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
作者:庄九儿      更新:2022-03-29 19:42      字数:4059
  宗兰一怀孕,便成了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

  自己这一阵病倒,想来是怀孕加上重感冒,两症交加,所以严重一些。

  大夫也是这样说的,开了这样那样的药,说了这样那样的注意事项,佟妈都一一记下,严格执行。

  宗兰一面喝风寒药,一面喝安胎药,一面又要喝补身体的汤汤水水,常常一喝就喝到了嗓子眼儿。

  感觉有人戳一戳自己的肚子,水能像喷泉一样从口中滋出来。

  好在风寒之症渐渐褪去,不再发热,吃了温补的药,身上也渐渐有了力气,也能下炕行动自如了。

  整个宅子也都有了新气象。

  三太太像是日子有了盼头,人变得精神了一些,不再一躺就是一天,时不时也会来宗兰屋子里走动。

  怡婷下了课,也爱来串个门,摸摸宗兰平平的肚子,再聊聊天,可惜没一会儿便会被婆子叫回去写作业。

  宗兰一怀孕,宅子里人手也不够了。

  几年前,每个屋里都还有两三个人贴身伺候,只是后来,下人这个缘故、那个理由,都一个个地走了。

  三太太也招过人,只是一时也招不到合适的人,三太太又万事倦怠,不大上心,家里的人便日渐少了。

  现在,除了大少奶奶屋里还有三个人,三太太、宗兰屋里都只一个,一忙起来,便显得有些捉衿见肘。

  这些日子,三太太便又开始招人。

  倒是招来一个丫鬟,叫喜儿,只是人看上去不大机灵,不好往宗兰屋里送,笨手笨脚的,再闹出什么事。

  三太太便时常派鸢儿到宗兰屋子里帮衬,鸢儿过去时,便喊喜儿过来,也就端个茶、倒个水而已。

  …

  怀孕后,宗兰一直待在屋子里,难免憋闷。

  有了身孕,像之前一样出了宅子四处溜达,已然是不大可能。

  不必试也知道,她一旦要出门,在屋子里有佟妈拦,出了屋子有鸢儿拦,到了大门口,还会有家丁拦。

  她也不好让大家难做人。

  好在明儿周六,怡婷不上学,同样躁动不安、却要在这宅子里安安分分的两个人,倒能互相做个伴。

  这日一醒,宗兰便见窗外飘起了鹅毛大雪。

  宗兰是北方人,只是一直在南方学习和工作,虽放了寒假会回家,但常常是,人在南方时南方不下雪,人到了北方,北方的雪已经下完了,然后微博来一条热搜,南方下雪了!

  于是,已经有多年没有见到雪。

  如今一看到这鹅毛大雪,便开心的不能自已。

  怡婷小姑娘一样兴奋。

  在屋里吃了早饭,便撒丫子跑了出来。

  大少奶奶在后头跟出来,给怡婷披上了大衣,又塞了个手炉。

  宗兰都在窗子里看见了。

  大少奶奶一直深居简出,每天也就去一趟祠堂便不出门了,住着相对的两个屋子,却一直难得见她。

  大少奶奶人很漂亮。

  不是眉清目秀的漂亮,而是眉眼之间略带一丝英气,大大的眼眸时常略微低垂,一举手一投足间,都流露冰冷的气质。

  可以看出,怡婷的漂亮是随了大少奶奶的。

  听了佟妈与怡婷的描述,本以为是一个悲悲戚戚、伤春悲秋的人,只是碰见几面,发现显然不是。

  相反,是一个面对人世间的苦难,却一直冷静而清醒的人。

  怡婷披了大衣,手握手炉,自己在院子里蹦跶了好一会儿,才舍得到宗兰屋子里来了,身上落了一身的雪。

  佟妈连忙拿了鸡毛掸子过去,抖落怡婷身上的雪,一边扫一边说:“这一身寒气,再伤了二少奶奶。”

  怡婷没别的,就是嘴巴毒。

  听了佟妈这一句,脸色一变,立刻颐指气道:“那你就给我扫干净!不就好了?”

  佟妈什么话也不说,就只是默默地扫。

  宗兰都看在眼里。

  等佟妈扫完,怡婷蹦蹦哒哒走进来,宗兰便说了句:“佟妈,去厨房帮我看看安胎药煎好了没有。”

  佟妈回了句:“哎,知道了。”语气略有些失落。

  把佟妈支走,宗兰问了小姑娘一句:“喝茶吗?”

  “喝!”

  宗兰便帮怡婷倒了一杯茶,一边倒一边问:“为什么要跟佟妈那样说话呢?”眼神始终看着茶杯。

  小姑娘脾气一上来,谁也不放在眼里:“我怎么说话了?”

  “佟妈没有别的意思。”

  小姑娘脑袋一歪,振振有词为自己辩护:“我也没有别的意思呀!”

  宗兰不再说什么了。

  小姑娘看了一眼宗兰的脸色,知道宗兰有些不悦,喝了一口茶,便离了宗兰身边,开始在屋子里走动。

  没一会儿又开始翻箱倒柜。

  又过了一会儿,从书架上拿下一本《水浒传》,开始跟宗兰搭话:“水什么传,你看中间这个字怎么读?”

  “浒。”

  “懂的还多,你不是只上了两年学吗?”

  “是啊,但反正我知道。”

  怡婷又拿出那本《国富论》,念了一声:“国富论,这个我知道。”说着,翻开内页若有其事地看了一会儿,才又插回了书架。

  怡婷又从抽屉里翻出一包茶叶,念叨了句:“红茶?”又闻了闻,“你喝过这个吗?这个好喝吗?”

  “有红茶?”

  “嗯,就在抽屉里,这么一大包呢!”说着,怡婷把红茶高高举起来给宗兰看。

  那天在洋货行,宗兰看见过红茶。

  这玩意儿能做奶茶,往杯子里倒一杯牛奶,加入红茶和蜂蜜,放进微波炉热,热出来便是奶茶了。

  宗兰想买,只是看价钱有些贵,才忍住没买。

  毕竟谁也不知日后会如何,她现在每个月有二十块钱拿,能攒便尽量攒下来,以备日后不时之需。

  只是小姑娘又从二少爷抽屉里翻出了一包红茶。

  宗兰便说:“拿过来看看。”

  怡婷便蹦蹦哒哒跑了过来,把红茶放到了桌上。

  宗兰知道老爷一直叫怡婷多喝牛奶,所以厨房会备一些牛奶,只是怡婷嫌牛奶腥,所以不大爱喝。

  正巧佟妈走了进来,回了一句:“药快好了,一会儿就端过来。”

  “知道了。”顿了顿,宗兰又说,“那个佟妈,你再去厨房问一下,看看厨房还有没有牛奶和蜂蜜,有就热两杯牛奶来,要滚烫的,里面加一点蜂蜜,嘱咐多加一点。”

  “哎。”说着,佟妈便又出门去了。

  怡婷一只膝盖搭在椅子上,手肘搭在桌面上,脑袋又搭在手掌上,撅着个屁股,看向宗兰:“你要干嘛?”

  “做奶茶。”

  “奶茶是什么?”

  “就是牛奶加红茶加蜂蜜。”

  怡婷一脸好奇:“还有这种喝法!我怎么不知道?”

  宗兰扯了一句:“是蒙古人爱喝的。”

  怡婷撇撇嘴,学起了宗兰的口头禅:“切,懂的还多啊你。”

  过了一会儿,佟妈果真端了两杯牛奶过来,里面加了浓浓的蜂蜜,宗兰便往两个杯子里加了些红茶。

  等红茶泡开,杯子里变了颜色,宗兰便尝了一口。

  嗯,不大好喝。

  只是怡婷小姑娘似乎很爱喝,一直小口小口嘬,都嘬了大半杯了。

  这几天,宗兰想吃的很多。

  听人说,年轻时四处旅行,怀了孕便会遭罪。

  一会儿想吃重庆的火锅、一会儿想吃长沙的小龙虾,一会儿想吃广东的早茶,一会儿又想吃西安的肉夹馍,只是在自己的城市里,又很难吃到正宗的,每天想得要命。

  可这种情况跟她一比,又算得了什么。

  她一会儿想喝奶茶,一会儿想吃冰激凌,一会儿又想吃冰激凌蛋糕,想得不行,她又找谁说理去。

  别人需要的是一架飞机,而她需要的,却是一个时空隧道。

  自己试着做了一杯奶茶,也这么不如意。

  怡婷不知不觉,却喝光了一大杯,舔了一下嘴唇,一副吃到了满意食物后的安详、完满的样子道:“小婶婶,这个东西好好喝呀,我想天天来你屋子里喝,你看行吗?”

  天天来?

  那还是算了,小姑娘正是活蹦乱跳、爱叽叽喳喳说话的年纪,而宗兰有了身孕,总是倍感疲惫,仅陪了这么一小会儿,便感到自己体力也不支,精力也耗尽,只想放空。

  天天来不得累死。

  宗兰便把那一包红茶都送了她,叫她自己做着喝。

  …

  宗兰怀孕后,老爷回家也频繁了一些。

  今天天还没黑,便回了家,只是一进家门便发了一通脾气。

  看雪已停了,只是院子里,游廊上,都还堆着一层雪没有清扫,便一边进屋一边嚷:“堆了这么一层雪也没人扫,地上这么滑,也不怕滑倒了人!这宗兰刚怀孕,滑倒了,万一磕着碰着,谁负责?就这个宅子,要不是我隔三差五地回一趟,是不是就要荒草丛生了?!”

  三太太听了这话,只觉得刺耳。

  这骂的不是什么家丁、婆子,这明明白白骂的就是自己!

  这几天宗兰的事,她扪心自问,已经很上心了,她何时这么用心过?

  只是老爷又是一通数落。

  三太太这一次也不忍了,听老爷在屋子外嚷,三太太在屋子里便回了一句:“是!我就是个死人!”

  说完,又越想越气。

  立刻下了炕,无视了迎面走进来的老爷,直直出了门,把家丁都喊了出来,盯着他们扫院子和游廊。

  一边盯,一边把老爷骂过来的话,通通向家丁骂了回去:“都扫仔细了!万一二少奶奶磕了碰了,有了闪失,别说你们了,连我都担待不起!我可就成了白家的大罪人了!”

  厨房饭好了,端了上来,老爷让鸢儿去喊三太太吃饭,太太也不回,就在那里盯,要扫完了才进来。

  一桌人就这样等三太太回来吃饭。

  老爷等了一会儿,便拿了一个碗,舀了一碗鸡汤给宗兰:“你先吃。”

  宗兰便端起碗,先喝了一口汤。

  而旁边,怡婷也在咬着筷子头、眼巴巴地等,老爷便又舀了一碗给怡婷:“你在长身体,你也先吃。”

  又等了好一会儿,三太太才一身寒气地进来了,还耷拉个脸。

  老爷这才拿起筷子,随手给三太太夹了一块红烧肉,丢进她碗里,喊了声:“好了,都吃饭吃饭。”

  大家才拿起筷子,开始默默吃饭。

  饭间,老爷又说:“昨天咱家皮货行新来了一批货,全是从海参崴进来的,都是好货色,我特意叮嘱了,先别摆上,老三啊,明天你带着宗兰、怡婷去一趟,看上了哪张皮,裁了做衣裳。”

  至于怡婷的娘呢。

  她信佛,吃的跟大家不一样,穿的也跟大家不一样。

  提到皮大衣,三太太才来了兴致,追问了一句:“有白狐皮没有?”

  “什么没有,都是上好的。”

  太太这才喜笑颜开,脸上顿时就笑开了花儿。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 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