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你竟能遇难成祥?
作者:一笑澄明      更新:2023-05-30 23:02      字数:2296
  消息如同狂风般,席卷京中各大衙门。百官听闻都察院请乞更改明律,愤然大骂违背祖制。当初高皇帝特意下旨,连皇帝也不敢妄动明律上的条例。“只要陛下不同意,他严成锦就改不了。”“明律乃是高皇帝所立,是大明的开朝重典,谁敢更改就是千古罪人。”言官们唾口大骂,群情激动。内阁,值房。都察院请乞修正明律的消息传出后,翰苑立即有官前来内阁禀报。官匆忙走进值房:“刘公,方才在都察院,严成锦向陛下请乞修明律。”刘健三人齐刷刷回过头。宫中的典籍都可以修,唯独明律不能修,大明历经百余年,没有谁敢修明律。就算耿直不屈的于谦,博闻强识的丘濬,也不敢修明律。你才当上都察院的副都御史,就请乞让陛下修明律?本官看你是飘了吧?李东阳紧蹙着眉头:“陛下同意了吗?”“还未,陛下还说让严大人休要再提,便气咻咻地回了坤宁宫。”刘健和谢迁相视一眼,暗松一口气。敢修改明律,怕是太后都要跳了出来了吧?下了值,熊繍从刑部值房出来,坐上轿子,来到张升的府上。身上穿着三品官服,门子不敢怠慢,卑躬屈膝地引他到正堂。正堂中,张元锡微微躬身道:“学生见过熊大人。”“你父亲呢?本官有要事与他说。”熊繍坐不得安,面色带着几分焦急。张升也才回府不久,换上儒裳,就听闻熊繍来了。他来到正堂,略微诧异:“汝明兄来了?”熊繍直接道明来意:“严成锦请乞修改明律,高皇帝立下皇训,岂能轻易修改,此举既触律法,也违背祖制,你执掌礼部,明日与我在早朝,一同弹劾严成锦!”张升也听说了。“陛下已驳回,何须再弹劾?”谁都知道,律法定有不完善之处,不敢说罢了。可是严成锦向来胆小谨慎,别人避之不及,他怎会主动谏言?熊繍冷哼一声:“启昭兄何时见过,此子岂会轻易罢休?”怕就怕此子真让陛下回心转意,下令修整明律。他身为刑部尚书,维护明律无可厚非,就算弹劾严成锦,也在情理之中。张升思索片刻后,颔首:“明日早朝,我与你一同弹劾严成锦。”下值了,严成锦出宫时,日沉西山,天色慢慢昏淡过去。自从张皇后诞下太平公主后,他便向弘治皇帝请乞,增加监视他的锦衣卫。弘治皇帝有些不悦,可听闻严成锦说起太子遭遇行刺的事。他有些不安,便准许了。何能堆着笑意:“少爷,这是府上刚做的奶汁,您补补身子。”岂料少爷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让他感到心底发毛。“你自己喝。”坐上轿子,放下轿帘后,不由深思起来。朱元璋虽然留下祖训,让子孙后代和大臣不能更改明律。但他已死了一百零一年。如今大明最高统治者,是弘治皇帝,只要他能狠下心来,也未尝不能改。不触犯士绅的利益,他们才不管你改不改。比开海禁和推行摊丁入亩,容易百倍。听到何能斥责一人,似乎有人在拦轿子。“咱们少爷不办案,要上访去顺天府。”“学生张元锡,敢问可是严大人的轿子?”张元锡微微躬身,虽素未谋面,但他在良乡见过这顶轿子,停在良乡衙门前,定是严大人的轿子。严成锦有些诧异,被后世神化为箭神的张元锡?听说一张大弓,能射千里之外。“你找本官做什么?”张元锡不禁正色起来:“刑部熊繍大人与家父相谋,明日早朝弹劾严大人,还望严大人小心。”空气突然安静下来。不知严成锦有无听到,他继续道:“家父乃礼部尚书张升。”普天之下,能这么对自己爹的,也只有朱厚照了。这个张元锡怕不是假的?礼部和刑部分别执掌礼法和律法,弹劾他,也无可厚非。但更令他在意的是,张元锡竟向他通报。严成锦略微掀开一点点轿帘:“为何向本官禀报?”张元锡略微低下头,不想回答。“学生学生是良乡的化学工程师。”“”严成锦。本想问一句你爹知道吗?可见张元锡一脸被抓奸在床的羞愧样,定然是不知道了。就像后世有名媛圈,京城也有公子哥的圈子。受谢丕和李兆先等人影响也不奇怪,毕竟,理科比起考科举要背的四书五经,有趣多了。“去良乡理学院之事,自己与你爹说吧。”良乡理学院最不待见的,就是张元锡这样的公子哥,当爹的一个个咋咋呼呼。他们本意是望着子承父业,能在朝廷混一官半职。若知道儿子不务正业,定又要把账算在他头上。这样一来,迟早会逼得官员联合起来,请乞封闭理学院。张元锡咬着嘴唇:“学生学生谨遵大人教诲。”次日,早朝。弘治皇帝听着内阁的上奏,开春了,四海之内少有要事启奏,不免听得有的犯困。吏部和户部同样无事要报。轮到礼部,张升站出来一步:“臣要弹劾都察院严成锦。”“刑部亦弹劾都察院严成锦!”熊繍心中一喜,与张升肩并着肩。李东阳等人心中清楚,是因何事要弹劾。别说修撰明律,有这个念头都不行。你还敢向陛下请乞?许多目光不约而同投向都察院,御史们避之不及,唯恐被一起弹劾。严成锦一脸淡定,昨日听闻消息后,他预留了五手,就等着熊繍和张升弹劾。陛下又不会砍他的脑袋,弹劾无非是伤饬一番。没被弹劾过,怎敢说在朝廷当过官,就连李东阳也遭过御史弹劾。他微微躬身,祭出第一手:“苟利裹佳生死以,岂音祸福避趋之!臣欣然接受二位大人的弹劾。”这是后世林则徐所作的诗。大意是,生死算个球,滚开!老子要为朝廷献身。果然,听闻这句话,弘治皇帝看向他的目光,抬高了几分,有浓浓的赞赏之意。刘健和谢迁等人被豪气感染,眸中满是赞许。有这样的觉悟,自然是好的。熊繍和张升相视一眼,心中惊慌,老哥,情况不对啊。我二人弹劾你,又不是为你请功,你接受个锤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