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9 章:告御状
作者:落墨客      更新:2023-06-25 21:32      字数:2058
  <div id="tet_c">同样一件事情,若是由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也会截然不同。

  就比如这次乡试舞弊案。

  若是由陆俊达来检举揭发,景王少说也是个大不敬之罪。

  但是现在,他自己承认了。

  那罪过就要减轻许多。

  再加上这整件事仁宣帝心中其实有数,而且对景王颇为喜爱。

  在这种情况下,只怕八成是随便安个罪过,敷衍一二。

  “诸卿以为如何?”景行帝道。

  台阶下的文武百官闻言,当即纷纷谏言。

  首先站出来的便是御史大夫谢谏,只见其跪伏在地,朗声道:“卢恒此贼,贪财好利,八面玲珑。”

  “且善于藏拙,在乡试舞弊案事发之前,想必诸位对其大多都是印象不错。”

  “当时皇城司又迟迟拿不出证据,景王殿下爱才心切,这才为其仗义执言。”

  “此事更是在民间掀起浩大声浪,百姓皆以景王为贤明之人。”

  “如此看来,此事全赖卢恒奸诈,景王不过受其所累罢了。”

  “还请圣上明察!”

  谢谏不愧是多年的御史大夫,这话说的很漂亮。

  人家都说了,这事儿全赖卢恒。

  是这货太奸诈了,以至于景王才被蒙蔽。

  而且不只是景王被蒙蔽了,天下百姓也被其蒙蔽了。

  皇上要罚,总不能连带着全天下的百姓一起惩罚了吧。

  “臣以为,谢御史言之有理也!”不过须臾之间,就有人再度站出身来,如是说道。

  李长空定睛望去,发现是工部右侍郎王琢。

  “臣以为,两位大人说的甚有道理。我大乾虽说依法治国,但也应当讲究是非对错,法不责贤。”

  又有一人站出身来,是兵部左侍郎,俞斌。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有谢谏,王琢和俞斌站出来扛大旗后,声援景王的人越来越多。

  七嘴八舌间,硬是把景王吹捧成了天上的神仙。

  那简直就是贤明的化身。

  至于罪过。

  那不都是卢恒的吗?

  就是因为这厮太狡诈,景王殿下又太善良,如此这般,才会受到卢恒的欺骗。

  总而言之,在他们嘴里,景王是不会有错的,错的,只能是卢恒!

  看见这一幕,李长空心中已然清楚,他们的计划基本落空!

  不过也并非没有收获。

  至少看清了景王的势力。

  兵部,工部,都有他的人,而且至少有一个侍郎。

  御史大夫谢谏,更是句句不离景王贤明,显然也是个死忠。

  然后,还有一件事!

  他们,景王的眼线遍布整个乾都城!

  陆俊达被他们打到服,同意进宫告御状,不过是昨天晚上的事情。

  而今天早上的朝会,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景王就开始请罪。

  这得到消息的速度,未免也太夸张了些!

  说明,负责全城宵禁的四门守军里,也有景王的人。

  啧啧啧,再加上他那贤能的名声。

  李长空甚至都不知道太子怎么赢。

  看来,以后乾都城的风雨,怕是断不了了。

  果不其然,高坐于龙椅之上的景行帝,听见群臣的劝谏后,微微颔首,道:“众卿言之有理。”

  “不过,犯了错便是犯了错,我大乾依法治国,天子犯法,尚且与庶民同罪。”

  “更何况是皇子?”

  “今日若是不做惩戒,他日朝廷在百姓眼中,还能有何威严?”

  “儿臣甘愿受罚。”听见这话,景王二话不说,直接跪地,言辞诚恳,丝毫没有演戏的迹象。

  “嗯,那便收缴景王府一年开支。”

  “另外景王禁足三月。”

  听闻此言,李长空和刘裕喜出望外,刘景却是心中咯噔一下,眉头微皱。

  这个惩罚,确实不重。

  毕竟他刘景向来以节俭著称,景王府一年的开支,只怕一万两银子都不一定到。

  真正严重的,反而是第二条:禁足三月!

  看似只是寻常惩罚,毕竟刘裕之前每次犯错,基本都会被禁足,禁足时间最长的一次,甚至长达半年。

  相比之下,三个月也就那样了。

  可,要看这禁足的时间点啊!

  刚才为了给他脱罪,景王的党羽可没少往外跳。

  这些人刚跳出来吸引活力,刘景就被禁足了。

  刘裕只要不是个傻子,就知道要么剪除景王党羽,要么建立自己的势力!

  而景行帝禁足三个月的惩罚,无疑是在帮刘裕!

  不过,事已至此,他还能说什么呢?

  刘景站起身来,无喜无悲道:“儿臣领罚!”

  见状,刘裕和李长空皆是松了一口气。

  “善,诸卿可还有他事?”

  “没有的话,便退朝吧!”景行帝站起身来,转身欲走。

  恰逢此时,正德殿外竟传来阵阵鼓声。

  咚咚咚。

  这是鸣冤鼓!

  有人进乾都城告御状了?

  文武百官心中皆是咯噔一下,能闹到告御状,八成是天大的事情!

  只有李长空和刘裕嘴角微扬,略带笑意。

  “殿外何人击鼓?带上来!”景行帝重新坐回龙椅,不怒自威。

  很快,陆俊达就被侍卫带了上来。

  只见其衣袍上满是血迹,脸色惨白,风尘仆仆,似乎是遭受了莫大的惊吓。

  这幅惨状,倒是很符合告御状的真实写照。

  “说吧,你有何冤屈?”景行帝开口了。

  告御状这等事,都几百年没发生过了。

  却偏偏发生在他这一朝,说明百姓的日子还不够安稳,这是他的失职啊!

  所以景行帝很重视这次告御状。

  “草民乃颍州陆氏子弟陆俊达,特来状告景王殿下及前户部左侍郎卢恒受贿舞弊!”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顿时面面相觑。

  一时之间,几乎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了刘景身上。

  景行帝也是微眯起了眼睛,上下打量了一番刘景。

  看来,自己对这个儿子,还是没有足够的了解啊。

  发生了这么档子事,任谁都知道,刘景之前并不是主动认错,而是被逼无奈,要是不认错,人家陆俊达就要找上门来。

  确实是一手好棋。

  景行帝已经把惩罚给定下了,九五之尊说的那是金口玉言,若是随意更改,难免折损威严。

  所以,惩罚八成是不会变的。

  倒是好算计,只是,都算计到陛下头上去了。

  这景王,胆子未免有些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