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有烧火的,就有撤柴的
作者:炖烂的肉汤      更新:2023-05-30 21:50      字数:2394
  接下来的几天,高阳悬着的心终于安定了几分。宫里面的熟人给自己传话,说父皇心情不错,也不怎么忙于处理国事,赈灾事宜则是交给大臣们在做,这段时间则一直停留在杨氏的行宫内而秦寿则在时刻关注着自己的生意。前世,在“商海”里泡过澡的他太了解什么叫现实了!人没钱不如鬼,汤没盐不如水。所以,钱是好东西!上午的时候,第三趟粮食已经发出去了,他盘算着自己还能再发一趟,赚一大笔就停手的时候。让他惊诧的事情发生了。皇城之内就有人开始疯传草原蝗灾、鼠害还有黄河道特大水患的消息。一时间沸沸扬扬。不应该啊!这才刚刚月底,消息不该这么早就传到京城的啊!岳父透露出去的?这是他的第一反应。但是随即摇头,自己和岳父的关系这么铁,岳父不可能会坑自己?很快,他沿着长安城转了一圈就释然了!朝廷的红翎急使送回来的信。而且朝廷已经开始调拨大量的粮草前往草原,同时打击高价粮商。秦寿不由暗骂自己,岳父多好的人,自己竟然怀疑岳父!他不由暗叹可惜!大宗粮食冲击,意味着草原上牛羊的生意利润急剧下滑。这生意算是到头了!只是让秦寿有些不忿的是,朝廷竟然也采用了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尼玛!怎么也没有人给自己叫专利费?关键是朝廷一旦采用了这种方法,那可不得了了!蝴蝶不经意间扇了一下翅膀,这历史可就变了啊!后续出土的大唐物,岂不是会看到“公开招标”的字眼再说赈灾粮食的筹措。原本如果发生草原蝗灾和黄河道这种巨大灾情,粮食应该变得奇货可居!粮商们更可以借此机会赚个盆满钵满!但是现在朝廷突然要搞一个公开招标,让所有的粮商、富贾气得牙根痒痒。他们是真想自己把粮食运到草原之上,但朝廷的大军就在草原上打击高价粮。就算运过去也赚不到钱啊!其中反应最大的的当属七大家背后的粮商,因为他们的背后是“五姓七家”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这几个世家大族在大唐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帝王,可以说朝中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他们举荐的官员、门生。他们才是大唐最大的“粮商”在五姓七望看来,李世民采用的“公开招标”就是在抽“五姓七家”的血来补贴草原和黄河沿岸。他们自然是不愿意的!所以,下朝之后,五姓七家的话事人又全都聚在了一起。“你们说李家皇室这是想干什么?难道是想和我们士族决裂吗?”“决裂,他李唐皇室有这么胆子吗?”“难说啊,本来还以为如此灾祸,李唐皇室必然会来求我们借粮,如此我们士族的声望必然再次拔高,但是现在想到了这种办法”“真是邪性了,长孙无忌说皇上得到了一个纸条,这么说陛下背后还有高人?”“你们说会不会是公主府的人给皇上出的主意?毕竟十天之前高阳公主府的那次采购,就是他们首先“公开招标”这个先例啊!”“怎么可能?你的意思是高阳公主?还是房遗爱,那个五大三粗的哪有这种本事,所以我觉的那次采购只是他们李唐皇室借用公主府的一次试水罢了!”“没错,这才解释的通!”“更可气的是,这次赈灾原本不是说只要六十万石即勉强够吗?但是李唐皇室却张口就是百万石粮食,实在可恶!”“就是,灾荒哪次少死人了?”“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没有我们五姓七家,那些所谓的粮食大户就是个笑话,就靠他们能凑齐一百万石?!”“别忘了,粮食可是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倒是要看看,到最后李世民怎么收场?”“”有时候就是这样,你想着众人拾柴火焰高,但暗地里有人想撤柴火。眼看离运粮的最后期限越来越近,但采购到的粮食还不足10万石。朝廷三番五次的去请“五姓七家”的粮食主事人前往。但他们不是以今年收成不好、粮食不足为由推脱,就是直接报一个奇高的价格!而那些粮商们也以五姓七望马首是瞻,况且消息传来,他们也已经知道了草原和黄河道的灾情,自然宁愿屯着粮食待价而沽也不想轻易卖给朝廷。房玄龄、长孙无忌脸这些大臣们脸都愁白了。一筹莫展之际长孙无忌只能硬着头皮去见了李世民。几日不见,他发现圣上变了。容光焕发!变年轻了!还是杨氏这里的水养人啊!长孙无忌将赈灾的情况和李世民详细说了一遍。李世民闻言不由怒目圆睁,眼神之中的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乍现。自登基以来,他无时无刻受制于“五姓七家”几家门阀,很多国策的指定甚至要很大程度上考虑这几大家族的想法。可即便给了“五姓七家”巨大的特权,他们竟然还不满足?现在大唐有难,他们竟然抵制国策?发这种国难财?李世民气的将桌子上的东西全都扫落在地。愤恨的烈焰灼烧着他这颗帝王的心。可以说,他苦“五姓七望”久矣!他也不是不想打压他们。但“五姓七望”是天下士族之首。更是个巨大的利益共同体,“门阀贵族”自隋朝以来在选官上的权利越来越大,导致世家的子弟做官越来越容易,他们已经把控朝中太多重要职位。这又反作用于选官身世要求,如此反复,势力早已遍布朝野。况且他们掌握大量的财富,对经济的影响更甚!所以,轻易不能动!也不敢动!李二的眼神压得整个太极殿都阴沉下来。良久!长孙无忌抬起头,对着正在发呆的李世民说道:“陛下,臣多问一句,您这赈灾之法是不是来自纸条之人?”李世民这才从呆滞中清醒过来。“纸条对!!!!”“差点忘了,朕还有一张纸条!”李二眼睛一蹬,猛然想起来,那晚在高阳府内喝酒临回来的时候,自己从那家伙怀里硬是掏了一张纸条回来。“真的还有纸条?”长孙无忌本来只是随意一问,没想到是真的!李二找到了那张已经几近破碎的纸条,慢慢摊开。“这”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对视一眼。只觉得一股寒气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长孙无忌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这东西,千万不能流露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