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093
作者:七年玉      更新:2022-03-29 00:44      字数:7558
  赵素清跟于青霞做了一大桌的菜, 两家人坐在一起吃得非常热闹。白长林还拉着贺知非喝了两杯酒,姜爷爷心里高兴也跟着喝了好几杯酒。

  在吃晚饭的时候,赵素清跟于青霞他们说了下接下来他们的打算。

  “青霞姐, 等到了月底,我们一家人就去帝都过日子, 大娃子和姜爸就暂时麻烦你们照顾了。”之前在“御膳房”吃了赵老板做的私房菜后,赵素清觉得自己的手艺还差得远, 跟赵老板相比,她的手艺完全上不了台面, 她决定以后好好地学做菜,然后再开饭店。“等明年姜爸退休了, 我就把姜爸接到帝都去住。”

  姜爷爷还有一年退休,不然赵素清他们月底就要把姜爷爷一起带去帝都。

  “素清,你跟我说什么客气话啊。”于青霞他们夫妻俩早就猜到赵素清他们一家人不会在宣江市久待,现在听她说要搬去帝都住,她心里一点也不意外, “虽然小梅和大娃子还没有结婚, 但是我们两家人早就是亲戚,你跟我就不要这么客气。”

  “青霞姐,有你这句话,那我就放心地把大娃子和姜爸交给你照顾了。”其实,赵素清是想把大儿子一起带走的,但是她知道于青霞夫妻俩就白梅一个女儿,心中肯定是舍不得女儿去帝都, 所以还是把大儿子留在宣江市比较好。

  “应该的, 不过你们去了帝都打算做什么, 继续卖早点吗?”于青霞在心里羡慕赵素清生了一个优秀的好儿子。二儿子被保送到帝都大学后, 他们一家人就有好日子过了,幸好他们当初没有嫌弃贺知是没有文化,答应了这门婚事。

  “二娃子让我们先在帝都大学的食堂卖早点。”对于于青霞一家人,赵素清是觉得没必要隐瞒,“等卖完早点,我和大山就去学做菜。等我们学了几年出师了,就在帝都开一家饭店。”

  “在帝都大学的食堂卖早点好,不过你们为什么不直接在帝都大学开个小饭馆?”于青霞是知道赵素清他们一家人跟吴道元老夫妻俩的关系,得知他们要在帝都大学开摊子卖早点并不奇怪,“以你的手艺在帝都大学开个饭馆,生意应该不会差。”

  “在帝都大学的食堂开个小饭馆是不会差,但是我想开一个大一点的饭馆。”赵素清没好意思说他们家打算开全国连锁饭店,“趁我和大山还年轻能做得动,想多赚一点钱。”

  “要在帝都开大一点的饭馆可不容易。”白长林忽然开口说道。

  “我知道,所以我和大山要先学几年,等学会了、出师了,我们再开饭馆。”赵素清不怕辛苦,而且她想学做菜。“我们夫妻俩没有什么文化,也只能学做菜去开饭馆。”

  “你这太拼了。”于青霞心想,要是她有贺知非这样优秀的儿子,她就等着享福,不会这么拼命辛苦地去赚钱。

  “这不算什么,再说这要比在村里种田舒服。”在赵素清看来,做什么事情都没有下田干活劳累。

  “一样累哦。”于青霞说道,“开饭馆做生意可不轻松快活。”

  “累就累点吧。”赵素清不怕累,“只要能赚钱就行。再说,大娃子他们开工厂要钱,这几年我们得赚些钱,不然工厂开不起来啊。”

  “那我们也要多赚钱,争取早点把服装厂开起来。”于青霞心想要是把服装厂开起来,她女儿以后就是老板娘,一辈子不愁吃喝不愁穿。为了女儿,他们夫妻俩也要拼命赚钱。

  “我们做父母的累点就累点,只要孩子们以后好就行。”赵素清没有假惺惺地说一番客气话,让于青霞他们不要为开服装厂烦恼,毕竟服装厂以后是要交给大娃子他们夫妻俩的,白家人出一份力也是应该的。

  “你说得对。”于青霞看了看贺知黑跟贺知知,问道,“小三和小五他们跟你们一起去帝都吗,学校找好了吗?”

  “学校找好了,月底回帝都的时候,他们两个要先去考试,考过了的话,就能直接报名去上学了。”贺知黑跟贺知知已经小学毕业,去帝都上学的话,不需要转学籍什么的。

  “小三和小五这么聪明,一定能考上的。”于青霞笑着说,“小三和小五去帝都上学也好,这样以后就能跟小非一样有出息。”

  话说回来,一开始他们答应这一门婚事的时候,亲戚朋友还笑话他们,说他们找了一个农村蹩脚女婿。现在好了,亲戚朋友们一个个跑来羡慕他们,夸他们眼光好,找了一个这么有前途有出息的亲家。不止这样,他们还打小非的主意,想把女儿讲给小非。

  哪怕他们是他家的亲戚朋友,她也不会把他们的女儿讲给小非。别的不说,小非以后会大有出息,那些亲朋好友的女儿都配不上小非。再说,她巴不得小非以后讲一个有钱人家的女儿,这样贺家以后会更好。只要贺家会更好,小梅以后的日子也会越好,他们做父母的就能越安心。

  “哎哟,小非今年十八岁了吧,是不是快要过生了?”于青霞一惊一乍地说道,“十八岁生日可要好好过啊,毕竟十八岁成年了。”

  “还早着呢。”赵素清说道,“二娃子十月十八才过生。”

  “十八岁的生日可要好好过。”

  “十岁生过了,十八岁的生过不过无所谓。”在新安村,孩子这一生中,十岁的生日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大办,邀请亲朋好友来吃饭喝酒。过了十岁的生日后,其他岁数的生日就不重要了。有些地方很注重十八岁的生日,或者二十岁的生日,但是新安村的风俗只过十岁的生日。

  “十八岁的生日可是成年礼,哪能随便过过,到时候我们去帝都给小非过十八岁的生日。”在宣江市,十八岁的生日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大办。

  “青霞姐,不用这么麻烦。不过你们要来帝都玩,我们是非常欢迎的。”赵素清想着二儿子考上大学要大办一次酒席,十八岁的生日就不办酒席了。

  这顿晚饭吃到九点多才结束。等结束后,于青霞一家人又坐了一个多小时,等到十点多才回去。赵素清让贺知是跟贺知非把于青霞一家人送回去,毕竟太晚了。

  在送于青霞一家人回去的路上,白长林一直拉着贺知非的手,嘴里不停地说着话。

  白长林平时的话比较少,但是一喝酒就变得话多。贺知非把他送到家的时候,他还拉着贺知非的手不放,还要说些什么。

  对贺知是这个未来女婿,白长林倒是没有什么话,但是对贺知非就非常话多。对于这一点,贺知是也不在意。

  “大哥,大嫂他们一家人拎得清,你以后结婚了,可要好好地孝顺你的岳父岳母。”吃晚饭的时候,白长林语重心长地跟贺知非说了不少话,这让贺知非觉得白长林是个很不错的长辈。

  贺知是点点头说:“恩,我知道。”叔叔阿姨他们对他很不错,从来没有嫌弃过他没有文化。

  贺知非见贺知是心里有数,就没有再多嘴说些什么。

  回到家,赵素清就催他们赶快洗澡睡觉,因为明天一早就要回新安村。

  “妈,明天姜爷爷跟我们回新安村吗?”明天是星期六,姜爷爷正好放假。

  “明天,你姜爷爷不跟我们回新安村。”赵素清也想带着姜爸回新安村看看,但是想到贺家老夫妻俩的德行,还是决定不带姜爸回去,不然回去了被贺家老两口撞见,贺家老两口怕是又要大吵大闹。“你爷爷和奶奶要是知道你爸认了干爸,一定会大闹的。”

  贺知非想想觉得也是,“那我们回去待几天?”

  “待个两三天就够了。”赵素清是这么打算的,明天回到新安村后,就找人帮忙做饭,然后后天一早就去镇上买菜,中午就办酒席请村里人吃饭。等办完酒席就走。“你大伯家已经盖好了,而且家具也买好了,这两三天我们先住在你大伯家。”

  “行。”虽说现在快要八月底了,但是天气还是非常热的,早点把新安村的事情办完也好。

  “你还要去平安高中,到时候还要在县里办酒,所以在村里待个两三天就够了。”小三和小五二十八号要考试,二娃子三十一号要报名,他们不能在老家久待,得在二十五六号回帝都。“行了,时候不早了,你们赶快去睡吧。”

  虽然宣江市家里没有空调,但是好歹有电风扇,贺知非他们睡觉倒也不是很热。

  第二天一大早,贺知非他们一家人就起来了,吃过早饭就匆匆忙忙地去汽车站。

  于青霞他们一家人把赵素清他们一家人送到汽车站,“素清,你们什么时候回来,我们提前先把菜买好,等你们回来就直接办酒席?”

  “青霞姐,这个我也说不准,到时候我提前一天给你打电话。”他们要在新安村待两三天,还要在平安县待两三天,说不定到时候又要耽误两天。

  “行,到时候一定要提前打电话给我,我和长林提前把菜买好。”贺知非的大学喜酒宴席,对于青霞他们一家来说也是一件大事情。

  “好。”赵素清也不客气地应下来了。

  于青霞他们一家人又叮嘱了几句,这才离开。

  八点,贺知非他们一家人坐上车返回平安县。

  宁安镇没有直达宣江市的车。准确来说,宁安镇现在还没有汽车站,所以贺知非他们要先到平安县,再从平安县到宁安镇。

  “等到了平安县,我们直接买票回宁安镇,你爸和你大伯他们都在贺知雪的婆家等我们。”贺知雪的婆家在宁安镇,得知赵素清他们从帝都回来,就主动提出请贺知非他们吃饭。“中午在贺知雪的婆家吃饭。”

  一听在贺知雪的婆家吃饭,贺知黑跟贺知知就皱起眉头,表情看起来十分不情愿。

  “妈,我们非要在贺知雪家吃饭吗?”

  “没办法,人家老婆子和老公公邀请我们吃饭,我们不能不给面子不去吃。”赵素清也不太想去贺知雪家吃饭,但是没办法只能去吃,“就一顿饭,吃完就走,在她家待不了多久。”

  “大伯他们也在,我们不去吃不好。”像这种亲戚家的应酬,有时候真的避无可避。

  “你二哥说得对,不看佛面看僧面,看在你大伯的面子上,我们也要去吃。”

  贺知黑他们听到这话,也只能点头答应了。

  十点多的时候,贺知非他们一行人抵达了平安县汽车站,随即又马不停蹄地买了回宁安镇的车票。在十二点前,他们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宁安镇。

  贺文山他们早早地就在路口等贺知非他们,等了大半天终于把人等回来了。

  贺知非率先下车,刚下车就听到有人叫他:“二娃子!”

  “爸、大伯……”贺知非的话还没有落音,就把贺文海拉到跟前。

  “让大伯好好地看看。”贺文海拉着贺知非,把他这个侄子从头上下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最后满脸笑容地说,“长高了,也长精神了,不过也瘦了。看来,在美国没有吃好。”

  贺文山这个做爸爸抬手拍了拍贺知非的肩膀,老怀欣慰地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对贺文山这个做父亲的来说,没有什么比儿子平安从美国回来重要。

  “让我看看。”孙青梅从后面挤了过来,把贺文海跟贺文山兄弟俩给挤开了,“哎哟,我的好侄子,终于回来了,让大妈好好地看看。”说完,就伸手摸了摸贺知非的脸,又捏了捏贺知非的手臂,还拍了拍贺知非的后背……

  面对大妈这么“热情”的关爱,贺知非只能保持礼貌地微笑。

  “瘦了瘦了,身上都瘦地没肉了。”孙青梅一边心疼地说,一边伸手捏了捏贺知非的手臂,“你看你这胳膊都没有肉了,在美国没吃好吧,真的是受苦了。”

  贺知非见他们四周围满了不少人,而且很多人都指着他在议论什么,感觉自己像是动物园里的大猩猩一样被围观。

  “大伯、大妈,我们先回去吧。”站在路口被人围观,还真是……

  “好好好,先回去。”孙青梅跟贺文海一人牵着贺知非一只手,把赵素清跟贺文山挤到一边去了。“做了一大桌的好菜,就等你们回来了。”

  贺知非被一群人簇拥来到贺知雪的婆家——钱家米面铺。

  贺知雪的婆家钱家在宁安镇开了一家米面铺,是宁安镇最大的一家米面铺,生意自然是很不错。

  他们家一直以来都是开米面铺,开了好几代,家底自然是比较丰厚的。哪怕在前十几年被□□,钱家也在宁安镇屹然不倒。

  钱家一共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贺知雪的丈夫钱元宝是小儿子。小儿子当然是最受宠的一个。当初不少人给钱元宝说媒,但是都没被钱家老夫妻看上,拖老拖去就把钱元宝的年纪拖大了。在宁安镇,男人二十三四岁还没有结婚,是非常少见的。

  给贺知雪跟钱元宝说媒的媒人是贺文海师弟的媳妇。这个师弟的媳妇跟钱家沾点亲,关系还不错。

  见贺文海急着要给贺知雪找婆家,就想到了钱元宝。别的不说,贺知雪的长相是没话说的。虽说不是什么大美人,但是小美人算得上。钱家老夫妻俩和钱元宝是满意贺知雪的长相,但是贺知雪的家世差了些,钱家老夫妻俩一开始没有看上,嫌弃贺文海家穷。不过,后来得知贺知非是贺文海的侄子,而且贺文海一家跟贺文山一家关系好,钱家老夫妻俩这才同意这门婚事。

  如今,贺知非不仅在美国获得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冠军,还被保送到帝都大学,前途无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靠山。这让钱家老夫妻俩对贺知雪这个儿媳妇越发满意,当然对贺知雪这个儿媳妇也越发好。

  贺知雪嫁给钱元宝后,就在婆家当起了“富太太”,她什么事情都不用做。这么舒服自在的婚后生活,让她十分满意,又十分得意。

  原本钱家人也要一起来路口接贺知非他们一行人,但是贺文山觉得人太多,没必要所有人一起去接,就没有让钱家人跟着出来接人。

  钱家米面铺在宁安镇的镇中心,铺面非常大,远远地就能看到“钱家米面铺”的招牌。

  钱家米面的店铺从外面看是一栋两层楼的房子,上下两层楼摆满了米和面,还有粮油。

  穿过两层楼的门面,后面就是一个大院子,院子三面都是两层楼的房子。准确来说,四面都是两层楼的房子。

  四栋两层楼的楼房,分别住着钱家三个儿子和钱家老夫妻俩。

  钱家是整个宁安镇上唯一一家有四栋楼房的人家,他们家在宁安镇上算得上富豪之家了。

  钱家全家人在门口等着贺知非他们,远远地看到贺知非他们一家人,就赶紧迎了上去。

  “这是小非吧,长得真是俊俏啊。”

  “长得真是一表人才啊。”

  “比电视机上那些什么明星都要好看。”

  “这孩子怎么长得这么漂亮?”

  “小非这孩子一看就是有出息的人。”

  “小雪她二婶啊,你们真是好福气,生下这么一表人才又有出息的儿子。”

  “小非啊,刚从美国回来累到了吧,赶紧进屋坐下来。”

  “元宝赶紧去给你二哥倒茶。”

  “我现在就去。”

  贺知非一脸懵地被簇拥着进了屋,然后又被按着坐了下来。等他回过神来,手里已经被塞了一杯茶了。

  贺文海这个时候向贺知非他们详细地介绍钱家人,“二娃子,这是小雪的公公婆婆……”

  贺知非赶紧站起身朝钱家老两口打招呼问好,随即他的双手就被贺知雪的婆婆拉着不放。

  贺知雪的婆婆对贺知非夸赞不停,还不断地夸赵素清他们有福气,夸赵素清他们会教养孩子,夸得赵素清跟贺文山两人笑得合不拢嘴。

  等贺知雪的婆婆夸完,贺知雪的大嫂、二嫂、大姑子也跟着夸贺知非。

  贺知非听着钱家人对他的彩虹屁,心里很是哭笑不得,不过脸上依旧保持着得体又有礼貌的笑容。

  等贺知雪的婆婆她们夸完后,钱元宝跟他两个哥哥朝贺知非打招呼问好。

  钱元宝的大哥叫钱金宝,今年三十岁。钱元宝的二哥叫钱银宝,今年二十七岁。对了,钱元宝的姐姐叫钱丽敏,今年二十五岁。

  贺知雪这次见到贺知非是满脸笑容,还关心地询问贺知非在美国过得好不好,简直跟以前判若两人。

  贺知非略微歉意地说道:“抱歉,你们结婚的时候,我不在国内,没法回来喝你们喜酒。”

  “二哥,你说得哪里话,你要去美国参加比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钱元宝站在贺知非的面前,心情不由自主地紧张,而且还有些不知所措,手脚不知道该往哪里放,只能憨憨地挠挠头。

  贺知非说着就让贺知黑把他给钱元宝和贺知雪买的礼物拿了过来,“这是我在美国给你们买的新婚礼物,希望你们不要嫌弃。”

  贺知雪一看是一个包装精美的大盒子,就知道是好东西,毫不客气地接了过来,也不说一声“谢谢”,倒是钱元宝连忙朝贺知非道了谢。

  “我给你们买了一对手表,是情侣款。”贺知非也不知道给贺知雪他们夫妻俩买什么东西,想来想去就觉得送手表最为合适。好在在这个时代,送手表还没有送终的意思。“也不知道你们喜不喜欢?”

  贺知雪迫不及待地打开盒子,拿出手表看了看,是一对精美的手表。在光的照射下,两只手表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哎呀,这对手表真好看,一看就知道不便宜。”

  “听说美国的手表很贵,花了不少钱吧?”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看的手表。”

  “从外国买回来的手表就是不一样啊。”

  “这对手表一定是好牌子的吧。”

  “什么好牌子,这叫名牌,这手表一看就是名牌。”

  “这手表在我们国家没的卖吧?”

  孙青梅听着钱家人这番话,一张嘴笑得都快要咧到耳根子上了。

  “二娃子,你这孩子真是的,小雪他们是你的妹妹和妹夫,送不送礼没关系,你怎么能花这么多钱买手表?”孙青梅嘴上这么说,但是一张脸上是满满骄傲得意地表情,“你在美国参加比赛也不容易,怎么能拿奖金买这么贵的手表给小雪他们,花了你不少钱吧?”

  “大妈,小雪结婚,我这个做哥哥哪能什么都不送。”贺知非哪里听不出来孙青梅是在炫耀,就顺着她的话说,“再说,这对手表也花不了多少钱。”

  “你别骗大妈了,我听村长说,美国佬那边的东西非常贵,还说美国佬的一块钱抵我们国家好几块钱。”孙青梅说道,”这对手表在美国卖几百钱,在我们国家就卖几千块钱,你跟大妈说老实话,你是不是花了几百块美金买的?”

  赵素清就接着孙青梅的话说:“大嫂,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对手表好用。”虽然赵素清没有明确回答孙青梅刚才那个问题,但是间接地承认了,“二娃子说了,这对手表能用好长时间。如果平时爱惜些,用一辈子都没有问题。”

  “哎哟,我就知道二娃子花了不少钱。”孙青梅装模作样地拍打几下贺知非的手臂,“你说你这孩子花这么多钱做什么。”

  钱家人一听贺知非送给贺知雪他们的手表价值好几千块钱,一个个满脸震惊,眼中流露出浓浓地羡慕。

  贺知雪得知贺知非花了这么多钱给他们买手表,心里又是高兴又是得意,站在婆家人面前,腰杆一下子挺得笔直。

  “这……这太贵重了,小非……”

  赵素清打断贺知雪婆婆的话:“亲家,这是二娃子的一片心意,你们不要想太多。”

  “可是……”

  贺知雪的公公连忙对小儿子说道:“还不快谢谢你二哥。”

  “谢谢二哥。”钱元宝对贺知非一连鞠了好几个躬,要不是贺知非伸手扶起他,估计他还要鞠躬感谢。

  “二娃子他们应该饿了,亲家我们先吃饭,待会再说。”贺文海这个大伯终于想起来他宝贝侄子还没有吃午饭。如果再继续这样聊下去,估计料到晚上都停不下来。

  “对对对,先吃饭,先吃饭。”钱家老两口招呼着三个儿子和儿媳妇赶快开饭,不能把贺知非他们饿到了。

  吃饭的时候,贺知非这个小辈被钱家人拉着坐在上座。

  贺知非表示他是晚辈,不能坐上座,结果被钱家老两口按着不让他走。没办法,他只好跟着他爸和大伯坐在上座。

  等饭吃到一半的时候,宁安镇的领导们也全都过来了,恭喜贺知非获得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冠军和保送帝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