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作者:张大姑娘      更新:2023-06-03 07:33      字数:2810
  钮钴禄氏世居东北的,郎菊南六岁就去留学,朝廷公派的童子留学生。去的俄罗斯,那时候叫沙皇。等她再回国的时候,好家伙,大清就快没了。沙皇那边也乱了,布尔什维克开始了,哪哪都乱。她们家是旁支,家里还有一个嫡亲的兄弟,庶姐妹也不少,她常年不在家认识的也没几个。他爹让她出个主意,一大家子人没个主心骨。大清没了,这一群寄生虫一样的满人全不知道怎么活,靠着朝廷养着这么多年,几代人都没想过怎么会这样呢。平时也没个进项,大手大脚花钱花习惯了,反正每个月都有钱,朝廷不能看你饿死。那优越感一下就没了,开口闭口的老佛爷也不能再说了。他爹觉得闺女出国那么多年,见识不少了,家里就这么一个文化人。郎菊南确实想的比较明白,现在整个世界形式都不好,这都民国了,国内肯定不是很好待着了。家里的金银细软全部给存起来了,那时候世界顶有名的银行,美国的花旗银行。手续为了方便,全是郎菊南一个人给办的,她带着东西去美国。那可是不老少的东西了,家里面没个顶用的。把东西弄好之后,她得先去北边,那里靠着东北近,她也熟悉。找好房子就打算把家里人一块接过来,也算是避难了。好家伙,家里面真的什么东西也没留下,所有人都觉得存在国外的银行方便保险。东北这片太乱了,不是今天被抢了,就是日本人在哪里捣鬼。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啊,日本人侵略了,狼子野心一夜之间东北就成了日本人的了。飞机天天在天上飞,不知道哪儿就有□□落下来。钮钴禄这一支就这么没了,郎菊南去了一趟家里什么都没了,不知道是死了还是活着。再后来一场一场的打仗,大清没了满人隐姓埋名的过日子,以前太招人恨了。她就回了沙俄,在那里结婚了,还有了孩子。后来丈夫得病死了,新中国刚成立,她就带着孩子回来了。花旗银行那些东西,她一直没动过,实在是局势太乱了,有东西也不敢用,就那么一直存着。这些东西她也不打算用了,全留给黄莺打算。所以这些年回国以后挺穷的她带着闺女,有点存款也用的差不多了,养孩子耗钱啊。后来闺女养大了去当护士,日子也能过。黄炜业的房子是分配的,他部队里面不干了肯定不能住下去了,这个大院全是部队里面的。搬到不远的政府大院了,就隔着一条街,其实还是挺近的。军人作风呢,说干就干,马上就搬走了,也没给孩子办个满月酒。郎菊南觉得孩子还是不要见太多的人,藏一下养比较好,这样见的人少了身体健康。黄炜业是单纯觉得家里每个主事的,干啥都乱轰轰的,也没办。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中午写的,有点流水账,因为我想把郎菊南讲清楚。晚上吃饭九点钟才回家。我今下午大冬天跑了一身汗啊,有文件需要打印社专门打印,结果会前发现有错误,我下楼赶紧去打印社换的时候,正好碰上领导带着人往楼上走,那个急啊。回来的时候领导在主席台讲话,我放下就去角落里坐着,觉得自己真是个英雄啊,外面还下雨。我挽救了单位的尊严啊,虽然开会的时候全单位就我穿了白色羽绒服,在一片黑色中扎眼睛。9.赔钱王奶奶这边带着孩子过日子,虽然是累点,但是好歹也有个寄托了,日子勉勉强强的过下去。张淑珍走的第二天,车行那边就来人了。孙奶奶把孩子往屋里一放,不管你哭不哭,把门一锁钥匙掖在身上就去堂屋里。“老太太,几天不见可见好啊,今儿我们是来拿钱的,少了可不能够。”孙哥边说边比量了一个数,这个数可真的是天价了。“我们家虽说现在不行了,可是晋商出来的没有一个不守信的,钱肯定是给的,毕竟还有合同在不是。”老太太撇着茶沫,手里拿着大盖碗。孙哥觉得这话有意思,少拿钱怎么能行?“老太太,您也甭跟我们绕,我们一群大老粗,说句不好听的要钱不要命。钱是不能再少了。我们也讲究个规矩,合情合理的大家才敢来往不是。”这话就是没有商量的余地,孙哥说的钱确实是行价了,那车都是国外来的,换个零件都难,这个时候国产汽车还不行呢。“大兄弟,你可别急,这钱肯定是如数给的,只是我们家里没个撑门户的。你看看这一口气给了,我们娘儿俩喝西北风呢。”王奶奶满口答应着,这钱是不能再商量了。你想想人家什么段子,你是哪个牌位。这年头街头横死的不少,打死的也不少,王法你说在就在,可是底下藏着的东西你根本不知道。玩不过人家的,十个王奶奶都不行,不是一个路子的,办事规则不一样。“我们打个商量吧,钱这么多一时拿不出来,咱们分两次行不行啊。今天我给一半,另外一半啊咱得一年后再给,那车呢废了我们也不要了,你们车行拆拆零件也还能修车用不是。”孙哥听了竟然觉得很有道理,这老太太简直就是个人才啊,三两句话就能定下主意,你真得不得不服,这个局面就是双赢啊。汽车进口就有坏处,修的时候很难修,所以说出个车祸之类的车就废了,但是很多零件可以拆了用啊,好买卖。事情就这么愉快地定下来了,重新立了契,王奶奶给了一半的钱。孙哥乐呵呵的,带着人往外走,结果就碰上张淑珍了。张淑珍来干啥呀?她是来看孩子的,背着她妈偷偷摸摸来了好几次,母女之间缘分很难割舍。她现在就庆幸当初事情没有做绝,不然王奶奶绝对不让她来看孩子的。她手里拿着一些麦乳精,也没有一罐,就那么包着一点,这还是花了不少钱买的。她这个人其实还是比较聪明的,主要是她妈太作了,她还比较听她妈忽悠。朱巧梅什么人啊,只有自己没有别人,顶自私的一个人。自己闺女都坑,然后可劲往坑里推。“妈,给小珍冲着喝吧,喝完了我再买,这个对孩子可好了。”张淑珍心里有点怵,可是想想自己没拿钱,孩子最后也没带走。她现在看王奶奶的态度,才知道当初的话是吓唬人的,这老太太根本不肯过继孩子的,她就断定自己不敢要孩子。王奶奶对这个前儿媳妇简直是无话可说,挥挥手就让她闪开,别在自己眼前晃,替她愁的慌。你说张淑珍哪里来的钱啊,她娘家肯定没钱,白吃白住在娘家她也知道讨人嫌。家里三个姐妹住在一起,平时两个妹妹住一起还凑活,三个人说实话有点排挤她了。她自己也能理解,就想着找找关系找个工作,毕竟她过去履历还是可以的,现在老本行也没有忘。四处联络朋友,有个以前就处的特别好的,女人之间友情特别奇怪,张淑珍跟□□就这样。俩人一起进的文工团,那时候年纪还小啊,挺单纯的小姑娘。平时训练说实话真累,家人不在身边不就找个伴嘛。俩人在一块玩得好,同吃同住的。但是后来长大了,各自也有各自的感情了,加上人也比较物质了,免不了的相互攀比一下,就这样感情肯定就淡了。但是知道张淑珍这样,□□第一个站出来的,我看不得你比我好,但是我不能看着你这么落魄。不就是找个工作吗?她丈夫就在政府里面工作,二把手,正式职工不好弄,但是可以搞个临时工。这时候临时工转正没后来那么难,一般看事的人,运作一下找找关系一两年就能转正。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张淑珍就搬到宿舍去住了。她也是被家里两个妹妹搞得寒心,她部队里面的津贴全给家里,两个妹妹上学的钱肯定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