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
作者:海的挽留      更新:2023-06-04 01:37      字数:3815
  但梁王却是感受不到丝毫舒爽。他仰躺在床榻上,头脸都已被冷汗濡湿。太医方才支支吾吾与他说,子孙根最是脆弱,被利齿所伤,很可能会导致他不能行房,甚至不能授孕。他将几个濡滞在此的太医全都叫来,听到的答案大同小异。几个太医见他神色阴郁,觳觫不已,惶恐跪地,表示会尽力为他施治,坚持外敷内服说不得能有转机。太后进来后,跟太医询问了梁王的状况,面色沉了沉,挥退众人,问梁王是如何弄成这副模样的。梁王咬了咬牙,只道是被一只野猫意外攻击。太后蹙眉:“我这宫里哪来的野猫?”梁王忍着仍旧火烧火燎的疼,道:“祖母这里宫大人少,又与北面宫墙相临,窜进一只野猫也不足为怪。”他不能说是那只狮子猫咬的,众人都知狮子猫一直在顾云容那里,他不想让众人将他与顾云容联系在一起。太后端视他片刻,叹了一息:“眼下正值多事之秋,你又出了这等事,真是……”太后摇摇头,说了几句让他好生养伤之类的话,回身出去。到了后半夜,岷王悄悄赶来探望梁王。岷王问了梁王伤势如何,唏嘘一阵。梁王阴森森盯着他:“我可是把人引开了,你把事办成了么?”岷王瞄了身后一眼,确定无人,这才压低声音道:“你又不是不知,七弟贼得很,手底下那群人也精明。那些人只是大部分被你引过去护卫太子妃,还有好几个跟着我呢。”梁王整张脸都在抽动:“照你这么说,我此番是白白受伤了?”岷王嘻嘻笑:“四哥这话可说得不对,我虽没能将事情完全办妥,但也是有所斩获的。”梁王总觉得岷王不论何时都没个正行,也不知是否跟幼年失恃有关。岷王接着道:“四哥放心,若是四哥这回当真治不回来,回头不如把七弟阉了,报仇解恨。毕竟若非因着七弟,四哥何至于落得如今这步田地。”梁王紧攥双拳,手背青筋暴突。作为一个男人,不能人道比死还痛苦。他还有许多事没做,不会就这么变成个废人的,他一定能好起来!两日后的拂晓,顾云容是被痒醒的。半梦半醒之间,她只觉有个毛茸茸的东西蹭着她的手背,挥了几回没能挥开,蓦地睁眼坐起,就对上一双圆滚滚的湛蓝眼眸。猫主子卧在她床头,朝她“喵喵”叫了两声。她见天光未亮,本打算再睡片刻,却见春砂急匆匆进来,请她快些穿衣起身。“奴婢听闻外头阵势不妙,叛军已将城内搅得一团乱。这还不是最要紧的,”春砂趴到顾云容耳畔,“听说陛下如今状况愈糟,已是有出气没进气了。”顾云容一惊下床,一面趿鞋穿衣,一面问:“消息确切么?”“千真万确,奴婢认得御前的公公,消息递得快。”顾云容思绪飞转。既然此番能造成规模不小的哗变,那么说明京军三大营之中有部分官兵早已经被某个亲王收买,这才能激起群情,闹将起来。否则仅凭着造谣,是断然不可能演变成今日这般局面的。贞元帝若是在这个时候驾崩,诚如桓澈所言,那群叛军必定会冲到皇宫这边来,逼迫桓澈让出储位,然后拥立某个亲王登基为帝。这是一个积酿已久的阴谋。这一招毒就毒在既要撬掉桓澈,又要败坏桓澈的声名。一旦事成,将来传扬开来,不论事实究竟如何,桓澈都算是坐实了他们扣上的罪名,很难翻身。这个幕后之人正是利用了军民对倭寇的憎恨。桓澈若是支应不了这个局,就会是身败名裂的结果。顾云容迅疾穿戴盥洗罢,转去探望贞元帝,但被郑宝挡在了殿外。“娘娘见谅,”郑宝叹道,“太医说万岁如今需要静养,不宜探视。”郑宝说话间,冯皇后也着急忙慌赶来探病,同样被挡在门外。冯皇后急得满头冒汗,不住询问贞元帝目下的状况。正此刻,太医院院使钟振打临时安置贞元帝的偏殿内出来,满目血丝,颓丧凄恻,老泪纵横:“臣等已尽力了……”言罢,朝冯皇后等人跪下。话外之意,不言自明。冯皇后身子一僵,怔在当场。顾云容亦是一时没能反应过来。贞元帝虽一直有内热之症,但身子尚算硬朗,极少生病。两天前还与长辈小辈说笑的一个大活人,竟然说不行就不行了。不过她转念想想,皇帝纵然不是低血糖,长期反复的昏迷,很可能会对脏器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这大半年积累下来,又兼他十几年来不断服食所谓“仙丹”,身体衰败也并非不可理解。只是这一日来得有些突然了。冯皇后回过神后,嚎啕大哭,不顾内侍阻拦,一径闯入殿内。顾云容询问郑宝可差人去知会太子殿下了,郑宝双目通红,抹泪道:“已使人去传信了,只是老奴听闻外间乱局未定,不知殿下何时能赶来。”顾云容沉默一下,道:“殿下会尽快赶回来的。”诸王很快也听到了风声,恸哭着赶来探看贞元帝。一众儿孙相携着跪在贞元帝榻前,宫人内侍也跪倒一片,满殿哭声,哀哀不绝,倒是仿佛贞元帝已经驾崩,哭灵一样。太医说陛下只剩一口气吊着,眼睛也仍睁着一道缝,约莫是还有心愿未了。众人暗暗互觑。什么心愿未了,皇帝这八成是在等太子归来。顾云容出去张望了好几回,一直没能看到桓澈的人影。广通王以为父亲这口气吊不了多久,谁知直到半夜,他父亲还是不死不活地躺着。他禁不住暗讽,果然只有老七才是亲生的,说不定对于父亲来说,只要看到老七一个就够了,旁的人到不到场都不要紧。只可惜父亲到死也瞧不见他最偏心的小儿子给他添孙了。思及此,广通王心里不禁一阵快意。诸王已是守了整整一天,到三更天时,实在撑不住了,各自去附近的便殿休息。顾云容也领着众妯娌一道出来。各自分道之后,她往自己的寝殿去。走到一半,前面提灯照路的两个宫人忽然齐齐顿住步子。顾云容转首循着宫人视线望去,蓦地瞧见一道飘忽人影在前头廊柱之间一闪而逝。顾云容看宫人仍是白着一张脸,不解道:“你们在怕甚?”第一百零一章那宫人愣怔许久,见方才那道人影确实不见了,这才舒口气。“娘娘有所不知……”那宫人才开了个头,就见另一个宫人朝她打了个眼色,她仿似想起了什么,闭嘴噤声。顾云容没有当场说什么。待到得寝殿,她叫住那两个宫人,坐到玫瑰椅上,让她二人将方才的事说个清楚。两人互看一眼,起先嗫嚅着不肯说,后头见顾云容摆出不说便不让走的架势,只好妥协。“此事而今已成宫中秘辛,娘娘顶好莫要在旁人面前提起,也千万莫跟旁人说是奴婢二人说与娘娘知道的。”顾云容点头:“成。”那两个宫人都是太后宫里的老人儿,约莫做事仔细惯了,得了顾云容的准允后,将寝殿的门窗都掩严实了,这才回身向顾云容娓娓道来。据这两个宫人说,当年还是贤妃的郦娘娘薨后,陛下悲怒交加,不信她是病逝,认为必是有人戕害,曾着东厂的人彻查过其死因。最后查来查去,就查到了安妃卢氏头上。安妃卢氏是五皇子岷王的生母,当年跟冯皇后倒是走得颇近。陛下去找安妃兴师问罪,安妃直是喊冤,表示自己与郦娘娘之死没有半分干系。但是证据确凿,陛下不肯相信安妃,抓了安妃去宫正司受审。安妃嘴硬得很,纵是受尽酷刑也不肯招认。整整在宫正司苦熬了两个月,安妃已经不成人形。后头约莫是实在熬不住了,她以绝食三日,求得与五皇子见了一面。彼时五皇子年岁尚小,还直嚷着让母妃回宫去陪他。安妃抱住五皇子哭了半日,交代罢后事,便触柱而亡,以死明志。但陛下仍旧不信安妃是无辜的。他废了安妃的妃位,鞭尸泄愤,最后将安妃扔到了净乐堂焚化。顾云容听至此,心中不免有些触动。净乐堂是个专司火葬之处,凡宫女内官无亲属者,死后皆焚化于净乐堂,骨灰也都是盛放在一起的。“幸好当时五皇子年纪尚小,不记事,后头安妃死后之事也都避着他,就那么糊弄过去了,不然……”宫人直叹息。顾云容觉得贞元帝的做法不好评判。从理上来说,他许是做得过了,但从情上来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以贞元帝的性情来看,对于杀害挚爱的凶手是不可能姑息容情的,大卸八块都不奇怪。贞元帝骨子里十分强横,后来修道后还算是好了不少,早年脾气可是暴躁得很,也只有在郦氏母子面前才会温软下来。只是不知安妃是当真冤枉还是狡辩了。贞元帝后来不怎么管教岷王,但也没有故意苛待,只是顺其自然,这不知是不是岷王后来长歪了的缘由。岷王小时候就皮,总去招惹桓澈,但又技不如人,于是几乎是被桓澈从小揍到大。而今岷王见到桓澈还是唯唯诺诺的,可见对以前吃的拳脚记忆犹新。只是不知,若是岷王知晓当年这些秘辛,会是何种反应。“陛下觉着安妃可能还有同谋,本是要继续查下去,但后头来做法事的僧道都言不可杀戮过甚,否则对郦娘娘阴灵不利,陛下这才作罢。”顾云容觉着这些僧道没准儿是被冯皇后收买了。安妃跟她走得近,若是继续查下去,说不得就会查到她身上。若是贞元帝认为郦氏之死也与冯皇后有关,说不得会让冯皇后跟安妃一个待遇。对于当年之事,顾云容虽则算是知道得不少,但有些事还是不甚清楚的,譬如郦氏的死因,譬如桓澈前面那个胞兄的死因。施骥对这两点避而不谈,不知是故弄玄虚还是确实难以启齿。顾云容问宫人说起安妃作甚,宫人即刻又紧张起来:“奴婢曾偶然间见过安妃的画像,方才瞧着那道人影,觉得有些像安妃……”顾云容嘴角轻扯,严容道:“休要胡说,你定是眼花了。”宫人想起方才情形,尚有些出神:“也约莫是看错了……”顾云容挥手示意她二人可以走了。她今日累极,随意收拾一下就瘫到了床上。狮子猫跃到她身畔,侧躺下,尾巴轻动,惬意闭眼。顾云容困倦难当,又怕自己翻身的时候把它压扁,口中含混赶它下去,但它仿佛跟她一样困乏,懒洋洋踢了踢小短腿,一动不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