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被打出童年阴影的小球迷
作者:3井瘦      更新:2023-07-15 19:35      字数:4401
  足球战术,就是空间的合理运用。

  在谈到任何战术时,是很多世界名帅都会提起的一句话。

  瓜迪奥拉也不例外。

  他在战术上的推陈出新,都是一次全新的空间划分的研究。

  有了最合理的空间,还需要最合适的球员。

  本场比赛,瓜迪奥拉在左边路派上左脚球员萨内,就很值得让人细细品味。

  萨内的特点是内切射门。

  一般来说,左脚球员在左路想要内切,就必须要左脚内侧外另一个方向带球。

  这样不仅效率不如外脚背高,而且容易被防守球员断球。

  所以,萨内在边路的最佳选择,只能下底传中。

  难道瓜迪奥拉没有考虑到这点吗?

  不,正是因为他考虑得太细致了。

  曼城的前场进攻,右路的斯特林和中路的阿圭罗有很好的穿插效果,这是他们的特点。

  如果萨内在右路内切,势必会压缩防守,同时也压缩阿圭罗和斯特林的活动空间。

  再三权衡优劣后,瓜迪奥拉决定以阿圭罗和斯特林为主要进攻重点。

  萨内就被放在左路,发挥他另外一个优势——左脚传中。

  他能在左边路拉开宽度,传中或者给队友制造空间。

  球员在合理区域,用自己合理的踢球方式处理球,这是瓜迪奥拉这几年在不断优化的事。

  这样进攻效率就变得非常高。

  刚才的斜插进攻,也是遵循了瓜迪奥拉在中场休息时的指示。

  要不断进攻禁区,制造机会。

  再举个例子,巅峰时期拜仁的两翼齐飞。

  左脚球员罗本在右路,发挥他内切射门的优势。

  右脚球员里贝里在左路,可突破,可下底传中。

  这些都是在围绕如何合理运用空间在展开。

  反之,曼彻斯特市的另一支球队,俱乐部花巨资引援,一大堆球星,进攻却踢得稀烂,从欧冠迈入欧联。

  这都是没有研究最基本的东西,不能全怪主教练。

  比赛在第58分钟的时候,曼城主场2:1领先,双方总比分4:4。

  曼城不仅掌握比分的主动,还控制比赛的节奏,这样下去,拜仁还得丢球。

  眼看形势不妙的海因克斯,立刻进行换人调整。

  撤下阿方索-戴维斯,换上雷托纳。

  曼城的两个进球,都是来自这名小将的失误。

  伊蒂哈德球场内漫天嘘声和嘲笑,就像是一场公开审判,将他狠狠羞辱。

  从右后卫位置到边线中间,不过三十米距离。

  羞愧、自责,让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突然,他的脊梁骨不知道被谁重重地拍一下。

  “别低头,挺直腰板,比赛还没有结束!”

  戴维斯转过头,惊慌的眼神在看到罗西后,突然模糊起来。

  “在这里,不会有人同情弱者!”

  说完后,戴维斯咬牙强忍泪水,重重地点头。

  雷托纳上场后,在罗西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各自回到防守区域。

  曼城开球。

  海因克斯双手向前平推,示意球队大举压上。

  半场高压是拜仁最显著的特点。

  罗西前压持球人,在他身后有三四名队友做掩护,其余球员要在对手和防线之间。

  单后腰比达尔位置靠后,填补前压球员和防线的空隙。

  曼城如果在后场控球,拜仁的中前场球员会立刻压迫。

  当球传到前场,拜仁的防线也保证足够的防守人数。

  虽然能扼制曼城的反击,但拜仁想要进攻,就必须期望前场断球,或者是防守反击。

  想要从配合无间的曼城球员脚下抢球,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领先的曼城,也不急于进攻,慢慢传球。

  前场逼抢是一件非常耗费体能的工作,海因克斯在接手球队后,第一件事就是加强球员的耐力。

  就连罗西现在的场均奔跑距离,都要比之前高。

  虽然很辛苦,但海因克斯一直在场下鼓励球员。

  五分钟,

  十分钟,

  十五分钟,

  海因克斯坚信,持续的高压,一定会给对手造成无形的压力,从而让对手出现传球失误。

  曼城球员在这样持续的压迫下,开始很少将球传回本方半场,而是在中场区域传递。

  即便是丢球,他们也能有空间展开逼抢。

  对手的阵型压上后,除了罗西和一名边前卫位置靠前,准备随时反击。

  其余人都落位防守,形成4-4-2阵型。

  这段时间,双方球员在场上胶着,彼此都没有很好得分机会,瓜迪奥拉往休息区走,准备休息喝水。

  海因克斯就是靠这套犀利的防反战术,获得三冠王。

  也是因为当年巅峰期的罗贝里,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边路组合。

  现在呢,科曼技术不够成熟,格纳布里未成气候,两人根本发挥不出这套防反的威力。

  拜仁,何足道哉。

  进入到比赛第80分钟,海因克斯看到球队逼抢强度有所下降,立刻进行人员调整。

  撤下比达尔和格纳布里,换上格雷茨卡和里贝里。

  曼城也做出换人调整,德尔夫换下大卫-席尔瓦,热苏斯换下阿圭罗。

  双方都用完三个换人名额,最后的十分钟,将会是决定胜负的十分钟。

  现场的球迷,欢呼和助威的声浪越来越大。

  一直以来,曼城在欧冠赛场的表现,并不如他们在联赛上那么强势。

  原因在于豪门的底蕴。

  如果能淘汰卫冕冠军拜仁,进入到欧冠八强,将会是一场意义重大的胜利。

  在北看台的“家庭席位”,脸上印有队标的曼城小球迷,兴高采烈地挥舞队旗。

  对于他们来说,这或许只是一个比较热闹的地方。

  但随着足球文化不断地植入脑海后,这势必会成为足球文化的传承。

  这些小球迷,未来或许会成为职业球员,甚至是进入曼城青训,又或许是球队忠实球迷。

  拜仁继续加强逼抢,后卫博阿滕也开始前压。

  越是关键时刻,越考验球员的忍耐力。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曼城球员开始将球往后场传,利用球场的宽度和纵深,掌控球权。

  罗西快速朝门将压迫。

  越是到比赛最后关头,他的压迫就越具备侵略性。

  门将莫赖斯不敢停球,直接传向边路。

  罗西立刻朝边路压,身后的队友也快速朝边路靠拢。

  进攻球员逼抢,是一个辛苦工作,但防守球员的精神压力也非常大。

  凯尔-沃克在第89分钟,终究是扛不住压力,把球大脚往前传。

  如果阿圭罗还在场,曼城在前场的控球不至于这么被动。

  但萨内、热苏斯和斯特林的背身拿球能力,都不如阿圭罗。

  球被回防的博阿滕断下后,传给后腰格雷茨卡。

  虽然丢掉球权,但曼城并没有打算退防,而是立刻反抢。

  博阿滕在此刻,展现出他丰富的大赛经验和视野。

  他指向自己右侧的雷托纳,示意队友将球传到边路。

  球从中路转移边路后,穆勒及时的回撤接应,让雷托纳在对手封锁前,有足够的时间观察并传球。

  穆勒在中线靠右附近接球后,曼城在自己半场,足足有6名防守球员。

  而拜仁进攻球员,除了持球的穆勒外,还有三人。

  一个看似不是进攻机会的机会,在穆勒看到回撤的罗西后,就完全不一样。

  穆勒在两名防守球员包夹前,将球传给罗西。

  被贴身跟防的罗西,伸出右脚,背身停球。

  但他背身时,没有给斯通斯一个对抗阻碍,对手很容易上抢破坏。

  果然,斯通斯看到罗西没有防备,果断倒地,想要从身后将球捅走。

  岂料罗西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停球,而是将球回敲给队友。

  这样一来,不仅避开了斯通斯的铲球,还趁着对手倒地的空隙,转身反跑。

  一个简单的做球,让拜仁快速打开了对手边路的大门。

  蒂亚戈直塞边路,里贝里从左路带球朝中路走,在吸引防守后,将球传给套边插上的边后卫阿拉巴。

  阿拉巴在队友掩护下,轻松突破,在底线附近将球传回禁区中央。

  曼城的防守,完全被阿拉巴、里贝里和穆勒的前压所吸引。

  他们聚集在小禁区内,忽略了对大禁区内的防守。

  而罗西正好出现在了这里。

  阿拉巴的倒三角传球,速度非常快,罗西来不及调整,用脚弓顺势扫向门前。

  穆勒,却挡在了罗西射门的线路上。

  好在二娃反应非常快,快速张开双腿,将球从胯下漏了过去。

  不仅如此,皮球在钻过穆勒的胯下后,又打在他小腿后,发生折射,晃了门将,弹向另一侧球门。

  意外的折射进球,穆勒也是一脸懵圈,因为存在越位的可能。

  他立刻回头找助理裁判,发现边裁并没有举旗,然后高举双臂,冲向场边,大声欢呼起来。

  【没有越位,没有越位!】

  【拜仁居然在最后关头,打进一粒扳平比分进球!】

  【两队总比分5:4,拜仁领先!】

  【此时,第四官员举起了伤停补时的计时牌!】

  【3分钟!】

  【只剩下3分钟!】

  【曼城能像11-12赛季最后一轮,在伤停补时阶段,再次创造奇迹吗?】

  不敢相信眼前发生这一幕的曼城球迷,无比惆怅地双手抱头,眼神开始绝望起来。

  他们宁愿相信,这只是一场梦。

  场上的曼城球员,还在向主裁判抗议,罗西在射门瞬间,穆勒是处在越位位置上的。

  他们也不甘心接受这个事实,他们必须争取点什么。

  来自意大利的主裁判奥萨托,非常坚定自己的判断,用严肃的语气告诉失去冷静的曼城球员,这个进球没有问题。

  【难以相信,这场欧冠1/8决赛次回合,会这么紧张刺激,充满戏剧性!】

  【拜仁在后场得球后,快速推进的同时,将球转移到弱侧。】

  【罗西的回撤接球,是这次进攻的点睛之笔!】

  【他随后的前插选位,也堪称教科书级别的!】

  【拜仁有这样的球员,实在是福气啊!】

  【但这个进球,是算罗西的,还是穆勒的?】

  话音刚落,现场大屏幕上,出现穆勒的头像和名字,说明这个进球,是划入了他的名下。

  有些不好意思的穆勒,憨憨地笑了起来,过去拥抱罗西。

  随后,曼城抗议越位的画面,也传了过来。

  在罗西起脚瞬间,曼城的防线确实是在穆勒身后。

  但在球场外,出现了阿拉巴和凯尔-沃克的身影。

  两人的位置,更加靠后。

  【没有问题,进球有效!】

  【我觉得在主裁判认定进球有效后,曼城你就不要去争什么!】

  【而是要想好接下来的比赛,要怎么打!】

  【如果能打进一球,还有机会进入加时赛!】

  曼城快速将球摆放在中圈,在哨音吹响后,立刻朝拜仁禁区进攻。

  两队在之前攻防大战中,体能消耗都非常大,所有人都在咬紧牙关,做最后一搏。

  球迷们疯狂呐喊助威,声浪前所未有的澎湃。

  就连小球迷都双拳紧握,张嘴怒吼。

  瓜迪奥拉也没有什么战术可行了,最后两分钟时间,直接往里面怼。

  拜仁没有选择回缩防守,而是继续高位压迫。

  因为曼城三名小个子前锋,最能在狭小空间内闪转腾挪,冷不丁来脚射门或者造点球。

  给他们足够的向前冲刺空间,反而不利于他们发挥特点。

  伤停补时第2分钟,一直无法前压的曼城,在半场中间位置,由热苏斯带球突进。

  格雷茨卡从身后不停贴身干扰,将球捅给博阿滕。

  后者立刻用脚弓将球垫给中场球员,避开了曼城锋线的反抢。

  紧接着,曼城中场球员开始围抢堵截,想延缓拜仁出球。

  此时,雷托纳用一记漂亮的“v字拉球”,避开德布劳内的上抢,再分到边路的里贝里脚下。

  从后场启动的里贝里,并不存在越位,拿球后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往前加速。

  与此同时,罗西和穆勒也同时前插。

  罗西往另一侧走,想带走一名防守球员,减轻队友进攻压力。

  但曼城有四名球员回防,人数上是有优势的,并在强侧形成一个包围圈。

  他们并没有因为罗西的拉边,而分散防守。

  里贝里突入禁区后,扣球转身,想晃开防守球员的紧逼。

  意识虽在,但身体有些跟不上,转身时脚下打滑。

  但他还是利用自己的平衡力,在倒地前将球捅给中路的穆勒。

  穆勒没有犹豫,直接迎球低射。

  莫赖斯快速倒地,身体完全舒展伸直,挡在门前。

  球打在他手臂上,弹向后点。

  还没有来得及高兴,一只脚赫然出现在他眼前,把挡出去的球轻轻挑了起来。

  莫赖斯绝望地抬头,看着皮球从自己头顶上越过,然后紧紧闭上双眼。

  【gol!!!!!!】

  【绝杀,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绝杀!】

  【3:2!!!!】

  【总比分6:4!】

  【曼城没有机会了!】

  【罗西的补射,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太不可思议了!】

  【在家庭看台的小球迷,伤心地哭了起来!】

  【不久前,他们还在为球队即将晋级而欢欣鼓舞!】

  【但几分钟后,罗西的两脚射门,就带给他们的一场惨痛的失利!】

  【这或许是给他们童年,带来的黑暗时刻!】

  今天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