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番外
作者:夏风清水      更新:2022-03-26 20:59      字数:3449
  国宴中, 前来朝拜的匈奴使臣悍而行刺陛下,嘉妃为宁成帝挡住暗箭, 红颜薄命、毒发身亡。因救驾之功, 嘉妃被追封为嘉皇贵妃, 陛下命以皇后之礼下葬,位居妃陵诸位妃嫔之上。

  嘉妃生前所住的倚梅轩落锁封宫, 陛下特令不许任何人进入倚梅轩, 自此后倚梅轩不对任何人开放, 宫中妃嫔皆不可入内。陛下特令将倚梅轩保持为嘉妃生前的摆设和模样, 不许任何人随意改变。

  而在嘉妃救驾身亡后, 嘉妃之父上书乞骸骨告老(……), 陛下允之,然晋许家长子为正五品吏部侍郎,又册封许家次子为国师, 且为此特在京城中修建国师府。

  嘉妃的死对于前朝而言, 并不算太大的事情, 不管嘉妃在后宫如何受宠,如今已经身亡,而且并未留下子嗣, 就算被追封为皇贵妃,也不影响什么朝堂大势。

  所以在国宴过后,朝中大臣们的目光更多的停留在匈奴之事上,匈奴使臣胆敢刺杀陛下,对于大宁和匈奴之间的友好关系是极大的损伤, 甚至可以说已经让双方交恶了,对于如何就此事向匈奴族讨要报酬,朝中是争论不休的。

  嘉妃的死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算不得什么大事了,毕竟只是一个妃嫔而言,他们做臣子的整日盯着陛下的后宫也不是个事情不是,所以嘉妃的死基本上没有在前朝引起什么太大的风波。

  反倒是在后宫之中,对于这个曾经盛宠一时,宠冠后宫独占了陛下,甚至入宫时间如此之短却已经爬到了妃位的女人,却有着别样的复杂感情。

  一来,对于这样一个占据了陛下的宠爱,风头冠绝整个后宫的女人,后宫中的诸位妃嫔都是十分嫉妒和……羡慕的,事实上,入宫不是因为国宴上出了匈奴使臣刺杀的这件事情,嘉妃其实未必也就无事了。

  因为当初嘉妃的盛宠和独宠,已经触碰到了后宫中诸位高位妃嫔那根敏感的神经了,当时,除了一向骄傲不屑于后宫中的女人动手的贤妃,其他的几个妃嫔全部都已经联手了,要联合起来对付嘉妃。

  只不过她们的计划和筹谋被匈奴使臣那石破天惊一般的刺杀给打断了而已。

  二来,对于这位盛宠但是却在陛下被刺杀时挺身而出的女人,后宫中所有妃嫔心中其实都是有几分感激的。因为如果当时嘉妃没有挺身救驾,也许中了暗箭毒发身亡的人很可能就是宁成帝了。

  宁成帝还很年轻,他的儿子最大的也才七岁,七岁的孩子顶个什么事呢?连宁成帝继承了皇位的儿子都不一定能有什么好未来,更何况是他们这些妃子?

  有子的妃子还能期待能出宫被奉养,可那些无子无宠的妃子日后怕是在宗庙中凄惨的过完一生了,尤其是那些新入宫的妃子,更是倒霉可怜,她们甚至不曾承宠,就要做一辈子的“寡妇”了。

  可以说,嘉妃相当于拯救了后宫中所有妃子的未来,让她们避免了悲惨的未来——虽然,宁成帝未曾驾崩,她们在后宫中的日子也风光不到哪里去。

  后宫众位妃嫔对于嘉妃的观感是复杂的,但人死如灯灭,对于嘉妃,大部分妃嫔还是颇为唏嘘的。毕竟,这样一位年纪轻轻、风华绝代的妃嫔,就在这样如花的年龄去世,实在是让人忍不住叹息。

  更何况,后宫中从来都没有百日花红,今日陛下为了她特令她以皇后之礼下葬,为她伤心断肠,为她痛苦悲伤,但当一段时间过去,这些伤痛都会被抹消,她会渐渐的消失在陛下的生命中。

  当日后有其他的妃嫔再次得宠于陛下的时候,陛下还是会喜欢上其他的温柔美丽的妃嫔,还是会为其他的女子动心,而曾经付出了生命拯救陛下的嘉妃,却渐渐会被陛下遗忘。

  但是也有妃嫔觉得,嘉妃如此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她在和宁成帝最为情浓,于她最美的时候为了救宁成帝而死去,日后她留在宁成帝心中的印象永远都是美丽的完美的动人的。

  她虽然死去,但是却永远被陛下铭记于心中,成为他心上那一点殷红如血的红砂痣,是他一生都无法忘记,也永远记挂的人,不管日后陛下会遇到多少年轻貌美、多少清丽绝艳、风华无双的妃子,她们都不可能取代嘉妃在陛下心中的地位。

  因为活人是争不过死人的,更不要说嘉妃死得那样凄美,那样刻骨铭心,她死在最好的时候,最好的年华,日后的岁岁月月,宁成帝都将一直铭记住她。

  对于后宫众位妃嫔心中的所思所想,宁成帝是不清楚的,而幸好他不清楚……不然他只怕真的会一口老血喷出来,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还红砂痣呢,怎么不说白月光啊!

  他承认他对于没有揭露真实身份的许清宁是真的有感情的,然而这些感情在许清宁的真实身份暴露出来后,都化作了深刻的阴影好么?虽然他对许清宁有别样的信任,但这真的不代表他“爱重”许清宁啊,宁成帝并不爱南风。

  对于嘉妃的这件事情,宁成帝是留下了深重的心理阴影的,以至于在玄渊“诈死”过后,宁成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独居于宸正宫,不曾召幸任何一个妃嫔。

  清心寡欲几乎快要比得上道观里的道士了……

  而因为心理阴影才如此的宁成帝,却被许多酸书生歌颂深情,甚至让后宫中许多妃嫔都坚定的认为他非常专情,一边羡慕嫉妒嘉妃获得的深情,一边拼命想要赢得宁成帝的好感也获得这样的深情。

  然而,被歌颂为深情专一的宁成帝表示:并不是很想这么专一深情呢……

  幸好许清宁是个有眼色的,也知道宁成帝见到他心里会别扭,所以在被册封为国师后,立刻就出京了,甚至没有等京城里修建的国师府修建好就离开了。

  据许清宁的禀告,他是打算前往江湖先去调查一番情况,摸清楚江湖中的情况,如此才好按照宁成帝的心意来制约江湖,不至于让江湖影响到朝堂的稳定。

  对此,宁成帝并没有表达反对,不管是因为他想要将江湖的事情解决,还是因为并不愿意见到许清宁的原因,宁成帝都希望许清宁能够走这一趟。

  ……多少也给他一点儿时间来理清楚心中的复杂情绪好吗?他一定要把这件纠葛的复杂事情理清楚的,否则日后只要一召幸妃子就有心理阴影该怎么破?

  宁成帝他是被迫清心寡欲,被迫深情专一,他本人对许清宁真的没办法深情起来啊,这跟感情深浅无关,实在是……他并不好南风好不好,所以怎么可能会对男子有深情呢!

  除了贴身伺候的总管太监李德忠,怕是没有人知道宁成帝每次被说是深情时有多么暴躁,那什么,哪个并不好南风的人愿意被人说自己对一个男子深情啊……

  “陛下,冷宫里的那个昨夜深夜里想要寻死被发现了,如今被看押在冷宫的一处偏殿中,不知该如何处置她?还请陛下示下!”李德忠轻手轻脚的走进了御书房,觑着宁成帝批改奏折间隙的时候禀告道。

  宁成帝刚刚批完一份奏折,还未看到第二份,就听得了这个消息,当下眉头一拧,微带几分不耐的哼道:“想死?呵,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叫人盯着她,不许她撞墙跳井的寻死,她不肯吃饭喝水,就硬灌下去,别想绝食饿死。”宁成帝语气不耐,根本不愿意在这件事情上浪费什么时间,“让她好好享受这种‘穷’人的感觉,别想一死了之。”

  其实宁成帝未必有多在乎许清恬这个人,就像睥睨天下的雄狮不会去关注脚下的一只蚂蚁,但是谁让这只蚂蚁触犯了他的威严了,对于这样冒犯了他的威严的存在,宁成帝不在意,但也绝不会放过。

  “日后有关于她的消息,不必告诉朕。”宁成帝神情冷漠,又重新拿起一份奏折开始批阅,“朕没这个功夫操心她的事情,你只要记住,让她在冷宫中受磋磨偿罪便是了。”

  “直接将她处死以偿欺君之罪,那多没有意思,也显得朕太过宽容了。”宁成帝唇角的笑意极冷,带着几分轻蔑和不屑,光是那些调查许清恬的卷宗中的记录,都让他知道这是一个怎样愚蠢的女人。

  李德忠应了一声,垂下头默默的退到了往常的位置站好,随时都能够回应宁成帝的吩咐。

  而宁成帝则继续开始批阅奏折,如今大宁与匈奴已经交恶,正是要趁着这个机会乘胜追击,将匈奴人赶出毗邻大宁疆域的草原的时机,宁成帝事情多得很,可是一点儿都不闲。

  至于冷宫中的许清恬?她穿着最下等的麻布衣服,混身脏污,劳累不堪,不知道多久没有梳洗过,身上的异位让人直欲作呕。明明还是青春的年华,却已经苍老如老妪,整个人消瘦又肮脏,满是老茧和皱纹。

  她就被捆住随意的丢在院子中的水井旁,当她抬头看着天空中的月亮时,忍不住悲从中来,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落到这样的地步,当初的她是父母的掌中珠、心头宝,备受宠爱,不说荣华富贵,却是娇生惯养,可是为什么会到今日这个地步呢?

  为什么会到这一步呢?因为她任性骄纵,犯下了欺君大罪吗?她知道错了,她知道这罪过有多么深重了。

  可惜许清恬此时才后悔,已经太晚太晚了。因为根本没有人等着她后悔,也没有人在意她是不是知错。

  在很早很早之前,她就已经把疼爱她的人弄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