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终章
作者:玄小南      更新:2022-03-26 12:09      字数:3741
  原本说要开发新城区的好大一块地皮, 竣工之后,郝凤仪才发现建得竟然是中央公园?!这么大一块地, 就建了个破公园?

  郝凤仪疯了。就因为这个破公园的存在,让政府改了规划,把新城区建在了公园的另一边。和现在的百货大楼完全隔开。老百姓要到百货大楼消费, 怎么说都要骑上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

  而且还因为新城区换个地方, 所以原本在百货大楼副附近的公共设施也都停止了项目。百货公司在的那片,一下子从万人争抢的香锅锅,变成了没人理睬的边缘野地。

  别说郝凤仪快餐店了, 就连耗资百万的百货大楼也都打了水漂,连商户都招不到。

  郝凤仪不服气, 不停地向政府上诉,希望更改规划。可政府也完全没有办法, 因为建造中央公园的那块地, 他们早已经承包给私人。他在上面建中央公园,政府根本没有办法阻止。

  这么大个公园建了,城区怎么可能还往郝凤仪的快餐店那边规划。如果还是按照原本的规划, 这公园无疑就把新城区切成了两半。这不是给新城区的居民们找麻烦吗?

  而且新城区开发了之后,还要建宽马路。跨过那个大公园, 把分成两半的新城区连起来, 不知道要浪费多少钱和多少人力物力,划不来呀。

  郝凤仪把所有能跑的机构都跑遍了, 最后绝望的意识到, 她真的没有办法改变这个绝望的结局。

  “我就想问一个问题, 那块地是谁的。”郝凤仪最后疲倦地躺在规划局主任的皮沙发里,气若游丝的问。

  “是位私人老板的。”规划局主任不好实说。

  “姓顾吗?”郝凤仪心里早就有了答案。

  规划局主任看她是个女人,这些日子来忙前忙后不容易,就破例点了点头。

  郝凤仪听到这个名字,瞳孔放大双目涣散,浑身的力气都被抽走,瘫软的靠坐在沙发上。

  副主任担心郝凤仪会不会受了什么刺激。

  他的担心是没错的,下一秒郝凤仪现在他的沙发上疯狂不止的哈哈大笑,怎么停都停不住。

  等到郝凤仪美国的亲人来接她的时候,她已经有点儿神志不清。太自负的人,如果有一天迫切想得到的事情落了空,可怕的失落感是她没有办法接受和弥补的。

  郝凤仪的离开,宣告第一个试图进入中国的洋快餐一败涂地。

  这次战役的胜利,不仅仅是打败了一个洋快餐这么简单。同时也树立了国人对本国品牌的自信心。

  这个时候,崇洋媚外的风气已经吹了很久,好多年轻人都觉得外国的月亮就是比自己国家的圆自己国家的亮。外国的牌子也一定比本国的牌子好。

  可好味莱和洋快餐的这一仗,让国人们忽然意识到,他们自己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也不差呀。

  吃“好味莱”一时间成了华国年轻人的新风尚。仅仅是华京一两家店早就不够,苏怀夏在顾鹤之资金的支持下进行了快速的扩张。

  不过扩张的速度再快,苏怀夏还是很注重质量,所有的菜单都是她亲自拟定,所有的店长都要来华京由她亲自培训。而且还有温小柔研发的食用油作打底,推出来的新品,味道都不会差。

  “好味莱”这个牌子,苏怀夏一做就是八年。

  这八年来上百家店面为苏怀夏赚了巨额的利润。她又用富裕利润支援高校的科研工作,只要有成果,她就会提前购买专利。

  这些资源的积累,不但让她自己的事业一帆风顺,还帮了顾鹤之不少的忙。顾鹤之也因为她的介绍,投到好几家回报率可观的公司。

  顾鹤之自己也因为结识了不少大学里的经济学教授和讲师,掌握了整个华国最顶尖的经济和管理人才。八年里,全国的相关人才,都以进入顾鹤之公司工作为骄傲。人才资源一旦充分起来,困难就不是困难了。顾鹤之本身就是圈钱的高手,身边又多了这么多左膀右臂,资本积累能力以几何数增长。

  温小柔一路读到博士,最后进了农科院搞科研。陈杰出来后子承父业,成了华国最年轻的大法官。赵擎还有蒋建国一起搞机械事业,企业也是干得轰轰烈烈。

  清河村知青点出来的所有人,都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不断不断的前进。

  到了九年,顾鹤之的投资已经遍布全世界各地。

  而苏怀夏也把她的店开到了美国。

  “好味莱”进入美国的第一天,就受到了当时华国美食界的高度关注。因为为它背书的是当时已经在美国称神的亚历山大。

  这位厨痴,不止一次在各大美食杂志夸赞苏怀夏,并将她称为来自华国的女厨神。

  要知道这位美国厨神,成名这么多年来,难得说上一句好,现在却这样长篇累牍的夸一家华国的快餐店,这让所有人都很好奇。

  再加上顾鹤之也不遗余力的动用自己的人脉推广。顾鹤之在金舌头在他读书的时候就已经成名,因为事业销声匿迹了这么多年,再次复出,竟然也是因为一家快餐店。

  两位大人物的背书,瞬间让“好味莱”火了。

  第一家店生意火爆到不行,三层楼的总店每天都是满客。高峰时期还要站着排队。

  苏怀夏就筹谋着在美国开了第二家分店。

  当一切都准备就绪,苏怀夏正在准备还给新店剪彩的时候,顾鹤之收到了一封信,是美国的医院寄来的。

  苏怀夏准备新店的时候忽然头晕昏倒。顾鹤之担忧的带着他去美国医院检查。

  现在检查报告来了。

  那天晚上,顾鹤之坐在美国别墅的客厅里没有开灯,在他面前的那张圆桌上,放着白天他拆开看的信。

  苏怀夏回到家,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亲爱的,怎么了?”苏怀夏觉得顾鹤之的状态不对。

  顾鹤之坐在昏暗的角落里,深深的望着苏怀夏:“我们回国吧。”他说。

  苏怀夏奇怪:“为什么这么突然?明天就要剪彩了。”

  “我们回国吧。”顾鹤之又说了遍,苏怀夏能够察觉到他声音里的颤抖。

  “怎么了?这是怎么了?”苏怀夏大步走上前,发现了桌上的信,“这是什么?”

  顾鹤之沉默很久:“你拆开看看吧。”

  苏怀夏的心被顾鹤之吊了起来,她也有些惊慌,信封里到底是什么?

  她打开灯,拿起信拆开,手还有些微微的颤抖。等到她把信上的内容读完,才释然得一笑:“什么呀?你吓死我。”

  顾鹤之皱眉:“你觉得这不严重吗?”

  “上面只是说我的风险比较高,并没有说我得了啊。你不用这么紧张。”苏怀夏把信重新塞进信封里,轻松的说道。

  这封信是之前的检查报告,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警告她乳腺癌的风险比较高,让他注意防范。这事情,苏怀夏很早就知道了。

  “你不能再忙了。”顾鹤之起身,按住苏怀夏看完信后想要抽回的手,茶色的眼睛里都是严肃和认真,“你要休息。你已经忙了八年了。孩子们想你。钱我能给你,但是健康我给不了你。”

  苏怀夏回望着顾鹤之,她看到了自己最爱的人眼里深深的担忧。这一瞬间她觉得,自己是应该退下来了……

  “好的,我答应你。我明天就退休。”苏怀夏释然的微笑。

  顾鹤之长长松了口气,重新靠回椅背,宠溺的望着苏怀夏:“我陪你。”……

  苏怀夏果真第二天就跟着顾鹤之坐了回国的飞机,回到孩子们的身边。。外国的月亮不管是圆是扁,都没有自己的故乡来的亲切。

  当然,美国的新店第二天还是开业了。任何的事情都没有耽误。

  苏怀夏和顾鹤之夫妻俩手里积累了这么多的资源,一个靠谱的店长还是找得到的。

  苏怀夏回去之后,把所有的权力都放掉了,不管是聚芳斋的还是好味莱的。这些年她培养了不少的徒弟,徒弟又带了徒弟。现在这些产业已经不用她在守着,也可以自由健康的生长。

  顾鹤之原本还想像上辈子一样去山上建个小竹屋。

  可上辈子顾鹤之没孩子,苏怀夏的孩子又不孝顺。所以窝在身上也没人管。

  可现在家里有两个大魔王,他们可不愿意去山上。

  顾鹤之索性把自家别墅那一片儿都买了下来,进行了适改造,把楼拆了种了不少竹子和绿化,屋前屋后望过去也是涛声阵阵一片葱郁,和山上也没什么差别。

  孩子们上的是最好的学校,可顾鹤之和苏怀夏都不愿意他们寄宿,每天都有专人专车接送。

  老实说,苏怀夏觉得要不是想让两个孩子知道什么是集体怎么融入集体,她都想把他们留在家里,让顾鹤之教。

  他们老爹就是个全才,教到他们大学毕业都不成问题。不过两个孩子估计不愿意,他们需要玩伴呀。

  时间流逝,苏怀夏和顾鹤之还真的做到了大隐隐于市。

  他们别墅周边渐渐变成了林立的高楼,可是他们的小别墅,他们的竹林依旧十年如一日的没变过。

  夫妻两人在竹林里过着慢悠悠的日子。附近的老百姓把竹林当成了公园,没事过来健健身跑跑步,夫妻两人也很高兴的和他们聊聊天。

  所谓的逍遥日子不过也就如此吧。

  半隐居的日子少了些浮华多了些恬淡,苏怀夏每天想的就是怎么喂饱家里的三张嘴。顾鹤之每天想的就是怎么能让苏怀夏更好的喂饱家里的三张嘴。

  安稳的日子太太平平的,也没有什么糟心事儿。就这样慢慢的慢慢的过着。

  后来,孩子们长大了。

  家里少了几分热闹,夫妻两人的模式就莫名的回归到了上辈子山间竹林里的状态。

  顾鹤之总喜欢抱着苏怀夏坐在竹林里,听到风划过翠叶的声音。

  也不在乎有没有浪费时间,也不在乎这事情是不是值得做。

  只要身边的爱人在,一切都无所谓了。

  苏怀夏有时候也在想,不知道这辈子是不是在做梦。神仙的日子大概也莫过于如此了吧。

  安好随心。

  多少人追逐了一辈子都求而不得,她竟然真的找到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