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第 84 章
作者:九紫      更新:2022-03-26 16:04      字数:3113
  此时不光是甄家村, 县城的东西二门入城的两边, 也都种满了新良种的秧苗,每日来来往往进城的百姓都能看到两边郁郁青青的秧苗。

  除此之外, 慕清种下的蔬菜也都出苗了。

  慕清和席瑞安的下一步计划, 就是将土豆、玉米、红薯、棉花、花生等等高产量农作物向全县乃至全淮州城推广。

  完成这一步的条件是, 人们亲眼看到杂交水稻丰收。

  现在整个怀安县到处都是公厕,再不见随地大小便的人, 街道干净整洁,席瑞安计划等今年芸苔籽收完,就将菜籽油无毒的消息公布出来,待今年秋季开始种芸苔, 今年秋闱之后,来年可请县学的学子们去赏芸苔, 多做点诗文,以做宣传。

  芸苔花落, 土豆和玉米、棉花也都种植下去, 人们都在等着两季稻抽穗, 而甄家, 甄博文也进入到紧锣密鼓的学习中, 经常去县衙席家, 受席瑞安指点,甄博文自是受益匪浅。

  甄香君自打回到娘家, 在村里就没少遭受闲言碎语, 但因农忙到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农忙和两季稻上,她又深居简出,除了在甄家洗洗衣裳,做做饭,其它时间极少出门。

  而慕清在交易空间里,给修真界女修发去的求购信息也终于有了回音。

  慕清向她求购两粒下品洗髓丹和三粒下品回春丹,这已经是修真界最大路最低阶的丹药,宗门里免费发放的那种,那女修自进阶到筑基期就用不上了,之前她为了练手,炼了不少这种低阶丹药,卖也卖不出价格,都扔在空间袋中,这次慕清说买,她直接给她扔了一瓶,一瓶里面有十粒。

  价格也不贵。

  下品回春丹和下品洗髓丹对修真人士,哪怕是炼气期的修真人士效果都不大,但是对于凡人来说,却是难得的灵丹妙药,且因里面灵气含量稀少,不会让凡人身体虚不受补爆体而亡。

  两粒洗髓丹是给慕清和席瑞安准备的,回春丹是给甄香君、甄博文及席镶准备的,怕两个书生在考试的体力不支出什么事情,这个丹药让他们随身携带,以防万一。

  她和席瑞安商量好,就说是京城老太医炼制的速效药丸,到时候由席瑞安给甄博文和席镶两人。

  席瑞安在拿到回春丹的第一时间,就想给自己的老师岑知州拿去。

  岑知州已经五十多岁,在这个平均年龄只有四十岁的古代,岑知州不说是高寿,但也到了人生暮年,尤其是新政变法失败,被贬谪之后,岑相知道自己今生复起无望,又惭愧拖累了他这一派的弟子学生,心中抑郁,身体很是不好。

  淮中地处长江流域,气候湿暖,适合养生,岑知州被贬谪到此,也相当于让他过来养老了。

  席瑞安便与慕清商量,能不能给岑知州一颗回春丹。

  慕清在问过女修说凡人可以使用后,便建议他,不要让岑知州知道,而是每次刮一些丹粉放在岑知州的水杯中,循序渐进的滋养他的身体。

  岑知州毕竟是当过一国之相的人,真要让他知道回春丹的效用,问起来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插秧之后,又到了一段空闲时间,席瑞安便带着他的弟子甄博文和儿子席镶,去州府的岑知州那里去叨扰。

  岑知州与席瑞安这个学生一向亲厚,对甄博文和席镶也十分和蔼,每日空闲便指点一下两个少年,或是与席瑞安下棋,席瑞安给每次给老师倒水的时候都会悄悄刮些丹粉,几日之后,岑知州感觉身体轻松舒坦了很多,还当是因为有甄博文和席镶两个小辈在,心情舒畅的缘故。

  州府与怀安县相隔不远,席瑞安在州府一待就是十天,等到第十天,岑知州已服下半颗回春丹,此时他不仅身体沉疴尽去,就连原本花白的头发都有回青的趋势,府中上下见岑知州这段时间精气神都很不错,都不由大为高兴,对甄博文和席镶越发和蔼。

  席瑞安走的时候,岑知州还将甄博文和席镶留了下来,让两人安心在此求学,还带着二人去州府的州学去拜访州学的几个大儒,他没空的时候,就让二人来州学请教那几个大儒。

  岑知州正是州学院长当年的座师,见到岑知州都要自称学生的,对于岑知州亲自带来的人,自然都当做晚辈对待。

  过去甄博文百求而不得的名师们,在他拜入席瑞安名下后,仿佛都向他敞开了大门,这之中不知道要少走多少弯路。

  五月底,慕清家种的甘蔗终于到了收割的时候。

  席瑞安那边也种了一百亩甘蔗,现在全部收割制成霜糖。

  怀安县只有一个田记可以买到霜糖,剩下的霜糖全部被销往州府及京城,这种昂贵的东西,只有京城的达官贵人家里才有的卖,一经上市,就卖脱销。

  而因甘蔗有限,土地大多用来种植粮食水稻,供不应求,霜糖价格一度被炒的很高。

  席瑞安为了将怀安县打造成霜糖之乡,甘拓之乡,特地让田记的掌柜大张旗鼓的去甄家村慕清的地里收甘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亩地的甘拓整整卖了二十两银子。

  甄家村的人都惊呆啦!

  “二十两?一亩地的甘拓能卖二十两?这种的不是甘拓,怕是黄金吧?”很多人把双手双脚都拿出来,都觉得不够数。

  农家人一年能存个二两银子都不错了,二十两,都已经是底层的百姓家中十年的收入!

  一亩地的稻谷才卖多少钱?这时候很多人家都心动了,都想下半年一定要将自家土地上种上两亩地的甘拓。

  为了防止百姓将土地全部都种上甘拓,不种稻谷,田记的掌柜还特意站到高出对大家说:“今年甘拓不够,价格虚高,待来年,家家户户种上甘拓,到时候价格怕是要下降了,一亩地的甘拓最多也就八两十两了!”

  八两十两也很多啦!

  加入家里有十亩地,九亩地种上水稻当口粮,剩下的一亩地种甘拓,到时候若能卖个八两十两,两年就能挣下一亩上好的水田,十年就能挣下五亩地的上等水田,等家里娃儿长大娶亲,那就有七八亩地的上等水田,娃儿们分家就不怕没地啦!

  田掌柜又说了:“这种甘拓,也是要严格按照县尊的指导来种,这样种出来的甘拓才能够汁水丰美,高大甘甜,不够甜的甘拓我们是不收的,只收按照神农书中的秘方种出的甘拓!”

  《神农书》?秘方?

  人们这才注意到慕清家地理的甘拓,果然十分高大。

  甄家村一亩地的甘拓卖出二十两银子的消息在席瑞安有意的散步下,很快在整个怀安县传播开,很多人都想着来年要种上一亩地的甘拓,又怕种出来的甘拓不够甜,卖不掉,各村的村长和里正们都来县衙打听,得知明年席县令依然会像今年一样,亲自下乡指点他们如何种甘拓后,才放心回去。

  农人们都十分高兴,此时地里的稻谷们也都开始抽穗了,县城东西二门的马路两边,长长一排,全都是抽穗的两季稻,抽出来的穗子又多又密,都快把稻杆都拽弯啦!

  每天都有无数人来到县城东西二门外面驻足观看,还有人走到稻田边,细细数着稻穗上的穗粒,数玩穗粒的老农震惊的高呼:“三百三十七粒!这颗稻穗上面结了三百三十七粒稻谷!”

  很多人都不信,也都纷纷蹲在水田边数稻穗上的谷粒。

  “我这颗有三百八十粒稻谷!”

  “三百四是一粒!”

  “天啊!四百粒!”

  “神迹!”许多老农在数完稻穗上的谷粒之后都大呼神迹,甚至还有许多老农跪在田埂上对着上天磕头,感谢上天开恩,感谢农神怜悯!

  席瑞安带过来的两个幕僚都反应很快:“这些稻种都是县尊和岑知州托人千辛万苦从西域寻来尔等要谢,也该谢我们县尊才是!”

  百姓们又虽对着城门磕头不已,感谢县尊。

  两季稻一颗稻穗上结三百多到四百粒谷粒的事,迅速在整个怀安县传开,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每天蹲在县城东西二门的马路两边数稻穗上的谷粒的老农成为了怀安县一道靓丽的风景。

  为了避免有人破坏稻穗,席瑞安还安排了很多民兵把守在马路两边看守稻穗,禁止人为破坏。

  稻谷对于农家人来说,那就是最神圣的所在,所有农民对这些稻谷的态度比对家里亲儿子都要小心细致,还自发的站在路边,生怕别人手重,不小心伤了稻穗,要是谁不小心撸下一粒稻谷下来,那是要被周围的所有农民围着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