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
作者:巫羽      更新:2023-06-03 05:28      字数:4800
  姒昊坠落于虚空中,他见到一片黑暗,而黑暗的尽头,是一簇簇殷红的荆棘,像一团团火光。他正沿着荆棘行走,而后荆棘变成了火,舔着一堵灰白的夯土墙,土墙如此高大,火焰也越烧越旺,层层窜高。姒昊绕着土墙走,他悠悠晃晃,像浮魂般,他不知道,自己在寻找着什么,但仿佛有什么东西,在牵引他。他走到城门前,门口和门楼上坐着许多人,他们面无表情,都有着惨白的脸庞,还有褴褛沾染血迹的衣裳,他们齐刷刷看向他,黑白的眼睛,空洞得仿佛死物。红色的城门半掩,姒昊朝它走去,突然从门两侧伸出数只手臂拦阻,那些游荡在门外的人们,不知何时,都来到了姒昊的身旁,他们伸出的手臂,诡异的齐整。姒昊只能徘徊在门外,似有不舍,仿佛红门之内,有什么他眷念之人。阿昊……一个熟悉而苍老的声音在唤他,姒昊回头,看到一位穿朱色长袍的老人,他有把灰白的长胡须,和一双慈爱的眼睛。姒昊伸出手去牵他,老人也伸出手,一双枯老的手,握住一只孩子的手,一老一少,慢悠悠地行走。他们来到一棵高大的棠棣树下,白色的棠棣花纷飞如絮。他们坐在花下,眺望向南方黛绿色的山,还有白色的云,孩子说:大父,我想再听听伯禹的故事。老人扫去落在肩上的白花,他用悠长的声音说:伯禹很早就没了父亲,他的父亲,因罪被古帝诛杀,但是他想成为一位杰出的人,他……壶守在榻旁,他在观察姒昊,他看到他的唇嚅动,像似在说着什么。在迷药的作用下,姒昊隔绝了疼痛,陷入幻觉,他在呓语,他像似在和什么人说着话,濒死之人说的话,总是没有条理,都是虚妄之词。他梦见了故人,壶想,人们在生死徘徊之际,常常会梦见已经去世的亲人。他也许能苏醒过来,也许不能,一切只能靠他祖先之灵的庇佑。壶,没有姓氏,他是姜铭的奴人,奴籍出身。姜铭重视他才能,让他效力于军队,恢复他的自由之身。壶知道躺在他屋中之人,他的姓氏,他是洛姒族,他氏姒。壶端起一件陶盘,陶盘上放着一枚红镞,他认得红镞,他步出门去。门外,牧正和任铭一见他出来,都激动迎上去。壶是个直率的巫医,他对牧正说:“今晚醒不来,明日再来看看。”牧正挨靠着木门坐下,壶所说的话,他早已有猜测,只能等待。从姒昊身上挖出的红镞箭,让任铭的询问欲望更为强烈,他不管牧正的颓然,他将他拉到一旁,低声问他:“这少年是何来头?”“以他年纪,且为晋夷的神弓手追杀,老铭,你觉得他是何来头?”牧正苦笑,慨然长叹。他信任任铭,所以他不再隐瞒,此时也隐瞒不住。任铭和任君有较亲的关系,细算起来,他是任君的从弟。任铭皱起眉头,他很惊讶,他吃吃道:“那传言难道是真?”以前有过传言,说帝向的正妃,逃回娘家任地,并且在途中生下一个男孩。然而任人都知道,帝妃埋在寻丘,寻丘还有她的墓呢。牧正点了下头,他最清楚,这不是传言。任铭责怪:“你可藏得真深,这么重要的事,都不与我说!”任君的外甥,在他的地盘上,他一无所知,直到晋夷的人进来,险些把他杀了,而且这位任君外甥,还是位帝子呢。不对,如何确定他一定就是帝子?“你说他是帝子,他可有什么信物?”任铭虽然是位武夫,心思倒细密。“他身上有一件帝族族徽的佩玉。”牧正的手展开,他手中是一件沾血的玉佩,玉佩阳刻着族徽。在姒昊被送进壶屋子前,牧正将它取下,捏在手上。任铭将玉佩拿到自己手上,他执住端详,嘴巴张得老大,帝族的族徽佩玉,他听闻过,还是第一次见到实物。任昉返回营地中心,来到事官的大屋,见到正在交谈的父亲和任铭。任铭问他:“落羽丘那边有消息吗?”任昉拍拍衣袍上的灰尘,疲倦落席,回道:“找到一具尸体,身旁带着弓箭,腹部中了长矛。”今日,任昉返落羽丘和营地,已有两趟,第一趟他见到忧心忡忡,什么也不说的父亲,还有神色凝重的任铭。当时姒昊在壶屋中急救,他也帮不上什么忙,由此代任铭去落羽丘监督士兵。他和任铭关系很好,待任铭如兄长。“这必是两位晋夷弓手之一,倒是不知道他被谁所杀。”牧正知道有两位晋夷弓手,当初刺杀失败,从任邑逃脱。“阿父,晋夷的神弓手为何要杀吉蒿,难道他是洛姒族?”任昉看向父亲,他觉得他应该有一个解答。任昉生活中偶有一种挫败感,因他并非牧正最优秀的儿子,他兄长才是。不幸的事,这个兄长早夭。即是不被看重,也难怪父亲要觉得他不足以议事,有事瞒他。任铭回道:“他是洛姒一族。”他只年长任昉几岁,同为从任邑来到角山来的贵族,任铭也没有几个能谈上话的朋友,任昉便是其中最投缘的一位。落姒族群中,有一支血脉被称为帝族,以往帝邦的君王,都出自帝族。晋夷灭绝了帝族,对于洛姒一族,也赶尽杀绝,要么俘为奴隶,要么祭杀。十多年后的今日,其实很少有落姒族的消息,残存的人早隐名埋姓,不知所踪。此时任昉提起他们,是觉得他找到一个解释。任昉根本就想不到,姒昊不只是洛姒族,他还是帝向之子。“果然如此。”任昉觉得父亲会收留一位洛姒族,有点匪夷所思。牧正没去理睬儿子的情绪,该告诉任昉的事,他早晚会告诉他,而此时也正是时候,牧正对儿子说:“昉,我需要你去任邑。”“是,要我去任邑做何事?”任昉乐意接受派遣,他也喜欢任邑。“明早你便去任邑,亲自谒见任君,告知他……”牧正瞅眼门外,见到两个闲散的士卒,他站起身,走到儿子耳边,低语:“告知他,帝子受袭伤重。”任昉的表情相当的戏剧性,他先是瞠目结舌,继而是忧虑惆怅,随后又化作为激荡之情,他攥紧双拳,浑身因激动而发抖。和帝邦有着古老结盟的甸服方国,大多不喜欢晋朋这位篡位者,原因很简单,利益冲突。晋朋凭借武力崛起,对其他方国一直是个威胁,任昉毕竟是任君同族,同仇敌忾。作者有话要说:导演:剧透下,虞苏很快会来角山。鱼酥照顾病猫昊总。第33章 苏醒虞苏昨夜昏睡, 梦魇不断, 醒来只余心悸, 梦中之事再记不清。他从草泥台上坐起身,发现太阳已老大,他还很少睡这么迟。匆匆出屋, 父亲早就离开去宫城,母亲可能是下田里,家里空荡荡。陶鬲里留了食物, 还有微微暖意, 虞苏将它盛起。捧着碗,却没有食用, 他坐在堂上发憷。噩梦中有姒昊的身影,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他感觉心神不宁,莫名的沮丧惆怅。姊夫不知道几时才过来, 自己简直是坐立不安。“小苏,在吗?”外头传来一个叫唤声,虞苏一听就知道是风川。“川, 我在。”虞苏应声, 起身出门,看到站在院中的风川。“你今日不用去大陶坊吗?”风川问道。虞苏此时还待在家里,往常天一亮,就会出城去大陶坊。“今日不用去。”大陶坊里最近清闲,虞苏去不去都没关系。“我请姜陶做一件双连壶, 婚宴要用,正想邀你过去——咦,小苏你的手?”风川看到虞苏包扎的伤指。虞苏回道:“被陶片割伤,不碍事。”虞人成亲,必要一件双连壶,用于装酒,给新婚的双方饮用。这东西使用时,往壶中倒酒,因为壶是双体相连,中间互通,以示两家结成一家,是婚礼上的一件重要礼器。这样的礼器,会由陶坊里的老师傅烧制,烧制者,不仅要成年,还要已婚。两人结伴出院子,虞苏只将屋门掩上。住在聚落里,就是门不闭户,也不会遗失东西。走在路上,风川问:“小苏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没有啊。”虞苏不解。“你看起来很累的样子。”他模样疲惫,脸色苍白,眼睛还布着血丝,只是他自己看不到,就是粗心的风川也留意到他的异样。“做了一晚的噩梦……”虞苏觉得很受折磨,他还从没睡得这么不安稳,仿佛睡觉是件痛苦地事情。“你梦见什么?”“梦见吉蒿,我很怕他出事了。”“……”风川觉得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不过他也不好说什么,甚至觉得这种事,相当费解。“住得实在太远,不知道他怎样了,他上次才被狼咬伤手臂。”虞苏很牵挂他,甚至觉得如果不去看他,这几天会很难熬,心里实在担心。“你该不会是……”一向说话爽快的风川,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词句,“算啦,走吧。”风川拍虞苏肩膀,和他加快脚步,往城南走去。两人刚出北社,就遇找妘周,见他正在社里和人闲扯。妘周远远看到风川和虞苏,立即追上来,喊着:“等等我。”“这是要上哪去呢?”妘周追上,高兴搓着手。“要去姜陶那儿。”虞苏回道。“川你怎么不把我喊上。”妘周跟上,在旁抱怨,仿佛他能帮忙烧陶似的。风川说:“你不是跟虞正去山里打猎,还以为你要好几天后才回来。”“别说了,进林子第一天,就差点喂熊。还是虞正狠,挥着矛把熊挡下,我们三四个人,拼命往外跑。”妘周说得绘声绘色,说到逃跑,还用双臂做出奔跑的动作。“然后我说:不行!我们得讲义气,不能让正兄一人喂熊,我们过去把熊打死,不行就把熊撑死。”妘周讲述时,三人一直朝着南门行进,没放慢脚步。妘周这些话,把风川和虞苏都逗乐了。“我们一大群人,就挥着弓矛,大喊大叫,把熊撵跑了。”妘周挥动胳膊,表情丰富,“还别说,正兄真男人,虽然他有点不好理解,和你们风族那个风羽啾啾亲亲。也是怪事,没屁股没胸,摸起来也不舒服。”“就你话多。”风川拍妘周的头。妘周个头矮小,他被拍头也不恼火,乐呵呵跟在风川身后,像个小跟班。妘周小时候过得挺惨,好在风葵是个热心肠的人,见他同是虞城的外来户,让风川常喊他到家中吃饭。三人不知不觉,来到姜陶的小陶坊前。这座小陶坊,说是陶坊,也就一个木棚子,相当简陋,陶窑也小。姜陶性情孤僻,但是他擅长制作双连壶,谁家要成亲,都要找他做一件。姜陶见风川带着友人过来,仍忙着手里活,他在照看陶窑,只瞥了风川一眼。风川自到木架子上,找到一件未完工的双连壶,它已经塑造好,只是没上色,没入窑烧。风川示意虞苏帮忙看下,虞苏走过去,端详这件双连壶。陶器的好坏,在陶土,陶工及烧制上,陶土不错,是当地最好的白陶土,做工也很细致,很难想象一个邋里邋遢糟老头,会有这么好的手艺。“怎么灰扑扑,不上颜色吗?”妘周伸手要摸陶壶,被风川拍走,陶土还未定型。“谁说不上颜色?”姜陶头也没回,还蹲在陶窑前,他声音听起来很粗暴。妘周放低声音,问风川:“他有和你说,什么时候帮你烧好吗?”风川笑说:“等允的颜料。”这类双连壶一般只有两色,黑红,但是虞允说他家有蓝色的矿物颜料,让风川做一件三色的双连壶。蓝色矿物颜料,虞城不产,虞允家有,还是来自缗地商贩的馈赠。没过多久,虞允过来,和伙伴们打个招呼,自去跟姜陶交谈。陶姜跟虞允讨请:“多给老汉一些,老汉以后娶儿媳也得用上。”他有位儿子,已到成亲的年纪。“下回你需要,找我拿,这些给川。”虞允从腰间取下一小包东西,递给姜陶。姜陶乐道:“好好,虞臣子为人没得说。”虞允在虞城里有很好的声誉,虽然他年纪不大,但为人宽厚,慷慨,跟他父亲虞臣颇类似。“那么好的东西,怎得还答应给他?”妘周在一旁嘀咕,他觉得虞允太好说话了,姜陶和他又没交情。虞允只是笑笑,他跟风川聊起婚前的准备。姜陶自去用水溶解蓝色矿粉,将它搅拌均匀,他端着到案台,他抬头看眼这群年轻人,叫道:“把上头的壶给我端来。”虞苏将木架上的壶端起,送到姜陶那儿,他放下后,没立即离开,他看姜陶给陶壶上色。姜陶执着毛笔,在陶壶上绘制出流畅的线条,神情专注,旁若无人。风川等人都已过来围观,安静聚集在他身旁。他们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这么件双连壶,都将会有一位伴侣。午时,虞苏和伙伴们离开姜陶的陶坊,走过溪畔,要往南门去。虞苏想着心事,低头往前走,听得妘周说:“小苏,前面来了好些人,好像是你姊夫。”虞苏立即将头抬起,往身后看。在山道上,果然有三四个人,还有一辆木车,虞苏一眼认出,正是他姊夫邰东和两位奴仆,芒和卯。虞苏心中狂喜,他朝木车奔去,跑得比兔子还快。妘周和虞允都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高兴,今日看他话语很少,挺忧郁的呀,只有风川清楚,虞苏因何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