机票到酒店都是最高档次,参加综艺站c位,就算这样,人家回去还难免嘲笑两句“人傻钱多”。

  江视tv这边刚发完要求,没过多久,就登上了k国搜索榜第一。

  事情起源于k国一档综艺节目。

  通过《星之战》成团后,成员们就被k国综艺关注过,但因为此前的限定团tie和tix都相继解散,k国综艺也并不认为会造成什么威胁。

  之后就是粉丝和se粉丝的冲突,k国综艺自然全程站本国组合,认为“既然是被邀请,对客人更有礼貌是作为主人的职责”。

  然后,就是一专到四专一步步走向大爆,蚕食了k国男团在国内的市场。

  k国市场小,出道的组合却很多,向海外发展是k国组合的必经之路,横空出世以前,k国男团在国内市场自然是顺风顺水,拥趸众多。

  而现在……市场几乎都是的。

  因此这边的报价一出,参加综艺某位k国嘉宾便透露,目前的出场费是xx亿k元。

  “阿西巴,疯了吗?”

  “他们敢要那么高的出场费?”

  嘉宾提到这事一脸苦涩:“因为在本国的出场费就是这个数字。”

  “ohygod!”

  “第四张专辑《创世纪》在本土的销售数字是xx亿k元。”

  综艺直播间里一片惊呼,那位嘉宾却补充道:“从前se的销量也有xx亿k元,但现在……”

  se在k国已经是前辈级男团,公司早就推出了两个师弟团,但论在华国市场的影响力,se远超后辈们。

  综艺嘉宾顺便透露了几场演唱会的上座率和销量,k国嘉宾一边感慨收获的利润,一边为k国男团失去华国市场而遗憾。

  综艺播出之后,k国论坛和网站上一片“疯了吗”“贪婪的掌柜”之类的谩骂声。

  “不过是在掌柜国有点知名度而已,永远不能走上国际市场。”

  “他们的商业价值不如我们国家的男团,连一个奢牌代言都没有,z团的c位是电影演员。”

  k国论坛和网站的留言传到国内。

  团粉&顾熠的粉丝都选择了沉默。

  就……他们开心就好。

  k国论坛里,偶尔也会有个别网友科普:“的c位也是一位电影演员,目前参演电影票房134兆k元,主演电影票房7155亿k元,目前咱们国家票房最高的一部电影票房是1300亿k元,演员观影人次最高的是5507万人。”

  可惜这些科普内容被淹没在一片骂声里,做科普的网友还被愤怒的k国人骂成“国家的叛徒”。

  k国对的邀请最终因为国内的反对声没有成功,对外的理由自然是出场费太高,没有“体现出应有的诚意”。

  顾熠几人:“……”

  他们唯一疑惑的点是,k国组合到国内活动时,诚意又体现出多少呢?

  是练了一万年依旧蹩脚的泥嚎吗?

  事实上,k国论坛的骂声足足持续了一周多,最后总结下来就是实力弱长相丑,不如k国男团的万分之一。

  对此全部虚心接受,并坚决不悔改。

  主要是实力不如人家的万分之一,出场费还高,搁谁不是美滋滋?

  至于r国的邀请,在确认行程没有冲突的情况下,成员们倒是愿意去参加一场。

  顾熠几人并不痴迷海外市场,也暂时不着急闯美闯英,因为国内市场的基本盘足够大,这是他们作为华国音乐人的底气。

  只靠国内歌迷的支持,就足够他们继续音乐的道路。

  k国的市场规模注定了偶像必须走出去,内卷是永远没有尽头的。

  就像k国票房最高的一部电影票房成绩只有10亿不到,这样的市场注定不会出现《太空漫步》这样50亿+体量的电影。

  越是对比,顾熠越是理解许隽要拍出一部重工业科幻片的渴望。

  她身处这个国家,一直亲眼见证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让她拥有实现梦想的可能,她又怎么会不去亲身实践一把?

  从某种程度上说,k国娱乐圈的闯荡精神还是很让人佩服的,只是他们傲慢的态度和狂妄的语气着实让人喜欢不起来。

  的粉丝原本还怒气冲冲想和k国网友争辩几句,仔细一想,其实没有争辩的必要,不管对面说什么,他们只需要回复一句“有钱”就足够。

  谁让的专辑一再破销量纪录?

  rry啦,长得帅又有钱。

  杨艇在各种“长得帅又有钱”的留言下偷偷用小号点赞。

  其他人:“……”

  日渐膨胀的队友

  ……

  新专发行后,的商务活动和演出活动比以往更多,袁承筛了又筛,可以拒绝的只有一小部分。

  跨年演唱会、代言、公益活动、《歌坛》杂志的新奖项筹办活动……

  现在不仅顾熠不能接综艺邀约,季迟他们手头的综艺邀请也都被袁承推掉了。

  重头戏是明年的巡演。

  赚钱的确多多益善,但毕竟只有六个人,不可能所有活动都参加,袁承还是希望成员们能稍稍放松一些。

  走的毕竟是创作路线,活动太多的话,几人的灵感必然也会受到影响。

  袁承并不认为一直刷屏是件好事,就连给找商业代言的时候,袁承优先选择的都是两年期以上的代言。

  刚出道那一阵,在一部分商家眼里,他们是低配版tie,对方发给的合作居然只有三个月期限,更离谱的是,一些品牌只愿意给大使或者朋友的title,既要的流量,又嫌偶像团的身份不够高端大气。

  合作是双向选择,对方瞧不上,袁承也不会和对方合作,哪怕之后知名度大涨,对方再找上门时,袁承也没有接受对方的任何邀请。

  如果现在把合同签了,等哪一天遭遇风波人气大降,对方必然又会一脚把踢开。

  有第一次就会有第□□承很少为选麻烦多的合作,时间久一点,他省事,成员们也省事。

  “顾老师,你还能顺利开学吗?”

  顾熠默默叹了口气:“还有云星奖,过几天应该出提名名单了。”

  顾熠原以为自己备战高考那段时间是最忙的,当时《yfriend》热度很高,《一枚信笺》也上映了,但事实证明,他看轻了的粉丝潜力。

  《创世纪》红到他们偷摸出门吃火锅都会被狗仔摸到,就差戴那种只露两个眼睛的头套了。

  唯一的障碍是,会被当成可疑人士盘查。

  那家火锅店旁边正好是银行,戴头套绝对不能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