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为大唐崛起而读书
作者:炖烂的肉汤      更新:2023-05-30 21:57      字数:2811
  秦寿来到考场的时候,人已经黑压压的一片,考场门口更是排成了老长的队伍。这也难怪,在无数士子眼中,若是能凭借此机会鲤鱼跃龙门,能够得到一个功名,那这辈子便是人上人了。所以,来的人着实不少,甚至很多外乡人,不远千里前来。秦寿则在不断的观察这些考试的官员和学子。现场还有一些学子在看书,果然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人,而且还不再少数。也有些人在攀交情,甚至还有人在小声说着什么,似乎是什么诗赋之类的,听不太清。别说还真的挺粗放的,以前好像听说唐初的科举考试不过相当于明清的乡试。“铛~”随着钟声响起。一些军士和官员威武站定了,对着众学子们说道:“无关人员退场!”“一个一个排好队,不准挤,发现有人挤,直接取消进入考场的资格。”“现在开始检查!“秦寿眼神灼灼,这和自己想象的也有些出入的。最起码检查的十分细致,而且还不断和学子们宣读考场纪律他不由有些意外。现场检查的很是严格、细致一会儿的功夫,就听闻外面有哭喊着被拖走了,全都是因为作弊之法被揪了出来。不禁让一些心存侥幸的人,额头冷汗直流。检查完之后,才被准许往里进,而进去之后,还不准到处走动,只能在留在自己特定的位置。终于,到了秦寿。“走吧!”检查一番之后,秦寿提着篮子慢慢往里进。直到一个角落才找到自己的位置,他顿时脸色发黑。尼玛!自己考试的地方有个烧火的台子?这多难受?自己连转个身都费劲,何况要这里连续考试好几天,简直了!时辰一到,也不管外面的学子是否还有人没来,外面的军士守卫直接将门给封住了,隐约还有人在哭喊着什么。一个穿着考究的官员起身站在高处,冲着所有考生说道:“肃静!”“本官名为唐俭,乃你们的主考官。”“本官再宣读一下考场的纪律凡选私舞弊者,投入牢狱之中,由陛下亲自定夺。”嗯?秦寿不禁再次一怔,不是他想作弊,而是这政策让他有些意外。不是说唐初的时候,科举考试还十分的松散吗?这挺严的啊!唐俭随后又说了一些相关的东西,其后便开始分发考卷。瞬间考场安静如夜所有的学子们全都紧张的盯着自己面前的考卷。进士科,考试的内容为分为了经义或时务,即贴经(古文经义填空,诗赋),以及策问。贴经只贴大经,即《礼记》、《左传》,再加上贴《老子》,十个问题中能答上四个即可合格,诗赋各一。策问要写五篇,策问主要是对时下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政务、漕运、盐政等等方面提出问题并作回答。随着主考官的一声令下,所有的考生都动了起来。大部分的人直接开始做经义的题,也有人则先拿着考卷进行构思,比如秦寿便是如此。先审题,再答题。这一看题,秦寿不由再次一愣不是说进士科中诗赋吗?策问怎么占比这么大?自己后世学的历史是假的吧?你看人家这考卷,很注重实务嘛!秦寿先是大致的看了看贴经(填空)的部分,十道题中自己有两道题不会,不由抿了抿嘴。这个算是自己的弱项但是当他看到诗赋的时候,不禁愣住了“咕嘟!”他使劲吞咽了一口唾沫卧槽!咋回事儿?这不正是自己考试前一天碰见那几个找“枪手”的家伙问的诗赋吗?怎么泄题了?秦寿不禁脑子嗡的一声炸了此刻秦寿真的被吓的脑门子都是汗,半天,他才擦了擦汗,但随即他又安慰了自己一下。应该没事儿,毕竟唐初这种泄题好像很常见。秦寿定了定神,然后开始答卷。先是将自己会的贴经(填空)给写了出来,诗赋部分则简单的多了,毕竟自己已经写过好几篇了,很顺利的写了出来,用的自然也是千古名句。策问题秦寿则是尽量慢着点写,虽然自己练了很长时间的书法,但在这个时代,真的不占优势。字体也没的选,唯有楷书。考场上除了答卷的声音,再无二音。不知道过了多久,主考官们都昏昏欲睡。考场之外来了几个人,唐俭眯着的眼睛,猛然睁大,连忙跑上前去,见礼道:“臣参加陛下!”“国舅!”“魏大人!”李世民摆手让唐俭起身,没有理会他,而是随意的和长孙无忌、魏征说着:“辅机,只要秦寿考中,朕就让他入朝为官,你以为如何?”长孙无忌笑着说道:“陛下,让他来我么吏部如何?”李世民白了他一眼,“为何是吏部啊?”“”长孙无忌连忙低头。半晌,魏征道:“陛下,要不要进去看看?”李世民摇头:“算了,等他们考完再说吧!万一惊扰了考生,朕良心难啊!”“唐俭,可有个叫秦寿的学子啊?”“这”唐俭有些懵逼这么多学子,自己怎么记得清楚?“臣”唐俭擦了擦头上的汗,说不出半句话。“算了,等考完,一切就都知道了!”李世民笑着走了,但是他走的时候却是用余光看了众学子一眼,似乎是寻找什么。唐俭则是看着众多学子,眼神异样的看来看去,陛下这是找谁呢?难道有贵人在内?唐初的进士科考试远没有明清时期的进士科考试的时间长答卷的时间过的很快而秦寿也早早的将自己会的题目全都写完,特别是策问题,秦寿感觉自己的脑筋都超负荷运转了。因为这些问题问的实在太实际了。他终于明白,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小瞧古人的智慧。好在自己当初高考的时候就擅长写议论文,写起来这些倒也算是有点基础于是他表没跟你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然后依次摆明字记得论点、论据、论证,然后以严密的论据来证明论点,期间引经据典,更是用了很多确凿的数据,以及一些史实来佐证自己的观点。终于终考的钟声奏响,所有人都不准再动笔,否则以作弊论处。然后有专人将考卷收走紧接着,所有的考生离场秦寿看着依然站着的主考官和军士们不禁恍惚,真的挺像那么回事。而秦寿不知道的是,等所有的试卷收上来之后,主考官和众军士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糊名,秦寿要是看到的话,真不知道该怎么想?糊名、誊录之后考卷全被封存,而誊录出来的考卷则被送到了太极殿,此地被李世民御封为审考官之处。而原本应该是礼部。“这份考卷简直牛头不对马嘴““这份贴经还可以,诗赋简直没法看。”“这份诗赋倒是极好,奈何策问太差劲!”不断的有考卷被直接扔到了地上,而被扔在地上的代表是被判了“死刑”。“嗯贴经、诗赋都很不错,策问少有瑕疵,可暂时留存。”“这份”大殿之上,改卷的声音不断的响起。因为是糊名、誊录之后的考卷,所以没有人可以看到考生的信息,所以算是公正公平。而李世民在一旁不断的看着他们。眉头不是紧蹙,似有所忧。突然有人喊道:“大家快来看看这篇简直天纵之才,冠绝古今啊!”“你们看这诗赋,再看着策问”一位官员为了上来,惊呼道:“这名字好!”“为大唐崛起而读书,为国家富强安宁而奋斗不息!”而策问的最后一篇正是:士子为何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