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
作者:巫羽      更新:2023-06-03 05:30      字数:6505
  第二日清早,姒昊仍是去秋市探寻昆乌戈商队的消息,虞苏留在家中。他到陶坊里拿一件彩陶盘,到屋后盛土,他要种东西。三颗小麦的种子撒入盆中,再盖层薄薄的细土,浇上水。虞苏把它放在木棚外的一块石头上,让它沐浴阳光。种上小麦,虞苏回屋,他坐在木塌上缝制戎布斗篷。戎人的斗篷厚实,很宽大,用于遮蔽风沙,抵御寒冷。他们做好了启程的准备,只差一支前往昆湖的商队。姒昊在秋市走动,遇着胥吏,跟他打了下招呼,询问他:“今日有新来的商队吗?”胥吏听职于桑城城主,时常到市场走动,处理交易纠纷,并且盘问抵达桑城的商队,他消息灵通。“昆戎来了一支商队,住在馆屋里。”胥吏认识姒昊,知道他和贩陶的虞苏住一起。自从那个叫虞苏的虞人到桑城来贩陶,胥吏家中就没缺过陶器,当然他对虞苏,甚至是他的伙伴也很关照。“领队的可是昆乌戈?”姒昊心里已有七八分的把握。他询问过其他戎人商队,昆戎只有这么一支商队会前往桑城。“正是他。”胥吏回道。在后来,胥吏才知道那位温和的虞城陶匠,就是跟着昆乌戈商队离开桑城,他心里一度有点懊悔。获得昆乌戈在桑城馆屋的消息,姒昊没有当即急着去见他。第二日清早,姒昊带上虞苏,携上戎族的通行牌饰,才前往桑城馆屋。两人在馆屋外,请仆从通报,得以见到昆乌戈。这是一位身材魁梧似小山,浑身金饰的凶恶男子,褐色的发和胡子虬曲交结在一块,一双碧色的眸子冰寒似青玉。他的身上佩带着一把戎刀,一把戎剑,刀剑金灿灿镶嵌玉石,散发着异彩。要是寻常人见到他,恐怕要心生恐惧,连话也说不利索,只能畏畏缩缩站在一旁。姒昊和虞苏见到他,神色都很从容,不往他身上乱瞟,也没有因为身高差而显得窘迫。姒昊的个头高大,不比戎人矮,站在昆乌戈身前,只到他耳边。“我叫姒昊,他叫虞苏,我们有一事相求。”姒昊向这位昆戎商队的领队行礼,他上前陈述。姒昊说的是戎语,而且他没有绕弯,直接开门见山。昆乌戈本来不大搭理这两位拜访者,直到听到姒昊的话语,才抬起头将他打量。这是位外族年轻人,却懂得他们的戎语,而且说话不卑不亢,说是相求,没有一丝请求的意味。“有什么事?”要是腻腻歪歪的人,昆乌戈立即就将人赶出去了,这人的爽快,倒是挺合他性情。“我和伙伴要前往昆湖,想跟随你们的商队。”姒昊将虞苏引见,说出他的要求。虞苏站在昆乌戈身前,他向对方行了下礼,很是庄重。在这位戎人领队看来,虞苏文弱而清瘦,这样的人,根本走不到昆湖,在半道上就得教风沙给埋了。“我为什么要让你们跟随?”昆乌戈觉得有趣,他来桑城多次,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要求。戎地对于外族人而言,那是个会被杀掠的地方,不幸的被劫杀,幸运的被俘为奴,也算保有条性命。“我们有戎王的通行铜牌,路途上我们会做戎族打扮,不会给领队带来麻烦。”姒昊从怀里取出铜牌,执在手中,展示给昆乌戈看。他会有戎王的通行铜牌,显然让昆乌戈很惊讶,这样铜牌,向来只在戎族的大小头目手里。这两位外族人有铜牌,显然有着不一般的来头。“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昆乌戈不可能对两位素昧平生的人伸出援手,除非对方能带给他利益。虞苏从衣兜里取出一个小布袋,从布袋里倒出两枚色彩斑斓的贝壳。贝壳放在掌心,虞苏将手掌举起,呈现给昆乌戈,他用戎语说出三字:“海贝币。”昆乌戈将两枚海贝币捡起,夹在指尖端详,他的眼睛眯了起来。他是商人,喜欢积累财富,他也热爱财富。海贝币在戎地极其罕见,因为戎地不靠海,也因为它珍贵,一向收藏在君主手中。“你们是什么人?要去昆湖做什么?”昆乌戈捏着两枚海贝币,把姒昊和虞苏仔细端详,他显然小瞧了这两个年轻后生。“我是洛姒族,他是我生死之交。”姒昊没有多说,只表明自己的身份。洛姒族,昆乌戈对这个族群可不陌生。许多年前,有不少洛姒族经由昆戎的领地,前往规方。近来很罕见,昆湖有穹人,想取道昆戎前往规方,相当艰难。“只送你们到昆湖,不负责送回桑城。”昆乌戈把两枚海贝币揣入怀中,他看来是同意了。他收好贝币,看向虞苏,冷语:“路途上吃不了苦,病了,死了,听天由命。”虞苏不受恐吓,神色淡定。“明日城北门等候,我们午时出发。”昆乌戈告知地点时间,他收人钱财帮人办事,也算爽快。“好!”姒昊应下。以姒昊和戎人打交道的经验看,对方一旦答应了,就会去施行。两枚海贝币买他和虞苏两人一路的平安,在他看来非常值得。姒昊出任邑时,任君赠送他五枚海贝币,其余玉石贝币数枚。任君未必能意料到海贝币日后的用途,但他确实有先见之明。离开馆屋,姒昊和虞苏匆匆返回位于奚里的家。他们得开始打包行囊,离明日出行,不过半日一夜。回到家中,虞苏看着他们两人的土屋,还有土屋外的陶坊,他心中有不舍。这是他们的家,又将像舍弃姚屯的家那般,将它遗弃。他们每一次出行,都离虞城更远,离亲友更远。远到仿佛海角天涯,永世不得相见般,可即使这样,他也不后悔跟着姒昊出来。看着他独自一人在马厩喂马的样子,虞苏想如果当初让姒昊带着白马离去,而那个留在虞城的自己会是怎么想呢?想到也许永远见不到他,就心如刀割;想着他不知道在哪里受苦,孤苦伶仃,必是痛苦不堪。家没了,只要有树木,有泥土,还能再建一个。只有你我在一起,才算是家,虞苏看着姒昊,这般想。夜晚,行囊都收拾好了,堆放在屋中的角落。已经准备入睡,虞苏像是想起了什么,冒着小雨出屋,很快,他捧着一个陶盆进来。姒昊好奇走过去,打量陶盆,发现陶盆里装着泥土,他问:“这是什么?”虞苏笑得眉眼弯弯,特别可爱,回道:“种了来的种子,等它发芽。”深秋可以播种麦的种子,虞苏一直没有遗忘,他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事情。姒昊轻轻拍去虞苏长发上的雨滴,他心疼他被雨淋湿了,他心疼他一直有种植收获的期许,却跟着自己居无定所。姒昊默然,拉着虞苏到火塘边烤火,秋夜寒冷,何况还有夜雨。虞苏乖乖坐在火塘边,由姒昊帮他擦拭头发,他已很习惯姒昊对他的照顾。两人在生活中,总是相互照顾。看着熊熊火炎,回想在桑城渡过的这些日子,虞苏心中百味陈杂。自己倒真是没吃什么苦,可姒昊曾因为浇模,把手烫伤。他缠着布条,流着血水,仍是去冶炼工坊干活。每天干活回家,层层布条被血水渗透,拆开布条上药,血肉模糊。虞苏知道,他必须得这么做,他需要学习冶炼技术,总会用得上,可自己心里实在难受。那是虞苏在桑城唯一一次在被中揩泪,不想那样的日子也过去了。抬头看他在自己头上抓动的手,他的手上还留着疤痕,但是已经不疼了,伤口愈合。姒昊见虞苏仰头看他,还对他绽露微笑,他停下手里的动作,低头亲吻虞苏的唇。虞苏搂抱姒昊的腰身,和他动情地拥吻,他们这些时日忙于为出行做准备,太过劳累,没有亲好过。姒昊将虞苏一把抱起,走向木榻,虞苏仰着身子,长长的发下垂,他伸出双臂,亲昵搂住姒昊脖子。在桑城的最后一夜,两人在淅淅的雨声里欢好。夜雨下了很久,虞苏后来倦得眼睛都睁不开,他在姒昊怀里睡去,并不知晓雨几时停。虞苏早上醒来,姒昊已经做好早饭,只待他下榻一起食用。两人吃过饭,不忘喂饱大黑和大白,它们要随行。要带上的行囊不少,重的驮大白背上,轻些的由姒昊背负。两人一马一犬,走出家门口,跟奚里的居民告别。奚里人们不惊讶于他们的离开,都以为他们是秋市结束了,要返回虞地。姒昊和虞苏步上木桥,回望河岸的家,只是一眼,没有过多眷念。两人离开奚里,走到秋市的林地,在林地里一起更换戎人的衣服。他们穿戎人斗篷,皮靴,腰间佩戴戎刀,并且都披下头发,看着完全像是戎族。出林子前,姒昊摸了把虞苏的脸庞,在他嘴角印上一个吻。虞苏羞涩一笑,他不知道姒昊因何吻他,不解看着对方。姒昊用手指梳理虞苏的发丝,他眼神宠溺,但却什么也没说。灰色的斗篷罩住全身,露出褐色的皮鞋,没有漂亮的腰带,好看的坠饰,他的小苏是那么爱美的人,这些却都没有了。虞苏牵白马,带着大黑,他身旁的姒昊背负行囊,一手执着长矛,腰间挎着刀。两人朝城北门走去,远远地,就看到一支戎人的商队等候在道旁,为首那位领队一身金饰,身材魁梧,正是昆乌戈。戎人贪财,但也守诺,这一路有商队跟随,必能化险为夷。在数月前,前往昆湖,还是觉得相当遥远的事情,不想此时就已踏上去昆湖的行程。虞苏平静淡定,看向身旁之人,看着他伟岸的身影,还有镇定的步伐。和他相伴,他心中毫无畏惧。作者有话要说:昆乌戈:土豪,不考虑再来两个海贝币,我包你们昆湖桑城来回吗?昊总(掏出三个海贝币):……规方去吗?昆乌戈:……不去!第84章 昆戎远山叠嶂, 环抱周身, 在晨雾里虚幻如同梦境, 那么寂静,荒无人烟。随着光的变化,灰蒙蒙的山体, 在顶部绽露点青色,那青色又逐渐被匿去,变得金黄, 耀眼, 是晨曦。在离故乡遥远的戎地,眼前的一切对姒昊而言都很陌生, 而陌生中又带着模糊的,仿佛隔世的熟悉感。他知道戎地多山, 盘踞在戎地中心的的戎族,称为闪戎。他们这一路向东北行进, 不知不觉,已抵达闪戎的地盘。在吉秉的传授里,姒昊知道世间之大, 尽在脚下, 他也知道自己和虞苏所途径的路程之远,就是在子族商队中也鲜见。清早,从毡被中钻出的虞苏,伸出光滑的手臂,想拾地上的衣物穿着。天如此地冷, 他喝出气,抓住衣物,哆哆嗦嗦又藏回被中。姒昊已经穿戴整齐,他坐在火堆旁生火,将火苗吹旺,煮热汤,暖和四肢。戎地的冷,他们才刚领教,还未到天寒地冻时。姒昊的生火技能极好,不多时,火焰旺盛,为两人提供温热。虞苏穿好衣物,从被窝中爬出来,他小步走到姒昊身旁烤火。他睡得迷迷糊糊,长发凌乱,他把头枕姒昊肩上,似乎还没睡饱。姒昊揽他,抚摸他瘦削的肩膀,拉开自己的斗篷,将他包裹在里边。不远处,商队成员纷纷醒来了,有的生火,有的在水边汲水。十八位成员,连同姒昊和虞苏总计二十人。人多是为了运货,也是为了旅程的安全。昆乌戈走的商道相对于其它道路安全,沿途也有交好的部族头目,他是个在戎地有声望的人。就是昆乌戈这样的角色,仍警惕劫匪,他的队员个个携带武器,都是青壮,遇险时能进行抵抗。昆乌戈的队员,起初对姒昊和虞苏很轻视,认为他们是河洛人,不善武艺。离开桑城不远,刚踏入戎地那会,有三位队员曾试图洗劫姒昊和虞苏。那是一个凌晨,大家还在睡梦中,三位队员摸向了姒昊和虞苏的营地。刚靠近营地,大黑就猛烈吠叫,昏暗中,戎人还没辨认出行囊放置的地方,未挨近席被,姒昊和虞苏就已经察觉。姒昊翻身而起,空手夺走一位戎人的刀,用刀背将人劈晕。解决掉一位,立即留心虞苏所在,见一位戎人挥刀接近虞苏,姒昊拔起火堆边的长矛,直射向戎人。长矛扎中戎人执刀的手臂,从中贯穿。戎人吃疼跌地,虞苏未加思索,拔出佩刀,一刀扎在对方右手掌上,听得一阵惨嚎。大黑撕咬第三位戎人,戎人急于挣脱,用刀扎大黑。姒昊赶上前,一脚踹向对方腹侧,戎人疼极闷叫,姒昊的刀刃随之架在戎人的脖子上。火堆上的火原本快熄灭,虞苏抓起其中一位戎人掉落的斗篷,直接丢进火堆,大火立即熊熊燃起。火光,喊叫声,将扎营在附近的其他戎人惊醒,也引来了昆乌戈。三位戎人被姒昊和虞苏缴械,其中一人遭扎伤,在一旁哀叫。没有人同情他们,实在因为他们三人试图偷袭,却败在两人手中,输得太丢脸。戎人有强弱观念,向来蔑视弱者,见到这样的事,反倒敬佩起姒昊来。昆乌戈把这三位袭营的戎人狠训了一顿,勒令他们滚出队伍。三人素来敬畏昆乌戈,垂头丧气牵着一匹瘦马,带着属于他们的行囊走了。这次的遭遇,是种必然,如果姒昊和虞苏软弱好欺,队员日后还会试图洗劫他们。毕竟昆乌戈只说将他们两人带往昆湖,可没说要保护他们的财产。自此,队员们不敢再打姒昊和虞苏财物的主意,而昆乌戈对姒昊的态度也有所转变,认为他是条好汉。不只是一个富有的洛姒族,还是位勇士。虞苏在姒昊怀里窝了好一会儿,他睡意消散,着手做早饭。烧水煮羹汤,用石板烙饼,他们的伙食在商队里算是不错,两人携带的食物充足。路途上一旦有补给,姒昊会尽所能的携带。他确保虞苏不会挨饿,他想让他尽量少吃些苦。一路走来,虞苏很柔韧,没有在路途上拖后腿,他也没有病过。他不只照顾自己,他还照顾姒昊,还照顾大黑和大白。大黑被扎伤那会,虞苏甚至用竹筐背着它走了好一段路。没有这条狗,他们两次遇险都可能会受伤,甚至遭遇不测。这一路相伴,它已不只是条狗,而是最可亲的伙伴。羹汤煮好,虞苏尝了尝味道,还不错。他随身携带佐料,甚至还有一小罐豆酱。他做的食物总是很可口,哪怕是在劳累的旅程上,他也会在吃的花费心思。姒昊盘坐在地喝羹汤,吃烙饼,啃牛肉干。他的饭量大,两人的路途上,他最是辛苦。他碗中的羹汤喝完,虞苏立即又帮他盛上一碗,搁放在他跟前。吃饱饭的虞苏开始收拾行囊,他把帐篷折叠起来,捆绑在大白身上。他们的帐篷,在路途上的一处戎人集市里购得。非常实用,尤其是在寒冷的夜里,为他们抵御风寒,给予他们庇护。大白身上的东西多,有衣物,有货物,有食物,还有一个装土的彩陶盘。这个彩陶盆上种着一株绿色的禾苗,它长得瘦瘦高高,叶子上沾染晨露。不远处,昆乌戈的商队已经收拾好,准备上路。姒昊熄灭火堆,背负上随身的行囊,他带着虞苏,马犬一起跟上。昆乌戈回望一眼,正好看到这两个外族人跟来的身影,他对姒昊点了下头。两个海贝币为报酬,携带这两人去昆湖,昆乌戈觉得是笔很好的生意。这两人不惹事,除非别人招惹他们;这两人也很自立,不用他给予帮助,不会拖他后腿。昆乌戈多少有点敬佩姒昊,他是个强悍而意志坚定的人,也难怪他敢踏上戎地。对于那位带着棵麦苗的长发男子,昆乌戈则觉得他令人费解。他对任何人都很亲和,随遇而安,路途再艰难,也常见他面露微笑。他明明文弱得很,却从未在道上落下。闪戎在戎人部族里人口最多,地盘最大,其间有大小头目数十。昆乌戈是个老领队,他和商道沿途的闪戎都打过交道,一路畅通无阻。姒昊和虞苏在路途上见过被俘为奴的男女老幼,也见过惨遭洗掠的聚落,还见过一身血污,刀剑血绣的戎兵队伍。是该庆幸跟随昆乌戈的商队,若是单独进入戎地,九死未必有一生。连续数日,都在山地里行走,一个山头接着一个山头,仿佛无穷匮。姒昊询问昆乌戈几时能到昆戎,昆乌戈说:雪还没怎么下,等大雪纷飞的时候,昆戎之地就到了。这位戎人领队有着悠闲,淡定的心情,他不急于去算路程,他知晓时候还没到。抵达昆戎前,下了场鹅毛大雪,天色昏晦如夜。商队躲在一处山洞避雪,一避一夜半日,又累又乏,又冷又饥。姒昊一直搂抱虞苏,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他。吃的东西又硬又冷,不过是些肉干,就着少量的水吞咽。虞苏发起烧来,夜里烧得迷迷糊糊,在姒昊怀里说胡话,说他想吃野柿子。姒昊哄他说好,等我们回姚屯去了,一起去摘野柿子,放在炭灰里捂热了吃。在姒昊的安抚下,虞苏睡去,他没听到姒昊在他耳边的喃语。这位原本不信神明的男子,一直在祈祷他安康,向山神,向当地戎人的草木山川的神明祈求。也许神明听到了姒昊的祈求,第二日雪停,虞苏的烧也退了。十七人待在一个山洞里,姒昊对虞苏的照顾和安抚,众人看在眼中。人们或许不能理解他们之间的感情,但是设身处境去想,这样不离不弃的情感,在艰难旅途里尤其难能可贵。脚踩在厚厚的积雪上,在雪地留下一排长长的脚印。商队远去,在阳光明媚中,消失于林地。阳光普照的昆戎之地,白雪皑皑蒙上远处的山峰,一望无边的平原,树木青葱如春。这里是戎地里最好的一块土地,富饶,肥沃,可以种植,可以放牧,适合渔猎。戎人不只是以放牧为生,他们中的许多部族,也热衷农事,有的部族则专以捕鱼为业,因地制宜。来到昆戎,姒昊和虞苏发现它并不那么陌生,这里有农田,有屋舍,有水井,也有泥土夯筑的城墙。平直的土道上,昆戎的马车驰骋,驶往城门。昆乌戈带着商队驻扎在土城外,他告诉姒昊,土城里住着昆戎的首领昆吉金。如果姒昊想在昆戎住下,那么必须得到昆吉金允许。旅途上,姒昊和昆乌戈交谈过几次,谈过他们戎王通行牌饰的由来,自然也谈及他们想去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