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
作者:安静的九乔      更新:2023-06-03 05:41      字数:5896
  阿俏也一样记得清清楚楚,当时阮正源问过她:若是她成为“云林菜”的传人,能独当一面,举起‘云林菜’的招牌,不再需要阮家……她会如何。而当时她的答案是:“无论阿俏在惠山能学到什么,阿俏都会是个阮家人。”到了此时此地,阿俏不由自主地将这句话再次当着阮正源的面说了出来。“不错!”阮正源这时候回过了头,盯着阿俏。阿俏觉得这个一向和蔼慈爱的祖父目光突然变得犀利,似乎想要看穿自己的心,想知道自己说的是不是真心实意的话。“不错,阿俏,你是阮家最看重的人,爷爷希望你记住,是阮家造就了你,日后,也要靠你,将阮家的担子都挑起来。”耳中听着阮正源这么说,阿俏竟忍不住往后退了一步。“爷爷,您别这么说,阿俏不过是阮家的一个寻常女孩子,光咱们这一房就上有二姐清瑶,下有弟弟浩宇,爷爷您这么说,阿俏当不起。”阮正源的目光并没有因阿俏这么说而发生任何变化,他持续久久地盯着阿俏,似乎想要辨清阿俏究竟是真的这么想,还是在以退为进。片刻后阮正源收回目光,嘲弄地抬了抬唇角,淡淡地开口:“阿俏,阮家将你放在外祖宁家,一放就是十五年,当年你回到省城的时候,恐怕并不明白背后真正的原因!”阿俏听见这话,皱起眉头,心头上仿佛有一块大石,压得死死的。她一直以为,阮家人其实并不在乎她这么个可有可无的女儿,待她十五岁后将她招回省城,不过是要用她,要使唤她,要她为阮家卖命。而她,她则铁了心要做自己,不再受旁人摆布,做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阮阿俏”。可是到了今日,突然听阮正源提起这“真正的原因”,阿俏胸口不免一窒,再次往后退了一步,同时轻声唤道:“祖父!”阮正源在阿俏面前施施然坐下,打开面前的一本书册,阿俏清楚地看见,几张微微泛黄的老照片从书册中掉落出来。“阮茂学宁淑女公子满月留念”,那上面每一个字,阿俏都记得清清楚楚,始终不能忘怀。“你的弟弟暂且不说,他年纪比你小得多,天资如何,毅力如何,眼下还不定,要看以后。”阮正源不再望着阿俏,而是像自言自语一样缓缓往下说。“可是你的姐姐清瑶,你不妨想一想,将你和她比上一比,你会觉得她不比你更有资格继承阮家的家业么?”阿俏的脸色有点儿发白。阮清瑶性情骄纵,自幼好逸恶劳,不喜厨事,贪图享乐。而且阮清瑶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装作味觉不灵敏,尝不出细微的味道差别。若从这一点上说,阮清瑶的确不是一个能将“阮家菜”传承下去的人选。可难道,就因为这个原因,她阮阿俏,才会被留在宁家十五年,交由舅父舅母在乡下小镇上抚养长大的?阿俏已经隐隐约约想到了什么,可是却始终不明了。“那这样,爷爷给你讲一个故事吧。”阮正源见到阿俏的面色,继续笑得温煦,“你姐姐清瑶,在两岁多快三岁的时候,有一天保姆喂她喝鸡汤,她死活不肯喝,爷爷问她为什么,清瑶只哭着摇头,说鸡汤里有药味,她没病不用喝药。”阿俏听了这个故事,虽然还不明白阮正源的用意,可是无端端地,她心头开始一阵阵地发冷。“爷爷当时就纳闷了,好好的鸡汤,怎么会有药味。”阮正源续道,“当时家里生意做得还不是太大,有时用不了那么多活鸡,剩下了的就会拴在柴房里圈养上几天。用来给清瑶熬鸡汤的,恰巧是在家里养了几天的一只。于是我去问家里的厨子,厨子没办法只能点头承认,说在那前几天外头有鸡瘟,他就给那几只鸡服了一点儿清凉的药物,想着反正就要屠宰了。几天之后厨子宰了鸡熬出了鸡汤,自己尝着没什么问题,就呈上给了全家……”“家里这么多人,只有清瑶一个,尝出了鸡汤里面的药味。”此时阿俏已经几乎退到了阮正源书房的门边,将背心靠在冰凉的门板上,她听了这个故事,心中早已大亮:在两三岁的时候,阮清瑶味觉灵敏的秘密,就已经教祖父摸得一清二楚,难为她竟还自以为得意地瞒着旁人,瞒了这么多年。“所以,阿俏,你想一想,如果你一直在省城长大,如果你也成为清瑶今天的这副样子,阮家……会怎样,祖父的心愿……又会怎样?”阿俏低下头,这才觉得自己上下牙齿在微微打战。她一直以为,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弃子”,是被人生下来就抛在脑后的可怜虫,而父亲原配所出,长她两三岁的姐姐才是始终被人偏爱的那一个。可如今听祖父阮正源所说,她才知道,她不是弃子,她才是被阮正源亲自挑选中,自幼就祖父当成是可以继承阮家的人来看待的……宠儿?阮正源说得没有错,她,的确是阮家刻意造就的,她前十五岁的人生,不不不……甚至直到现在,今天,她所走过全部的道路,都是面前这个人,这个暗地里主宰着阮家各人命运的祖父,一手安排,看着她走下去的。而阮清瑶,或许原本也能成为与她一样的人,可是却因为没被选中的缘故,被放任自流,娇惯成了现在这一副模样。或许她此刻应该感到骄傲与幸运,因为她就是那个“被选中的”,可是此刻阿俏心中一片冰冷。这,真的是,她所想要的吗?“阿俏,你若是辜负阮家,不仅会辜负祖父的期望,也一样会辜负阮家的……这些人。”阮正源说话的时候,目光终于再度转回慈和与期许。可是阿俏看着他,如同看着一个极为遥远的陌生人。阿俏从阮正源的书房出来,低着头回到自己所住的小楼。刚踏上最末一层楼板她就听见阮清瑶的声音响起:“你回来啦!”此刻阿俏最听不得的,就是此人的声音,因此阿俏面色苍白,浑身一震。阮清瑶披散着一头大卷发,正随意盘着腿坐在阿俏榻上,见到阿俏这样,她扁扁嘴笑道:“上回你在阳台点蚊香那次,把我吓得魂儿都没了,哼哼,你也有今天啊……阿俏,阿俏?”阮清瑶觉出阿俏的情绪有些不对,连声问了两句。阿俏在她面前坐下来,平平地说:“什么事儿?”“我就是来告诉你一声,我查过常婶儿的事儿了。”阮清瑶往阿俏榻上软软地一靠,又弹了起来,“要死了你这妮子,怎么睡这么硬的床板?”阮清瑶自己的榻上,即使是夏天,也用最轻和柔软的鹅绒垫子垫在底下,上面再铺一层清凉的簟席不比阿俏,自小在浔镇长大,睡惯了硬板床。“算了,这是你自己的事儿,我呀,就是来告诉你,常婶儿的事儿我查清了,与我外祖家有点儿关联,恐怕会棘手一点儿。不过她确实不是什么让人省心的主儿,所以我还是会勉为其难,把她从咱家弄出去的。”阮清瑶朝阿俏勾勾下巴,“这样你该满意了吧,不过我丑话可说在前头,常小玉的事儿我不管。我就是这么个人,怕麻烦,就想一个人安安生生地过日子……”说着阮清瑶还是觉得不对,抬起头望望,冲阿俏连声问:“阿俏,阿俏?”“要命了这死丫头,这不还是你非逼着我去查的么?要是这家里只有我自己,我才懒得管呢……”阮清瑶望着阿俏,突觉对方眼中一闪一闪的泪花纷然,登时嘟哝一句:“不会吧,三小姐,今儿个爹真的将你委屈成这样,这不像你啊,你不一向是那个凶巴巴,自说自话,谁都不放在眼里的三小姐么?”她对面的阿俏突然伸手揉了揉眼睛,轻声问:“二姐,我回来这么久,却还一直不清楚,二姐的外祖家,是个什么样的人家?二姐若不介意,与我说说看可好?”阮清瑶眨眨眼,疑惑地问一句:“阿俏,你今儿是哪根筋搭错了?”第103章阿俏信步走在省城的街道上,百无聊赖地抬脚踢开一枚石子。前些时候阮老爷子与她一番“谈心”,当时确实曾令她震动不已。可是事后一想,阿俏也大致猜出阮正源的用心:自己刚从惠山回来,立即联手寇珍,又当众推介来自惠山的云林菜,显得太过我行我素,与阮家渐行渐远。所以祖父提起昔日旧事,希望能借此感化阿俏,令她不要做得太过,也免得她越发不受控制。阿俏这样想着,不由得长叹出一口气:祖父固然是处心积虑,可其实也未免太过一厢情愿了,当日阮家族长不也说过,她只是阮家的女儿,将来若是嫁与外姓,又有什么资格继承阮家的事业?上辈子其实也是这样,到最后阮家分崩离析、岌岌可危,阮家族里的那些人却依然逼着她“梳起”,发誓绝不外嫁,才允许她代表阮家奔走,尽自己所能去挽救一切。想起这些阿俏就咬紧下唇,要她“梳起”要她终身不嫁,她也不是做不到,事实上她上辈子就这么做了可是细想想,这凭什么?女人难道就不是人么?重活这一辈子,她偏要反其道行之,她偏要以一个寻常女儿家的身份,让阮家的产业,从自己手里延袭下去。还有,关于阮清瑶,也是如此。她这个二姐阮清瑶自幼就被祖父阮正源视作弃子,尽管有着不错的天资,却留在阮家大院里无人点拨,就这么娇生惯养地长大,生就一副好逸恶劳的脾性,与自幼生活在水乡小镇里的妹妹阿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以前阿俏还只觉得这个二姐可恨,如今却觉得阮清瑶多出几分可怜始终被人摆布却不自知,总还一心觉得自己在摆布旁人。“阿俏,你若是辜负阮家,不仅会辜负祖父的期望,也一样会辜负阮家的……这些人。”她记起祖父说的话,简直郁闷得要死:这可恨又可怜的阮清瑶,还有阮家的旁人,难道他们的命运,也是她阿俏一手造成的么?想到这里,她却又忍不住再叹一声,觉得祖父阮正源真正是一把掐住了自己的命门死穴:阮清瑶上辈子下场凄凉,阿俏明知这与自己并无直接关联,却无法不从内心深处对这个二姐生出几分同情。一面走一面想着自己的心事,阿俏突然发觉自己来到了那条通往苍蝇馆子的巷子口。这么久没回省城,算来她已经两年多没有来过这里了。阿俏记起这间苍蝇馆子里“火爆腰肝面”的味道,忍不住微笑起来,将烦恼暂且都往脑后一抛,随即走进巷子,想去看看那间连招牌都没有的店面,如今究竟怎么样了。走进巷口不远,一股子熟悉的香味便扑鼻而至,这味道果然治愈,阿俏瞬间已是宠辱皆忘,脚步加快,来到那间苍蝇馆子跟前。两年多不见,这小小的店面依旧。中午饭点已过,店里没有其他的客人,店老板的身影依旧在柜台后面的大灶上忙忙碌碌,此刻他似乎正在将油锅里的香料慢慢炒香。阿俏闻着那香味儿,忍不住就数起来:“桂皮、八角、茴香、草果、花椒、香叶……”店老板诧异地抬起眼,见到是阿俏这么个小姑娘,又低头专心炒制香料,不理她。阿俏也不去打扰人家,只捡了个空座位坐下来,耐心看店老板行动。不多一会儿,店老板看看到了火候,就将香料从熬着的油里滤过捞出来,然后将熬好的油往一只盛满辣椒粉的铜钵里一倒。只听“滋啦”一声,霸道无比的辣子香味就在苍蝇馆子里弥漫开来,阿俏早已被呛到了,连咳数声,用帕子捂住口鼻,待她缓过来的时候,眼睛鼻子早已熏得通红。可她还是很兴奋,直到见到那店老板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抬起头望着她,阿俏连忙笑着说:“老板,来碗腰肝面,加半份腰花。”店老板看了她半晌,终于点头“哦”了一声,一转身,就开始烧水,起油锅,将事先准备好的腰肝片成极薄极薄的薄片。只片刻功夫,那腰肝面被盛到了大碗里,店老板亲自将大碗端到了阿俏面前,另一只手将一碗刚刚才浇透的辣椒面往阿俏面前一顿。“回来啦!”那老板转身去收拾,却抛下这么一句话。阿俏一怔,立即省过来这老板竟然在两年多之后,还能记得她,记性不错,眼力也不错。她道了一声谢,小心翼翼地舀了一勺辣椒油,淋在面条儿上,然后挟了一筷子面条送进口中。只觉得“轰”的一声,阿俏口里像是着了火一样,她免不了又狼狈地大咳了几声,可待最开头的那股劲儿过去,阿俏却觉得整个人身体都暖了起来,口里的味蕾全醒了,蠢蠢欲动地等待着品尝碗里那鲜嫩至极的腰肝,和口感劲道的面条儿。“小姑娘平时不怎么吃辣子吧!”店老板将油锅涮干净,挂在灶台旁白,闲闲地问了一句。阿俏摇摇头,顾不上答话,口舌都被美味占据着。店老板望着她这副馋坏了的模样,摇了摇头,刚想嘱咐她慢点儿吃,可是那一抬头之际,店老板愣住了。门口立着三个身强体壮、一脸痞气的年轻人。已是八月里有些秋凉的天气,其中为首一人却敞着胸前的衣裳,露出胸口纹着的一只青郁郁的苍鹰。“几位客人,小店总共这几样面点,都写在墙上了,各位想点什么,跟我说一声就行……”“老头子,没想到,你还挺会装蒜!”为首的那一个冷笑了一声,带着两个兄弟一起,大喇喇地走进了小面馆,往一张空桌子跟前一站,瞥一眼阿俏,只见她穿着和寻常女学生差不多的袄衣袄裙,一头短发整整齐齐的别在耳后,正捧着面碗埋头吃面,看不清面孔。“不相干的人就别在这儿杵着。”为首的年轻人冷笑一声,“回头误伤了你这等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有的你哭”阿俏没说话,而是飞快地将碗里的面吃了几口,伸手拿帕子擦了擦嘴,低着头就从那三人旁边溜走了。店老板刚想“哎”一声提醒阿俏:她这还没付钱那!可是转念一想,这世道本是这样,不过墙倒众人推而已,又何必出声留她,没的教她白白牵扯进这一场祸事。他脸上神情这一变化,立刻就叫三名少年人看了出来:“我说,狄九师叔,”为首的一个仰天笑了出来,“看起来,你是终于明白这世道了哈!”这人一伸手,立时将店里一张桌子推倒,桌上本来顿着十七八只盛面的瓷碗,叠在一起,此刻一起乒乒乓乓地摔在地上,碎片散了一地。“这世上,早已没有狄九这么个人了,”店老板忽然低低地叹出一句,“三位又何必一而再,再而三地苦苦相逼呢?”他面无表情地低下头去,自取了一柄笤帚,在地上“哗哗”地扫起了碎瓷。“我们大当家的说了,狄师叔想要避世而居,再不理会兄弟们,也不是不行。老规矩,饮了这瓶十年窖藏的青州酒,就算退出江湖,从此我们就只当狄九已死。”说着,这打头的年轻人从后面的人手里接过一只白瓷瓶,将瓶盖儿拧开,往桌上一顿。“是啊,江湖的规矩,但凡吃过‘江湖菜’这碗饭的,若是真想当自己是个死人,就一口气饮干了这一瓶青州酒。”另外两人分别取了店里的两只瓷杯过来,为首的年轻人伸手就从白瓷瓶里淋淋漓漓地倒出些酒水来,先自己取了一小杯,一扬脖饮了,“啊”地一声辣了辣口,这才赞了一句:“十年窖藏,前头劲儿足,后劲稳稳的,名不虚传”“贤侄,你也知道我,”店老板的腰立即弯了下去,“我是真的不能饮酒。别说一瓶,就是一杯,也能立时要了我这条老命,求贤侄高抬贵手……”那年轻汉子闻言笑了起来,“狄师叔,原来关于你的传言都是真的,你不过是躲着,既不饮了这瓶酒,退出江湖,也不肯遵循江湖的规矩”他一抬头,瞥眼看见了适才店老板递到阿俏桌上的那碗辣椒油,“是不是……还在打着‘江湖菜’的旗号做生意啊?”“我……哪有?”店老板急得额头上一根根青筋都爆了出来,“自打我到了本省,就再也没有做过‘江湖菜’的任何菜式,你们……你们真的别,藉此勒索……”他还未说完,为首的年轻人一伸腿,立时踹倒了旁边两张桌椅,伸手炒起那碗辣椒油,作势就要往店老板脸上泼,还不忘了回头对身旁两个兄弟说:“把他这店给我砸了!”“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