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042
作者:七年玉      更新:2022-03-29 00:42      字数:11112
  广东某个城市, 《武侠》杂志社的办公室。

  宋建程时不时站起身,把头伸到窗外,看看楼下有没有邮递员经过。

  他们编辑办公室在二楼, 邮递员从楼下经过的时候, 他们能看地一清二楚。

  这几天, 宋建程一直在等贺知非的回信。准确来说, 他在等贺知非的《法医》的稿子。

  之前, 贺知非寄给宋建程五章《法医》的原稿, 正好卡在第一个案件最中间的地方, 看得宋建程他们的胃口被高高吊起来,急切地想知道接下来的剧情,但是却迟迟没有等来《法医》下面的稿子, 这可把宋建程他们整个编辑室的人都等疯了。

  “老宋,是非黑白的信还没有到吗?”贺知非的笔名叫“是非黑白”, 正好是他们兄弟四个人的名字。

  问这话的人是《武侠》杂志社的总编辑, 他也在等着看《法医》接下来的章节。这几天,他每天都会来问宋建程几遍。

  “总编,还没有到。”宋建程心里也急啊, 他写信给是非黑白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了,算了算时间,这两天差不多该收到是非黑白的回信了。但是,这两天却迟迟没有收到是非黑白的信,真是急死人了。“也不知道这次怎么了,怎么到现在还没有送到?”

  总编辑一听是非黑白的信还没有到,心里也不由地焦急了起来:“怎么这么晚还没有送到?”

  “是不是邮局的信太多了, 一时半会儿没有送到我们这里来。”宋建程急地抓了抓头说, “总编, 不然我现在去邮局问问看。如果是非黑白的信在邮局还没有送,那我就直接拿回来。”

  总编辑也急着想看《法医》接下来的章节,就答应了宋建程这个提议,冲他点了下头:“那你去拿吧。”

  “我现在就去。”宋建程急慌慌地跑下来,骑上他的自行车。接着,一阵风似地离开了。

  他们杂志社离邮局有点远,平时骑车过去要半个小时,今天宋建程却十五分钟就骑到了。等他到了邮局的时候,头发全都被吹得站了起来。

  宋建程跑进邮局问有没有他的信,工作人员在一堆信件中找到了他的回信。

  “同志,我的信到了,你们怎么不送啊,我这两天可是一直在等这封信?”宋建程心里很是不满意,心想他这两天等是非黑白的回信,等得心急如焚,结果信到了,邮递员却没有送。“这封信是我们杂志社作家的信,我们整个杂志社都在等这封信,你们怎么能不送呢?”平时,信件要是晚送两天,宋建程是不会在意,也不会说什么,但是是非黑白的信不一样,他们整个编辑室的人都在等。

  “同志,不好意思,这两天信件多,我们人手不够,所以送得比较慢。”这几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信件突然多了起来。他们就两个人送信,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信件,他们两个人来不及送,只能一点一点地慢慢送。

  宋建程听到这番话也不好再说,但是他还是强调了下。

  “同志,你以后要是看到是我的信,麻烦请尽快送信,因为真的很急。”宋建程给邮递员看了看他的名字和地址,让邮递员记一下。

  邮递员同志把宋建程的名字和地址记下来了,点点头对宋建程说道:“宋同志,你放心,下次有你的信件,我会先给你送去。”

  宋建程伸手握住邮递员的双手,用力地摇了摇,并且一脸感激地说道:“那真是太谢谢你了。”说完,他就拿着是非黑白的回信,匆匆忙忙地赶回编辑室。

  一回到编辑室,他就大喊道:“是非黑白的信到了。”

  一听到这话,原本都在工作的编辑们,一个个猛地站起身,像饿狼一样扑向宋建程,要抢夺他的手里的信封袋。

  “等等,等我看完了再给你们。”宋建程双手紧紧地抱着是非黑白的信,一脸严肃又警惕地说道,“我先看看是非黑白的回信,等我看完了再给你们看。”

  “老宋,你看快一点。”

  “就是。”

  “你赶快,看完了,我们几个轮流看。”

  “不打扰老宋了,让他赶紧坐下来看稿子。”

  编辑们又一个个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继续手头上的工作。

  宋建程刚刚在上楼的时候,就急吼吼地把信封袋拆开了。他一坐下,就急着先看《法医》的稿子。

  贺知非这次把他目前写好的稿子全部寄给了宋建程,不过也并不多。加上之前寄给宋建程的五章稿子,一共才十章稿子。

  虽然稿子只有十章,但是却完成了第一个案件的故事。

  宋建程双手拿着稿子,目光灼灼地看着《法医》的内容。他做编辑做了好几年,早就养成快速阅读稿子的习惯。虽然还没有达到一目十行的地步,但是一目六七行还是有的。

  他看稿子是非常快的,但是他此时却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法医》的稿子。是非黑白写地《法医》真的是太好看了,而且他的每个字都非常有存在意义。如果他看的太快错了一个字,那就会错过很多精彩内容。

  是非黑白的文笔老练辛辣,他的每个字都像一把锋利的匕首一样,狠狠地插|在人的心口上。

  宋建程花了整整十分钟看完第一章,看完后嘴里大叫着:“好,写得真的是太好了。”说完,就把他刚刚看完的一章稿子递给其他编辑,“你们快看看。”

  “我看看……”坐在宋建程对面的编辑,一把抢过稿子,立马看了起来。

  这个编辑叫小林,刚来《武侠》杂志社上班一年多,今年才二十三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才看了几段内容,就“惊叫连连”,嘴里一直在说:“好好好,写得真的是太好了!”看了是非黑白写地《法医》,有一种头皮发麻,后背发凉的感觉,真的是字字珠玑、字字见血。

  其他编辑看到小林编辑这副惊呼鬼叫的模样,十分嫌弃他,叫他安静点,不要再吊他们的胃口。他们本来就心痒痒地想看,一直在拼命忍耐、压抑自己。结果,这小子看地时候还直呼好看,这不是纯心在勾引他们吗?

  小林编辑见前辈们非常不满他大呼大叫,就乖乖地闭上嘴,不敢再说什么了。

  他对面的宋建程,此时看到正是第一个案件最关键最精彩的地方,兴奋地一张脸涨得通红,整个人还微微发抖。

  等宋建程把五章《法医》的稿子看完后,整个人激动地站在办公桌前胡乱地挥舞着手臂。如果可以,他真的想大吼三声来发泄下他此刻无比激动的心情。

  “是非黑白写地真的是太好了。”宋建程激动地双眼都泛红了,“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伏笔一个接着一个,真的是……”读了很多书和小说的宋建程,此时此刻突然词穷了,不知道该说什么样的词来形容是非黑白的小说。

  其他编辑们一个接着一个看了,有的才看第一章,有的正在看最后一章。不管是谁看了,嘴里都抑制不住地发出惊叹声。

  有的编辑甚至还激动地拍桌子,把桌子拍地啪啪响。他一边拍桌子,一边大声地说道:“好!真的是太好了!没想到会是这样!”

  总编辑正在跟出版社那边打电话,听到外面的办公室传来地拍案叫绝声,恨不得马上挂掉电话,出去看《法医》的稿子,但是他不能,只能等编辑们看完了,他再看。

  宋建程喝完一杯茶后,他激烈地心情这才稍微平静了些。看完是非黑白寄来的五章《法医》的稿子后,他该看是非黑白写给他的信。

  贺知非首先在信里感谢宋建程他们愿意开辟一个新版块刊登连载他的《法医》,接着就说了《大侠》出版的事情。他对出版的价格没有任何意见,不过他提出了版权的问题。

  在回信里,贺知非再三强调,不管是《大侠》,还是《法医》,所有版权都必须在他的手上。如果杂志社没有经过他的同意,就私自地把他两本小说的影视版权或者漫画版权卖给其他人,他会起诉的。

  如果有人想买他两本书的漫画版权或者影视版权,请出版社立马告知他。

  贺知非在回信里,拟了一份版权合同。这份合同是跟杂志社合作的合同,比如说如果有人要买他两本书的版权,杂志社可以拿到两层的提成,剩下的八层提成是他自己本人。

  当然,这两层提成不是白给的,杂志社要帮他宣传他的书,把他书的版权引荐或者介绍给其他人。

  宋建程看完贺知非的回信后,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他万万没有想到是非黑白考虑到版权的事情,因为他这个做编辑的都没有想到这方面来。还有,看了是非黑白拟的版权合同后,宋建程觉得是非黑白是一个非常懂法律的人,很有可能是非黑白是一个律师,或者从事法律事业。

  对于是非黑白拟出来的版权合同,宋建程是没有权利做决定的,这个得先让总编辑看看。

  叩叩叩……一阵敲门声响起,总编辑正好挂掉了电话,对门外的人说道:“进来。”

  见进来的人是宋建程,他正准备开口问是非黑白寄来的稿子呢,就见宋建程递给他一封信。

  “总编,这是是非黑白写来的回信,他在里面提到了版权一事,您看看。”宋建程说道,“他还拟了一份版权合同,您也看看。”

  “版权,什么版权?”

  “就是他小说的影视版、漫画版权、有声剧版权等……是非黑白罗列地很清楚,您看看。”

  “好,我先看看。”

  “那您先看,我出去了。”宋建程说完,就转身离开了总编办公室,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这个时候,其他编辑已经全部看完《法医》的稿子。

  “老宋,是非黑白真的是太会写了……刚刚看得我头皮发麻。”

  “看得我汗毛都竖起来了,你们看看……”这个编辑撸起自己的袖子,露出一截手臂,他手臂上的汗毛真的竖了起来。

  “绝,太绝了!没想到悬疑推理小说还能这么写!”

  “对对对,带了点恐怖色彩在里面,看得我后脖子发凉。”

  “还刺激!”

  “是非黑白的《法医》一旦刊登连载,一定会大火的。”

  “我觉得最绝地是我们都猜错了凶手。”

  “其实,仔细想想是非黑白从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凶手是谁了,但是我们没有发现。”

  “是非黑白真的太会埋伏笔了,而且不细心地话,真的会忽视。”

  编辑们讨论起《法医》里的故事情节,越说越起劲儿,越说越觉得自己好像不太聪明。

  总编辑已经看完是非黑白的回信和版权合同,他的想法和宋建程一样,认为是非黑白很有可能是律师,或者从事法律行业的。而且是非黑白的工作经验非常丰富,人生阅历也是非常丰富。他猜想是非黑白应该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并且事业非常成功。

  ~~~~~~~

  总编辑把宋建程叫到他的办公室,和他讨论了下关于是非黑白拟的版权合同一事。

  “你怎么看是非黑白提的版权一事?”

  “总编,我认为我们可以答应。”宋建程看完是非黑白拟的版权合同后,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再说他们杂志社并不吃亏,“总编,像是非黑白这样的作家,以后不仅会给我们杂志社带来源源不断的利益,也会给我们杂志社带来名气。”

  “我们杂志社现在不缺名气吧?”自从《武侠》开始刊登连载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武侠》的销售量非常惊人,一个月轻轻松松地几万本,一年轻轻松松地几十万本的销售量。

  “总编,我们杂志社现在是不缺名气,但是是非黑白能让我们杂志社的名气更上一层楼。再说,我们一直以来做【武侠】,如今我们要开辟悬疑推理的版块,是非黑白的《法医》能让我们悬疑推理版块顺利进行,并且我们杂志社用不了多久会超过《故事会》。”虽然他们的杂志社的销售量在这两年很不错,但是跟老牌的《故事会》相比,还是差远了。

  不仅销售量比不上《故事会》,地位和影响上也是不及《故事会》。不过,他们杂志社刚创立没几年,想要超过老牌的《故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总编,《故事会》里也有悬疑侦探推理小说,而且销售量和反响都非常不错。”宋建程分析道。“我们马上就要开辟悬疑推理版块,我敢肯定,是非黑白的《法医》一定能打败《故事会》目前刊登连载的《推理大师》。”宋建程也比较喜欢看悬疑推理方面的小说,尤其是《福尔摩斯》全系列和《东方快车谋杀案》等国外侦探推理小说。

  国内的推理小说,他也看了不少,包括《故事会》正在刊登连载的《推理大师》。在没有看是非黑白写地《法医》之前,他觉得《故事会》刊登连载的《推理大师》挺不错的。但是,看了是非黑白的《法医》后,《推理大师》就变得索然无味了。

  这么说吧,是非黑白的《法医》就是一瓶烈酒,而且后劲儿非常大。而《推理大师》就是一瓶果酒,刚开始喝的时候觉得不错,但是和烈酒相比就一般般了。

  “总编,如果我们不答应是非黑白的版权合同,他要是被《故事会》挖走了,那对我们就是非常的不利。”宋建程继续说道,“再说,是非黑白提出的版权合同对我们只有利,而没有害。我们是纯赚来着。”

  总编辑没有说话,右手的食指轻轻地敲打着桌面。

  “而且,我觉得等《法医》刊登连载后,一定会有人来买《法医》的影视版权,把《法医》拍成电视剧或者电影。”宋建程现在想想觉得《法医》太适合拍成电视剧了,“再说小说改编拍成电视剧又不是没有,而且还很多。您看金庸的小说不就被拍成电视剧了,而且在港城那边非常火。”

  总编辑收回手指,双手交叉地放在桌子上,目光赞赏地看着宋建程:“说的不错,没想到你还能想这么多。”

  “总编,这么说您答应了啊?”宋建程一开始没有反应过来,怔了几秒后才反应过来,一脸惊喜地问道。

  “就像你刚才说的,是非黑白提出的版权合同一事对我们只有利,而没有害,而且还能纯赚不少钱,我为什么不同意?”刚才,总编辑故意没说话,装作没答应的样子,就是想看看宋建程会怎么说。

  “总编您答应真的是太好了。”宋建程一脸欣喜地说道,“那是非黑白的合同,我们要修改吗?”

  “不用修改,就以是非黑白拟出来的合同去复印。”是非黑白拟出来的合同,每一条都写地清清楚楚,而且非常合理。“你复印两份,一份我们留着,一份寄给是非黑白。”

  “好的,总编。”宋建程站起身说道,“那我现在就去复印。”

  “你急什么。”总编朝宋建程招了招手,示意他坐下来,“关于是非黑白的事情,你们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要让其他杂志社得到是非黑白的消息,到时候他们会开高价挖走是非黑白的。”

  “总编,您放心,我们绝对会保密的。”他们整个编辑室里的人都是是非黑白的读者,怎么可能让是非黑白被别的杂志社挖走。

  “把是非黑白的《法医》的稿费价格提到十二块吧。”

  “十二块?”宋建程一脸诧异,“总编,我们可从来没有给过作者十二块的价格,就连金庸都没有给。”

  “金庸不同,他的小说早就出版了,而且他和我们只是合作关系,是非黑白不一样,他的第一篇小说和第二篇小说投给了我们杂志社,我打算跟他签约,让他成为我们杂志社的作者,你觉得怎么样?”是非黑白非常有才华,一定能成为国内有名的作者。如果他们杂志社签了他,那么他们杂志社也能跟着粘不少光。

  “总编,这个主意好,是非黑白跟我们签约了,就不用担心他被其他杂志社挖走了。”宋建程心想他怎么没想到这个办法,还是总编有主意。

  “是非黑白的合同,我亲自弄,弄好了交给你,你到时候一起寄给他。”总编辑说道,“只要是非黑白跟我们签约,以后千字二十也不是不可以。”

  “千字二十块的话,是非黑白肯定会同意的。”这次总编是下了血本要把是非黑白绑在他们的杂志社上。

  “你先去复印是非黑白的版权合同,我现在弄是非黑白的签约合同。”自从《武侠》开始刊登连载武侠小说后,销售量节节高升,这让总编辑有了野心。他想要把《武侠》杂志社做大,而且还想要超过老牌的《故事会》。

  其实,《武侠》并不是没有签约过作者,相反已经签约了好几个写武侠小说的作者。这些作者的小说正在《武侠》上刊登连载,成绩都还不错。

  总编辑一直想要他们杂志社能有一个特别有分量的作者,但是目前签约的一些作者里是做不到这点的。不过,现在是非黑白出现了,那么他们杂志社就可以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作者。

  像《故事会》和《知音》都有一两个特别有份量的作家,而且在国内非常有名。他们《武侠》目前没有这样的作者,所以总编辑想把是非黑白打造成他们《武侠》的代表作家。最重要的是是非黑白有这个本事成为有名的作家。

  远在平安县的贺知非,暂时不知道《武侠》总编辑的打算。

  从宣江市回来后,他就忙着学业。他现在除了学习高二下学期的内容,还要学习奥数的内容,以及其他老师对他额外辅导的内容。

  等到了星期六,贺知非又带着贺知黑他们去市里找赵素清他们。

  上次跟贺知白说了修东西这个赚钱的法子后,贺知白还真收到一些东西让他来修,当然都是街坊邻居的东西。虽然都是小东西,但是修一修也是挺不错的。

  上个星期贺知非修好的黑白电视机,贺知白卖了两百一十块钱、自行车卖了六十块钱、台扇卖了四十块钱、收音机卖了二十块钱,还有其他的一些小东西,总共加起来卖了四百多块钱,可把贺知白他们高兴坏了。

  这四百多块钱,除去本钱几块钱,还是赚了四百多块钱,这可是高利益的买卖,让贺知白他们觉得来市里收废品和捡破烂是对的。

  现在,贺知白跟吕三子每天骑着三轮车,一边在宣江市里晃悠,一边收废品、捡破烂、收东西修理。

  赵素清他们的摊子开始卖爆米花后,生意也比之前好了一点,现在每天纯赚钱二三十块钱是没有问题的。

  贺知是做的衣服越做越好看,卖的价钱自然要比之前高。之前,在平安县一件衣服卖二三十块钱,现在一件衣服卖三四十块钱。不过,做衣服的速度还是和以前一样,十来天做出四五件衣服。即使是这样,赚的钱也是不少的。

  贺知非见家里现在赚得钱越来越多,那么在市里买门面房的计划可以提前了。

  “爸妈,我觉得我们家到了下半年,可以在市里买一个门面房了。”

  “门面房?”赵素清他们第一次听说门面房这个词,不知道这是什么房子。

  “就是开在马路边卖东西的房子,就是店。”贺知非简单地说了下门面房是什么样的,还有买门面房的好处,“小四,你们经常在市里走动,到时候留意下看看有没有人卖店,如果有卖店,我们买下来。”

  “那要多少钱啊?”赵素清心想他们在平安县租的那间房子都要卖一千块,那么宣江市的房子岂不是要卖好几千。

  贺知非并不了解宣江市的房价,只能自己瞎猜,“最少要两三千吧。”

  两三千块钱对赵素清他们来说是一笔巨额。以前他们觉得一百块是巨额,但是他们现在不是很难就能赚到一百块。不过,他们现在连五百块都没有赚到,哪来的两三千块去买房子啊。

  “买了店后,爸妈你们就可以在我们自己的店里卖早点,小四他们也能在店里收一些东西回来修。”贺知非说道,“有一个店,别人也会相信我们。”

  贺知白除了读书这方面不听贺知非的话,其他方面是以他二哥马首是瞻的。现在,听他二哥要买店,他二话不说地就同意。

  “二哥说得对,我们有了店,人家才会相信我们,不怕我们跑掉。”

  “最重要的是现在买店便宜,以后买店会涨价的。”贺知非笃定地说道,“还有,以后我们的店也会增值的。”

  “妈,二哥的话错不了,我们上半年累一点多赚点钱,下半年就买个店。”

  贺知非他们也赞成买店,举手同意。

  姜大爷也认为这个店可以买,“有了自己的店,以后想卖什么都方便,还晒不到吹不到淋不到的。”

  虽然两三千块很多,但是他们拼一把还是能赚到的。再说,二儿子说得话错不了。

  “好,就听二娃子的。”来到市里,天天赚钱后,这让赵素清跟贺文山也变得十分相信贺知非的话。

  “除了买店,我们也争取早点在市里买几套房子。”贺知非说着就看向贺知是,“首先得买一套房子给大哥结婚用。”

  “啊?”贺知是被贺知非这番话吓到了,连忙摇头,“不不不……首先得给爸妈买一套房子。”

  “以后我们家每个人都要买一套房子,不会少了谁的。”贺知非心想现在房价便宜,而且买房子没有限制,所以要多买几套。还有,房地产这块的生意,也可以提前准备了。

  ~~~~~~~

  从宣江市回来后,贺知非就收到宋建程写给他的信。准确来说,收到了宋建程寄给他的包裹。

  “二哥,这是什么东西?”贺知黑见贺知非从包裹里拿出一块像石头的东西,他从来没见过。

  “这是端砚,是广东那边有名的砚,跟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齐名。”贺知非没想到《武侠》杂志社这么大方,竟然送给他一块端砚。不过,现在的端砚应该没有后世那么贵,但是在现在这个时候也不便宜吧。

  “这个端砚是干什么用的?”在贺知黑看来就是一块乌七八黑的石块,虽然上面雕刻了一个鲤鱼跃龙门的样式。

  “磨墨用的。”贺知非见送给他的这块端砚上面雕刻鲤鱼跃龙门,而且鲤鱼的鱼须、龙门的辉煌大气都雕刻地非常细腻。不止如此,这条鱼仿佛就是活着的一样,看起来像是真的在跃龙门。“你可不要小看这块端砚,它可是非常有讲究……”

  见贺知黑他们不懂端砚,贺知非就仔细地给他们科普了下端砚。

  贺知黑原本以为就是一块石头块,没想到里面有这么大的讲究,最重要的是这一块端砚还不便宜。

  “可惜啊,我没有好墨水。”好砚配好墨,不然用一般的墨水在端砚上磨墨,那就太对不起端砚了。

  “二哥,你可以自己买好的墨水啊。”

  “以后再说吧。”他现在没空,要是有空就能自己做古墨。

  上辈子,他外公写书法的墨水都是他自己做的,而是做的还是古墨。他也不知道外公哪里弄到的古墨方子,做出来的古墨非常好。还有不少人特意来找外公买他做的古墨。

  虽然他跟着外公学做了古墨,但是做出来的古墨跟外公做出来的古墨还是差了些。

  贺知非从包裹里又拿出两本又大又厚牛皮笔记本,翻开看了下,里面有日历表、电话区号表、各种单位转换表等……

  “哇,这两个本子好看。”贺知黑拿了过来,伸手摸了摸,表面上滑溜溜的,“二哥,这是皮唉。”

  “牛皮做的。”贺知非发现有一个深蓝色绒布长方形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放着的是一支钢笔。钢笔通身是深蓝色,泛着冷光,波光潋滟,仿佛是一块蓝宝石打造成。拿起来看了下牌子,是国外一个比较有名的牌子。“这支钢笔倒是不错。”

  外国进口的钢笔是总编辑送的,宋建程可没有钱买这么好的钢笔。

  除了端砚、牛皮笔记本、钢笔,还有一些零食和玩具。

  送他端砚个钢笔还能理解,送他零食和玩具是怎么回事?他好像没有在信里透露过他的年纪吧。就算他一不小心暴露了他的年龄,也不应该送他小孩子吃的零嘴和玩的玩具。

  “拨浪鼓?”贺知知拿起拨浪鼓,轻轻地摇了摇,顿时咚咚咚地响了起来。

  “二哥,你这个编辑真有意思,竟然送给你拨浪鼓,他以为你是小孩子吗?”

  贺知非哭笑不得,心想他的文笔看起来也不是小孩子写的啊。

  “二哥,你这个编辑真大方,送了你们这么多东西。”

  “我也没有想到。”贺知非说着,又从包裹里拿出五本《武侠》杂志,应该是最新一期的。

  “二哥,你写地《大侠》是不是刊登了啊,给我一本看看?”

  贺知非拿了一本给贺知黑,又拿了一本给贺知知。

  贺知黑跟贺知知迫不及待地翻看了起来,见他们二哥写地《大侠》在第三页,第一个故事就是他二哥写地《大侠》。前面两页是目录。

  贺知非注意到这一期的《武侠》的封面画的是一个身穿黑色长袍,腰间佩戴着一把剑的年轻男人,在他的身边有非常显目的两个字“大侠”。

  看来,这一期不止刊登连载他的《大侠》,就连封面都是他的《大侠》,还真是大手笔。

  翻看杂志,首先印入眼帘是目录,他的《大侠》在第一个……第三页。直接翻到第三页,首先是又黑又粗的《大侠》两个字,接着在《大侠》下面是“是非黑白著”五个字。

  在往下面,是一段用小字写地《大侠》的简介。之后,才是《大侠》的正文。

  贺知非没有看正文,直接翻到最后面,发现在《大侠》最后面还有评价。看了下评价前几个字,贺知非就知道是宋建程写的,因为只有宋建程才能写出这么肉麻的字句来。

  “《大侠》刻画出一个侠骨柔肠、有情有义、有大爱有小爱的世界……”

  大爱小爱?

  贺知非心想他写的时候可没有考虑什么大爱、什么小爱。

  见包裹里面还有一个信封袋,贺知非拆开一看,发现里面有不少合同。有两份合同是他之前拟的版权合同,剩下的两份合同是签约合同。

  签约合同?

  贺知非拿着签约合同,认真仔细地看了起来。等看完后,他的心里是非常吃惊的,他没有想到《武侠》杂志社想签约他成为他们杂志社的专属作家,最令他惊讶地是《武侠》杂志社给他开的条件异常的好。

  首先,《武侠》杂志社不强迫他必须写多少本小说。他只需要每一年写一本小说就可以。其次,给他开出来的稿费价格非常高,千字二十块钱。最后,杂志社会力捧他,让他成为国内有名的作家。

  除了这三方面,还有其他条款也非常不错,贺知非是非常满意的,但是有一点不满意,那就是《武侠》杂志社要签他五年。在这五年内,他不能去别的杂志社或者其他地方写小说,只能在《武侠》写。如果他去别的地方写,到时候一千字四十块钱来赔违约金。

  他要是签了《武侠》杂志社,肯定不会去的别的杂志社写东西,但是五年的时间太长了。

  关于签约合同,贺知非决定再跟宋建程说说。至于版权合同,《武侠》杂志那边全部答应了,没有提出任何异议,这点倒是在贺知非的预料之中。

  看完合同后,贺知非这才开始看宋建程的信。没有任何意外,信的一开始,就是对《法医》的各种称赞。

  贺知非最佩服宋建程的一点,就是他竟然能用词不重复地称赞,而且还引用诗句。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可见他这位编辑也饱读诗书啊。

  宋建程还在信里写到,希望贺知非能把《法医》写成长篇小说,越长越好。还催他赶紧写下一个案件,等有了两个案件的故事后就能出版。出版的价格,要比之前的《大侠》高。

  《法医》的价格是千字十二块,出版加印的话,会分七层利给他。这个价格,贺知非是非常满意的。

  宋建程还说,以后有读者写信给他,到时候会一起寄给他。又说等到《法医》出版后,请贺知非给他们杂志社所有编辑签名,因为他们杂志社所有编辑都是他的忠实读者。

  在信的最后,宋建程说那些零嘴和玩具是送给贺知非的孩子。

  看到这里,正在喝水的贺知非差点把嘴里的水给喷了出来,“咳咳咳咳……”

  “二哥,你怎么了?”贺知黑跟贺知知见贺知非突然剧烈的咳嗽起来,两人连忙放下手中的杂志,抬手拍了拍贺知非的后背。

  贺知非咳了好长一会儿才停下来,原本一张白皙的脸被咳得通红。

  “我这个编辑真的是……他的这些零嘴和玩具不是送给我的,而是送给我孩子的。”贺知非没想到宋建程会认为他有孩子。

  “啊?送给你孩子的?”贺知黑一脸震惊,“二哥,你哪来的孩子啊?”

  “二哥,他为什么会觉得你有孩子啊?”

  贺知非摇摇头,很是哭笑不得地说道:“或许是我的文笔像是中年人写的,所以他才会认为我有孩子了。”他真没想到会闹出这么一个乌龙来。别说这一世,他还没有孩子。就脸上辈子,他都没有孩子。

  “这……太好笑了吧?”贺知黑说着说着就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哈,竟然觉得二哥你是一个中年男人,而且还有孩子。”

  贺知非没想到他有一天会被当爹,还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二哥,你的编辑要是知道你是一个高中生,一定会被吓到的。”二哥的这个编辑太好玩了,竟然认为二哥是个中年人,还觉得二哥有孩子了。他要是知道二哥今年才十八岁,还在上高中,一定不敢相信。

  “既然他认为我是中年男人,就让他这么认为吧。”贺知非并没有打算向宋建程公布他真实的身份,就让这个“美丽”的误会继续误会下去吧。“不过,我得写信给他,让他不要送我零嘴和玩具了。”

  贺知知问道:“二哥,你为什么不告诉他你是高中生啊?”

  “你说高中生,我就想到一件事情。”贺知非刚刚想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没有身份证,是不能跟他们签约的。”他现在每天都要上课,暂时没时间去拍身份证。等到暑假,他再去办身份证。看来,这个签约合同是签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