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暗恋
作者:衮衮      更新:2022-03-27 00:07      字数:3357
  北颐承袭前朝大邺遗风,民风开放,男女之间无需太过避讳,偶尔约着一块泛舟游湖,走马赏花都无伤大雅。彼此看对了眼,互相送个定情信物也是常有的事。

  信物不在大小,关键是一片心,什么簪花香囊,诗书字画都是不碍的,但炒松子……

  大约是个特例。

  人不给见,就留了一碟松子,这算个什么说法?

  铜雀台主居卧。

  晚膳已用过好久,姜央和云岫各自捧着脸,隔一张香几对面而坐。几上的青花瓷盆里供一株兰,宽阔的叶子横在两人当中,底下正是早间从长乐宫带回来的那碟炒松子。

  黄澄澄的一摞小山,周围缀满红梅,衬着顶上阔叶浓翠的脉络,像个远山缩影,有种看西洋镜的趣味。

  姜央不错珠地盯着瞧了许久,眼睛消受不起,抬手揉了揉,嘴里嘟囔:“他到底什么意思啊?”

  云岫掩嘴打呵欠,“还能是什么意思?陛下就是想告诉姑娘,他心里还有您。”

  同样的话,云岫已经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可姜央像是钻进了死胡同,听完之后嘴角抿出个腼腆又甜蜜的笑,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可一忽儿又枯了眉,眼里泛起伤春悲秋式的惆怅,纤指卷着鬓边碎发,又叹:“他到底什么意思啊?”

  云岫终于没忍住,翻了个白眼。

  果然老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平时多么通透伶俐的一个人啊,内廷司冲进屋里撵人,她都吓成了雨天的蛤/蟆,姑娘还能镇定自若地给人一巴掌,现在却在这么点芝麻事上栽了跟头,说出去恐怕都没人相信。

  她虽没经历过情/事,但现在也瞧出来了。感情这事就是没道理可讲,两个人之间的暧昧,旁人说一千道一万,证据给你分析了一箩筐,只要正主不亲自点头,这颗心就是悬着的。

  “真要奴婢说啊,姑娘就再去养心殿问个清楚。横竖昨儿已经去找过一趟,不差这一回。”

  “怎么不差!”

  姜央一下坐直了,小嘴微微噘着。她好歹是个姑娘家,巴巴亲自登门探望,被这么干晾了一夜,心里难免有些委屈。已经铩羽而归一回了,就算是个没心没肺的,也没勇气去第二次。

  “那这么着好了,既然所有烦恼都是这碟炒松子惹出来的,那奴婢现在就把它倒了,连碟一块丢,眼不见为净。”

  云岫是个务实的,说到哪儿做到哪儿,话音未落,她便卷了袖子去够玉碟。

  “诶诶诶!”

  姜央连声惊呼,赶在她够到碟沿之前,一把将碟子拽到自己跟前,两只手交叠在松子上头,瞪圆眼睛,老母鸡护崽似的宝贝着。

  因这一动太用力,松子山摇了摇,蹦了一两颗到几上。姜央忙伸手把它们捡回来,重新摞回山巅上,小心翼翼地压了压。四下一晃眼,确定没有遗落一颗,这才小小地吐了口气。

  云岫不说话,觑眼松子,又瞧眼她,兴味地挑了下眉。

  姜央登时闹了个大红脸,就着灯瞧,细洁里透着一点朦胧红晕,比施了胭脂还好看,嘴巴却是比精铁还硬:“御赐的东西就这么扔了,上头怪罪下来,咱们俩都担不起。”

  还真会找借口,这会子脑子倒活泛了?

  云岫简直不知该说她什么好,捂着胸口,颇为恨铁不成钢地重重一叹:

  “奴婢没经历过这些事,也不知该怎么劝姑娘。但奴婢能瞧出来,陛下待姑娘,绝对是一片真心,端从上回陛下帮姑娘挡箭就能看出来。当时那情景,怕是老爷在场,也未必能为姑娘豁出命去。”

  “都说‘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奴婢进宫之前就没跟家里好好道过别,总想着以后有的是机会。可第二年家里就遭了水灾,咣当就只剩奴婢一个人,别说道别了,以后怕是黄泉路上见了面都认不出来。”

  “姑娘是个有福的,之前那么大的难都熬过来了,可见老天爷也舍不得把您和陛下分开。既然天公都作美了,咱们干嘛还要和老天爷对着干?别等人家急眼了,又把这‘美’给收回去了。”

  话糙理不糙。

  姜央明白她一番苦心,从来天不遂人愿,难得有一回不为难人,她再自己跟自己别扭,委实说不过去,只是……

  要怎么开口问啊?难不成上来就是一句:“陛下可还心悦于我?”

  那也不用等他说话了,她自己就先给臊死了!

  云岫到底跟了她这么多年,一眼便瞧出她心头的顾虑,琢磨了会儿,说道:“奴婢倒是有个招儿,可以帮姑娘探探陛下的口风。”

  说着她便倾身过去,手卷喇叭和姜央咬耳朵。

  月色摇晃树影,倾洒在兰叶上,油亮的色泽,承托起一颗蠢蠢欲动的心。

  同样一片月光,也填满了养心殿的窗子。

  倒春寒的天似要收梢,今儿明显比之前热上不少。地面檐头的积雪都开始融化,雾气在四周蜿蜒,月色偎在里头,倒有了几分载浮载沉的飘渺。

  卫烬坐在那片月光里,一手支着额,一手拿着卷书,眉心拱起个浅浅的“川”字,暮霭沉沉。一本正经的模样,还像真是被政务上的疑难缠困住,踟蹰不前。

  只可惜,拿倒了。

  一线天光自浓睫下溢出,觑的也不是什么国家大事,分明是北面一扇窗。薄唇翕动,欲言又止,嘴角沉沉耷拉下来,烦恼忧愁都快挂不住。

  小禄跟着眺过去。

  是北镇抚司的方向,这是还在当心刺客的事啊!

  为主分忧是个底下人应该做的,否则每月的俸禄都白拿了。

  转了转眼珠子,小禄堆起笑容上前揖了揖,“陛下放心,石大人把锦衣卫的人全调了来,养心殿现在就跟铁桶一样,别说人了,连只蛾子都甭想飞进来!”

  这番话可谓赤胆忠心,就差把心掏出来表忠诚了。

  慷慨激昂完,小禄自己都快感动了,摁摁眼角,按耐住雀跃的心,期待地睁开眼,擎等着挨夸。

  眼皮子才撑开一小道缝,就正对上一双带刺的眼,眉心“川”字紧得,能直接把他夹死!

  小禄后背顿时跟泼水似的寒毛林立。

  这是说错什么了吗?从头捋一遍,没错啊?看来还是不放心宫里的守卫啊。

  于是他又甚为贴心地跟了句:“各处宫门的守卫都是练家子,打十个奴才这样的都不在话下,就算真有那不知好歹的混账玩意儿闯进来了,不死也得脱层皮。陛下就把心放肚里去吧!”

  不知好歹的混账玩意儿?

  不死也得脱层皮?

  这下扎来的就不只是刺,而是刀了,嗖嗖的,还淬了剧毒,吹毛立断。

  小禄心肝都哆嗦了下,脚一崴,险些跪下去,一双大眼睛懵懵的,实在不知自己到底说错什么了。

  董福祥横去一眼,揉揉抽疼的额角,也开始怀疑自己当初为何会收这么个缺心眼当干儿子。

  平了平气,他泻了盏温茶搁在龙案上,笑吟吟道:“这夜里头黑,姑娘家出门,怎么着都是不方便的。日头落山的时候,奴才瞧过了,晚霞厉害得紧,想来明儿定是个大晴天。这人总是憋不住的,都在屋子里头闷一整天了,也该出来晒晒太阳。”

  “晴天……”

  卫烬嘴里嘟囔着,换了只手托腮,视线还落在窗外那点几不可见的铜雀翅尖,眉眼舒展,终于有了点雨过天晴的味道。

  小禄心头大石总算落下,使劲搓了搓胸口,觉得自己又可以了,深吸口气就要再张嘴。

  董福祥毫不留情地捂住他的话,一把给人薅到背后,脸上还是笑,对上道:“今儿天色也不早了,陛下不如早些歇下,明儿也能有个好精神头。”

  “朕不困。”卫烬想也不想就给他否了,重新拿起书卷,拧着眉,垂着睫,钻研得还挺认真。

  可惜还是拿倒了。

  一个两个都不叫人省心啊,董福祥无奈地“唉”了声,语重心长道:“这么晚,各处都下了钥,姜姑娘便是想来,也走不动啊。”

  那头认真看书的果然捅来一眼,又锐又急,比方才瞪小禄还厉害,声音泠泠像檐下未化的冰楞:“谁说朕在等她了?朕不过看书看得有些入迷,才熬到这个时辰。”

  董福祥谦卑地颔下腰身,不说话,只是笑。

  卫烬眉梢抽了抽,不屑地“嘁”了声,一甩书卷站起来,负着手,大步流星往里间去,腰杆挺得笔直,脸沉得可以滴水,像在证明自己没有撒谎。

  可行至帘子边,到底是停了下来。

  手在袖笼里攥了又攥,咳嗽一声,视线飘忽了一圈,终于找到边上博山炉停靠,声线压得极低,状似无意,偏又格外认真:

  “朕……朕就眯眼小憩一会儿,要是有人过来,不计什么时辰,都可以喊醒朕。”

  不出所料,次日果然是个大晴天。

  惠风和畅,日头轩朗,粼粼的光泼洒在朱墙琉璃瓦上,像孩子在打水漂。

  姜央立在养心殿阶前,仰头瞧着,由不得眯起了眼。

  站班的小内侍掏掏耳朵,不敢相信自己刚刚听到的话,倾过去半边身子,又问:“姑娘来养心殿是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