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052
作者:七年玉      更新:2022-03-29 00:42      字数:5408
  “华夏杯”数学比赛的结果出来了,贺知非没有任何意外地考了满分,获得了宣江市“华夏杯”数学比赛的冠军。

  虽然刘明富猜到贺知非很有可能会考满分,会获得冠军,但是真的发生时,他心里还是不敢置信的。

  高校长特意把刘明富跟贺知非叫到校长办公室,把他们两人狠狠地夸赞了一番,尤其是贺知非。

  这是他们平安高中第一次参加“华夏杯”数学比赛,居然考了满分,而且还获得冠军,这可太给他们平安高中长脸了。

  高校长奖励了贺知非五十块钱,鼓励他接下来南江省“华夏杯”数学杯比赛再接再厉,争取再考第一名,再次为校争光。

  原本等到贺知非获得南江省“华夏杯”数学比赛的前三名,高校长才会给奖金一百块钱,没想到宣江市“华夏杯”数学比赛,高校长就给了五十块钱奖金。虽然五十块奖金不多,但是好歹也是学校一番心意。

  贺知非在宣江市“华夏杯”数学比赛考了满分,并且获得冠军一事,在星期一早上开校会的时候,高校长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又把贺知非给夸了一遍。

  原本贺知非在平安高中就十分出名,这下更有名了,全校的学生们对他更加崇拜了。

  贺知非本人倒是没有把这件事情当做一回事,因为这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但是这件事情对整个平安高中非常重要,甚至对整个平安县也非常重要,这不就连秦玉龙都亲自来向贺知非贺喜。

  自从上次救了秦玉龙的儿子后,秦玉龙一家人一直记着贺知非这份救命之恩,不仅买了不少东西送给贺知非家里,还是拐着弯送给贺知非一百块钱。不止如此,过年的时候,秦玉龙他们夫妻俩还特意带着儿子二蛋给贺知非他们家拜年,又送来不少东西。

  不过,拜年后,秦玉龙他们就没有再出现打扰贺知非他们一家人。不是秦玉龙他们在做做样子,而是他们知道他们要是经常出现在贺知非的生活里,会打扰到贺知非,所以平时基本上不出现,但是他一直关注贺知非。

  得知贺知非参加宣江市“华夏杯”数学比赛考了满分,并获得冠军一事后,秦玉龙立马过来恭喜贺知非。其实,他很想请贺知非和刘明富,还有高校长吃饭的,庆祝贺知非获得冠军,但是秦鹤松不赞成他这么做。

  秦玉龙要是请贺知非他们去吃饭,贺知非是一定会拒绝的。再说,这种成人的庆祝方式不适合高中生。秦鹤松觉得秦玉龙亲自去祝贺就足够了,其他的事情就不要做了。

  他想着贺知非获得宣江市“华夏杯”数学比赛的冠军,是一件大喜事,总不能嘴上说几句恭喜的话就足够了,还是得送点东西。他知道送吃的东西或者其他东西,贺知非肯定是不收的,所以他就买了不少关于奥数方面的参考书,还有跟高考有关的参考资料送给贺知非。

  秦玉龙知道宣江市卖的参考书也不太好,就托人在沪上市买了不少回来。果然,他送参考书给贺知非,贺知非就收下了。

  另一边,宣江市第一高中。

  市一高的师生们觉得今年和往年一样,他们依旧包揽宣江市“华夏杯”数学比赛的前三名,结果他们今年错失了冠军。

  在“华夏杯”数学比赛的那一天,挑衅贺知非的黄世昌,原本以为自己今年一定能获得冠军,结果只获得了亚军。当他得知冠军是贺知非,并且考了满分时,直接大叫道不可能。

  即使他不承认这个事实,但是事实摆在眼里,他不得不接受。他想不明白为什么第一年参加“华夏杯”数学比赛的贺知非能获得冠军,这明明是不可能的事情。

  黄世昌心里不服气,决定在南江省“华夏杯”数学比赛上打败贺知非。

  被黄世昌怀恨在心的贺知非,此时冷不防地打了一个喷嚏。

  “贺同志,你没事吧?”金子双眼关心地看着贺知非,“你不会感冒了吧?”

  贺知非揉了揉有些发痒的鼻子,对金子微微摇了下头:“没有,应该是谁在背后说我坏话。”

  金子连忙举手说道:“不是我。”

  贺知非听到金子这么说,颇为无奈地看着他:“我又没有说你,你心虚什么?”

  “我可没有心虚,你现在可是我们整个平安高中的大名人,我要是说你坏话,整个学校的人都不会放过我。”金子现在对贺知非充满佩服,而且是五体投地那种佩服,“贺同志,你真的是太厉害了,第一次参加【华夏杯】数学比赛就考了满分,满分哎……真的太厉害了!”金子一边说,还一边朝贺知非竖起大拇指。

  “你这话说了很多遍了。”自从宣江市“华夏杯”数学比赛的成绩出来后,金子天天要把他给夸赞好几遍。

  “说再多遍,也不能表达我对你的敬仰之情。”金子的表情非常浮夸地说道,“我现在对你的敬仰犹如滔滔的江水,连绵不绝。”

  “你不去说相声可惜了。”贺知非觉得金子的口才和搞笑的本事,完全可以去说相声。

  “我也觉得我可以去说相声,可惜平安县没有相声大师,不然我一定去拜他为师。”

  贺知非怕金子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不休,很机智地选择转移话题,道:“你喜欢的《大侠》已经出版上市了,很多地方的新华书店都在卖了。”前段时间,贺知非收到宋建程寄来的三十本《大侠》的书。不管是封面设计,还是排版都非常不错。

  宋建程告诉贺知非,《大侠》出版了两个版本,一个是简洁版的《大侠》,另一个是精装版的《大侠》。

  简洁版的《大侠》定价三块三,精装版的《大侠》定价六块六。

  宋建程寄来的三十本书,其中十本是送给贺知非,让贺知非留着自己做纪念,或者送给别人。剩下的二十本书是要贺知非签名,然后杂志社抽二十个幸运读者,把十本简洁版的《大侠》和精装版的《大侠》送给这二十个幸运读者。

  当宋建程收到贺知非签好名的二十本《大侠》时,他很想自己留一本签了名的《大侠》,不过他不能这么做。他打算下次给是非黑白写信的时候,把自己买的两本《大侠》寄过去,请是非黑白给他签名。

  结果他刚这么说,其他编辑也纷纷表示想要是非黑白的签名,他们也要把自己买的两本《大侠》寄过去,请是非黑白给他们签名。

  《大侠》出版上市后,没两天就被抢完了。《武侠》杂志社赶紧让出版社加印出版。

  一开始,《武侠》杂志社跟出版社商议的是二十万本。原本以为二十万本没有那么快卖完,没想到没两天就卖完了。《武侠》杂志社就赶紧让出版社再加印三十万本,没想到加印的三十万本没几天又被抢完了。

  《大侠》出版后,一个星期卖了五十万本,这么惊人的销售量是宋建程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的。他们知道《大侠》很受欢迎,觉得《大侠》能卖二三十万本就很不错了,可是万万没想到《大侠》的销售量这么惊人,一个星期就卖了五十万本,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吓人

  了。

  出版社找《武侠》杂志社商议了一番,决定再加印五十万本。《武侠》杂志社决定再加印五十万本太多了,再加印二十万本就够了,但是出版社觉得二十万本不够。

  既然出版社坚持要再加印五十万本,《武侠》杂志社就不好再反对了,就同意他们再加印五十万本,不过他们还是觉得再加印五十万本太冒险了。

  出版社来《武侠》杂志社,除了商议加印一事以外,还有别的事情要跟宋建程他们商量。

  他们出版社跟港城那边的一家出版社有合作,之前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内地出版,就是他们出版社出版的。他们这次想要和港城那边出版社合作出版《大侠》,一旦《大侠》在港城那边出版,也就意味着《大侠》不仅在港城出版上市,还会在澳城和湾湾,以及新马泰出版上市。

  港城那边的出版社的销售范围在整个东南亚,他们有时候还会找人翻译小说,把小说出版到日本和韩国。

  宋建程一听出版社要把《大侠》推荐到港城那边合作,自然是十分高兴乐意的,立马就和出版社商议起具体的事宜来。

  等他和出版社商定好一切事宜后,他就连忙写了一封信给贺知非,并且把出版社拟好的合同一起寄过去了。

  贺知非收到宋建程的回信时,说实话有些被“吓”到了,他没有想到《大侠》出版后的销售量这么惊人,这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他和宋建程一样认为《大侠》顶多能卖二三十万本,没想到已经卖了五十万本,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

  他见出版社还要把他的书推荐到港城那边出版上市,心里当然是十分乐意的,而且出版社给的价格也十分有诚意。

  因为要跟港城那边出版社合作,所以贺知非不可能像之前那样拿那么多提成。出版社这次给贺知非的价格是三层提成,当然这个价格是加印后。

  没有加印前是十五万本,价格是千字八块。这个千字价格要比内地低四块钱,因为两块钱要给内地出版社,另外两块钱要给港城那边出版社。

  如果《大侠》在港城那边的销售量很快超过十五万本,那么等到加印的时候,贺知非就直接拿三层的提成。

  对于这个价格和销售量,贺知非是没有任何意见的,就跟出版社签了这个合同。不过,他在给宋建程的回信里强调了下《大侠》这本书的影视版权。

  八十年代,港城那边的影视圈是最为兴盛的时候。不是贺知非自恋,一定觉得自己写地《大侠》被港城那边的某个导演看中,而是他觉得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所以得提前说好。

  如果港城那边有人看中了《大侠》,想要把《大侠》改编成电视剧,那么港城那边出版社就必须和他商量,不能擅自做决定。

  宋建程收到贺知非的回信时,就把这件事情跟出版社说了,让出版社别忘了跟港城那边出版社说这件事情。

  出版社表示他们一定会跟港城那边出版社说,并且如果真的有人看中《大侠》,想要把《大侠》拍成电视剧,他们出版社一定会好好地协商。而且,他们出版社会大力宣传、推荐《大侠》,争取让内地的电视台、导演或者影视公司看中《大侠》。

  小说的影视版权也不便宜,出版社如果能《大侠》的影视版推荐卖出去,那么他们能从总拿到不少提成,而且这些提成是纯赚,出版社何乐而不为。

  至于影视版权这件事情,用不着贺知非本人操心,因为《武侠》杂志社和出版社会帮他搞定。

  自从《大侠》加印后,贺知非一下子变成万元户,他决定给家里再买几套房子,然后再买一块地皮。

  现在房子便宜,那么地皮会更便宜。贺知非觉得趁地皮便宜的时候,多买一些地皮,以后用来建厂,或者建大楼。

  贺知非觉得可以先买一块地皮建一个服装厂,把他们家“知是服饰”的牌子打出去。

  “建厂?”赵素清跟贺文山他们被贺知非这个决定吓到了。

  “对,买地皮建厂,就在宣江市买。”贺知非现在手里有好几万块钱,决定先全部用来买地皮。

  “二娃子,你要买地皮建厂,但是我们都不懂啊……”

  “妈,把地皮买下来后,我们暂时也没有钱去建厂。”贺知非笑着说,“我的意思是先把地皮买下来,留着以后建厂用。”趁着地皮的便宜,他要多买一些地皮。“地皮以后会越来越贵,会越来越值钱,哪怕我们买了不建厂,以后拿出去卖也能赚钱的。”

  赵素清跟贺文山不懂这些,但是贺知非这么多了,那就错不了。

  “行,那听你的,我们先在市里买一块地皮。”

  “我会请远哥帮忙买地皮,到时候你们直接过去付钱签合同就行了,其他的事情就不要操心了。”贺知非说道,“等到下次稿费到了后,爸妈我们再在市里买两套房子,剩下的钱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在省城买房子。”

  “二娃子,我们买这么多房子做什么,我们家又住不了。”赵素清不明白二儿子为什么要买这么多房子。

  “妈,房子以后会升值,而且以后升值的价钱要比现在贵几百倍,甚至几千倍,所以趁房子现在便宜,能多买几套是几套。”贺知非心想他现在手里的钱不够,不然直接去帝都买一两套房子了,“等以后我们有钱了,我还打算在帝都和沪上买房子。”

  “贵几百倍、几千倍,那岂不是几十万、几百万了啊?”赵素清被这个价钱吓到了。

  “对,所以我们要多买房子。”贺知非心想到时候拆迁的话,说不定赚得更多。“我待会写一封信给问远哥,问问他他在省城有没有关系。如果有的话,就在省城买两套。”

  贺知非的打算,先在宣江市买三四套房子,然后再买一块地皮。接着在省城买两套房子,然后再买一块地皮。最后在帝都和沪上买几套房子,再买几块地皮。

  “妈,听二哥的话没错。”贺知非的话在贺知白这里就是圣旨。

  “对了,家里没有电视机,妈可以买一台电视机回来了。”他们家到现在还一台家用电器没有买。虽然他看不上这个时候的电器,但是有总比没有好。“洗衣机和冰箱也可以买了。”

  “买彩电!”贺知白立马说道,“直接找白叔叔他们买,肯定会便宜很多。”

  贺知非点点头说道:“小四说得对,我们可以直接找白叔叔他们买一台彩电。”

  赵素清也觉得他们家现在有钱了,也该买一些电器了。

  “好,我明天回去市里,就跟你于阿姨说。”因为贺知非没空去市里,只好让贺知黑他们去市里的时候,让赵素清跟贺文山他们回一趟县城找他。

  “小四,你明天回到市里后就直接去找远哥,把我的信带给远哥。”贺知非想了想,觉得他们家应该装一个电话,不然联系真的不方便。“妈,你们明天回去后给家里装一个电话吧。”

  “装电话太贵了,再说我们又不打电话。”赵素清觉得

  电视机可以买,但是电话真的没必要装,一是因为电话太贵了,而是因为他们家基本上用不到电话。

  “以后我去上大学,就可以经常打电话给你们。如果写信的话,那就太慢了。”贺知非觉得装个电话,以后也好跟《武侠》杂志社那边联系,而且也好跟吴爷爷他们联系,这样就不用每次去远哥家打电话给吴爷爷他们。

  赵素清听到贺知非这么说觉得很对,“行,那就听你的装电话。”以后二娃子要去帝都上大学,家里有电话的话,二娃子就能经常打电话回来,这样他们就能放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