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第 96 章
作者:碧云天      更新:2022-03-27 00:03      字数:3363
  第九十六章

  以前都暗自嘲笑过廖世善,果然是泥腿子出身, 不过一个没了清白的女子, 就当做宝贝一般的, 如今还让她管着军中的事物,而且还听了她的话, 居然讲究男女平等, 让女人也读书做官, 这显然就是被女人迷昏了头。

  只是如今一见, 只觉得他们这一生都白活了。

  什么叫国色天香, 什么叫倾国倾城, 恐怕说的就是眼前女子,眉目如画,窈窕的身姿,身上就好像度了一层金,圣洁不凡,他们都战战兢兢的站着,说话都不敢大声了,怕是吓到对方。

  早知道余开这个女儿是茂林第一美人, 但茂林才多大?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不过巴掌大的地方, 就算被称作第一, 也不见得会美到哪里去。

  但是这一次见到了都是十分的惊愕。

  其中也有人见过余青, 自然知道余青容貌出众, 但是这一次又觉得不一样了,这个人言行举止,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般,气度从容,言语落落大方,堪称大家典范了。

  如此如果原本还带着几分轻视的心,这会儿统统都收起来了。

  茂林人的顽固在余青的意料之外,虽然不敢对花祁的等人如何,但是总是无形的隔出一个隔膜来,那种感觉处处都在,不像是宁谷郡的百姓那般,只要是军营所需,都会毫不犹豫的站出来支持协助。

  就是谈起军中人也都是一副骄傲的神态。

  余青就想着从乡绅这边下手,这会儿花祁和郑春之也在一旁坐着。

  自从郑春之赢了箭术的比试,大家再去看他就不一样了,有才能的人总是会被人推崇,再说郑春之给他们长脸了,昆鹏那么猖狂,却是输在郑春之手下,想想就觉得很是痛快。

  很快余青就任命他为军中参将,时常在一起商讨事情。

  郑春之和余青想象当中不一样,余青还道是个世家出身的人,就算是如何的有才华,也少不了固执的门第观念和重男轻女。

  后来发现,自己当真是片面了,郑春之见地十分的尖锐又明智,都是超脱这些条条框框的,他的高度,就是余青自认为受过现代教育也望尘莫及。

  晚上郑春之就让人给余青送了个文章,这是当初他考了探花郎的文章,写的就是如何的治国。

  虽然十分的委婉,但是隐居经典的写了许多前朝政令上的失误,因为过分的仁政导致贪官污吏的横行,百姓们民不聊生,皇亲国戚百无禁忌的欺辱百姓,吞食土地等等,就差说这是亡国之兆了。

  余青当时就想,之前郑若梅还说郑春之是因为男生女相,容貌太过出众才被皇帝划掉了第一名,这会儿看完文章却是觉得,恐怕是因为这个文章写的太过犀利了原因吧?

  再然后余青就看到了郑春之的字,山中……

  余青这才想起来,后世出了一位名相,就是叫郑春之字山中,这个人一开始默默无闻,是到了将近五十岁才开始大放异彩的。

  那时候暴君廖秀章已经死了,皇后扶持年幼的皇帝登位,百姓的怨恨,朝中的不稳定,那些残余势力的冒头,没有了廖秀章残暴的压制,几乎都涌现出来,处于四面楚歌的状态,皇太后乌有渝就找到了闭门在家中教书的郑春之,请他出山,原本郑春之是被廖秀章厌弃的人,当时郑春之不肯违心的夸赞廖秀章,还说他残暴,惹怒了廖秀章,差点就死了。

  好容易逃过一劫,却是被廖秀章下了旨惨遭宫刑,不能人道,要是旁人早就羞愤自杀了,郑春之却是坚强的活着,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后世的繁荣,建文之制的产生,不管是乌有渝这个皇太后的慧眼识英雄,还是郑春之,都缺一不可。

  只是郑春之毕竟是伤过根基,不到六十岁就去了,后世许多人都说,要是郑春之还在的话,说不定会成为最为盛世的朝代,十分的惋惜。

  如果说顾芳是出谋划策的大谋士,那么陆春之就是实行和定制政令的能臣。

  那天晚上,余青兴奋的一夜没睡,早上醒来再去看郑春之就觉得,怎么看怎么欢喜,弄得郑春之还当自己做错了什么,战战兢兢了半天。

  郑春之的想法是要尽快在茂林笼络民心,那就需要打破原有的阶层,就比如那些一直不肯归顺的乡绅,至于老百姓,谁给他们吃饱饭就认谁。

  主要是那些乡绅起头在作怪,毕竟说起来,茂林大部分的耕地和店铺都掌握在这些乡绅的手里,恐怕这其中还有周平山暗中的指使。

  余青就让郑春之主持这件事,她相信郑春之的能力,肯定可以做好这件事,但是郑春之不知道。

  郑春之听到余青让他全权处理,很是惊愕。

  “夫人肯信我?”

  这时候的郑春之还是弱冠的男子,没有历经苦难,甚至经过宫刑的涅槃,还是稚嫩的热血青年,之前还活在父母的家族的护佑下,第一次为了母亲的不平,走了出来,其中的忐忑也是自是从来没对别人说过,但是不等于没有。特别是娘子对他的不理解,让他很是苦恼。

  谁知道余青居然这般信任他,让他简直就是受宠若惊,他又听余青说道,“你之前给我看的文章很好,受益匪浅,我没法给你施展抱负的平台,但是总会越来越好,如今不过两个郡县,以后则还会多,茂林虽小却是我们的根基,需要郑先生多费些心思了。”

  当时郑春之难以掩饰的激动神态,让余青知道他肯定会全力以赴的。

  穿越过来的福利就是让她提前知道了这些能人,几乎拥有了帝王最为重要的识人之能,简直就是作弊器。

  但是这不等于可以高枕无忧,余青现在想起当初自己贸然来找廖世善的事情来……,就觉得十分的危险,毕竟是史记和真正的历史还是有些差距的,她却自信的找了过来。

  好在赌对了,之不过那是运气好,以后还是要谨慎才对。

  余青全程都没有说话,全权让郑春之处理,那些人听闻郑春之居然是出自京城的名门郑家,就对他高看了几分,又听说他是旧朝的探花郎,就越发尊敬了起来。

  那之后郑春之再去谈事情就方便许多了,大家虽然不喜,但都是听从了。

  余青不得不感叹,就算是旧朝覆灭,士绅的影响还是一直在,真想打破这些,只能重新建立新的王朝,不过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在郑春之的全面干涉下,又有乡绅家里的子弟陆续进入军营,茂林城里终于有人开始入伍了,就连女兵也多了不少。

  花祁高兴的不行,当初她镇守茂林,简直就是焦头烂额,比起管束百姓的事情,她更喜欢带兵打仗,见郑春之做的井井有条,就很是配合他,这让郑春之心里生出几分感概来,当初在郑家的时候,他能力出众,但是想替祖父主持庶务,还是被人阻挠,要打十二分的经历来应付。

  但是在这里,余青的全然支持,花祁毫无芥蒂的配合,都让他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这种滋实在是太过畅快。

  虽然不过一个小小的郡县,但是他却觉得这才是他的开始,他可以按照他曾经希望的方式管理,一切的规律都是按照他的想法来定制。

  不仅是茂林,还有宁谷郡,等着以后还有很多郡县,然后甚至廖世善大业有成……郑春之不敢去想了,一时心潮澎湃的不行,越发尽心尽力。

  等着余青知道的时候,郑春之已经在原来旧朝的律法之上涂涂改改,改编适用于他们的律法,余青简直目瞪口呆。

  陆陆续续的余青这边终于把上次损耗的人给补上了,但是兵力还是太少,也就二万人的样子,比起辽王又或者江南的三大家族还差的太远,但是面对杨九怀和郝谦就搓搓有余了。

  只等廖世善回来就商议扩充的事情。

  刘义坚不在,管着军需的刘忠庆就忙的不行,如今兵力比起以往可是扩了好几倍,好在他找了不少帮手,青学堂陆陆续续的有人学满出来,就被抽到军中,正是帮着刘忠庆。

  比起男人,刘忠庆更喜欢交给欢女子,对着余青说道,“以前还觉得男人才能堪大用,如今看来也是我目光短浅了,其实女子更为合适,因着女子心细,做事更是细致认真,一丝不苟,很少会出错,要不说以前在家中都是女子管家不是?”

  毕竟是余青的外家,自然是更加的支持余青才是,所以刘忠庆又开始觉得女子读书参军过于的激进,但既然是余青的决定,就要努力的接受它。

  慢慢的当周围所有人都觉得合适理所当然的时候,刘家人也都觉得这事应该了。

  刘忠庆把事情交给了副手,就准备去做生意 ,虽然余青这会儿富得流油,但是带兵打仗就是烧银子的事情,更何况余青这边对死去的兵士的家眷,包括无所依靠的灾民,都是给予充足的补助。

  刘忠庆觉得需要未雨绸缪,更何况如今茂林是他们的,更利于做生意,不像是以往,出门就要通过泉州。

  天气渐渐的暖和了起来,春耕也都开始了。

  余青算了算廖世善归期也就是在这几天了,虽然让自己不要急切,但还是派了人在路口等着,只要有了廖世善的消息就通报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