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090
作者:七年玉      更新:2022-03-29 00:44      字数:6503
  “知是”音同“知识”,贺知非就画了一本翻开的书,在书的左边写着“知是”,在书的右边写着“服饰”。

  “知是服饰”这四个字,贺知非用各种字体写了一遍,最后选择用瘦金体来写。

  当贺知非把设计好地“知是服饰”的logo拿给贺知是和赵素清看的时候,两人赞不绝口,夸赞贺知非设计地好。不仅设计得好,而且寓意也非常好。

  “大哥,从现在起我们家做的衣服就有自己的品牌了。”贺知非语气忽然变得十分严肃,“大哥,你要好好爱护这个品牌,然后把它发扬光大,让它成为国内有名的服装品牌。”

  贺知是被贺知非这番话给震吓到了,只见他吃惊地张大着嘴巴,“二弟,你……在跟我开玩笑吧?”二弟竟然要他把“知是服饰”发扬光大,做成国内外有名的服装品牌,他怎么可能做到?

  “我当然没有开玩笑,我非常认真。”贺知非的神色非常认真,“大哥,我打算让你以后一直做衣服。现在,我们没有钱去开服装公司,只能零散着卖。等我们赚钱后,是要开服装公司的,甚至到时候还要开服装厂的。”

  贺知非和赵素清听着贺知非这么说,两个人都被惊呆了。他们没有想到贺知非竟然有这么大的野心,居然想着以后开公司、开工厂。这是他们完全不敢想的事情,因为太天方夜谭了。

  “衣食住行,老百姓的生活离不开这四方面。”贺知非说道,“衣食住行这四方面,衣在最前面,这意味着人们永远需要穿衣,衣服永远都不会过时淘汰。”贺知非觉得趁这个时候服装生意还没有发展起来,他们要占取先机,早点把他们的“知是服饰”做起来、做大、做有名。

  “可是,二弟……我们现在没钱啊……”贺知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事情,准确来说他敢都不敢想,二弟真的是敢想。

  “钱,慢慢赚就有了。当然,以我们家现在的情况是开不了服装公司的。”贺知非信誓旦旦地说道,“不过,五年内我们就有钱去开服装公司了。”

  “五年?!”赵素清被二儿子这话惊得叫出来了,如果是贺知白说这种异想天开的话,她早就骂了,但是说着大话的人是二儿子,她硬生生地憋了下来。

  “二弟,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贺知非知道赵素清他们不相信他的话,甚至觉得他在吹牛,他没有过多解释。

  “妈、大哥,你们等着看吧。”贺知非没有在继续这个话题,岔开话题说道,“回归正题,大哥,从现在起,你做好的每一件衣服的后领都要有【知是服饰】的标志。”

  贺知是点点头:“我知道了。”

  “以后人家问我们的衣服是什么牌子的,我们就可以说是【知是服饰】的。”贺知非继续说道,“卖衣服的时候,也要向客人介绍我们的衣服的牌子是【知是服饰】,这样客人就记住了我们的牌子,到时候他们就不会买错。”说起来,这个时代能不能注册商标啊。虽然他们暂时没有钱服装公司,但是要是提前把【知是服饰】这个商标注册下来,这样以后有人盗版他们的衣服和品牌标志的时候,可以起诉告他们侵权。

  贺知非心里琢磨着,等开学的时候去县城里咨询一下,看看能不能先注册商标。

  赵素清觉得二儿子说得很对:“二娃子说得对,这样以后人家就认准我们的衣服的牌子买。”

  见赵素清和贺知是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就没有再多说什么了。

  “妈、大哥,你们继续忙,我先回房间了。”回到房间后,贺知非没有在继续写春联,而是准备画一幅山水画。

  虽然不能画年画,但是他可以画一幅山水画。等过两天去镇子上的时候,把这副山水画也带去,问问那对老夫妻好不好卖。

  唉,上辈子他的画和书法作品,都是千金难求。而,这辈子他的画和书法……只能贱卖了。

  如果想要让他的画和书法作品卖出高价,首先他要出名。一旦出名了,他的作品就会变得非常值钱。如果前世的外公知道他现在为了赚钱而想要出名卖画、卖字,一定会气得打断他的腿。但是,现在真的是没办法,得想尽一切办法赚钱。

  在艺术之前,他首先得填饱自己的肚子。如果连吃饭都是问题,还谈什么艺术。他这个人比较务实,没有那么多天真烂漫的想法。

  赵素清买回来的白纸,并不是宣纸,而是草纸。这种草纸泛灰色,而且还特别硬。贺知非没有资格去计较这种草纸不好,拿起毛笔在草纸上画了起来。他画的是夏天清晨被云雾笼罩的黄山,云雾在群峰之间翻腾跳跃,给黄山染上了一抹仙气,犹如仙境一般。

  等贺知非画好仙气缭绕的黄山,已经是下午四点了。深冬的白天总是那么短暂,此时的天色已经开始变得昏黄了。

  赵素清瞧着外面的天色不早了,准备去烧饭。

  这个时候,村里不少人家已经在烧饭了。

  村里没有电,为了省煤油和蜡烛,村里的人都会早早地烧好晚饭。等吃好晚饭,天就黑了,也可以睡觉了。

  就在赵素清准备烧饭的时候,去镇上卖山芋的贺文山回来了。今天拉去的一板车的山芋,全部卖完了。贺文山回来的时候,满脸上都是笑容。

  “二娃子,还是你的法子好,我听你的话,拉着山芋四处叫卖,果然买的人多。”今天的山芋不仅全卖了出去,还比昨天多卖了些钱。昨天山芋就卖了一块钱,今天卖了两块多钱。“我买了两斤肉,孩子他妈你今晚烧一点肉,让孩子们吃吃肉。”换做是平时,贺文山是舍不得买肉的,但是今天把山芋全部卖完了,心里高兴的很,再加上他们家很快又要赚钱,所以他才去买肉。

  对于丈夫把今天赚的钱全部拿去买肉一事,赵素清并没有说什么,反而夸赞丈夫买的好。再说,马上就要过年,是要买一些猪肉回来。

  赵素清准备今晚就烧半斤肉,剩下的一斤半肉就腌了。等到过年的时候,可以吃咸肉。

  “卖猪肉的老板见我一下子买两斤猪肉,送了我一块猪肝和几块大骨头。”贺文山笑眯眯地说,“孩子他妈,你今晚就全部烧了。”

  在后世,猪肝和大猪骨可不便宜,但是在这个时候,它们是卖不出去的,没有人愿意花钱买。在这个年代,吃猪肉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就像贺知非他们家一年中吃不了几次猪肉,今年一年他们家还一次猪肉都没有吃过。

  猪内脏和猪骨头又没有油水,烧的话还废香油,没有人愿意花这个冤枉钱买它们,所以它们都是作为赠品送出去的。

  “好。”赵素清打算把肉和猪肝烧了,大骨头要慢慢熬,熬成汤下面条、煮稀饭、下面疙瘩吃。“你喝口水后就去山里头,把三娃子他们打的栗子给拉回来。”

  “我不渴,我现在就去山里头。”天快要黑了,还是赶紧去山里头把栗子给拉回来。

  “爸,要不我跟你一起去?”

  “二娃子,你感冒还没有好,就不要去山里头,山里头冷。”贺文山说道,“你去帮你妈烧火。”

  贺知非轻轻点了下头:“那爸,你路上小心点。”

  贺文山笑了笑,随即就拉着板车去山里头。

  山里头就在他们村子的后面,离村子有一脸里路,走快点话,十分钟不到就能到。

  “妈,明天就不要爸去镇上卖山芋了。”贺知非坐在灶门口,一面烧火,一面跟赵素清说道,“家里的山芋留着之后去县城烤着卖。”他们家山芋好像没有多少了。

  “听你的。”赵素清把猪肉上的肥肉给切了下来,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地,放在烧热的锅里榨油。

  “如果在过年前,还剩下一些山芋,就留着我们自己吃吧。”

  “二娃子,你说要把山芋烤着卖,那我们卖多少钱一个?”赵素清说道,“生山芋一石才卖一块钱,烤熟的山芋要卖多少钱?”

  贺知非微微蹙眉,认真思考了一下说:“一分钱一个吧。”

  “一分钱一个?!”赵素清差点被贺知非这个价格吓得切到手,“一分钱一个太贵了,不会有人买的。”

  “妈,我们卖的是烤熟的山芋,当然不能以生山芋的价格去卖。”贺知非并不觉得他开的这个价格贵,“还有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人都不差钱,他们舍得花钱买东西吃。”在这个时代,都有钱去看电影了,那这人的家里肯定不会穷。

  “太贵了,到时候卖不出去咋办?”赵素清觉得一分钱一个烤山芋,太离谱了。

  “那就一分钱两个烤山芋。”

  “还是贵了。”赵素清觉得一分钱十个烤山芋都贵了。

  ‘妈,不贵了。如果你担心卖不出去,我们先以一分钱两个烤山芋的价格卖,如果到时候真的卖不出去,我们再调一下价格。’贺知非说完,又补充了一句,“妈,在电影院门口,卖的东西都比较贵,要比在其他地方卖的贵,等你去看了就知道了。”

  “比他其他的地方卖得贵,还有人买吗?”

  “有人买啊,而且买的人特别多。”

  “这些人是傻子吗?”

  贺知非听到他妈这句话,忍不住笑了出来:“哈哈哈,妈,这些人不是傻子,而是他们不会为了买一些看电影吃的零嘴,特意跑去很远的地方买。”

  “就不想跑远路,所以在电影院门口卖贵的?”赵素清犀利地说道,“这不就是傻子吗?”

  “妈,人家图方便就在电影院门口买很正常。再说,又不是天天去电影院门口买吃的。”贺知非笑着说,“家里有钱,可以隔三差五地去看电影。家里没有多少钱的,一个月看一次电影,或者几个月看一次电影。”

  “要是我,我是不会在电影院门口买吃的。”

  “也有人和你一样不在电影院门口买吃的,自己带着吃的去电影院。”贺知非把话题又拉了回来,“我们先一分钱两个烤山芋。”

  “先按照你说地买。”赵素清说完想到栗子,又问道,“二娃子,炒栗子卖多少钱一斤啊?”

  “两分钱一斤吧。”

  赵素清一听这个价格,立马反对道:“两分钱一斤太贵了。”

  “妈,我觉得不贵。我们卖的是野栗子,野栗子可要比家里种的板栗好吃。”贺知非给他妈分析道,“再说,我们家炒栗子卖是独一份,卖两分钱一斤不贵。”

  赵素清心想:只有傻子才会花两分钱去买一斤炒栗子吃,钱又不是烧得慌。

  贺知非知道赵素清在想什么,朝她安抚地笑了笑:“妈,学校要是交钱,我还能瞒着你们吗,再说现在都放寒假了,交什么钱啊。如果真的要交钱,那也要等到开学啊。”

  “二娃子,是不是开学要交很多钱?”赵素清微微拧起眉头,“是不是下学期的学费要涨了?”

  “不是。”贺知非见赵素清还在误会,只好耐心地解释道,“妈,我就是见家里困难,想帮一下家里。”

  “你还在读书,要以学习为重,你操心家里做什么?”赵素清他们都指望贺知非考上大学出人头地,所以他们把贺知非捧得非常高,不让他分一点神烦心家里的事情。“家里有我和你爸,还有你大哥操持,你就不要管了。”

  贺知非明白赵素清他们的心理,但是就是因为这样的心理才导致原主没心没肺,认为他就应该享受家里最好的待遇,就应该过着“少爷”般的生活。

  “妈,你这话说得我就不爱听了,我难道不是家里一份子吗?”贺知非故意板着脸说,“家里因为供我读书越来越困难,我不该为家里出一份力吗?我以前只知道读书,从来不关心家里的事情,但是我过年就十八岁了,在法律上我就成年了,是大人了。身为成年人,就应该承担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

  赵素清被二儿子这番话逗笑了:“你高中还没有毕业,怎么就是大人了。等你结婚生孩子,你才是大人。”

  “妈,在法律上,只要满十八周岁,就是成年人。”这一家人对原主实在是太宠、太纵容了,所以反而把原主给养坏了。“我这两天想了很多事情,觉得自己以前做的不对。虽然我读书辛苦,但是你和爸他们也非常辛苦。为了供我读书,一家人吃不饱穿不暖。”

  赵素清听着二儿子这些话,一双眼慢慢地红了,声音有些哽咽:“二娃子,我们供你读书,是希望你以后出人头地,这样我们一家人以后的日子也好过。”虽然她和丈夫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他们知道像他们这样的农民,只有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才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供二儿子读书是非常辛苦,但是他们心里有盼头。他们知道二儿子以后一定能考上大学,到时候他们家就有好日子过了。虽然现在非常苦,但是苦得值的。

  “妈,实话跟你说吧。”贺知非瞧着赵素清一副快要哭出来的模样,只好想一个能说服赵素清的理由。“我现在帮家里赚钱,一方面也是因为我自己。虽然现在上大学不要出学费,但是得自己出生活费。”

  “生活费,我和你爸他们赚。”

  “妈,你想得太简单了。”贺知非决定跟赵素清好好地说一说这方面的事情,“妈,我想要考帝都的大学,不想考我们省内的大学。你也知道帝都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是一个非常大的城市。在帝都生活的话,花钱肯定要比家里多很多。”

  “二娃子,你要考帝都的大学?”赵素清的注意力暂时在贺知非的前半句话上。

  贺知非点点头:“对,既然要上大学,那就上最好的大学,所以我想考帝都的大学。”

  “好好好!”赵素清神色变得非常激动,“你说得对,既然要上大学,那就上最好的大学,帝都的大学好。”二娃子真的是太有出息了。

  贺知非看着赵素清一副兴高采烈地模样,无奈地失笑:“妈,你听我把话说完。”

  “你说你说。”

  “在帝都上大学,生活费肯定非常高,花钱的地方也多,以我们家现在的情况,肯定是供不起我的大学生活费。”

  “我们可以找亲戚借……”赵素清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贺知非打断了,“妈,我们家亲戚也都穷,哪里有多余的钱借给我们。”

  贺知非这话说得赵素清沉默了,因为二儿子说的是事实。

  “妈,我了解下帝都的物价,初步算了算我大学一学期的生活费。”贺知非理解赵素清他们不想让他分神操心家里的事情,但是他们家真的实在是太穷了,不想办法赚钱是不行的。“我省吃俭用的话,一个月的生活费最少也要二三十块,一学期要一百多快,我们家哪来这么多钱。”贺知非并不了解帝都的物价,但是他前世听家里长辈说过,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二三十块,所以他才说这么多。

  不出贺知非所料,赵素清听了他刚才的话,神色刷的一下变了,“要这么多钱吗?”

  “那可不,帝都可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最大的城市,东西肯定要比我们市里,省城卖得贵得多。”贺知非继续忽悠赵素清说道,“为了能好好地上大学,所以我才想帮家里赚钱。现在离我高考还有一年半,还来得及赚钱。”

  听着二儿子这番分析,赵素清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不听二儿子这么说,他们都不知道大学的生活费要这么高。还有,她和丈夫完全没有想到这方面。

  “在我们省城读大学不需要这么多钱……”

  贺知非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赵素清打断了:“不去省城读大学,你能考上帝都的大学,那就去帝都的大学读。”虽然她是一个农村妇人,但是也知道帝都的大学要比省城的大学厉害。“二娃子,你去帝都读大学才会更有出息。”二娃子去帝都读大学,说不定以后就会留在帝都上班,到时候会更有前途,也会更有钱。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妈你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要帮家里赚钱了吧。”

  赵素清点了点头:“你想得对。从现在起,我们是得多赚钱。”不多赚钱的话,二娃子就不能去帝都读大学。

  “妈,从现在起,你们要听我的话去赚钱。”贺知非笑着说,“虽然我不会种地,但是我读书得多,脑子灵活,知道做什么赚钱,所以你们听我的话没错。”

  “听你的,我们听你的。”对于二儿子的话,赵素清和贺文山他们基本都是奉为“圣旨”的。

  贺知非想要的结果达到了,在心里悄悄地松了一口气。

  “对了,妈你明天去镇上帮我买一些红纸,还有一只大毛笔、一只小毛笔,几瓶墨水回来。”他原本打算等他感冒了,自己去镇上买,但是想了想,他这几天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不如在家里写春联、画年画。到时候带着写好的春联和画好的年画直接去镇上摆卖。“对了,还帮我买一些白纸,那种画画用的白纸。”

  “二娃子,你要画画?”赵素清想了想,她好像从来没有见过二儿子画画。

  “我想写春联和画年画,到时候拿到镇上去卖。”贺知非简单地跟赵素清说了下他的计划。

  赵素清听了后第一反应就是:“你感冒没好,怎么能写春联卖钱?”

  “妈,写春联不费事,再说我感冒在家也没有事情干,不如写写春联、画画年画。”贺知非又想到一件事情,对赵素清说道,“妈,你明天去镇上的时候,多跑几家店,看看这些店的春联和年画基本上是什么样的,还有他们怎么卖的。”

  本章共5段,你正在阅读(第6段)

  本章共5段,你正在阅读(第7段)

  本章共5段,你正在阅读(第8段)

  本章共5段,你正在阅读(第9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