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从未听说过此人啊
作者:一笑澄明      更新:2023-05-30 23:06      字数:2313
  ,李东阳担任主考官,尚且在预料之中。可是严成锦,是谁啊?严嵩从未听说过此人,都察院向来只监察,不会掺和出题。这就意味着,连日来在藏书阁背诵杨廷和、王华和谢迁等人的注释,全都白费了。难怪会有这么多书生嚎啕大哭,少了几成把握,能不哭吗?“敢问这位严大人是何人,可有注书?”“兄台不知,正是没有著书,我等才这般焦急。”更重要的是,寻不到都御史严成锦的书。出题喜好和风格,更是无从猜测,就像吓了眼睛的苍蝇,不知从哪里开始着手。坊间的押题机构懵逼了,从来没听说过此人,怎么押题?算了反正也没押中过,就乱押吧!才短短一日,《严氏讲义》、《严门四书》、《严先生论五经》就全部出来了,书生哄抢告罄,排队等着加印。卖得最好的,一本叫《严成锦亲撰》的书。“谁替本官出的书,败坏名声,实在可恶!”严成锦愤然地道。王不岁不露痕迹地瞥了眼,为难:“这本《严成锦亲撰》,是太子殿下出的。”朱厚照扒了诸公的讲义,把严成锦的名字贴了上去。早该猜到是朱厚照了。不想当主考官的原因就在这里,昭告天下,开考那天还要在贡院门口,接受考生的行礼。这样全京城都认识他严成锦了,该如何是好?此时,京城。还有三个月余的时间,书生们抓紧时间,李东阳的诗和注解背诵了不少。唯独严成锦的书,看都没看过,要抓紧时间研究此人的文章和想法。成贤街,杨府。杨廷和闷闷不乐坐在正堂,茶凉了许久,喝入口中浑不自觉。“严成锦担任今科考官,这可如何是好?”他对其他大臣的文章和注释,颇有研究,知道诸公分别对什么经书擅长。能给儿子押题,写一份大概方向的讲义。可严成锦整日在研究律法,写得最多的是弹章,这叫人怎么猜?“爹不必担心,儿子有把握能考上。”“哼!能考上有什么用,爹想让你连中三元,你看严成锦连中三元,如今都是二品大员了!”杨廷和脑门上的青筋浮现。陛下重用人才,遇上这样肯任命官员的皇帝,是升官的大好时机。可惜他困在詹事府,若在六部为官,恐怕官阶不会太低。如今,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杨慎身上。管家兴高采烈跑进来:“老爷,坊间有严成锦的讲义。”杨廷和翻开几本,丢到一边斥责:“这是老夫写的,定是太子换了个名字!”心中犹豫要不要去拜访严成锦,可真拜访严成锦,传到陛下耳中……“你且去看书吧,不通之处,再来问请教为父。”杨慎颔首点头,回到书房翻开几页,心不在焉,便驱车去良乡的藏书阁。严成锦担任主考官的消息传出,借书的人少了。藏书阁一片嘈杂,书生们掩面而泣,一边哭一边看书,意志稍微薄弱者,已经放弃了挣扎,准备明年再来。“此人连书都没出过,怎么能担任考官?”“兄台不知道严成锦?他是弘治十二年的三元及第之人。”“弘治十二至今,才五年,升至二品,你休要胡说,当在下是傻子?!”书生们最关心的,还是严成锦是什么人。听到五年升至二品,吓得汗毛根根竖起,朝中有这么恐怖的人,为何他们都没听说过?王守仁摇摇头,老高兄行事低调,又怎会传到坊间。“诸位手中的书丢弃了吧,非老高兄所出。”书生们见是王守仁来了,纷纷转头,不明所以:“王大人说的老高兄,是严大人?”“且慢!王大人你方才说,我等看的书,不是出自严大人?!”仿佛意识到恐怖的事情,大堂中顿时安静下来。王守仁摇摇头:“老高兄从未出过书籍,写得最多的是弹章,你们看的,不过是出自奸商的书。”一句话回荡在大堂中,振聋发聩。书生们还以为抓住了希望,王守仁的话却让他们陷入绝望,这样还如何考得上?杨慎叹息几声,找了一本书到角落里翻阅。旁边有人书生,读得极为认真,对着东宫,小太监跑来向朱厚照禀报:“殿下,书卖不出去了,被告发了。”朱厚照正在数银子,五万七千两了!趁着秋闱能借老高的名声,赚一拨大钱。等延绥的军报传回来,他就募集兵马,斩杀鞑子。可听到小太监的奏报,气呼呼地道:“谁敢断了本宫的财路!”“是……是王守仁。”“该死的呆子!整日在宫里游手好闲,本宫早就看他不顺眼了,你把呆子叫来。”朱厚照决定教训王守仁一顿。听老高说,王家是江南的豪门大户,府上的银子比天上的星星还多,数也数不完。王守仁微微躬身作揖:“臣王守仁,见过殿下!”“你为何要断本宫的财路!反正老高出题,谁也考不上,为何不让本宫赚些银子!”“臣……臣惭愧,不知那奸商就是殿下。”王守仁说话向来直诚,朱厚照又浑不在意。此话一出,两人人仿佛没事一般,旁边的小太监差点给王守仁跪下。若是知道,王守仁还揍过朱厚照,只怕更不淡定了。朱厚照眉飞色舞,拍拍王守仁的肩头,乐了:“你如今知道就好,讲心学的时候,帮本宫讲讲此书。”“这个……”文华殿。弘治皇帝站在书架前,如今朝中,只有两件大事。一件是抡才大典,一件是西北延绥的兵防。“秋闱的邸报昭告天下,坊间的书生,反应如何?”萧敬犹豫片刻,支吾:“不太好,传闻良乡藏书阁皆是哀嚎。严成锦所著的讲义极少,书生甚至不知从何处下手。还有书生,骂朝廷不公……”弘治皇帝没当过考生,又忙于朝事,不知道考生的信心来源于押题,纳闷:“为何会这样?”“陛下不知,严成锦防范得极好,书生们都不知道,朝中有这样一位叫严成锦的官员。”不知道官员,就无从猜题了啊。萧敬抬了抬头,继续:“而且,以严成锦的性子,必定不是寻常的题目,奴婢听闻,连杨詹士也担心。”“严卿家出题会很难?”弘治皇帝似问,又似自问自答。“奴婢猜测,应该不会比当年的程大人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