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
作者:海的挽留      更新:2023-06-04 01:31      字数:3766
  宗承低声言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儿,咱们换个去处。”见顾云容不肯挪步,他笑道:“我若真打算掳了你去要挟衡王,你方才连跑的机会都没有。我不过想跟你说些事情。”顾云容冷静下来,知宗承所言不假,想到证物之事,沉下气来:“不知阁下要说甚?”宗承径自提步前行:“去了便知。”春夏之交,繁花烂漫,百鸟争鸣。各色花木气息缠绕氤氲,呼吸之间,甜香盈肺腑。顾云容踏足松软绿茵上,身上紧绷稍松。她见宗承在一株海棠旁驻足,便也停下,并后撤两步。宗承回头睃她:“我来寻你,是要与你说两桩事。一则,我可以交出证物,甚至还可提供旁的便利;二则,我可以助衡王扳倒太子,免除你们的后顾之忧。”“不过,我也要你们以两事相易。其一,开海禁;其二,让杨遂身败名裂。”顾云容觉着有些好笑:“你与我说这些作甚,难道不该去找殿下说去?”“衡王动不动就目露杀气,若非惦记着我手里的东西,早把我千刀万剐了。我不乐意找他,左右让你转达也是一样。况且我也极想……”顾云容等他的下文,他却犹豫少顷,摇摇头,截断话茬,另道:“我有那么可怖?”他看顾云容欲言又止,知她心思,让她不必顾忌着证物之事,凡他所言必定作数,不会因她言行有所更易。“你当然可怖,”顾云容冷声道,“一个能跟敌国恶徒为伍的人,怕是早已没了心肝。你可还记得你祖宗是谁?”宗承嘴唇翕动,少焉,别开视线。这十几年间,不知有多少人骂他,他站得越高,骂他的人就越多。他倒也不痛不痒,那些人根本无法奈何他。时至今日,他已是一呼百应的海寇之王,也确实无人能压制他。他也早知自己不是什么好人,走上海寇这条道那一刻,他就决定把良心抛却。于是他从一个一穷二白的亡命之徒,一路攀爬,成了海域的王。他这些年都寄居倭国,偶尔也会想起故乡的明月,可他回不去了,也不想回去。回去也是被那帮乡绅污吏压榨,哪有做寇王好。他在日本五岛、平户等地皆建有豪宅,有一处他常居的叫印山寺邸的宅第,筑在半山腰上,站在窗边,可以眺望整个平户湾。光是随他住在平户的拥护者便有两千之众。因他安居平户,各国商船频繁往来,以日本京都、堺市商人为首的各地商贾更是纷至沓来,极大带动平户陆海商贸,以至于平户在日本国有“西都”之称。哪个大名不是哭着求着请他去他们领地内安宅,甚至连手握实权的幕府将军见他都得客客气气的。所以他在桓澈面前毫不畏惧,他自己也是王。可他如今被一个娇娇弱弱的少女痛骂,竟觉无地自容,甚至想为自己辩白一番。于是他真的开了口:“我从未带领倭寇来国朝沿海劫掠……”顾云容冷笑:“即便你所言属实,你觉着与倭寇为伍,跟亲自领贼为祸故国百姓有何区别么?不都是助纣为虐?你又何必自欺欺人。”宗承亦自觉辩解苍白,默不作声。他得承认他确实一身罪孽,母亲说得对,他是个无国无家之人。杭州府长年深受倭患苛虐,顾云容久居杭州,相关见闻颇多,此刻悉数涌入脑际,目光如锥:“我闻倭寇攻入浙江福清县时,举人陈见、训导邬中涵不肯屈服,率家童与倭贼巷战,力竭被俘,至死仍不失气节,大骂倭贼。”“倭寇作乱南直隶,逃窜途中抓来两个乡民问路,乡民故意将其往反向引,并暗中知会官兵。最终倭寇落入包围,发觉道路不对,将引路乡民乱刀分尸泄愤。”“若都似你这般,早就亡国了,”顾云容此刻忽而胆气十足,“你母亲还因你而蒙羞受难,你知道你家祖宅如今是何模样么?纵倭患非因你而起,你也是对国不忠对亲不孝,有何颜面立于天地之间?你难道从未愧怍过?”长久的沉默。宗承缓缓调回目光:“你去寻家母时,她可安好?”“你说呢?她能好得了么?我看她不过熬日子,你在外头倒是逍遥。”又是一阵沉默。不知过了多久,宗承方疲惫出声:“我知道了,多谢你前往敝宅找寻家母。她应当许久没跟外人说过话了。”“我前头所言依旧作数,你回去后转与衡王便是,”宗承深叹,“不过,沈家之事,我可先为你办了。至迟下月便会给你个交代。”他又深深望了顾云容一眼,作辞拂袖。一回身,便瞧见远处呆愣的侄儿。宗石本是隐于林间,随时提防衡王耍什么花招,谁知没发觉险情,倒是瞧见了这不得了的一幕。他那叱咤风云、称霸海上多年的叔父,他那人见人怕、鬼见鬼愁的叔父,竟被一个娇娇的小姑娘指着鼻子骂!还不还口!他毫不怀疑,若是那小姑娘冲上来抽他打他,他也会任由她来。他叔父狠了这么多年,末了难道要栽在一个小姑娘手里?顾云容忽然出声叫住他:“且慢。”宗承顿步:“是要问我‘一期一会’的事么?”“不是,我是想知道,宗家祖上是否与我曾祖相识?”“这个,”他侧头眄视,“你届时便知。”言罢,顿了少顷,一径远去。宗承倒言而有信,四月底时,桓澈便来与顾云容说事皆妥当,可准备面圣了。顾云容为着此事,奔忙等待了一年半,而今忽闻结果将出,倒觉突然,有些失措。若此番事成,她与顾家众人的运命都将转向新的轨迹。第三十八章前夕,顾云容对着打从柜中出来,就有意无意言语套问的人,有些无奈。“我已与你再三说了,我那日真的只是骂他一顿。而且,骂过之后,我有些后怕。”顾云容微抿唇角。浴佛节之后,桓澈听闻宗承竟是答应先帮她将沈家的事情办了,便一直追问不休,势要知晓那日情形。顾云容一一说了,他仍是不饶她。只顾云容事后回想,她当时实在意气用事。若宗承被她那番激言惹恼,揭破沈家之事便渺茫了。亦且,宗承多年与恶徒贼寇为伍,应是个狠冷嗜杀的性子,她当时独身一个,倘他恼羞成怒,她处境危矣。宗承走后,她心头后怕涌上,在原地立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桓澈面上不大好看。宗承实则是商人心性,万事算计,打从头回见面就开始谋算,一步一步,暗藏心机。可他凭甚在分毫好处未取时,预先为顾云容办事?“往后离他远些。”桓澈言罢,见顾云容仿似不以为意,语声一坠,让她莫将他的话当耳旁风。“此事之后,你认为我还会与宗承碰面么?”桓澈听见她这样说,神色稍缓,又交代她早些安歇,起身而去。桓澈提前几日便在贞元帝面前透了风,说有传言称汝南侯沈家爵位来路不正,贞元帝知此事重大,命他私下查探,又自锦衣卫、东厂抽了几人襄助他。之后他便将一应证物、证人证词呈给了贞元帝。贞元帝看罢,缄默良久,命他隔日将顾家一众人等带入宫来。是日一早,顾云容与顾同甫等人在拏云的护送之下,一路转入龙光门,到得乾清宫养德斋等候。顾云容非止一次入宫,但来乾清宫的次数屈指可数,且每回都觉束手缚脚,大抵内心里总是觉得自己与这座皇宫格格不入。抬眼掠视,顾同甫等人更显局促。约莫两个时辰后,孙吉入殿传了贞元帝口谕,让她几人往勤政轩去。顾云容深深吸气,心道这便要来了。宗承今日起了个大早,却是未曾出门,盥洗之后捞来一本海外志异传奇,在书房里闲坐。会同馆是专司管待藩属贡使之处,虽比不得他自己的宅第,但尚算一应齐全。近午时光景,宗石敲门,得允入内,躬身询问寻他何事。宗承未抬头:“宫里可有消息了?”宗石道:“才传讯过来,说证人临时翻供,沈章许是又跟皇帝说了什么,最终……案子未定。”宗承倏地拓书在案,“啪”的一声,吓得宗石一个激灵。“沈家这是早有防备。去,查查沈亨现在何处,将人拎来。”沈亨是沈家旁支,先前同随沈兴等人赴浙,与佛郎机人在马头娘庙做走私买卖却被桓澈逮个正着的便是他。宗石不明所以,但叔父的话是不容置疑的,当即应诺退下。沈亨被按着跪伏在地时,酒还没醒。他正在楼里喝花酒,不知怎的,一阵头晕目眩,再睁眼便如死猪一样被人制着。他才搬出侯府威势叫骂几句,又被塞了嘴,惊怒仰头,猛地撞上一副森然面孔。“给我做一件事,”傀立他面前的男子漠然出声,嗓音古怪,“若是办砸了,你在浙做的那一桩桩一件件便兜不住了。”沈亨目眦欲裂,沈兴不是已经将那件事摆平了?眼前之人如何知晓的?莫非是佛郎机亦或倭国那边的人?那他是不怕的,他跟那帮人做买卖不是一回两回了,人脉很是积了些。只是总也没能搭上宗承那条线,不然往后他手底下人行走海上,便能百般不惧。然而很快,他就发现自己面对的人背景之深,是他这个海贸蝼蚁无可想象的。那人祭出了他跟佛郎机人阴私交易的货单。能拿到这东西的人……沈亨忽然抖如筛糠。把沈亨送走后,宗石默然跟在宗承身后,欲言又止。他觉得这一两年间,叔父变了不少,尤其是此番来京之后。就以这次出门论,叔父实则根本不必亲自跑一趟,吩咐手下人去做便是。他不知皇帝为何没有监押叔父,但他料定皇帝是差了人来监视叔父的,叔父每回出门都是要担险的。何况还要易容改装。但思及浴佛节那日情形,宗石觉得自己还是闭嘴的好。沈碧梧听闻沈章等人出宫了,轻吁口气。陈氏确定左右无旁人,才低声道:“姐儿这举动实在冒险,此番真真是险。”陈氏但凡想上一想,就觉后脊背发凉。她做梦也想不到沈家还有这么一桩要命的腌臜事,更不知自家女儿是如何知晓的,怪道先前总说些奇奇怪怪的话。“这等事原就是要及早筹谋的,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只我未曾想到,顾家这么快就寻了来,”沈碧梧虚虚握着腻润的甜白釉茶盏,无心喝茶,烦郁撤手,“敢怕是有人特特知会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