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第八十九章
作者:大河东流      更新:2022-03-29 07:14      字数:6466
  小姑奶奶一家枝繁叶茂,人是真的多。

  当初南下的是小姑奶奶一大家子,现在有些人不打算回来了,但也有一个姐姐一家跟着回来了。

  俞向安他们回去的时候见到了认,他们小姑奶奶的长相跟俞家人有相像的地方,当她和俞常存站在一起的时候,还能看的出有几分相似。

  她笑起来会眼睛弯成一条缝,看上去很和气。

  姑老爷一条腿不太方便,脸上还有伤疤,但是他们两个感情很深厚。

  虽然一个是童养媳,虽然一个身体有缺陷。

  不是他们说感情有多好,而是看他们日常相处,彼此对视的那种默契,感情不好的话培养不出来。

  他们两个生了八个孩子,在兄弟姐妹中,孩子生得最多的就是她了,不过她前面两胎生的女儿夭折了,后面的六个才都养住了。

  剩下六个中,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四个儿子又给生育了一大堆的孙子孙女,回来这里,拖家带口,人口数量很庞大,张茶花才会说枝繁叶茂。

  俞常喜问:“你是我大哥家的孙女?”

  俞向安笑着:“对,姑奶奶,我在我爸那排第五,是他的小女儿。”

  俞常喜恍然:“你爸是我大哥的小儿子。”

  张茶花乐呵呵拉着林川柏给她介绍:“对对,这是我孙女婿,这是他们的两个孩子。”看得出来,她兴致很好。

  ……

  俞向安一家四口介绍过了,俞向居上前,一个个轮流上去。

  退回来后,俞向安看了一下人群,觉得自己大脑不够用,林川柏也觉得头痛,幸好他们不常走动,那样的只要认主要的脸就好了,不然这一大堆的,怎么认得清谁是谁。

  俞青保知道他们认不清,所以偷偷准备了一张纸条,拿给他们看。

  小姑奶奶:俞常喜,

  姑老爷:田大壮。

  长子:田有根,长得最敦厚,媳妇何丽,卷发,生有四女二子,现在在身边的是二子,田余钱、田余财。

  次子:田有家,个子最高,媳妇李三丫,三子二女,现在身边的是二子,田多福,田多寿。

  三子:田有乐,最胖的那个,媳妇何花,也最胖,三子三女,带回来的是二子,田长志,田长坤。四子未归,在菲律宾看店,但是他大儿子田福江来了。

  这上面还没有写上小姑奶奶孙媳妇的名字,重孙辈的也没有写上,!,俞向安看了,感觉自己快要不认识田这个字了。

  俞青山也觉得自己有些头疼:“来,我们都抄一份,不然要闹笑话了。”张冠李戴什么的,是很有可能的事。

  俞叶归:“……”

  回想起当初他们回来这边认亲的时候,也是认不清,废了一些功夫才把人认了七七八八。

  他们这边觉得一时之间不好认,田家那边也觉得不好认。

  自己爸这边没什么亲戚,所以很快就见过了,但是自己妈这一边,哟呵,四兄弟!

  这四兄弟生子,子又生孙,加起来那数量比他们家的人口还多。

  这头疼的也就是小辈了,俞常喜和田大壮是知道俞常有四兄弟的,现在对号入座比较方便,记住这是谁家的就差不多了。

  大哥俞常有,生有两子俞青保俞青山。

  二哥俞常存,二女一子,子俞顺稳。

  三哥俞常信,二女二子。

  四哥俞常义,独子俞念根。

  至于这个哥哥的孙子辈,他们两个也没办法,只能一个个的认。

  枝繁叶茂,枝繁叶茂好啊,家里兄弟多了,旁人才不敢轻易欺负。

  他们在外国,更是这样,同是华国人,要抱团取暖。

  家里壮丁少了,那是很容易就被盯上的。

  要是人丁少,性子又软,那是很可能会活不下去的。

  俞常喜现在回来,虽然认不清这些小辈,但知道他们过得好,那就是最开心的事了。

  她自己都没料到,她娘家这边会过的这么好。

  有当干部的,有当手艺人的,有当老师的,有当干部的……

  当初家里就快要饿死了,她回国之前,想的最好的也就是一家子平平安安。

  这是意外惊喜。

  热热闹闹的见过了,俞向安问俞常喜:“小姑奶奶,你们现在回来了还会出国吗?”

  俞常喜笑呵呵的:“不出去了。”她脸上带着满足,“不走了,都这把年纪了,我要是再出去,下回回来的应当就是我的骨灰了,我想在家乡,至于我这些孩子,就看他们自己,想去哪边生活就去哪边生活,孩子大了,不是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时候了。”

  俞常存点点头,“是这个理,落叶归根,在异地他乡都不是事,更别说外国了,你家的房子之前被充公了,打算怎么办?”

  田家的房子在他们一家离开!开之前是空着的,后来被当地的大队征用了,现在他们正在跟大队沟通,把这房子拿回来,现在还在租着别人的房子住。

  “我们回去说了,现在正在收拾,收拾好就还给我们,我们呢,就交一些维护费,这房子这些年要是没人保养,早就破败了。”

  “这也行。”

  这些年他们的房子被村里当作仓库使用着,现在拿回来,还废了一些口舌,不过最终结果还是达到了。

  从来没有出现、以为去世了的姑奶奶突然出现了,血缘是不远,但是要说关系有多好呢,真没有。

  俞满昌:“去年小安你酿的酒要不开来试试?”

  俞向安去年一时兴起,酿了几坛酒,有用粮食酿的,也有用山上的野果酿的。

  年年新粮变旧粮,虽然这旧粮等新粮下来了卖出去,价格会便宜不少,但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做的,以前饿过肚子的人知道粮食的珍贵。

  俞叶归尝了尝开出来的酒,竖起大拇指:“不错!”

  “要不要去看看我们家的地?今年种了一片芝麻。”

  “好啊。”

  走在路上,有不少人主动上来说话,随着俞常喜他们的回来,他们家也再一次的成为了大家的饭后话题。

  在他们的嘴里,这件事情十分的具有戏剧性,当然事实也确实很有戏剧性。

  有那些家里同样人失去联系的,心里都抱有了期待。

  是不是他们也在某个现在还不知道的角落生活着?只是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回来相见。

  就跟俞家的这两位一样,一个在香港,一个下了南洋,这在之前那些年月都回不来,现在他们不就陆陆续续的回来了吗。

  这不是没有可能。

  嘻嘻哈哈的,俞叶归:“这不是第一回了,但还是想说,真的好热情啊。”

  俞满昌哈哈!哈大笑:“我们俞家在这里可是大户,真要往上说,基本都是亲戚。”

  俞向安他们里的比较近,到的早,迟了几天,在上海的俞满屋也回来了,带着他媳妇和女儿从上海回来。

  他已经好几年没回了,他没回来的原因其他人都能明白,他是不太好意思回来了,跟阮晨曦断了,另外娶了一个媳妇之后,再看从前抹不下面子。

  现在他回来了,表示他已经看开了。

  能不高兴吗?

  情绪内敛的俞青保都整天一副乐呵呵的模样。

  俞向安是第一次亲眼见到俞满屋的媳妇,她叫丁香,长得有些肉肉的,看着很温婉。

  她家是上海农村的,跟阮晨曦是完全不同的类型。

  俞满生见到他,锤了他一下,“这么长时间了,你总算知道回来了!是不是都要忘记家门往哪里开?”

  俞满昌也紧跟着一拳头捶到他手臂上:“臭小子,日子往前看。”

  俞满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以后不会了。”

  俞向安和许小娟就陪着丁香说话。

  许小娟大大方方的给她介绍,对着这两个一个比一个出挑的妯娌,许小娟没有畏畏缩缩过。

  她虽然没有学历,没有好家庭,也没有好工作,但是第三代两个儿子都是她肚子了生出来的,这就是她的底气。

  看着二弟两口为了工作不会再生了,三弟会再生,但是那时候她的孩子都长大了。

  因为有底气在,她在这两个妯娌能挺直腰板。

  而且她知道,她们以后不会长时间呆在家里,就这么几天,她做的好了,大家都高兴。

  这认亲大会最后又发展成了家人团聚的时候。

  俞满屋的女儿一岁多了,十分可爱,圆嘟嘟的小脸蛋,爱笑,脾气也好,就是在走路不小心摔倒了,也不哭,就坐在地上,“咯咯咯咯”的笑,笑的人不自觉的也跟着她一起笑了。

  林亦宁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妹妹。

  这圆圆的小妹妹多可爱啊,抱着逗她,会甜甜的叫自己姐姐。

  她都想要妈妈再生一个小妹妹了。

  俞向晏忙,回不来,俞向清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是想要!要回来的,但是那边又走不开,只能遗憾的表示下次。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大家子回来还登上了报纸,社会新闻专门采访的,把俞常喜一大家子都拍了进去。

  开放刚开始的时候没多少人回国,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国人回来了,有的落叶归根,有的寻找亲人,这一大家子回来的很有代表性。

  谋生手段他们也想好了,他们回来了重新落户,村里有计划分地给他们,今年基本是种不了多少庄稼的,他们也很久没种地了,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捡回种地的本事,他们以后如果没有其他工作,种地也能养活自己,不过他们之前就是开中餐馆的,他们还是打算重操旧业。

  俞常喜经常和田大壮过来找张茶花俞常有说话,张茶花和俞常有也喜欢。

  听她说她们当初下南洋的过程,还有在那边吃过的苦头,后来又是怎么把日子过起来。

  俞常喜他们就是听大嫂和二哥说老家的事。

  缺失了几十年,很多东西他们都需要补充,哪怕不是一个公社的,但就隔壁,实际并不远。

  只跟小姑奶奶本人多说了几句。

  她的那些孩子,也就是俞向安的表叔表兄弟们虽然会说老家的话,但是口音是存在的,他们估计也不能完全听懂俞向安他们说什么。

  语言有问题,交流起来就不方便。

  要是他们想要在这里留下来的话,应该也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他们来的勤快,俞向安要是在,都及时送上茶水。

  张茶花高兴,那她们就是欢迎的。

  俞向安已经很久没有往外卖过她农场里面的产出了,到了现在,她已经不需要通过往外卖这些东西来得到收入,时间也不允许,所以这些收获都在仓库里面存放着,仓库看起来似乎是无穷无尽,没有满过,她收获的一些水果会直接酿造成果酒存放,等着以后取用。

  她控制了养的鱼和鸭子的数量,因为其他的可以一键收获,一键播种,但是鱼和鸭子不能。

  仓库里的存货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俞向安刚从认亲大会中回去,她的农场升级了。

  这农!农场是个半吊子,不然开始也不会只有四种水果,没办法增加品种,后来升级了,品种没增加,新开放了牧场。

  现在又升级了,品种还是没有增加,新出现了加工坊。

  俞向安觉得余生这个农场还能再升级个一两次。

  不知道到时候会出现什么,是商店,还是其他的?

  十五分钟到二十四小时不等。

  这回她把一些葡萄放上去,选择加工成葡萄酒,自己设定酿造时间,需要十二个小时。

  之前她选择加工成葡萄干,需要半小时。

  把牛肉加工成牛肉干,需要四十分钟。

  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这里加工,不限材料,她从外面带到农场里的东西同样可以使用。

  林川柏很喜欢这个功能,有空了就乐此不疲的进来。

  或许是加工药酒,或许是炮制药材,或许是加工食品,就跟得了个新玩具的大男孩,爱不释手。

  不过他们两个需要避着人进去。

  为了不让双胞胎发现他们两个在做什么。

  每天换着理由打发他们出去。

  等到林川柏尽兴了,这才放缓了进去的频率,不过这时候俞向安的仓库里已经满满的是这些加工产品了。

  这天,等到双胞胎回来,就发现家里的柜子里多了很多牛肉干,各种口味,有五香牛肉干、香辣牛肉干、果汁牛肉干、风干牛肉干、手撕牛肉干……

  看的他们眼花缭乱。

  林亦宁喜欢吃牛肉干,她是知道家里原来的存货有多少的,看到这些,林亦宁高兴的原地蹦哒了一下,欢呼:“妈妈你做了好多牛肉干啊。”

  俞向安一本正经:“好好享受。”

  实际上一大半都是林川柏做的,而且他有的还自己改动了配方,有些味道估计会比较奇特,可能会吃到“惊喜”口味。

  除了牛肉干,冰箱里还有果汁,葡萄汁,梨子汁,苹果汁都有。

  林亦泓从里面拿出一包五香的牛肉干,抽了一根放到嘴里咬着,然后打开冰箱从里面拿了两瓶果汁出来,一瓶葡萄汁,一瓶苹果汁,他要葡萄的,林亦宁要苹果的。

  !  林川柏咳嗽了一声,“家里这些牛肉干做多了,你们明天去上学的时候,带一些分给你们的好朋友。”

  这样子能消耗的快一些。

  他们两个答应了,第二天各自带着几包牛肉干去学校,课间的时候,林亦宁拿去跟王立磐和他的胖子同桌分享。

  王立磐也打开一包,拿起一根送进嘴巴里,嚼了两下,他整张脸猝不及防的僵住了,这酸爽的滋味!

  他立刻咕噜咕噜的喝了一大口水,“你妈妈是不是把这牛肉干放到醋里了?”

  小胖子,“酸的?你这什么口味的。”

  林亦宁拿起来一看,“这包我没吃,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口味。”她拿起一块小块的放进嘴巴里,整张脸皱成了一团,好酸啊,酸里又有点辣辣的,酸辣牛肉干?

  (俞向安:风评被害。)

  总不能浪费粮食吧,林亦宁皱着眉咽了下去,“这可能是我妈妈试验新口味做出来的,别浪费呀,我都拿出来了。”拿回去谁愿意吃。

  王立磐:“……”

  这味道,他可以先泡一泡水吗?

  小胖子拿起一根放进嘴巴里,他能吃酸,所以觉得还好,砸吧着嘴,“这味道有点猎奇,不过吃着还可以,没那么夸张。”

  林亦宁把这一整包推过去给他,“那这就是你的了!”

  她要吃正常口味的!

  俞向安的农场升级了,林川柏的药园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能说的上变化的就是里面种植的药材数量还有他堆放的东西了。

  经过这些年来的努力,他在药园有一个他专属的实验室,没有太名贵的器材,只有一些比较实惠的,要仔细算起来这些东西也要花不少钱。

  在架子上有一些成品。

  现在俞向安和林川柏打算把这里的一些成品变现成资金。

  在一开始,林川柏就有用一些药材做一些面霜、保湿乳、隔离防晒的产品给俞向安。

  七十年代,俞向安想要买这些产品都!都没地方买,供销社只有最简单的蛤蜊油雪花膏等等。

  这个市场,现在还有大片大片的空白,俞向安这些东西能够赚多少钱。

  林川柏想要建立一个他拥有高精尖设备的实验室,除去一些没有资格购买的仪器以外,其他的仪器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有越多挣钱的手段,他的实验室才更快落实。

  关于这些,俞向安打算在香港注册,让这家新成立的名叫美颜的公司变成外资企业。

  这件事情对她来说不难,俞叶归帮她办好了。

  执照下来,一边把产品拿去鉴定,一边申请专利。

  另外跟政府谈她看好的土地。

  看到俞向安这有条不紊的动作,俞叶归有些吃惊,产权这东西在国内真不重视,跑下来也需要时间,很多人不会去做。

  知道她在做什么,克莱特他上门了,“俞,我可以加入吗?你知道,超市里也有护肤和彩妆的专柜。”

  “我相信你,你的这些产品有保证,我不会参与管理,后续我也可以帮忙销售,俞,我们会合作愉快的。”

  比如在他的超市里开设专柜等等,不过这就要看到时候这个产品,出不出色了,不然在国内还好,要是去到国外的话,他叔叔不会允许。俞向安答应了。

  他出钱和后续渠道占了一成。

  俞满生看到俞向安风风火火的又涉及了一个新行业,他也琢磨了起来,他是不是也要拓展一下别的业务?

  他现在除了接承包做工地以外,就只有一个建商品房销售,很单一,只不过思考了一圈以后,他发现涉及别的行业不是那么容易的,没有技术,没有配方,举步维艰。

  俞向安知道他的想法后,问他:“那你有没有兴趣做酒店?写字楼?集休闲娱乐一体的商城呢?”

  俞满生听了,就一个疑问:“真的有那么多顾客吗?”

  “你看现在路上带着金链子,冬天穿皮草的老板有多少?你推出的房子有卖不出去的吗,我们自己消费不起吗?平时可能不舍得,但是谈生意,撑场面的的时候,会不会花这些钱?”

  “一年一个变化,你看我那边,刚买下地的时候多偏,现在呢?要是有意,现在开始筹划,等到建成营业,就差不多了。”

  &ot;

  阅读提示:系统检查到无法加载当前章节的下一页内容,请单击屏幕中间,点击右下角或者右上角找到“关闭畅读”按纽即可阅读完整小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