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
作者:安静的九乔      更新:2023-06-03 05:45      字数:4863
  赵立人见阿俏连尝都还没尝,已经是一肚子意见,赶忙诚意请教。“从杀鱼到上席,总共只得两个小时,做熏鱼需要炸制之后用热卤浸泡,最好在三个小时以上,才能得那种鲜嫩多汁的口感。”用青鱼做熏鱼,阿俏以前在浔镇不知做过多少次,深谙其中之道。评审里有那资深的老饕,闻言挟了一块熏鱼,送入口中,细细嚼过,说:“调味没问题,口感确实不够多汁,有些柴。”阿俏冲醉仙居的主厨冷笑一声,说:“想必贵东家是将生意全交给你们打理,但是在这些细节上从来不提点的吧!”她可以想见姜曼容的经营之道,将生意全交下去,只要能赚到钱就好。至于钱是怎么赚来的,是靠吃老本还是别的,姜曼容一概不会管的。“还有这一道凉拌鱼丝,”阿俏挟起一块对光看了看,觉得看起来还算好,“师傅的刀功很不错,可是既然能做鱼丝了,为什么不干脆做鱼脍?”阿俏所说的,就是那种切至薄如蝉翼的鱼脍,以少量酱料蘸食,能完全衬出鱼肉本身的鲜甜味。“我不是说这凉拌鱼丝本身做得有什么问题,我只是想说,这样一道菜,贵酒楼恐怕是绝无可能赢过,对手呈上来的凉菜。”依她对“江湖菜”的了解,卫缺做出来的凉菜,火候上未必是看点,但是那出神入化的调味则一定是他用来制胜的要诀。若是卫缺将调味的本事发挥到极致,那么唯一能敌得过的,就是新鲜鱼肉本身天然的香味。可是醉仙居的厨子却放弃了这唯一可能取胜的方式,只选了一道凉拌鱼丝。见到阿俏对“醉仙居”的两道菜式觉得十分不悦,别的评审却觉得没啥。“依我看,味道蛮好的!阮小姐对自己精益求精自然是好,可对旁人也不要要求得这么严格么!”阿俏当即冷笑一声,不再说话。待到卫缺的凉菜呈上来,评审们看见盘中盛着的材料,就都惊讶地睁圆了眼。呈上来的两道,一道是“开胃鱼杂”,用鱼鳔、鱼籽、鱼白做成;另一道是“酸辣鱼皮”,青鱼鱼皮佐以酸辣酱汁凉拌。这两道,用的都不是用席面上常见的材料,可是搁在这“全鱼宴”上,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这两道菜的选材非常应景,又很新颖。阿俏当年曾经做过“鲢鱼五吃”,当时是用了鱼皮,但也没有像眼前卫缺这样,连鱼杂都用上了。席上评审开始品尝“江湖菜”的这两道凉菜,各人品尝过,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说话。若是换了常人,见了这样的情形,只怕会心头惴惴,生怕所做的菜式不符合评审的口味。可是卫缺只管背着手站在底下,脸上挂着他那招牌笑容,似乎满不在乎,输赢不论。最后赵立人开了口:“这个……这个,阮小姐,您以为该如何评判?”他不问旁人,只问阿俏。毕竟外行看的是热闹,内行才能吃出个门道来。阿俏想了想,转头看向“醉仙居”的几位大厨,“这几位师傅,请你们也上来,品尝一下‘江湖菜’这两道凉菜吧!卫师傅,我想你是不会介意的?”卫缺在一旁,抱着双臂,笑嘻嘻地摇摇头。“醉仙居”的师傅们不知阿俏此举是何用意,相互看看,便依言上来,轮流将卫缺那两道菜尝过。一尝之下,“醉仙居”的师傅们人人面如土色。那道“开胃鱼杂”,是将鱼杂过油炸制之后再加入酱料浸至彻底入味。以鱼杂入菜,鱼腥味儿本来很重,可是被卫缺不知用什么方法调的味儿,甜、辣、麻、咸、酸、鲜、香,数味儿并在,鱼腥味儿则去的一星儿也不剩。酸辣鱼皮也是如此,鱼皮脆爽,酸辣开胃,无论是调味还是口感,都无可挑剔。尝过对手做出来的菜,“醉仙居”的大师傅们都变了脸色。阿俏则开口:“师傅们,我们这些评审,至少盼着这会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试。可是现在看起来,全不是这样。各位醉仙居的师傅,你们可长点儿心吧!”此刻阿俏脸色凝重,桌面下她双手互握,忍不住将直接指节一扭。她在设想,眼下与卫缺对阵,做全鱼宴的,是自己,将会如何。可是从卫缺已经呈上的这两道凉菜来看,阿俏已经能预想结果。即便是她,也没法儿在“全鱼宴”上胜过卫缺。要她调出“开胃鱼杂”的那种味道,她都无法做到。换句话说,若是她处在醉仙居现在的位置上,她也根本不知道怎样才能赢。听见阿俏这么说,醉仙居的厨子们面带愧色,应声下去,急急忙忙地去准备热菜去了。往后还有八样菜式,他们至少得努力挽救一二,不能当真输得这样窝囊。而卫缺听了阿俏说的话,面上笑容愈甚,待阿俏的眼光转过来,卫缺伸出右手,拇指食指勾成环,一扬脖是在提醒阿俏,别忘了饮汾酒呢。第165章一时比试结束,阿俏从醉仙居出来,满腹心事,郁闷不已。早先,经过她的提醒,醉仙居的厨子们倒是再也不敢小觑卫缺了,使出浑身解数,张罗了其他八道菜式。若在平时,这八道“鱼菜”,已经是极高的水准,摆在省城任何一间酒楼里,都是最拿得出手的大菜,即便以阿俏那样挑剔的眼光与口味,这些“鱼菜”也没有多少瑕疵,可以说是心血之作。可是……可是到最后,醉仙居却依旧输得一败涂地。这一仗,简直是打得丢盔弃甲,颜面全无。究其原因,可能醉仙居所做的“鱼菜”,过分求稳,做出来的都是经典菜式,整鱼、鱼球、鱼片、鱼米、鱼面,清蒸、红烧、滑炒、焖炖,糖醋、咸鲜、糟香、酱香……而“江湖菜”卫缺所呈上来的那些,就像那“开胃鱼杂”和“酸辣鱼皮”一样,每一道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粉蒸鱼、拔丝鱼、豆花鱼、酸汤鱼、锅盔鱼丁……每一道似乎都很家常,有些“土气”,看似上不了什么大台面,可一旦尝在口中,才教人发现这些菜式都是火候精准、调味绝妙,每一味都是令人拍案叫绝的菜式。阿俏最为赏识的是卫缺做的那道主食,鱼头抄手,鱼头熬制的鲜汤,色白如玉,一个个抄手皮薄馅足,在鱼汤之间载沉载浮。尝一枚抄手,饮一口汤,心里便满足非常。阿俏只能赞叹:这种做法,是怎么想得的。所以这一阵,毫无悬念,卫缺又赢了。醉仙居是第四间败在卫缺手下的酒楼,也是败得最惨的一间。赵立人宣布结果的时候,额上一阵一阵地冒汗,似乎能预见他的“饮食协会会长”地位不保。阿俏在一旁看着,皱着眉头,也觉没什么办法若是换了她对阵卫缺,她只能做到,输得稍微漂亮那么一丁点儿吧!阿俏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过一个做麻辣锅子生意的路边摊,眼疾手快,将满头大吃的一个小姑娘提溜起来,拉她一起回家。这人正是小凡。小凡恋恋不舍地望着她锅里还剩着的一小把青笋,几片毛肚,听阿俏在耳边教训,“你看看你,额头上都生了那么些红点,怎么还在吃这些容易上火的吃食。”小凡的年纪,正是容易爆痘的时候。“你说说看,是脸面要紧,还是舌头逞一时之快要紧?”阿俏拧着小凡的耳朵,小凡于她,实在是像个该好好管教管教的小妹。小凡笑嘻嘻地说:“当然是脸面要紧,可是……人家就是忍不住么!”“这东西,吃的次数多了,也没觉得有多好吃,可是隔一阵不吃吧,就总是抓耳挠腮地惦记。”小凡说的非常实在,阿俏也没往心里去,只管拉着她回家。阮家的花厅里,这回换了阮清瑶坐在桌边看报纸。阿俏一时不习惯,问了一句:“二姐,你在干嘛?”阮清瑶指着手中的报纸,白了阿俏一眼,说:“这不是在给你寻铺面么?”阿俏赶紧伸出食指,凑在唇上,轻轻“嘘”了一声:酱园的事儿,是阮家她们几个女人之间的秘密。阿俏不想再让旁人知道,尤其让那什么常姨娘听了去,更麻烦。阮清瑶一下子省过来,赶紧以手掩口,掩饰着又问:“去观摩了人家比试了?怎么样?”一句话问在了阿俏的心坎儿上,阿俏长叹一口气,坐下来,摇摇头:“连我,也没有办法赢那个卫缺。”阮清瑶转转眼珠,知道这个妹妹心高气傲,她若是开口认输,那就真的是没有办法。她很干脆地开口相劝:“那也没事儿,反正咱家不去和他比,他也不会没事儿找到咱家头上来。”可是阿俏还是嘟了嘴,在花厅里愣了半天,终究还是不服气,当下叫过小凡:“来,和我一起做个试验!”她带着小凡进了大厨房,问阮家二厨:“怎样,我要的那些材料都得了么?”前儿个她给阮家二厨列了个长长的单子,要他去采购各种各样的香料,有些甚至可以算是药材。除此之外,还有诸如豆瓣豆豉、花椒干辣椒之类,阮家从来不用的调味料。阿俏在锅中化了一大块牛油,又加了少许菜油和香油,再下豆瓣豆豉、花椒辣椒,各色香料,慢慢炒制,待香味儿炒得差不多了,便往锅里倒了一大盆牛肉汤,扣上锅盖,开始慢慢熬制。待到开锅的时候,小凡激动不已,扇动着鼻翼,闻着空气中的香气,大声说:“香,香,三小姐,你这也能做外头的锅子了,香味简直一模一样。”待到汤底熬制得差不多了,阿俏舀了一勺出来,自己尝尝,也颇为满意,转脸对小凡说:“你也尝尝!”阿俏对“江湖菜”的调味非常感兴趣,甚至想自己亲手尝试一下,那些变化多端的味型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她所选的第一件,是“麻辣味”,也就是小凡如此痴迷的麻辣锅子汤底的味道。小凡尝过了,冲阿俏小鸡啄米似的直点头,“三小姐啊,味道很好。不过……”阿俏一皱眉。“不过,好像和外头的汤底还是有些不同。”“三小姐,小凡不会说话,您这汤头,已经很美味了。”小凡见阿俏脸色不虞,赶紧送上高帽一顶。“究竟是差在那里?你辨得出来,是什么香料的味道么?”阿俏问。阿俏和小凡,都是味觉灵敏的人,能辨得出非常细微的味道差别,她们两人经常做这样的“试验”,来的判断香料对菜式的影响。小凡摇摇头,“不过……”又“不过”了。“三小姐熬的这汤底,大概不会叫人总那么想着吧!”小凡有点儿胆怯地冲阿俏看看。“你说什么?”阿俏脑海中忽然闪现什么,倏忽又消失了。但她觉得胸口有些压抑,应该是令她很不满,她非常不喜欢的事儿。“我是说,三小姐这个汤,闻着香,尝起来也和外头的锅子汤底做得差不多,可是……可是就好像有那么一种差别。”小凡斟酌着语气,“这么说吧,就好比我已经好几天没去外头吃锅子了,眼下三小姐做了一锅,我高高兴兴地吃了,可是吃完之后我却好像没解到馋,还想去外头再吃一回……”阿俏一震,心道:坏了!她转身就要出门,临走却回过头嘱咐小凡:“答应我一件事儿,你记着,千万别再去吃外头摊子上的麻辣锅子了。你在家吃什么都行,但千万别出去吃了……”“啊?”小凡也被吓到了,连连点头,表示再也不敢出去乱花钱了反正她近来已经把新年收的红包快花得差不多了。阿俏转身出门,脚步匆匆,径直往狄九的店过去。自从上次阿俏和沈谦一起劝过狄九,狄九渐渐振作起来,重新开始做生意。虽然每天生意还是清淡,但到底还能勉强维持。这次见到阿俏匆匆忙忙地过来,狄九颇为吃惊:“怎么了?”阿俏大步走近狄九身边,见四下里无人,当即问:“狄九叔,你们‘江湖菜’有没有那种,可以增味提鲜,叫人一吃就忘不了的东西?”狄九打个哈哈,“若说我们‘江湖菜’呀……”他说到一半才想起来,自己已经不是江湖中人了,登时苦了脸,改口说:“其实用的香料非常多,大多都是能提味增鲜的,阿俏是想问哪一种?”阿俏板着脸,眼神有点儿凶,“就是那种……吃了以后叫人念念不忘,只想着一吃再吃的东西!”狄九听了,吓了一跳,苍白了脸,掩饰道:“阿俏你在说什么?哪有东西这么神奇,我若有这样的调味料,我这小面馆的生意还至于这样?”饭点刚过,狄九的店里就空空荡荡的,没有一个顾客。阿俏定了定神,反省了一下自己的语气,重新开口,柔声问狄九:“狄九叔,我不是说你,我是说做‘江湖菜’的那些人里,会不会有人用到这样的东西?”狄九愣了愣神,半晌才说:“早几年有人尝试过的,可后来帮里几个老成的将他们喝住了。论理应该没人敢再用了才是。”阿俏向前踏一步,问:“是什么?”狄九迟疑着答道:“叫……叫增味粉。”“是什么样的东西?”阿俏继续逼问。“我……我也不知道,”狄九被阿俏逼得,往后退了一步,伸双手捂了脸,说:“我见到的就只是盛在小瓶里的粉末,闻起来也平平无奇,应该就是寻常的香料。”阿俏这时候不再逼了,她站在原地,沉默半晌,重新抬起头,望着狄九,说:“狄九叔,你惦记着帮里兄弟的旧日情分,不愿说,没关系的。我自己也有办法能查出来。”说着阿俏一转身,径直出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