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这个男人,叫长城
作者:一笑澄明      更新:2023-05-30 22:49      字数:2371
  严成锦陷入沉思。河套地区之所以难守,是因为地形开阔,长城的防线没有延伸到那里。这便导致了,防线拉得很长。大明的兵力,分摊到这条兵线上,显得势单力薄。达延汗会突然攻击河套,或许是因为老爹去了宣府。“陛下,可否让臣看看疏奏?”弘治皇帝颔首点头,萧敬把急报送下来,严成锦看了一眼:鞑靼人从延绥的盐池冲进。一路劫掠,不仅劫掠了红夷大将军。还有大明圈养在西北的战马?河套草原是大明的牧场。大明八成的战马,会养在陕西的苑马寺,遭到鞑靼人洗劫的话,估计全都没了。按照鞑靼人的性子,带不走也会杀光。严成锦觉得有四种可能。第一种,有了红夷大将军,边军防御反而松懈了,让鞑靼人有可趁之机。第二种,延绥的屯田制度腐溃严重,面对鞑靼全军入侵,力有不逮。第三种,鞑靼人兵力是延绥的数倍,用了红夷大将军也打不过,毕竟红夷大将军也有填装等各种弱点。第四种,有了内贼。不管是哪一种,都只能秋后补漏,如今当务之急,是将河套地区抢回来。河套不好抢回来的原因,在于草原很宽广。鞑靼人进来了,就像屋子里藏着一只老鼠,你怎么也抓不到它。尤其是鞑靼人的骑兵,迁徙得十分迅捷。要么别让他们进来,进来了之后,要剿灭就是持久战。此时,兵部一个魁梧的身影站出来:“陛下,一个御史看疏奏有何用,当初就是你谏言,将安定伯调去宣府?”严成锦顺着声音看去,说话的人是兵部尚书秦紘。秦紘是明朝中期,继王越之后最强的将领,王越死后,他代替王越守住大明的北疆。最让人崇敬的,是他有一个震慑人心的称呼。大明北方的长城。“正是下官谏言。”严成锦不急不缓。赖也赖不掉,弘治皇帝知道,李东阳三人也知道。当初因为王杰等人贪了军饷,才将老爹换到宣府,守住大明的第一道防线。秦紘拂袖厉声叱问:“你为何要这么做?”“若不派安定伯守宣府,今日达延汗攻打的,就是宣府。”严成锦道。秦紘显然不相信自己的军事才能啊。慎重起见,他在家中也有研习兵书,常常跟王守仁和王越二人讨教。在军事这一块,不至于文盲的地步。但因没打过仗,在秦紘眼里就被轻视了。秦紘却道:“调动边军将领,当由兵部商议才对,你一个御史,不该插手兵部之事。”“不错,兵部自有兵部的安排。”“如今北疆失守了,你要如何将功赎罪。”河套失守就是捅了兵部的马蜂窝,以前日子逍遥自在,上值喝茶看邸报,到时辰就下值。鞑靼攻入河套就麻烦了。恐怕退休前的生活,都被工作安排得妥妥当当的。兵部各位文官群起而攻之,纷纷讨伐严成锦。“诸位说的不错。”严成锦不骄不躁道。都察院的御史不是能舌战群雄吗?秦紘懵逼了。这小子怎么如此没骨气,这么快就认怂了?宛如全力出击的一拳,打在棉花上,一点意思都没有,让人不想挥第二拳。“他是谁呀?”秦紘小声问旁边的佐官。“他就是严成锦,那个慎重的御史。”就他?秦紘听过严成锦的名字,似乎也见过,就是不知他是严成锦。严成锦并非是示弱,喋喋不休,只会引来更猛烈的口水战。他方才,在观察弘治皇帝的脸色,犹如暴风雨前的乌云,说下就下。马文升道:“当务之急,是派兵剿虏,命人守住关线,断送鞑靼人退路,再瓮中捉鳖,斩杀小王子。”弘治皇帝颔首点头。李东阳等人也觉得可行。若是封锁边线,小王子只能绕去西藏,从西藏的草原,再回到呼伦贝尔大草原。若是不回,小王子只能与明军正面交锋,迟早被剿灭。“诸公以为,要派谁去?”弘治皇帝问道。严成锦心中微微一动,老爹出征剿灭达延汗的话,必定能当上三边总制。如今三边被侵入,而三边总制一职却空缺着,急需一人统领三边大局。陛下必定会任命这次举兵抗虏的将领,为三边总制。眼下朝中合适的人,只有三个,王越、张懋和朱晖。“不如让臣亲自御兵,击溃鞑靼?”秦紘站出来一步。他与鞑靼多部交锋过,却未与达延汗交锋过。大臣们低头不语。李东阳道:“兵部尚书统御诸多,除九边之外,还有沿海和西南需兵部部堂主持大局,岂能轻易离开。”“嗯,此仗乃是持久仗,你不合适,臣倒觉得,保国公朱晖可以挂帅。”刘健道。朱晖年少时随父亲四处征战,文武双全,是大明极少见的悍将。两年前,弘治皇帝命他和英国公,一个守南,一个守北。严成锦暗道,这次派出的人,恐怕就是朱晖了。朱晖未必会输,估计连鞑靼营地也不一定能找到。他的战绩虽然多,但此前,并没有和达延汗正面交锋过。老爹那个菜鸡,跟达延汗打了三仗。多少也摸清达延汗的行军套路了吧?“陛下,臣觉得,不如让安定伯挂帅,王越前往督军,严王二人组合,曾击溃过达延汗。”严成锦的声音响起。秦紘气急败坏:“方才不是说了,兵部的任命,我等自己商讨,你你怎么又谏言?”“你又想让你爹回河套,你无情!”兵部给事中指着严成锦大骂,安定伯非让他这狗儿子折腾死不可。弘治皇帝和李东阳等人面色怪异。严恪松生了这么一个儿子,早晚被他折腾死。“下官身为右佥都御史,以纠察朝野为己任,朱晖不是最佳将选,请陛下做出正确抉择。”严成锦正色道。达延汗和火筛出现在三边,说明鞑靼兵力全部集中在此。宣府面对的,是满都赉统领的鄂尔多斯部。这人是鞑靼的叛徒,为了保留兵力和达延汗相抗衡,不会轻易攻打大明。弘治皇帝并不想挪动安定伯。三边已经失守,万一朵颜部和鄂尔多斯部攻击宣府。北方的第一道防线,就破了。“让安定伯守着宣府吧,命保国公朱晖佩大将军印,充总兵官,右都御史史琳提督军务,太监苗逵监军,前往御敌,诸公以为如何?”“臣觉得,可!”刘健果断道。“臣附议!”严成锦有点懵了,弘治皇帝和九卿一致同意,只有他一人举反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