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圣人道理可疑矣
作者:一笑澄明      更新:2023-05-30 22:43      字数:2558
  张家兄弟也想造天望远镜?不用猜也知道,兄弟俩的流氓动机,当然是把宋氏天望远镜,当成旅游景点一样,收取门票钱。这应该是最早的旅游观光业了吧。谁知这二人又会闯出什么祸端来,严成锦仔细考虑一番:“不给!”张鹤龄吹胡子瞪眼:“再加一百两,不能再多了!”“宁寿侯就是再加一千两,下官也不给,除非”张鹤龄眼前一亮:“除非什么?”“除非宁寿侯得到陛下的旨意,并且让百官为证,否则,给再多银子,下官也不同意。”跟陛下讨旨?这才刚被轰出宫啊张鹤龄陷入了沉思,下一刻便咬着牙齿:“你等着!我们兄弟现在就进宫,讨旨去!”张延龄有些后怕,扯了扯兄长的袖襟,显然对皇帝妹夫,有不可描述的可怕阴影,“哥,不是说好了,半月之内不进宫吗?”“哼!你这般胆小,如何做得了大事,不勤快一些,宫里的银子,早晚让周家贪了去!”张鹤龄训斥道。兄弟俩又搀扶着,一瘸一拐地回到了宫里。不一会儿,张家兄弟便出来了,还带着萧敬,萧敬对着严成锦道:“陛下的旨意,准了,让你放心去办吧。”严成锦面色古怪,心想难道是陛下和张家兄弟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萧敬知道他心中所想,凑上道:“钦天监监正请乞造一台用于观测天象,推演时令,这银子,宁寿侯出了。”这一提点他全明白了。原来是为了节省靡费!还真有交易啊!严成锦暗自咋舌,这么一来,弘治皇帝又节省了一万多两银子,这便是权力的好处了,真正的一言千金。张家兄弟多弄一台出来,当做景点观赏,给士绅们普及一下天知识,少被白莲蛊惑,倒也没有坏处。张鹤龄瞧二人嘀咕了半天,也不知在说什么,嚷嚷道:“旨意我讨来了,你可不许反悔!”“宁寿侯将银子送到工部尚书曾大人府上,宋景自会督造。”这台望远镜是自己家的,收多少银子朝廷也不能管,张家兄弟欢天喜地地回府筹措银子去了,一路上没少合计能赚多少银子。如今大明有五千万人,江南有银子的士绅至少有十万人,每人只要给一两银子,就是十万两银子。而建造一台宋氏天望眼镜只要一万两银子!发财了呀严成锦来到曾府,此时,工匠们正把雕刻好的石狮替换掉。在明朝,门口摆放的石狮是有讲究的。一品大员的家中,摆放的狮子,头上有十三缕圆圈发髻,寓意十三太保,而品轶每降低一品,头上的发髻就会少一缕。曾鉴升官了,品轶由三品升为二品如今曾府狮子的发髻,也由十一缕,变成了十二缕。正在这时,宋景在书房读书,曾鉴对这个学生是越来越喜欢了,由一般门生变成视如己出。只要有闲暇,就会给宋景讲学,更是将书房开放给他,让他可以研读到外头买不到的孤本。严成锦本想将弘治十四年的乡试题目,透露给他,想了想又觉得没有必要,因为上一世,宋景本就是二甲进士出身。加上曾鉴的指点,只怕会考得更好。见了严成锦来了,宋景连忙行礼。严成锦道:“凭匠人们现在的手艺,打造一台宋氏望远镜要花多少银子?”宋景拿出算盘,在纸上算了一下,才道:“五千两,不知严大人问这个”和严成锦猜测中的一样,手艺熟悉了之后,连打造的成本和时间都降低了。“再打造三架,一会儿,宁寿侯会送来银子。”张鹤龄估计会送来两万两,正好匀出银子给自己做一台,上次那台严成锦也不是太满意,正好让宋景想着法子再改良一下。正要走的时候,宋景有事相求:“今日一早,陛下送来恩赐的白银二百两,学生也用不着,还请大人托人寄回家中。”宋景这些日子,魂牵梦萦都是结发之妻的身影,不能替妻子分担家中农务,只能寄一些银子回去,自己也能安心一些。严成锦看着这个家伙。明朝好男人,宋景也!午门前,今日下值,严成锦与往常一样在下马碑前等轿子。这段时间,聚集在午门前观月的百姓很多。就像商鞅立木取信一样,当一个百姓用宋氏望远镜看了月亮,不收银子,便越来越多百姓相信。“这书生都看了半个时辰了!”“报官吧!”“对,皇帝陛下说了,咱们老百姓只要排好队,就能看天上的月亮,这人却霸占着不让我们看。”“几位官爷,这书生都霸占几个时辰了,你们不管管?”严成锦发现,那个霸占着宋氏望远镜的人,不正是王守仁吗?这货不会在格月亮吧?几个锦衣卫想上去把王守仁拖走,发现他双脚生根了一般,几个人也拖不动他,王守仁就如同一根木桩,趴在镜口前,一动不动。严成锦提醒:“别动手,他是刑部主事,王守仁。”王守仁现在是刑部主事了。刑部的主事请求致仕,出现了空缺,王守仁论边疆防备八事和出使暹罗立功,便有人举荐了他。想必是王华在京中的关系。不然,王守仁整天忙着格物,怕是恨难有机会升迁的。“当官,就可以为所欲为吗?!”不知哪个愤青喊了一句,百姓们跟着附和起来。再不走恐怕要挨揍了,严成锦只得推他一下:“伯安,不如改日再来?”王守仁转过脸来,激动道:“老高兄,我想明白了!格物不能致知,圣人的道理可疑矣!”嘶!紧接着,一片哗然。在场的读书人不少,竟然有人敢质疑朱圣人?读书人们涨红了脸,对王守仁怒目而视,只是王守仁是刑部主事,他们没敢骂出来,剑拔弩张的望着他。“王大人何出此言!”一个读书人质问。“方才,我观这宋氏望远镜一个时辰,却未得到想要的答案,这不是可疑又是什么?”王守仁摇头。“敢问王大人说学的理学,师从何人!”理学传承至明朝,分为三派,每一派都有本质的区别,一是以朱程为代表,二是以陆九渊为代表,三是以张载为代表。其中又以朱程最广为流传。“本官师从娄谅。”娄谅是明朝著名的理学大儒,此名一出,那几个读书人更愤然了:“你要欺师灭祖?”“我只是说了实话,若兄台觉得,格物可以致知,便来格一格这台望远镜,而后告诉本官,它能观月的道理,否则,格物就是不能致知。”严成锦心头咯噔一下。王守仁总算是要推翻理学的禁锢,开始自己的心学了。严成锦准备跑了,王守仁方才霸占了望远镜许久,现在又质疑圣人,愤青说不过他,撸起袖子,准备要上来揍人。他撒腿就往宫里撤,无语的是,王守仁跑得比他还快这家伙也知道要挨揍了。折返跑进宫中,严成锦才停下来喘一口气。还等严成锦回答,身后就传来一声咆哮:“孽子!你跪下!”只见王华气冲冲地跟着他们跑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