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
作者:安静的九乔      更新:2023-06-03 05:41      字数:5641
  如果这个爹,真的一渣到底,那倒简单了。相信以母亲的性子,发狠彻底脱离阮家,也许新的人生便指日可待。可是眼下这等情形,眼前这个怂人,宁淑性情里终究有记着旧情的一面,又怎能彻底放下?阿俏只能自己拎着食盒,到前面去见文仲鸣。文仲鸣盼了半天,最后见到的还是阿俏,心里也难免叹息一声。但这是宁淑自己选择了避而不见,他也无可奈何,最终只能谢过了阮家为他家人考虑的一番好意,向阮老爷子和阿俏道了别,坐上阮家送客的车子离开。一时文仲鸣离去,“与归堂”里剩下了阮老爷子和阿俏两个。老祖父眨眨眼,望着阿俏:“家里的事,阿俏都看明白了?”阿俏老实地点点头:“看明白了,要做的事情很多。”除了要挽救阮家日见颓态的生意之外,还有那对连他们自己都拎不清感情的爹娘,后者显然要比前者要棘手得多。阮正源点点头:“是呀,阿俏能将这些都看明白就好!”“祖父,早先听高师傅说过一句,说是咱家菜式好久没换了,可是换菜单却要族里的人通过才行,咱家是什么时候出的这种规矩?”阮老爷子早就料到阿俏会问这个问题,没有直接回答,反倒是朝大厨房那头努了努嘴,笑着说:“兴许有比这更着急的事儿,你且先去顾那头吧!”这位老爷子,一直在与归堂里陪文仲鸣用席面,可却像是背后长了眼似的,阮家这座大宅里发生的任何事似乎都瞒不过他。阿俏闻言,忍不住偷偷吐了吐舌头,点头应道:“祖父,那……我明天再上您的书房来听您的意见?”阮正源笑着点了点头,说着从长袍的袖子内掏出了一张纸,说:“这是今日咱家收到的电报,你先收着,一会儿带给你娘……阿俏,如果你明日有空来寻祖父,祖父自然在书房候着你。”阿俏点头应了,接过那张纸,也收在袄衣的袖中,向祖父行过礼,随即离开。她离开大厨房这么些时候,猜想宁淑与阮茂学应该已经能给彼此台阶下了,回厨房一看,却见父母两人已经坐到了花厅里:宁淑板着一张脸,全无半点好气,阮茂学却坐在她身旁,脸依旧红扑扑的,面前有一碗醒酒汤,但看上去好像还没有动过。“宁淑”阮茂学拖长了声音唤了一声妻子。宁淑别过脸不理他。“你夫君醉得连勺都拿不动了,这点醒酒汤,恐怕还要请夫人你代劳呢……”阮茂学腆着脸,用一本正经的腔调对身边的妻子说。只听宁淑轻轻地啐了一口。阿俏听着赶紧握着嘴躲到一旁,她刚才险些就笑出了声。这时候躲在暗处,阿俏暗暗松了一口气,心想:这两口子,闹到现在,总该消停些了吧!她想起衣袖里那封电报,当即取出来,想就着远处的灯光略看一看。忽听花厅里另一个声音响了起来:“二老爷,既然二太太不愿意侍候您,就让我来服侍您喝醒酒汤吧!”阿俏一抬头,见到花厅里父母两人之间,陡然间多出一个常小玉。她懊恼无比,忍不住伸手去拍自己的额头:就差这么一点点,刚才恐怕只要再等一秒钟,也许宁淑就顺着台阶下,端起阮茂学面前那碗醒酒汤,开始用勺一勺一勺地喂丈夫喝起来。老天爷呐,为什么这常小玉竟能这么神出鬼没,总是能在最“恰当”的时机出现!她探头往花厅里看去,见到原本花厅里两个人影此时变成了三个,父母两人之间,陡然间多出了一个年轻女子的婀娜身影,一眼望去竟不知是常小玉还是姜曼容。这多出来的身影刺眼得要命,一时让阿俏忍不住要去揉那酸痛的双眼她陡然间意识到,她的父母,已经再也无法回到过去那样毫无芥蒂的亲密关系,而阮家,怕是也一样回不去了。听见常小玉这么说,阮茂学就着醉意呵呵地笑起来,说:“宁淑,你看看人家小玉……”宁淑“啪”的一声就朝起站,准备要离开。常小玉大约听了阮茂学这一声夸奖,得意至极,坐下来舀了一勺醒酒汤,送入阮茂学口里,同时娇声说:“老爷,二太太平常很辛苦很忙的,所以这些小事,您就不要都麻烦她了,吩咐我就好,我反正空得很!”阮茂学嘴里含着一口醒酒汤,笑嘻嘻含混不清地说:“宁淑……你看看人家……”宁淑一声不吭,转身就走,阮茂学一口醒酒汤“噗”的一声就喷了出来,大喊一句:“宁淑!你就不能……”你就不能放软一点身段,你就不能人前稍许给我点面子吗?阮茂学这声音里,也是带着好几分心酸的。“阿俏,”宁淑来到花厅口,发现自家闺女正鬼鬼祟祟地躲在花厅门外,当即板着脸招呼了一声。“这个……娘,祖父说,这个电报,给你。”阿俏灵机一动,想起了手中还捏着一张电报。“哦!”宁淑接了,就着灯光看了看,然后转身走进花厅里。她和阮清瑶一样,喜欢穿高跟鞋子,这时鞋跟敲击在地面上的声音悠悠的,笃笃定定的。“阮茂学,我兄嫂明日路过省城,会来看看我们……我和阿俏。”阿俏在花厅外听真了,就忍不住心花怒放:这是舅舅舅母啊!舅舅舅母来省城看她们娘儿几个了啊!“什么?”坐在花厅里的阮茂学却白了脸,睁圆了眼望着妻子,原本那八分酒意此刻最多也就剩个两三分。常小玉手里却还托着一碗醒酒汤,手里捏着瓷勺不晓得是不是该递出去。片刻后,阮茂学伸手将常小玉的碗和勺都随便一推,硬撑着桌面站起了身,结结巴巴地说:“明儿舅兄大驾光临,宁淑……宁淑,你说该怎么迎接……就,就怎么迎接。”阿俏听舅舅舅母闲聊时说起过,当初父母决定在一起的时候,舅舅舅母曾经极力反对这桩婚事,说白了就是反对和这桩婚事绑在一处的不平等条~约。可后来母亲宁淑还是一意孤行,嫁入了阮家。当时舅舅宁沛为了妹妹,大约好生威胁过阮茂学,直言他若是有半点对不住宁淑,就一定会带妹妹离开云云。所以眼下阮茂学听说宁沛夫妇要来省城,几乎立时吓傻,酒也吓醒了,也不敢再借常小玉来逗宁淑的话了。宁淑见了阮茂学这副怂样儿,一时没绷住,险些笑了出来,后来想想,却终究还是觉得心酸,只得摇摇头,平铺直叙地说:“我侄儿如今在邻省寻了个不知什么差事,兄嫂这次来是去看他,在省城停留一晚,顺便来看看我们。住处什么的你不用费心,宁家在省城里原本就有产业。”说着她瞥一眼常小玉,只淡淡地回了一句:“可是见了舅兄,这些该说的事儿究竟该怎么说,在你。”第107章阿俏还从来没见过父亲阮茂学那副如临大敌的样子。阮茂学一早上起来,就把家中的仆佣聚集起来,说了舅老爷登门造访的事儿,嘱咐他们千万别提家里还有个常姨娘的事儿,还应承了所有人:若是这一天能太太平平过去,不出岔子,回头人人有赏。而常小玉从一早上起就不见人影,阿俏猜该是阮茂学嘱咐她藏着千万不能出来,也千万别到主母跟前去讨嫌。常小玉就只能躲着。舅爷舅太太前来探视一回当家主母,结果这阮家大院上下一下子就将风向全看清了。原本还有些仆佣暗中起过巴结常小玉的心思,这如今,全跟在宁淑身后,一口一个“二太太”。阿俏心想,若真的设身处地想想,常小玉其实挺“倒霉”的,竟摊上阮茂学这样一个“老爷”。只不过她对常小玉全无半点同情:这个女孩子,当初是她自己选的路,无人逼她,日后是宠是辱,都只能她自己担着。中午的时候宁沛夫妇赶到了阮家,而阮茂学特地从市府请了半天假,早早就赶回家来陪着“舅兄”。然而宁沛夫妇最想见的,却还是宁淑母子三人。阮浩宇在外求学,无法临时归家,只得罢了。舅母张英一见阿俏,立时红了眼圈,叫了一声“阿俏”,就把她揽到怀里,抱了好一会儿,这才放开左右看看,见出落得确实好了,稍稍松了一口气,说:“阿俏,你这可是……长成大姑娘了!”阿俏见了将自己当亲女一般看待的舅父母,心里自然也激动,见舅母如此,赶紧好言劝住,先问起宁老爷子,又问起宁有信的消息。宁沛与张英忍不住对视一眼,宁沛开口:“有信他……唉,一直嚷嚷着要混出个人样儿来,所以先是去了外省做学徒,后来说是有人提拔,寻着了个妥帖的差事。但是到底如何,舅舅舅母还是不大放心,总要亲自去看过才知道。”阿俏这才知道,原来她离开浔镇不久,表兄宁有信也随之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她一面出神,一面听见舅舅宁沛问起宁淑,在这阮家大院里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宁淑不动神色,只瞥了阮茂学一眼,见阮茂学老老实实地坐着,却红着脸,额头上似要冒汗。宁淑见丈夫紧张成那样,终于还是心肠一软,人前给了丈夫几分颜面,只点点头回答兄嫂,说是阮家这边一切都好。宁沛便打一个哈哈,转过来问阿俏:“阿俏,你这个娘,总是向着你爹。我问她什么她都不说,所以舅舅只管问着你,你娘在这里,过得可好,有什么顺心不顺心的事儿,你要向舅舅说的?”这下阮茂学急坏了,一个劲儿朝阿俏使眼色,可又怕被宁沛夫妇两个见到。阿俏却看看宁淑,只见宁淑低着头,望着自己的脚尖,见到阿俏的目光转过来,终于还是不动神色地摇了摇头。阿俏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晓得宁淑在兄嫂面前,到底还是选择了维护自己的丈夫,给阮茂学一个台阶下。于是阿俏就带着笑应道:“其实吧,原本是有些糟心事儿的”阮茂学登时脸如土色。“以前娘总是愁浩宇上学的事儿啊,如今浩宇总算去了个好学校,学习什么的再也不用我娘发愁,如今可不就天天舒心,没啥可烦恼的了?”阮茂学登时舒了一口气,瞪了阿俏一眼,心想这个不省心的闺女,怎么能这么着吓人的。阿俏也毫不犹豫地瞪回去,心里暗暗地说:我只是在尊重我娘的意见而已。她曾当着宁淑的面说过,阮茂学或许是个可以挽回的丈夫,关键要看宁淑愿不愿意挽回。如今母亲既然做出了选择,她便也不再多说什么。宁沛夫妇两人对视一眼,点点头:谁都是从那时候过来的,他们夫妇两人直到现在还在为了宁有信的前程发愁,浩宇上学的事儿,太可以理解了。这时候舅母张英开了口:“大妹,家里老爷子可是发了话的,阮家这边,要真有什么,你可千万别藏着瞒着,不往家里说,就像上次宁家那个菜式的事儿……”阿俏听了忍不住吃惊:什么是宁家那个菜式的事儿?“……咱们浙西宁氏,宗族里多少还是出过些有能耐的人。宁氏一族再怎么不济,也不至于辱没了你们阮家。”舅母张英继续往下说。“老爷子说了,宁家的女儿嫁到外头,可绝不是那等,让人给气受的。”张英说这话的时候,舅舅宁沛就盯着阮茂学,直看得他出了一身汗,又出了一身汗。一旁阿俏则紧紧地咬着下唇,若是在阮家发生的,事关宁家菜式的事儿,她想来想去,就只有那一道“宁氏小炒肉”了。难道就这么一道菜式,竟然还让阮家给宁淑气受了?终于,宁沛夫妇两个在阮家用过了午饭。他们两人今晚要在省城落脚,顺便照看一下宁家在省城不多的一点产业,于是便向阮家告辞。宁淑早已备下了她给宁有信准备下的礼物,包成了一大包,这时候叫人拿了出来,托宁沛夫妇两人给宁有信捎带去。而阮茂学直到将宁沛夫妇送出阮家大门,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见到宁淑好笑的眼光转过来,这位阮家的二老爷赶紧给妻子作个揖,说:“今日真是有劳贤妻了。”然而阿俏再也顾不上这一对夫妻俩了,她转进东进,在祖父阮正源的书房外头转转,心里反复琢磨此前听到的那几句:“上次宁家那个菜式的事儿……”算起来,“宁家小炒肉”这道菜式列入“阮家菜”的菜单,没过多久,她就去惠山了。所以她不在家的时候,阮家人借题发挥,竟为难母亲宁淑了?“阿俏”书房里,阮老爷子不知怎么猜到了阿俏正在门外徘徊,在屋里出了一声。阿俏只得推门进去,向祖父问了一声好。阮正源只管笑吟吟地望着她,并不多说什么。突然阿俏福至心灵,想明白了一些事儿,她开口问阮正源:“祖父,阮家族里那些人……族长他们,嗯,改菜式要他们点头才行,这规矩,是不是因为我当初做过的那一道‘宁氏小炒肉’?”阮正源点点头,正色道:“好孩子,原来你已经想到了。”阿俏一听说又是阮氏族里的这些人作怪,她心底腾的一声就有火冒起来,小声道:“那道菜是我做出来,夹在阮家席面里的,那些人为啥要针对我娘?”当时的情形她大致能猜到,料想宁淑在阮氏族里,怕是受了不少非议和委屈,否则不至于连舅舅舅母都听说了这事儿。可是,宁氏小炒肉,那道菜,那道菜……仅仅是因为那道菜的菜名儿里,有“宁氏”两个字么?“是的,就是因为那道菜,里面有‘宁氏’两个字。俗话说,高门嫁女,低头娶妇,阮家有些人觉得以妻族的字号冠在阮家的菜式上,拉低了阮家席面的档次。”阿俏心头怒火登时又往上冲,心想,难怪舅母要说那句话,浙西宁氏,哪点还辱没了谁呢?“菜式确实是好菜式,可就是因为一个字号的关系,阮氏族里就不准我们阮家继续摆这席面。”阮正源悠悠然地往下说,好像在说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关的,旁人的事儿。不准他阮家摆这席面?阿俏心想,这阮氏族里,竟然有这样的能耐?不过想想上辈子的事儿,当初阮家那些族人的确是将她逼到再无第二条路可走,最后只能梳起长发,发誓不嫁。“后来这事情叫浙西宁氏无意中听说了,你外祖父是何等样护短的人你也知道。别的不说,宁老爷子的学生就先找上门和阮家宗族交涉,后来才是宁氏族人。双方交涉了好些时候,阮氏宗族勉强妥协了,可却从此对内出了这样一个规矩:我们对外摆的席面,任何菜式的改动,要让阮家宗族里点头才行。”原来是这么一番曲折。“现在这个社会里,宗族,平时看着好像没有、不存在,可是一到家里出什么婚丧嫁娶、承袭传递的大事了,他们就会凭空冒出来。阿俏,你从此事之中应当可见一斑,无论是阮氏宗族,还是宁氏宗族,遇事,其实都一样。”听了祖父的话,阿俏的怒火却未平息,“可这关我娘什么事儿……”“说实话,这件事,错的根源,在你祖父,当时是祖父执意要将这道菜添在阮家席面里的!”阮正源缓缓地说,“事后我当众向你娘道过歉。”阿俏一下子哑了:祖父当众向母亲道了歉,这事儿……那她,她还能怎么样?“阿俏,你没怎么和族里的人打过交道,我想,你可能还不大了解阮氏宗族里的那些人……”阮正源慢悠悠地说。谁说的?!阿俏在她心里大叫,上辈子她就和那阮氏族里的族长和族叔们打过交道,她威逼、利诱、苦求、卖惨……她怕是什么招数都使过了,可是……“那些人就是一群食古不化的老顽固!”阮正源一个字一个字地说,而阿俏的双肩轻轻一震,祖父说出了她心底的每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