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第 129 章
作者:碧云天      更新:2022-03-27 00:05      字数:6575
  第一百二十九章

  余青觉得今年是特别有意义的一年, 他们收复了附近的十几个郡县,兵力已经增加到二十五万, 其中女兵就有十五万,前面几个郡县,主要是茂林,宁谷郡,锦州这些早就整顿过的郡县,商业蓬勃发展,不过短短的时间就出了好几个女掌柜, 农业也因为开荒的新政,加上低价租地的缘故, 所以也是丰收。

  说起来因为郑春之的用心,他们这会儿当真是兵强马壮, 最重要的是万众一心,所有人都拧成了一股绳,朝着一起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不像是江南三家族那边, 各有心思,就算是有才能之人, 也都是各种受牵制, 没办法施展。

  至于辽王那边,辽王妃和辽王世子的内斗不断, 自然也没有心思去发展。

  这就导致了廖地这边越发的大放异彩, 原本还担心辽王和江南联姻, 结果最后却是因为帝师的话而被拖延。

  好歹给了廖军一个喘息的机会。

  而且廖世善也答应了辽王了辽王继任的要求,只不过显然那边还在思量,一直没有给予答复,不过一来一回本来就要一个月,总是要时间。

  如此,余含丹的威胁就已经被人遗忘在了脑后。

  余青就想着这一年好好的放个烟花庆祝,廖世善向来都是宠着余青的,只要她想就没有不支持的,听说今年想要热闹下,就让人去买了许多来,正好王家其中一个产业就是做烟花,知道余青想要,特意做了许多送过来,而这王家正是王姨娘的娘家

  余青没想到还能见到王姨娘,如今不能叫王姨娘了,应该叫王掌柜,她如今掌管了王家几乎有所的产业,在王家说一不二,就是她的几个哥哥也都要听她的。

  王素清穿着利落,头上毫无饰品,却不见寒酸,反而带着干练和精明,她看到余青的时候忍不住跪了下来,说道,“夫人大恩,素清一辈子没齿难忘。”说着就要落下泪来,想起自己这些年兜兜转转的,最后的机会却是被这个素昧平生的人给的,就觉得感慨万千。

  原来王素清被接回家后,家里许多人都对她指指点点的,当初王家人也是犹豫,要不是王素清爱慕杨九怀,说动了父亲,他们王家也不会这么快的下定决心依附杨九怀。如今杨九怀大败,王家的境况大不如前,所有的苦果自然是让王素清担下,而且王素清因为丧子的缘故,郁结于心,日子过得很是艰难。

  谁知道父亲带着兄长去拜访余青之后,回来态度就全然变了,还问她什么时候攀上余青这棵大树的。

  王素清这才知道余青一直记得当初她给他们报信儿的事情。

  那之后因为有了余青的话,谁也不敢轻视王素清了,再后来郑春之来推行政令,王素清知道这是余青的得力干将,虽然不知道新的政令是什么,但是支持的态度总要有的,结果她就看到那些令她目瞪口呆的律法。

  女子可以自立门户,女子可以行商,女子可以……

  王素清原本只是感激余青的提携,没有忘记她的付出,但是这会儿却是全然的震惊了,这到底是什么东西?这真的能推行?几千年来都是男尊女卑,难道这会儿就可以打破?

  小时候王素清就十分的聪慧,几个兄弟姐妹一起学打算盘,她却是学的最快的,当时外祖母还在世,说这孩子是个伶俐的,以后可以找个好人家嫁了,他们王家世代商贾,联姻的人家自然都是同样的商贾,算盘打的好也就能做个好贤内助,却从来没有说可以继承家业,毕竟是女子没办法立户。

  那么多姐妹中,父亲也是最为宠爱她,可见她的手段见识也是不弱的。

  但是偏偏身为女子,没办法施展手脚。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那天晚上王素清一个晚上没睡,她像是被重新被注入了活力,找到了新的目标,可以为之奋斗。

  早上她就去跟父亲商议,一开始屋内屋内传来王父的咆哮声,再后来静悄悄的,等着王素清出来的时候脸上带着志得意满的笑容。

  父亲就算是反对又怎么样呢?如今这是廖军的领地,他们又因为杨九怀的事情元气大伤,根本就没办法离开,只能跟随余青的脚步往前走。

  那之后王素清就大力支持郑春之推行新的政令,再后来第一个出来行走做生意,靠着余青未曾谋面的交情,郑春之的协助,一下子就做到了家主的位置。

  这次自然是特意过来答谢的。

  余青赶忙上前去扶着她,说道,“郑大人跟我说了,说你帮了不少忙。”亲手扶着王素清坐在了一旁的靠背椅上,又递了茶水过去,笑着说道,“我还没谢过你呢,前几日跟余先生谈起以前的旧事来,说那一年杨九怀派人围攻我们,他在院子里收到了有人递过来的纸条,想来想去,应该是你吧?”

  王素清差点站起来,这件事极为隐秘,她还以为余青不知道,谁知道居然就这么心思缜密的挖了出来,而且她当时其实更多的是欣赏廖世善的魄力,这样一想就觉得自己好像窥探过余青的夫君,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

  余青自然不知道这样的心思,不管怎么样,她是感激王素清的付出的,说道,“没有什么可谢的,你如今得到的东西,都是你自己努力拼搏出来的。”

  王素清被余青这样肯定,心潮澎湃的不行,她不知道余青到底是怎么想的,居然要推翻男尊女卑,这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这样的人,她要追随一辈子。

  再去看余青,满目的崇敬,弄得余青很是无奈,其实这种眼神她在很多地方都见过,比如在青学堂,她偶尔会去授课,不同年级的孩子们也会过来听课,教室里塞的满满的,无论她说什么都会认认真真的去听,弄的余青压力很大,最近都不敢上小课堂了,怕暴露了,毕竟她也不是多么博学的人,许多东西都还是靠着旁人弄出来的。

  就比如郑春之推行的律法,她只是提了几个想法,而所有的细节的都有郑春之来敲定,再来给余青复审。

  然后再有郑春之推行下去,余青全权委托了他让他放手去做。

  郑春之好几次都说,余青的这种信任让他很是感激,又觉得愧疚,怕是自己做不出成绩来,他哪里知道,余青是个穿过来的,早就知道他有这样的才干了。

  余青很是汗颜,但是她想能在那样的情况下还能冷静的递了消息给他们的王素清,显然也不是寻常之辈,能有今日的成就也是应该的,要不是新政,估计她也就埋没在王家的后宅里,然后郁郁寡欢。

  这一样一想又觉得充满了斗志,她想早晚有一天,这样的政令会覆盖整个国家。

  王素清带了不少稀奇的烟花,都是花重金特质的,根本就不计成本,所以非常的绚丽漂亮。

  大年初一的这天晚上,穹山的天空满是漫天的烟花,或花朵的模样,又或者吉祥的图案,绚丽的让人如同置身在仙境当中,余青不得不感叹,这时候烟花居然也做的这么漂亮。

  廖世善搂着余青的肩膀,廖秀章站在一旁,唯独廖凤珺因为还太小就被留在屋子里,附近三三两两的站着许多人,李猛,宋志武,花祁三个人站在了一起,不知道李猛说了什么,大家朗声大笑着,陈氏夫妻也带着一对小儿女,其乐融融的。

  燕贵星三个儿子一会儿跑,一会儿喊的,弄的燕夫人气的冒烟,觉得这种时候还闹,实在是不懂事,追着打了几下。

  郑春之带着两个小女儿和郑若梅站在一起。

  只不过大家热热闹闹的,有种生活的气息。

  余青看到余开带着刘春花来了,朝着余开笑了笑,余开一愣,随即露出温暖的笑容里,两个人算是打了招呼。

  刘春花见余青朝着余开打招呼,却不看自己,颇为失落,又看到许多人都去找余青打招呼,她像是众星捧月一般,和许多人一起谈笑,那样华贵而不可高攀,是这廖地最为尊贵的女人。

  原本她也应该是余青的母亲,廖地也应该有她的位置才是,但是她隐隐感觉到,自己好像终究失去了这个她不太喜欢的女儿。

  余开见刘春花要哭的样子,喝道,“大年初一的就哭,你想做什么?真是晦气!青儿已经很好了,就没见过一个母亲做出那样的事情,不该奢求的东西就不要想了,带好谨哥儿,别是在在养歪了。”

  刘春花只好把眼泪收了回去。

  过了年就很快迎来了春天,又是一年最为重要的春耕时节,这时候工业不发达,农业为根本,更不要说以后行军打仗都要吃饭。

  余青就在郑春之的陪同下,用一个月的时间把个个郡县转了一圈,也把几个小家伙们都带上了,其实廖凤珺还小,余青就不大愿意出门,但是郑春之反复的要求,余青觉得这估摸着是有种,想让她看成效的心情在里面。

  至于廖世善为什么没有去,开春之后他又带着手下的将领们出征,一直朝着周边扩充领地,也实在是走不开。

  廖秀章一开始跟着余青出门觉得怪无聊的,种地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跟着爹爹出去打仗呢,可是慢慢的见到那些手上骨头粗大,脸上带着风霜的农人们,对他们投来感激的目光的时候,廖秀章就特别的满足。

  余青就趁机教育孩子,说道,“你看看这些农人,忙活一年,最后也只能拿了这些粮食糊口,这是他们的命根子,可是旧朝一年就要收走他们三分之二的粮食。”

  廖秀章道,“娘,我知道,以前顾先生教过我,苛政猛于虎。”

  余青摸了摸儿子的脑袋,以后这个国家总是要交给他的,她希望孩子能明白农人的辛劳和无助。

  “就是这样。”

  趁着有一天,天气不错,余青干脆就脱了鞋子,带着孩子们去插秧,说起来余青已经许久没有干过农活了,犹记得那还是穿越前,小时候跟着爸妈回老家去,跟着爷爷奶奶,还有几个堂兄妹一起,体验一把做农活的感受。

  实在是太累了,但是也让她意识到食物的难得,那之后就没有浪费食物了。

  看着余青露出青葱白嫩的脚来,贺念芹有些不忍的说道,“夫人,您真的要亲自下地?这活儿可是太脏了,别是累着您。”

  余青看了眼身旁一排的孩子,有廖秀章,陈氏的两个孩子,还有小栓子,郑春之的长女郑蕾,他们向来孟不离焦,恨不得吃住都在一起。

  他们都跟着余青一起脱了鞋子,挽起袖子,一副要下地干活儿的神态。

  余青笑着对贺念芹说道,“不是说了,在外面喊我姐姐,可不是夫人了。”又道,“他们现在生活太好了,我得让他们体验下农人的辛劳。”

  贺念芹知道拦不住了,无奈的说道,“那夫……,余青姐,我也来吧。”

  郑春之来的时候就看到余青带着几个孩子弯腰插秧,就连贺念芹这个年轻的将军也加入了进去,年前一场战役中贺念芹有了战功就提了威武将军,只不过她主要任务依然是保护余青的安全。

  郑春之忍不住笑,说道,“蕾儿,别是着凉了。”

  这会儿正是下午,春日的阳光暖洋洋的,并不冷,郑蕾脸上蹭了泥水,却是小的阳光明媚,很是兴致勃勃,喊道,“爹爹,你也来呀!”

  郑春之居然脱了鞋袜,挽起袖子就过来,加入了进来,说起来这些日子郑春之东奔西走的,整个人都黑了,又瘦了一些,但是这些丝毫挡不住他的清隽出尘的气质,黑眸入深潭般精密,有种深不可测的感觉,笑起来像是一块温润的宝玉,引人侧目。

  附近有几个农人也在插秧,见这边来了许多人来,就让人送了一罐绿豆汤和几个红薯过来,来送东西的是个小女孩,显得很是憨厚,说道,“我爹说,一直不知道这块地谁家的,今天遇到了,以后都是邻居,这些东西就给你们尝尝。”

  小女孩原本是来跟新邻居打招呼的,结看到这些人,男的俊美,女子秀丽,就是几个孩子也都跟仙童一般的,白白嫩嫩的,十分的漂亮。

  一时有些发愣。

  等着回去就忍不住对着自己的爹娘还有爷爷奶奶说了,

  虽然说是要干活儿,但是做了不到一刻钟,余青就发现腰开始疼了,因为插秧要一直弯着腰,所以最是累腰。

  几个孩子倒是比她好一些,居然还精神奕奕的,余青觉得自己不能输给孩子们吧,就又咬牙坚持了一会儿,结果后面实在是不行了,感觉要趴泥水里了,摆了摆手,说道,“走,歇一会儿,正好喝水去。”

  等着她们到了田埂边上,就坐在之前放好的席子上。

  旁边罐子里是早上带来的蜂蜜水,余青拿了小杯子,分给了每个孩子,到了郑春之的时候就给他换了个大杯子,打趣道,“没想到郑先生居然也会种地。”

  郑春之接过杯子,喝了一口,惬意的靠在一旁的石头上,郑蕾却是替他回道,“夫人,我爹还会纺线呢,家里放了一台针织机。”

  余青很是汗颜,觉得比起郑春之的努力,自己这点付出真不算什么,郑春之为什么要纺线?自然是为了熟悉织布的事情,也是为了更深刻的了解民生。也怪不得会种地,想来也是没少下地。

  这边几个人正在说话,就看到邻居过来,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农,穿着一件半旧的藏青色短褐,粗糙的手里提着余青给他们的回礼,是一盒点心,原本是准备带给孩子们吃的,见人家送了吃食过来,也就让小女孩带回去了。

  那老农走到跟前,憨厚的笑了起来,很是朴实,把一盒糕点放下,说道,“你们是从外面逃难来的吧?”

  跟在后面老妇人用枣红色的巾子包着头,看着颇为精明,说道,“我们当家的不会说话,你们别介意,他是看你们不像是庄户人家的样子,又偏偏在这里做活儿,想来也是从外面逃难来的,这没什么的,我们见的多了,世道乱了之后,大家的日子都难过,不过你们来这里是来对了,我们廖地可是最好的地方,只要肯卖力气就能安稳的过日子。”

  老妇人说起来,很是得意的样子,眉飞色舞的。

  老农连连点头,显然是很同意,插话说道,“你们以前肯定是过的好日子,可是既然到了这边种地,想来也是日子不比以往了,就不要买这么贵的糕点,我记得这是镇上王家的糕点吧?这一盒就要一两银子的,可以买一小袋的米呢。”

  余青没想到居然叫人教训她们大手大脚不会过日子,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话虽然不太好听,但也是好意不是?

  那老妇又道,“你们家这几个孩子呀?哎呦,夫人没想到你倒是能生,这一共五个呢?不怕,我们这里可以免费上学堂,你们把人孩子领过去报名就行。”又道,“你们外面来的都是轻视女子,在这里可是不许,咱们大将军夫人一直在推行新律法,说男女都一样,咱们多半的兵士还是女兵呢,在这里男娃女娃都一样的,不可偏心。”

  余青看了眼郑春之,就见他朝着她笑了笑,显然有些得意,这一次他们来的地方是安溪,也是去年开始才推行的政令,没想到居然这么好。

  几个人就家常的聊了起来,余青就问起他们的日常生活,结果他们却是毫无不满,那老农甚至高兴的说道,“去年我们家开了四亩的荒地,官府又分了两亩地给我们,如今我们可是有六亩地了,这在以前根本想都不敢想。”

  老妇人高兴的几乎要落泪,说道,“咱们庄户人,这地就是命根子,以前我们起早贪黑的,一年的收成还不够交税的,自从大将军来了之后,我们这里一年只要上缴一成的收成就行,要是遇到了荒年,不仅不收税了,说是还会发放救济粮。”

  “我们怎么就遇到了这样的好时候呢!”

  看着两个人高兴的落泪,余青也跟着红了眼圈,她想了想说道,“以后日子只会越来越好的。”

  “那是,我们家有三个丫头,以前愁的不行了,偏偏媳妇又伤了身子不能生了,你说这要是没有个男娃娃以后咋办?会被村里人欺辱,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家大妞去参军了,如今还是可是威风了,谁也不敢欺负我们,二妞和三妞会读书写字了,说是以后还要开女子恩科,到时候考个状元回来,那真就是光宗耀祖了。”

  廖秀章最近跟着廖世善出征,看到的都是廖世善的威风,自然是钦佩的不行,觉得自己有个了不起的爹,还想着以后自己也要当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行军打仗,结果这会儿看到这些因为母亲的政令而幸福的落泪的农人,又觉得母亲也很了不起。

  她让这许多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余青收到儿子崇拜的目光很是心虚,说起来真正厉害的是郑春之才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是指这个,她不过说了想法,而郑春之不仅要把这些彻底执行下去,还要选拔合适的人才去做,这才是最为艰难的。

  好在青学堂马上就要有一批学生毕业了,终于可以给郑春之扩充人手了。

  就在几个人说话的时候,突然一个女子急匆匆的跑过来,她虽然穿着寻常的女装,但是身上有种说不出来的凌厉。

  “夫人,大事不好了。”

  两个老农正坐在余青的旁边,喝着余青递过来的蜂蜜水聊天,说的唾沫横飞,很是自得,结果忽然就听到这话来。

  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去看余青旁边的郑春之有些眼熟,心里头想着,不会是遇到了……,要眼前的是郑大人,那么这个能被人叫做夫人的就只能是大将军的夫人余青了,天哪,是不是真的?

  两个人这会儿激动的几乎要晕死过去。

  余青自然不知道两位老者的心思,赶忙走了过去,问道,“何事?”

  来的人是苗莲,她伤好之后就有些体弱,放在了余青身旁跑腿,这会儿气的脸色都白了,说道,“大将军回军营了,还带着一个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