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第117章
作者:冬沙      更新:2023-09-13 14:56      字数:6749
  本来见宁素突然吐了,康熙他们就有些担心了,这会儿见太医的表情这么复杂的,一颗心更是提了起来。

  “没事。”见宁素朝自己看了过来,康熙就知道她也注意到太医的表情了,当下冲她摇摇头,安抚道,&34;别紧张,保持放松就好了。&34;

  实不相瞒,宁素并没有太紧张。虽然她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但是她的身体她最清楚,她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所以即便突然吐了,宁素也不认为会有什么大事。

  不过…

  见康熙明明自己都那么担心,还不忘安抚自己,宁素笑着对他点点头道: &34;好。&34;

  但是其他人可不像宁素那么淡定,要知道这位王太医既然能走到宁素的面前给她把脉,甚至被康熙指定负责宁素这一胎,足以可见他的医术有多厉害了。

  结果现在见王太医给宁素把脉上之后不仅表情复杂,而且给宁素把脉的时间却远比平时要长,别说是太子和岳兴阿了,就连康熙都有些绷不住。

  具体表现为王太医的手放离开宁素的手腕,康熙就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 “怎么样?皇后没事吧?&34;

  “回皇上的话,皇后娘娘的身子骨无碍。”王太医说完这句话之后,康熙他们爷任的表情瞬间就放松下来了。

  不过…

  &34;若是皇后无碍的话,那你怎么给她把那么久的脉?&34;康熙又问,他倒不是盼着宁素一定要有事,只是担心王太医会怕被责怪而隐瞒事实。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最终害的可是宁素和她肚子里的孩子了。

  岳兴阿和太子也扭头朝王太医看了过去。

  被康熙他们父子三人盯着看的王太医有一瞬间觉得头皮发麻,但是到底年纪大了,见的世面多了,勉强能够撑得住。

  “那是因为奴才今天给皇后娘娘把脉的时候发现她的脉象和平日里有些不太一样,为确保奴才没有弄错,只能再三确认,因此给皇后娘娘把脉的时间就长了。&34;

  给康熙他们解释完之后,王太医笑着道, “如今奴才可以确定了,恭喜皇上,恭喜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这一胎怀的是两个小主子。”

  这一胎怀的是两个小主子?!

  两个小主

  子?!

  两个?!

  听到王太医最后的那句话,尤其是最后的五个字,在场的人脸色都变了,个个是既惊又喜的,其中当属康熙的反应最大。

  这也正常,毕竟他可是宁素肚子里的孩子的亲爹。

  康熙下意识地上前拉住宁素的手,看看她又看看她的肚子,然后扭头问王太医: “你说的是真的?皇后这怀的是双胎?&34;

  “奴才自然不敢信口开河。”王太医明白康熙这么问并不是因为质疑他的医术,而是因为太过惊喜了,才会如此的。

  因此王太医恭恭敬敬地道, “皇后娘娘确实怀了双胎。”

  王太医的话音刚落,康熙就忍不住大笑起来了,还一连说了三个“好”。

  “保成哥哥,双胎是什么意思?”听不太懂的岳兴阿扭头问太子。

  太子立马就用大白话给岳兴阿解释了: &34;就是皇额娘肚子里怀了两个弟弟妹妹。&34;

  &34;哇!”岳兴阿顿时眼睛都要亮了, “那我们岂不是很快就可以有两个弟弟妹妹了?&34;

  “是。”太子点点头,情绪也被感染得有些激动,开口问康熙, “皇阿玛,我们爱新觉罗家出过双胞胎吗?&34;

  太子长大这么大,当然是见过双胞胎了,但是那都是别人家的,没有一个姓爱新觉罗,但是宁素肚子里这一胎就不一样,这可是他们爱新觉罗家的双胞胎。

  这说不好还是爱新觉罗家第一对双胞胎呢。

  &34;没有吧?&34;康熙认真想了一下,虽然他的记性很好,但是也没有好到记住了爱新觉罗家从古至今的皇室、包括宗亲家的子嗣情况。

  所以凭着康熙的记性,他确实是没有想起爱新觉罗家哪位皇帝,或者哪位宗亲家生过双胞胎的,于是康熙道, &34;朕记得是没有。&34;

  太子对他皇阿玛的记忆力还是很信服的,于是笑着道: “那皇额娘肚子里的这一对双胞胎岂不是

  我们爱新觉罗家第一对双胞胎?&34;

  br /

  康熙一听,笑得更开心了,太子能够想到的事情,他自然能够想到。不过高兴完了,康熙没有忘记了宁素刚刚孕吐一事,他问王太医: “皇后刚刚突然孕吐,可是因为怀了双胎的原因?”

  “这……”王太医想了想,然后道, “虽然怀双胎确实是比怀单胎要辛苦一些,但是奴才认为皇后娘娘突然孕吐跟怀双胎并无太大的关系,可能是因为皇后娘娘前段时间因为各种要事导致她的精神都处在一个紧张的状态,如今所有事情都尘埃落定了,她突然松懈下来,于是孕吐反应就出现了。&34;

  康熙一听,顿时就明白王太医的意思了,而一旁的宁素也忍不住摸摸自己的肚子,然后对康熙道: “看来我们夸肚子里的孩子是夸早了。”

  可不是夸早了么,这哪里是不折腾她呀?分明是攒着,等她得空了再折腾她。“不是‘孩子’,是‘&39;孩子们’。”康熙纠正道。

  没想到康熙会这么严谨的宁素愣了一下,但是见他疯狂上扬的嘴角,就忍不住笑道: “行行行,是孩子们行了吧。&34;

  那当然行了,不过…

  “宁素你说的在理,我们刚刚夸你肚子里的孩子确实是夸早了,你怀双胎本就辛苦,肚子里的两个小家伙不心疼你这个当额娘的就算了,还利用孕吐来折腾你,不乖不乖。”康熙摇摇头道, &34;等你把他们生下来之后,看我不好好教他们怎么孝顺你。&34;

  康熙日后能不能做到暂且不说,反正宁素这会儿听了确实是挺高兴的,不过说到生孩子……

  &34;对了。”宁素转头看向王太医,问他, “王太医你说怀双胎比怀单胎要更辛苦,那生双胎是不是也比生单胎要更危险?我如今都二十八了……&34;

  宁素这话一出,王太医还没有来得及说什么,康熙的眉头就先皱了起来,他难得地“训”了宁素一句: “别胡说八道,且不说生双胎是不是真的比生单胎要危险,即便是,宁素你也是有福气之人,定能平安的把肚子里的两个孩子都生下来的。&34;

  “是啊,皇额娘您别胡思乱想。”还沉浸在自己即将要有一对双胞胎弟弟或者妹妹或者弟妹的太子听到宁素语气不祥,便连忙出声宽慰道, “都说吉人自有天相,您实在不必杞人忧天。”

  宁素: &34;……&34;

  r /他们爷俩倒是给机会她让她把话说完呀。

  见康熙和太子他们父子两人不等她把话说完,就急吼吼地抢着宽慰自己,宁素觉得有点好笑,又有点无语。

  “我没胡思乱想,你们也别胡思乱想。”宁素道, “我是想问王太医如果生双胎真的比生单胎要危险的话,有没有什么预防的法子,可以提前降低危险。&34;

  宁素当然不是那种杞人忧天的性子了,她这完全是防患于未然。得知自己怀的是双胞胎,宁素高兴吗?自然是高兴了;意识到自己生双胎有可能比生单胎要危险,宁素害怕吗?确实是有点害怕。

  但是害怕不能当饭吃,难产这种事情更加不可能因为她足够害怕就放过她的,所以宁素想要平安地生下肚子里的两个孩子,只能够在生产之前做足充分的准备,确保将有可能发生的危险降到最低。

  至于她做足了充分的准备,等到生孩子的时候会不会难产……

  嗯,那就得等到她生孩子的时候才知道了。

  康熙和太子两人一听,也觉得有道理,于是就齐齐看向了王太医,康熙更是道: &34;朕将皇后这一胎交给你,是信得过你的医术,盼着你保皇后和肚子里的孩子母子平安的,爱卿万万不可让朕失望。&34;

  王太医: &34;……???&34;

  这个时候他是“爱卿”了?

  王太医是大夫又不是神仙,所以他能跟康熙保证一定会让宁素和她肚子里的孩子母子平安吗?不能。

  但是王太医敢不跟康熙保证吗?

  他也不敢。

  王太医最后只能道: &34;奴才遵命。&34;

  当然了,该遵命的时候要遵命,但是该说实话的时候也得说实话。当着宁素这位孕妇的面时,王太医没有说什么,但是私底下他却找上了康熙跟他说起了宁素的身体情况。

  他决定了,从今天开始直到皇后娘娘把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天,他每天晚上回家都挑灯夜战,把从古至今的医书都翻烂他也要找出所有能够降低生产风险的法子来!

  大

  关于宁素怀双胎的消息,康熙并没有隐瞒下来,因为他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吗?

  虽然他的后宫之中没有人怀过双胎,但是怀孕

  的妇人一旦显怀的话,那么怀的是单胎还是双胎基本上是藏不住的。

  既然如此,那么康熙自然就没有隐瞒了。

  当太皇太后和太后听说宁素肚子里怀着两个孩子的时候,反应和康熙他们当时是一模一样的,既惊又喜。

  虽然康熙不是太后亲生的,自然而然的,宁素肚子里的孩子和她也没有太多的血缘关系,但是不管怎么样,康熙和宁素都得喊她一声“皇额娘”,她肚子里的孩子自然是她名正言顺的孙子或者孙女了。

  而且怀上双胎那可是一件多大的喜事儿啊,所以太后自然是高兴的。要说世上会怀孕的妇人不少,但是能怀上双胎的妇人可不多,难得有一个,而且还是自己的儿媳妇,太后是既高兴又好气。

  &34;这肚子里真的怀着两个孩子呀?那皇后你显怀之后肚子岂不是比怀单胎的妇人要大很多?&34;毕竟是两个孩子呢,太后同样是没吃过猪肉,但是见过猪跑。

  她想到后宫的嫔妃们每次怀孕后期时那大到不行的肚子,突然就有点替宁素愁得慌——这怀一个孩子都那么大了,要是怀两个孩子的话岂不是得把肚皮撑破?一想到这儿,太后就不觉得宁素怀双胎是一件值得惊喜的事情了,甚至觉得有点惊悚。

  “你不懂别乱说,小心吓着皇后了。&34;太皇太后有点被自己儿媳妇的&34;单纯”给打败了,她道,“怀双胎的妇人肚子虽然比怀单胎的妇人大,但是也不会大得离谱,毕竟双胎的孩子生下来体重和单胎的孩子是不一样的。&34;

  &34;若是双胎的也个个都是大胖小子的话,那怀双胎的妇人得多受累?&34;

  而且又能有几个怀双胎的妇人可以平安的将孩子生下来?

  后面这句话太皇太后并没有说出口,因为她确实是怕吓到宁素,毕竟她现在肚子应该还没有显怀(太皇太后不确定),谁能笃定宁素在怀孕后期肚子会大得夸张呢?

  拿日后都不知道有没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来跟宁素说,那不是百害而无一利么?

  不过说完之后,太皇太后的话锋又是一转, “虽然说双胎的体重肯定比单胎要轻得多,但是皇后你可别为了生两个大胖小子,就枉顾自己的身体,特意吃很多给肚子里的孩子增重,这是不可取

  的。&34;

  “你要知道只要两个孩子能够平安出生,那么他们出生的时候是轻一点还是重一点根本不是最重要的事。&34;

  &34;毕竟只要孩子平安生下来了,我们还能养不大吗?&34;

  好吧,虽然最后这句话没有人敢打包票,但是太皇太后对宁素说这番话,确实是以她的安全为出发点。

  “我知道的,皇玛嬷。”宁素听得出来这些都是太皇太后的肺腑之言,心中自然免不了有所触动,她对太皇太后道, “王太医已经着手收集一些降低生产风险的法子,其中您说的这个,他也跟我提过。&34;

  “说到了孕后期得控制进食,另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好多多走动,所以刚刚从坤宁宫来慈宁宫的时候,我都是走着来的。&34;

  “要多多走动?&34;太后不解道, &34;这怀孕的妇人不是应该多多休息吗?”

  宁素解释道: “王太医说了,孕妇若是娇生惯养的话,生孩子的时候得吃大苦头,毕竟生孩子是一件力气活儿,若是生到一半没力气了的话,那就糟了。&34;

  太后一听,觉得确实是有点道理: “那皇后你就照着王太医说的话去做吧,不过你得顾着自己的身子和肚子里的孩子们,要……要……要量什么行来着?&34;

  &34;就你肚子里的那点墨水,就别来卖弄了。&34;太皇太后被逗笑了,她道, &34;是量力而行。&34;

  &34;没错没错,就是量力而行。&34;被笑话了,太后也不尴尬,毕竟满宫上下谁不知道她是个文盲?

  这要不是五阿哥进上书房读书了,太后说不定还和从前一样对汉文半点都不感兴趣,也一窍不通呢。

  现在“量力而行”这个四字成语,她都记得两个字了,而且还运用得十分恰当,光是这两点就足够让太后觉得满足了。

  太皇太后倒也不是一心想要看自己儿媳妇的笑话,打趣了她一句之后就对宁素道: “你皇额娘说得没错,哪怕王太医的话有道理,你也要量力而行。&34;

  太皇太后想了想,又道, “下次你再来慈宁宫,最好还是让人准备辇轿,这样你可以走一段路,坐一段路,不用那么累,尤其是等你肚子大了之后,走起来可就没有那么轻松了。&34;

  说句不吉

  利的话,有一个辇轿时刻跟着,出了什么事奴才也能以最快的速度将宁素送回坤宁宫呀。

  不过这句话由于过于不吉利,所以太皇太后也就不说了,省得好的不灵丑的……咳咳,是吧?宁素轻笑: “皇玛嬷这么安排,是心疼我呀?还是心疼我肚子里的孩子呢?”

  听宁素敢当着太皇太后的面问出这样的话来,就足以可见她们的关系是相处得越来越融洽了。太皇太后一听,顿时就笑了: “心疼你,心疼你行了吧?”谁让她这个孙媳妇怀孕了呢?而且怀的是双胎,那么自然是她最大了。

  可惜不是每个人都像太皇太后她们一样,听说了宁素怀的是双胎后都那么惊喜和忧心的,尤其是东西六宫的嫔妃们,个个是既酸又妒,仿佛一夜之间得了红眼病似的,个个眼红得要命。

  比如说当中的储秀宫妃赫舍里氏。

  没错,听这个姓氏就知道她是谁了,这位储秀宫妃就是仁孝皇后的庶妹,也就是太子的姨母。

  储秀官妃和其他的嫔妃们都不一样,其他的嫔妃要么是靠大选/小选进宫的,要么是到了年龄直接被康熙点进宫的,而储秀宫妃不一样,她既没有经过大选/小选,进宫时年龄也才十岁而已。

  那为什么储秀宫妃会年仅十岁就进宫呢?

  并非是储秀宫妃生得国色天香,也并非是康熙有什么特殊的癖好,而是身为国丈的噶布喇在临死之前,以忧心太子年幼,生母早逝,继母又不在为理由,希望康熙能够破例让刚满十岁的小女儿进宫帮忙照顾太子。

  要知道储秀宫妃十岁那年,太子已经七岁了,这对姨甥的年纪仅仅只相差两岁而已,所以噶布喇临死前非得给康熙提这个要求究竟是真的如他所说的那样,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那就不(很)好说了是吧?

  最终康熙答应了,反正于他而言,就当做是多养一个人而已。

  储秀宫妃入宫将近五年才开始承宠,原本是打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主意的,毕竟她前脚刚承宠,后脚康熙就连升她两级成为五妃之一,可见是蒙受了仁孝皇后和娘家的荫庇。

  有这样一个好的开始,储秀宫妃怎么可能不想乘胜追击呢?

  但是她哪里想到她还没有完成一个小目标——成为康熙的宠妃,宁素就横空出世了,不仅成功地夺走了康熙所有的宠爱,而且还成功地夺走了她的大外甥太子。

  br /见太子提起宁素肚子里的双胎时一副高兴的模样,储秀宫妃忍不住出声道: “太子殿下,您糊涂呀。&34;

  太子: “ 277

  储秀宫妃的一句话,直接给太子整懵了: &34;姨母,您这话是什么意思?&34;他怎么就糊涂了?

  他反倒是觉得她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把他给整糊涂了。

  “自然是字面上的意思了。”储秀宫妃因为有仁孝皇后的庶妹这一层身份在,所以在太子的面前,可比其他的嫔妃要更加得脸。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当着太子的面,储秀宫妃才敢用这样的语气和态度来跟太子说话, &34;太子殿下您想想看,皇后肚子里的孩子是您的什么人?&34;

  “自然是我的弟弟或者妹妹了。”太子道。

  “错了。”储秀宫妃道, &34;皇后肚子里怀着的可是您同父异母的弟弟或者妹妹。&34;

  &34;如果皇后这一胎生的都是小公主的话那就罢了,但是如果生的是两个儿子或者龙凤胎呢?那么他就不仅仅是你同父异母的弟弟了,还是你以后的威胁。&34;

  &34;所以您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替皇后他们高兴。毕竟您是元后之子,而皇后所生的可是继后之子,同样都是嫡子,您认为他日后长大了会没有取代您的野心吗?&34;

  太子一听,以为储秀宫妃又要重复索额图之前跟他提过的那些话,当下正想要开口打断的话,就听到储秀官妃又继续道, &34;不过都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如果太子殿下您要是多一个亲兄弟帮手的话,那就不必怕他们了。&34;

  &34;什么样才算亲兄弟?&34;太子问。储秀宫妃道: “那自然是我所生的了。”

  太子—听,什么都懂了。

  他问:“姨母,您如今多大了?“

  储秀宫妃虽然不明所以,却还是回答道:“十五岁了。”

  “哦。”太子道,“这十五年你是净长个子了吗?“

  脑子呢?

  十五年了,是—点都不长吗?

  储秀宫妃:“? ? ?“