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胆大包天
作者:一笑澄明      更新:2023-05-30 23:21      字数:2205
  太上皇弘治喘气声逐渐增大,“你二人谋划了多久?”王守仁是孝子,两年多来未传过书信回家,是怕走漏消息。听唐宋这名,就觉得有蹊跷,竟是这两个家伙在大明旁边建了一国。难怪这逆子,打死也要给唐宋传信呢。萧敬轻掩嘴巴,偷偷看了太上皇一眼,又低下头去,新皇和严成锦胆子也太肥了。可怜王守仁啊,若要判谋逆之罪“三年余八月。”见大殿中无其他太监,严成锦轻声道:“德里苏丹衰败,王守仁趁机占领王庭。”“你图谋什么?”太上皇弘治问道。“替朝廷西征,肃清海外诸多藩国,占据名贵的香料,太上皇可知道,获得钱银最快的方式,是掠夺?”严成锦说道。还是他的栖身地。但不能告诉太上皇,知道他要跑路,没准会留下什么后手,把他留在大明。不过,若是变制失败,就算太上皇弘治跪下来求他,他也是要跑路的。看来还要另外找个窝了啊。“如今唐宋有多少兵马?”太上皇弘治好奇的问道。蓄养兵马是谋逆大罪,更遑论还建立唐宋,寡人一直以为你胆子小,你可真是让寡人刮目相看啊。严成锦道:“加上安南人,有四十八万,分为神机营、五军营和孔明营,戍守在唐宋的二十个卫所。”朱厚照偷偷记下这个数字,低着头在想,怎么分配这些人马。大殿中,凉风微微吹拂着帐慢。太上皇弘治看着身前的严成锦,长舒一口气,心中有了一些安全感。厚照也一起谋划唐宋,说明严成锦并非是私下谋划。毫无保留的将兵马说了出来,足以证明严卿家没有其他心思。还是寡人的肱股之臣。“唐宋的兵马从何而来?”太上皇弘治微收缩目光,“宁王谋逆的三十多万兵马,都在唐宋?”严成锦微抬眸看了太上皇弘治一眼。明亮的眸子中满是好奇,仿佛还有十万个为什么在等着他,可以确定,太上皇弘治想知道唐宋的一切。如今天下已经半步盛世,加上唐宋掠夺来的香料和钱粮,迟早会更加繁荣。但能走到哪一步,谁也无法预料。或许太上皇弘治也纠结,他把宁王大军当成私军养起来,传到诸公和藩王耳中,会引起轩然大波。害怕变制的官吏跳出来,请旨宰了他,太上皇弘治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说还是不说?“是宁王的兵马,但宁王已死,臣和太上皇说三级盛世,心中却是想建立四级盛世。”“四级四级盛世你说的真的可以做到吗?”太上皇弘治声音有些抖动,这个家伙说话,果然只说七成啊。严成锦想了想,道:“臣也不知道,想法还是要有的,万一”不能给太上皇太多希望。这玩意儿,就像军中立军令状。期望越大,责任越大,日后立小功都不好封赏,沐休还要被说成懒政失职。“父皇,儿臣跪得有些麻了。”朱厚照昂头有些不服。老高不用跪,可明明这厮才是始作俑者的人。太上皇弘治不想理他,依旧有很多问题想要问。好似与一位智者攀谈,重新看待天下,眼界和格局被迫提升许多,此时朱厚照打断,心中很是不满。“你跪到角落里去,寡人还有很多话要问严卿家。”“”朱厚照。严成锦依旧只是站着,见太上皇弘治还有事要问,“恕臣直言,太上皇知道太多,未必是好事。”唐宋可以肆无忌惮的掠夺和扩张,是他和王守仁可以自行决断。如果今后,太上皇弘治干预唐宋政事,唐宋就会像一头套上缰绳的野马,成为第二个大明。“而且,臣已经无话可说。”“”太上皇弘治。太上皇弘治忽然收起刚才舒缓的神色,“你和厚照瞒着寡人,私自在唐宋建朝,该当何罪?”虽然没有要责罚这家伙的意思,可形式,还是要走一下的。“没有私自建朝的先例,臣也不知道该罚何罪,但一块免死金牌应该够了,如果不够,那就五块。”严成锦从怀中掏出五块牌子。“”太上皇。“”朱厚照。太上皇弘治深深的看了严成锦一眼,然后看了看站在旁边的朱厚照,思索片刻。“其实寡人只想要一块,既然你开口,那就五块吧。”严成锦怔住了,但也能猜到了太上皇弘治的心意。太上皇弘治道:“召王守仁回京,遣散唐宋士卒,若此事传到诸公和藩王耳中,寡人也不知如何处置。”趁着诸公还不知道,尽快遣散才是明智的选择。“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说。”“臣悟通了一个道理,单凭一个王朝难以缔造盛世,需要借助外力,唐宋就是朝廷的外力,还请太上皇三思。”“若诸公知道,你可知道会如何?”“有王守仁在唐宋,除了太上皇,大抵无人能知晓此事。”严成锦说完却看向萧敬,眼眸中的意思十分明显。萧敬吓得神情僵硬,你这是什么意思,“严大人多虑了,奴婢一向守口如瓶。”太上皇弘治面色严肃。知道此事不处置,就是纵容严成锦蓄养私兵,而且有近五十万之数,无法向百官和藩王交代。但他想看看,四级盛世,是如何的一番繁盛景象?“寡人有些累了,退下吧。”严成锦和朱厚照退了出去。等走远后,太上皇弘治却转过头来,看向旁边的萧敬轻声道:“那两个门监也听到了吧?”“奴婢明白。”萧敬忙应道,心中已经知道该怎么做。李东阳来到奉天殿,却不见太上皇弘治阅奏。心中异常纳闷,不由得问旁边的门监:“太上皇可是身体有恙?”“今日还在午门操练,李公不妨去乾清宫看看。”小太监小声道。这就奇怪了啊。太上皇不上朝时,也会来奉天殿坐着看疏奏。宫中无大事发生,身体又无恙,怎么忽然不上朝了?李东阳来到乾清宫,却听萧敬道:“太上皇今日不阅奏,李公请回吧?”“可是出了何事?”“李公多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